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辅导员制度变迁探析*

2020-03-16岑艳媚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辅导员理论制度

岑艳媚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学院,广州 510600)

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辅导员制度的设计和发展历程,探寻七十年来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变迁逻辑,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辅导员制度变迁的发展阶段

(一)萌芽和探索:1951年至1976年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意识到政治工作对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并在其创办和管理的高校里建立了思想政治制度,如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上海大学等,旨在培养为中国共产党革命服务的军事和政治人才。参考军队的管理方式,将在这类高校中专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称为政治指导员或指导员。建国前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为建国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积累。

新中国成立后,为帮助旧制度下的高校实现意识形态的转型,增强高校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制度的功能,1951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对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领导的指示》,文中提出了在高校“试行政治辅导员制度”,首次提出了“政治辅导员”的概念。1952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地试行政治工作的指示》中规定辅导员要“辅导学生政治学习和社会活动”、“组织推动教职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和社会活动”,进一步界定了政治辅导员的工作对象和工作职责。1953年,清华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建立了政治辅导员制度。至此,高校辅导员制度历经政策层面的讨论和酝酿,首次在高校中落地实践,进入探索时期。在这个时期,教育部围绕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各项内容作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1961年,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对高校政治辅导员开展政治教育的原则、任务、内容等作了明文规定。1964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政治工作和建设政治工作机构试点问题的报告》中提出在高校按师生1:100的比例配备专职的政治辅导员的建议。1965年,教育部制定的《关于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以条例法规的形式对政治辅导员的性质、地位、职责、任务、内容等各方面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这是教育部第一次对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定的专门法规条例。随着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以及高校政治辅导员专门条例的出台,至1966年,全国各类高校普遍建立了政治辅导员制度。

(二)继承和发展:1978年至2004年

文革期间,高校辅导员制度也陷入停滞状态。历经十年浩劫,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高校辅导员制度继承了探索时期积累的经验,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197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提出要在高校恢复政治辅导员制度;1981年《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暂行规定》对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的师资来源作了明确,规定高校辅导员要实行专兼职结合、选配又红又专的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兼具理论和政治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了进一步解决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专业性和可靠性,1984年教育部调整了高校学科设置,设立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高校培养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才。1985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鼓励品学兼优的应届毕业生进入高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充实高校辅导员队伍。至此,政治辅导员制度在高校不仅得到了恢复,还在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等方面获得了新的发展。此后,围绕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1987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针对高校辅导员的领导、管理、组织、选配、培训、考核等各方面作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该文件首次改用“高校辅导员”一词,为今后高校辅导员制度内涵的进一步发展作了铺垫。一直到世纪之初,党和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旨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这个阶段,高校辅导员制度各环节各要素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完善和创新:2004年至今

为了对高校辅导员制度进行系统的规划,解决各要素各环节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在2005年和2006年分别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规定》等,这一系列配套文件丰富了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内涵和机制运行载体,进一步完善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系统化、体系化建设。为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和专业化建设,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文件规定高校辅导员队伍可实行“双重身份”、“双重管理”和“双线晋升”制度,开辟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的新路径。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进一步指引了方向。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形成教育合力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协同育人的理念,要求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高校辅导员制度围绕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借助志愿服务、就业指导、心理疏导、谈心谈话、学生资助、学生社团等各类工作载体,协同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合力,开启了创新发展的道路。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辅导员制度变迁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辅导员制度历经建立、探索、完善,进入创新发展阶段,离不开社会存在的深刻影响。构成了高校辅导员制度变迁的三个逻辑。

(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高校与国家之间张力的大小,决定了高校服务于国家意志的程度;当高校与国家张力缩小,高校就会成为国家民族发展的助推器和思想库。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政治对高校教育的介入程度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期。高校辅导员作为连接国家-高校-学生三者之间的桥梁,其角色和历史定位也随之发生变化。

首先,政治立场作为明确要求,显性地介入到高等教育,要求“教育要为政治服务”。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领域的首要任务就是接受政治改造,为国家建设培养“又红又专”的新型人才,正如《共同纲领》所写:“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适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1]1。高校辅导员代表国家对高校实施政治教育,深度介入了高校机制运行,成为高校教师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在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背景下,政治教育作为隐性的道德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补充。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市场化全球化的浪潮深刻影响着高校的发展。意识形态多元化冲击着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对高校的管理,国家与高校之间的张力扩大和社会的深刻变革,使得高校政治教育露出无力感。再次,显性的政治教育和隐性的教育方式相结合。显性教育方面主要体现在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明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要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高校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根本方向,旗帜鲜明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隐性教育主要体现在教育的载体和方式上,要求高校辅导员以志愿服务、就业指导、心理疏导、谈心谈话、学生资助等各类事务性工作为教育载体,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做青年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明确的教育要求和日常化的教育方式,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统一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

(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成熟。在萌芽和探索阶段,国内外复杂的不稳定因素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将政治性摆在第一位,要求教育工作要为国家政治服务,从而传导高校辅导员制度以应急性、工具性的特征出现,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强制性和灌输性。在继承和发展阶段,重新确立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了高校德育的大范畴,强调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重视教书育人的客观规律。在完善和创新阶段,基于大学生群体的新变化,2004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高校辅导员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2017年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全面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深入探究,成为高校辅导员制度变迁的规律逻辑。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时代性要求

制度设计要体现科学性和实效性,须考量学科理论的支撑和时代理念的指引。高校辅导员制度变迁,内含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理论的成熟。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创新推动高校辅导员制度创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理念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理念一度存在重社会价值轻个体价值、重工具价值轻目的价值”;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中心工作的转变,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了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的整合发展”[2]。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立德树人”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要求。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推动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198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首次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专门人才;1990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二级学科,后改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5年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中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5个二级学科;2017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置党的建设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完善,巩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意识形态斗争中的指导地位,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最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理论的成熟推动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成熟。高校辅导员制度是作为国家意志和高校自主意识的链接而存在,扮演着国家时代意志在高校的代表和高校或学生意识向国家反馈的两种角色。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其在不同时代的中国化实践内涵深刻影响着辅导员制度在高校的执行。从“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要求,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倡议,再到“立德树人”理念的实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育实践理论引领高校辅导员从政治辅导员向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转变,引领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深度转向。

三、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思考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这对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时代坐标和理论依据。

(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首先,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要坚持民族性。高校辅导员制度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土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提供文化营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内涵。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民族性,就是要求高校辅导员要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坚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做有中国特色的高校辅导员。其次,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要坚持世界性。“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进步的过程表明,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冲突和融合,是保持其生命、实现自我更新和发展的重要机制,是文化演进发展的一种规律性现象。”[3]在当今多元开放的世界格局当中,高校辅导员制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其政策设计应保持开放包容的视野和格局,积极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完成制度的自我更新和完善。

(二)科学性与实效性的统一

首先,科学性取决于规律性,反映了实效性。高校辅导员制度的科学性与否,在于是否遵循了其工作机制的规律,从而决定了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因此,科学性和实效性的统一,本质在于规律性。高校辅导员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集合了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内涵,客观上要求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规律和教书育人的客观规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青年大学生,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是高校辅导员制度发挥实效性的根本遵循。因此,要实现高校辅导员制度的任务目标,必须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及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其次,科学性和实效性还要尊重规律的动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也会随之变化。高校辅导员制度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动态发展中不断健全和完善。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高校辅导员制度本质上是一门实践的科学制度,根本目的在于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但是理论在实践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实践创新具有重要支撑,正如马克思所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11。首先,必须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一方面要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特别是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理论研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实践理论的研究,尤其是注重将实践工作经验上升为理论认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践性。其次,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把握和全面总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时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要将创新理论积极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握青年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和个体诉求,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目标。

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辅导员制度在政策和理论实践上都获得了长足发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多期待,对高校辅导员制度也提出了更多要求。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迎接时代的变化和挑战,推动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创新发展,才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猜你喜欢

辅导员理论制度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