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党史国史重要论述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意义和着力点*
2020-03-16赵凤欣
赵凤欣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国际经贸学院,上海 201209)
中国共产党史和新中国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奋发图强,走向复兴的历史。这部历史,记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梦想和追求。习近平高度重视党史国史的学习和研究,并围绕如何认识和学习党史国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既包含对党史国史问题的基本看法,也包含学习和研究党史国史的基本方法,总体来讲就是在准确把握党史国史基本脉络的基础上,以史为鉴,资政育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在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思政课应准确把握习近平关于党史国史的重要论述,将党史国史有效融入课堂,充分发挥党史国史的育人作用。
一、习近平关于党史国史重要论述的意义
习近平高度重视党史国史的学习,强调“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1]为进一步汲取历史经验,了解党情,了解国情,习近平在不同场合针对党史国史问题又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并且从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就是要通过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深刻认识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宝贵经验,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一)学习党史国史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前进的必修课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2]81重视学习研究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思想源泉。早在1942年,毛泽东就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3]399习近平更是将党史国史提升为必修课,他认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而且进一步指出,“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4]这一论述,体现了习近平鲜明的历史观,即在学习与研究党史国史中立党治国,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学好这门必修课,习近平着重突出两个“关键点”:一是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如抗战胜利70周年,建党95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等,发表主旨鲜明、具有时代特色的重要讲话。例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用“三个深刻改变”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对党的历史地位作出新的表达。加强对党史国史这门必修课的学习,必须要紧紧围绕习近平关于党史国史的重要论述,整体把握,注重主题主线。二是利用重要红色区域,如井冈山、古田、遵义、西柏坡等等,重温党史国史,回顾党的峥嵘岁月。红色的土地,滋养了中国革命,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精神家园,是中国共产党人一步一步走来的路。例如2015年习近平在贵州调研时指出:“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5]
重视这门必修课,习近平的论述呈现两方面的特点:一是讲话内容贯穿了整个中国共产党成长、发展、壮大的历史。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南昌起义,从遵义会议到中共七大,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今天,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习近平都有论述或提及;二是讲话内容紧紧跟随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足迹。从上海到井冈山,从遵义到延安,无论是陕甘宁抗日根据地,还是沂蒙革命老区,革命圣地都留下习近平的足迹和声音。对此,习近平意味深长地指出:“只有体会到革命年代的艰苦,才能使人们真正受到教育”。[6]
(二)党史国史是党执政兴国的精神命脉
习近平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7]中国共产党,诞生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透过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展现出的是党的优良传统,启迪我们的是执政兴国的规律。在近代中国,各种党派、团体层出不穷,各种主张“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是中国的老百姓却用脚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用小推车将革命推过了长江。共产党为人民谋解放,人民跟着共产党走,这是我们党的精神命脉所在,是我们党执政力量的来源。正如习近平强调:“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8]“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9]党和人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才有了“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才有了“乳汁救伤员”的鱼水深情。只有读懂党史国史,才能深刻理解我们党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才能忧党爱党,忧国爱国。
新时代,我们党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更需注重发挥党史国史的资政作用,了解党的伟大成就,学习党的优良传统,总结党的经验教训,关键是要把握党史的精髓。回顾我们党领导人民走过的历程,就是一部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的历史。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0]1031习近平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11]5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不是躺在功劳簿上,也不是自我陶醉,而是深刻领悟到无论我们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无论我们的事业走向多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11]15
(三)党史国史蕴含的红色基因是继往开来的“营养剂”
知史明志,砥砺前行。习近平认为:“我们学习党的历史,认识党的光荣伟大,不仅要充分认识她带领人民取得了光荣伟大的业绩,而且要充分认识她带领人民在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中披荆斩棘、不断开辟胜利道路所展示出来的巨大勇气、巨大智慧和巨大力量。”[12]当下,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然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只有从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主流本质中汲取营养,才能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多次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但是我们党凭借坚定的信仰,经历幼年的曲折,最终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革命年代的艰难和走出困境的勇气,都在启发着共产党人要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重,要敢于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打破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将改革进行到底。
知史鉴今,资政育人。学习党史国史,是破解中国共产党“何以能”的一把钥匙。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从石库门走向天安门,从“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到“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等等,无不昭示着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时代在变,生活在变,唯独不变的是共产党人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规矩。习近平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13]习近平对党史国史的论述,均把历史之路、现实之路与未来之路紧密结合,强调以史为基,开创未来。面对新时期的长征路,习近平以“我将无我”的深厚情怀“不负人民”,“不忘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无我”就是“有民”。在历史的发展脉络中,毛泽东强调:“为人民服务”;邓小平讲:“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习近平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这是对人民的深情告白,是共产党人的博大情怀,是中国共产党得以成功的红色“密码”,而且这个红色“密码”又将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前行的“营养剂”和“清醒剂”。
二、习近平党史国史论述对高校思政课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对党史国史的论述,凸显党史国史在新时期治国理政和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党史国史不仅有“人”,有“物”,有“事”,更重要的是有“魂”(红色基因)。红色基因凝聚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象征,更是新时期加强青年学生教育的优质资源。《庄子》有言:“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让信仰之火代代接力,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更需把党史国史纳入到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之中,为青年学生标注人生信仰和前进方向。
(一)加强党史国史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正确认知
中国共产党史和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历程的记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真实表达。加强大学生的党史国史教育,是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一步,是培养大学生爱党爱国的重要一步。加强党史国史教育,要引导学生注重两个维度,一个是纵向的维度,要完整、准确的了解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成长壮大的历史,同时还要准确理解中国共产党史和新中国史的内核,即中国共产党每走一步,都与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紧密相连。理解我们党为什么能够从弱小发展到壮大,在腥风血雨中绝境重生。习近平指出,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14]二是横向的维度,要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其实践活动就与整个时代背景紧密相连。无论是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还是从事新中国的建设,都要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融入到中国近现代史的大背景下,结合时代形势与任务,才能准确理解中国共产党政策和纲领。
加强党史国史的教育,同时要坚持两种史观:一是唯物史观,以史为据,实事求是。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15]当前,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关于党史国史的信息鱼龙混杂,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抹黑党史国史的言论层出不穷,部分西方媒体恶意中伤的论调时而显现。这些乱象,干扰着主流话语,影响着党和国家的形象。学习党史国史,要做到全面,客观,要从宏观上把握规律,从微观上探究史实,向大学生展现真实的党史国史。二是辩证史观,不能断章取义。我们党高度重视用辩证史观评价自身的历史,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是用辩证史观客观、全面评价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范本。习近平提到的“两个不能否定”,同样是辩证史观的再现。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建国以来的历史分为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和改革开放后的历史,习近平强调,这两个阶段“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16]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有成就也有失误。对于这些失误,要坚持辩证的眼光,正确认识到这是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道路探索过程中的失误,不能以此来否定党史,否定党的领导。
(二)注重党史国史的思想引领,培育大学生正确价值取向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年轻一代正因为年轻气盛,所以从其天性来说,他们对真理的敏感程度往往比成熟以后更为灵敏”。[17]140青年大学生有对真理追求的热情,但功利化的倾向也容易致使“工具理性”遮蔽“价值理性”。加强思想引领,培养大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是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党史国史,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旗帜,具有明确方向,引领思想的作用。以党史国史为载体,结合思政课建设,将党史国史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具有积极意义。
讲好党史国史,开展党史国史教育,要注重“学术无禁区,课堂有纪律”的总体要求,要注重大学生的认知特点,有的放矢。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对许多问题的认识还处在感性阶段。课堂讲授,要以正面引导为主,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的过程,要认清主流,把握本质。讲好党史国史,要注重分层分类的原则,以问题为导向,根据大学生的困惑,采取不同的讲授方法,增强党史对问题的解释力,说服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面对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抓住主要问题,把几个重大理论问题将清楚,就能阐明党史国史的要义。重大理论问题,如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选择等等,是涉及到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的方向性问题,关系到道路选择的对不对、好不好的问题。以重大理论问题为依托,将重大问题讲清楚,学生听明白,能够信服,党史国史的价值也就得以发挥。
(三)发挥党史国史的铸魂作用,深化时代新人的培养
我们党是有着光荣传统的党,例如在不同的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等等,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不懈的追求。这些精神作为凝聚党心民心的精神力量,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优势。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注重挖掘党史国史中的优良传统,用共产党人的精神信念育人,化人。
培养时代新人,应注重从党史国史中凝练理想信念教育。纵观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所展现出来的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前赴后继的历史。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党无论是面对敌人的屠刀还是围追堵截,无论是走过荒无人烟的雪山草地还是硝烟弥漫的战场,都呈现出一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革命乐观主义。习近平将理想信念视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并且告诫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18]。时代新人,面向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梦想愿景令人振奋,道路充满艰辛。能否认准了并勇于实践,能否破除各种干扰勇挑重担,首要的是心中的信念。
培养时代新人,应注重从党史国史中感悟担当意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无数的仁人志士,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担当,投身于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潮流之中,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这是一种时代责任与担当意识的高度体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习近平寄予青年学生:“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19]青年学生作为党和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能否担当时代责任,直接关系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从党史国史中汲取营养,要让青年学生深刻领会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与历史使命,把个人理想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紧密结合在一起。
三、习近平党史国史论述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着力点
高校加强党史国史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意识形态工作,发挥着凝人心,聚力量的重要作用。围绕习近平关于党史国史的重要论述,深化党史国史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筑牢意识形态防线,强化政治方向的现实需要,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将一部厚重的党史国史融入到高校思政课,要有系统化的顶层设计,要有效的配合思政课的讲授,方能达到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目的。
(一)承担新使命,落实党史国史“三进”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目前高校正积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下简称“三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我们党理论上的重大创新,也是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加强党史国史学习,要以此为契机,推动党史国史的“三进”工作。现有的思政课程设置,虽然包含党史国史的重要内容,但还不够系统,党史国史教育处于隐而不显的地位。推动党史国史“三进”工作,形式多样,可以独立设置,例如开设中共党史课程;可以嵌入现有课程,把党史国史进一步融入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这些课程,与党史国史联系密切,在讲授时要着重突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要突出中国共产党的担当与使命。推动党史国史的“三进”工作,要紧跟时代,承担新使命。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随着革命形势和革命任务的变化,我们党的政策和策略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例如抗战时期为团结各阶层共同抗日,我们党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但到了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国内形势的变化,我们党的土地政策变为“耕者有其田”。讲授党史国史,要准确把握时代形势的变化,要在“变”与“不变”中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政策纲领和不变的初心。当前,中国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面对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国共产党的新使命就是如何在世界大变局的背景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谋篇布局,顺利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这个新使命,是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一以贯之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在新时期的新表达。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承担着反帝反封建,实现国家独立的使命,无论是建国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还是实行改革开放,归根结底就在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构建新格局,整合各方育人资源
为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上海市在课程思政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提出了“三圈三全十育人”的理念。这种理念旨在于,通过紧抓内圈的第一课堂育人,注重中圈的素质教育第二课堂和网络教育第三课堂,打造外圈的社会资源服务,实现多方资源的整合,落实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从党史国史教育来讲,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起航的地方,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发源地,依托“三圈三全十育人”的理念,借力众多的红色资源,沪上部分高校正构建起党史国史教育新格局。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例如上海大学开设了《开天辟地》这门通识选修课。课堂上,校内外专家联袂共同上好一堂课;课堂外,充分利用网络做好慕课的推广。在相关单位的支持下,学生还参观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会址以及渔阳里等,体会石库门里的星星之火。教育资源的多方联动,在丰富课堂教学资源的同时,也在深化育人效果,实现思想的碰撞。高校课程改革的经验表明,僵化的教学教学体系难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固有的知识体系也难以完全抵挡网络的诱惑。为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实现学生在哪里,我们的教育就在哪里的良好互动,高校需要转变原有的教育教学思路,广纳各方教育资源,敞开大门办课堂,不断探索课程建设的新理念,新方法。通过创新的教育格局,有效的教育载体,丰富的教育资源,进一步瞄准学生的兴趣点,找准教育的切入点,才能达到明理悟道的效果。
(三)抓住新媒体,强化育人阵地建设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引发了新的教育革命。网络知识获取的便捷性,使得学生对课堂的依赖不断降低。但是新媒体的发展,在开阔学生眼界的同时,也引发新的价值观危机。良莠不齐的信息,混淆着大学生的认知,尤其是各种“解密”,用“碎片化”的研究方法,通过所谓的“真相”,制造各种“新奇”话语,其本质是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这种虚假的信息,在满足大学生好奇心的同时,也在制造着大学生价值观的裂变,增加正确价值观融入难度。党领导下的高校掌握着资源管理的优势,但相比网络媒体,资源管理优势却尚未有效转化为话语输出优势。同时,对于新世纪出生的“新生代”,网络已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融入到了他们的血液。讲好党史国史,应对网络历史虚无主义,高校还要掌握新技术,用好新媒体,不断强化育人阵地。新媒体技术的使用,不是对传统课堂讲授的否定,而是一种补充。要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知识与思想,充分利用新媒体,一方面要掌握新媒体的特点,通过利用图片、声音、影像等等,寓教于乐;另一方面要利用“互联网+”,打造学生网络学习社区,实现线上线下的良好互动。近年来,高校围绕易班平台建设、党建微信公众号建设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和探索,学习强国APP也在逐渐渗透到党员的日常生活中去。实践表明,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技术,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高校教育者要把握这一变化,主动占领网络阵地,敢于发声,讲解真实的党史国史,在应对错误思潮中引导舆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