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理论类宣讲社团的育人功能面临的困境及应对
2020-03-16李济沅
李济沅
(浙江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理论宣讲团,浙江 杭州 310027)
理论社团是以先进思想为指导、先进学生为基础的学生社团,是在校大学生自发组织的传播和表达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群众性组织,是高校意识形态话语表达的重要载体[1]。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尤其在党的十九大之后,很多高校都成立了校级学生理论类宣讲社团或者具有相似功能的其他学生社团组织,并且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着生力军作用。因此,探讨学生理论类宣讲社团的育人功能及其价值彰显具有迫切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学生理论类宣讲社团的育人功能意蕴
高校学生理论类宣讲社团的育人功能体现在多个维度,从范围上看由点及面,宣讲团成员在先受教育后化作理论火种播撒到校园各处辐射不同的青年群体;从场域上看由外至内,理论宣讲既创新了课外学生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形式,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教学形成有益补充;从效应上看由弱渐强,在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丰富并引领了校园文化风尚。
(一)理论学习与宣讲团成员的双向赋能
理论类宣讲社团既是高校学生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有别于其他学生社团。与其他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或个人特长等组建的学生社团组织相比,理论宣讲类社团更多地是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崇高追求将成员凝聚在一起,其准入门槛更高,对学生的理论功底和宣讲水平都有较高要求,因此理论学习是宣讲团成员的基本功,理论宣讲则是宣讲团成员的看家本领。理论类宣讲社团以理论输出为导向,通过集体备课会、红色教育基地实践交流、专项技能培训等载体源源不断地培育精品理论微课,所形成的研习—备课—宣讲模式本身也是宣讲员与受众双向成长的生动育人实践,以学习育己,以宣讲育人。宣讲员同学来自于同学群体,掌握了丰富的身边人身边事等鲜活的素材,准确了解同学群体的现实关切,再加之自身经过宣讲团培育后与其他同学形成的理论势差,通过青春化时代化的表达方式和话语体系,聚焦某一党的理论方针或社会时政热点,用故事阐释道理,从理论视角重新审视生活,从而焕发出强大的育人势能。宣讲员在学习消化—转译—传播的过程中实现了对理论学习的赋能,通过宣讲团对理论知识具象化、人格化的表达,使理论学习变得生活鲜活。
(二)在校园树主导立主流引领文化风尚
青年学生趋于多元的价值取向与社团组织多样化发展之间的耦合催生出高校愈发繁荣的社团文化,每年新生入学季各大高校学生社团招新“百团大战”的新闻屡见不鲜,社团也越来越成为青年大学生浸润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高校学生社团文化作为高校文化中的一种亚文化, 包含了以学生社团为载体,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社团成员所共生、共享、传递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是青年文化的重要实践形式[2]。兴趣爱好、地缘关系、专业背景、信仰追求等都可以构成涵育社团凝聚力和组织力的文化内核,使社团成员对组织产生强大的文化向心力。多元文化也必然会产生多元的话语场域,不同的话语场在交融与碰撞中呈现出“众声喧哗”的舆论样态,不同的话语导向也会对青年成长产生不同的影响。当下中国社会新的价值观念不断涌现,且每一种价值都在彰显合理性、张扬个性和抢占话语[3]。理论宣讲类社团应当在复杂的话语场中起到举旗定向的重要作用,社团中的青年学生立足青年立场关切社会时政,从青年视角发出青年声音彰显青春风采。通过向内的理论学习夯实社团成员的信仰定力,通过向外的理论宣讲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能在及时准确地将党的宏观理论与政策,更能在热点舆论事件中敢于发声勇于亮剑,成为校园声音的“一股清流”,引领校园文化风尚。
(三)有效延展与补充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4]学生理论类宣讲社团所开展的朋辈宣讲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种创新形式,发挥学生理论类宣讲社团的育人功能必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增长点。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可以与宣讲社团的学生讲师形成优势互补。两支队伍分别深耕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从课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你—我”关系延伸到课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我—我”关系,构筑了一个融通师生的学习共同体,两支校园理论宣讲的重要力量在课堂上下既相互补充又相互印证,实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可以与宣讲社团的学生讲师实现经验互鉴。专职教师以其厚实的理论功底和教学经验在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与理论性方面厚植根基,而学生讲师则以其源自青年又高于青年的时代感知有效提升了理论宣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宣讲类社团的学生讲师培育理论素养的重要渠道,在此基础上,通过导师带徒、集体备课等方式,学生讲师可以进一步向专职教师汲取理论养分,同时专职教师也可以沾染学生讲师的青春气息,更好地走进青年了解青年把握青年。
二、高校学生理论类宣讲社团面临的困境
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长效机制的推进以及“学习强国”APP等网络平台的推广,校园内外社会各界都掀起了“理论学习热”,而快速兴起的学生理论类宣讲社团建设却正在遭遇“寒流”,具体表征在宣讲受众、宣讲内容以及宣讲范式等方面的现实困境。
(一)宣讲受众:强势语境下被动参与的境地
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中,党日、团日活动,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等各级培训班以及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是开展理论宣讲的主要场景,这些教育情境通常都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必要环节,并且表现出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共性特征。在这种模式下,宣讲者处于主动地位,倾听者处于被动地位,倾听者作为宣讲对象置身于由宣讲者主观营造和客观情境所共同建构的强势语境中,很容易产生被动接受的心理预设。形式上说教色彩过浓和灌输痕迹过重、内容上忽视学生主观感受和现实诉求而没有很好地平衡思想性、理论性与亲和力、针对性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入脑入心”的瓶颈难题之一,这也是学生开展理论宣讲以其天然优势应当努力破解的关键着力点。然而事实上,学生宣讲者大都并非“科班出身”,由于其理论沉淀不足加之实践经验欠缺而与宣讲受众之间形成的“伪势差”很难实现在宣讲过程中对宣讲受众思想上的有效引领。如此一般,某种程度上,由学生理论类宣讲社团所主导的理论学习新载体并未有效纾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面临的困境,甚至存在进一步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感召力和亲和力的风险。
(二)宣讲范式:微型化所导致的碎片化倾向
无时不网、无日不网已经内化成为新时代青年的一种生活方式,青年学生无时不刻都浸润在网络社会之中,在网络社会经营自己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方面面的同时也在无形中为网络社会所支配。网络社会的碎片化时间、碎片化阅读、碎片化思维促使青年逐渐习惯浅尝辄止的直观思维,希望直接呈现具体意愿、明确具体任务,而较少关注抽象概念和严谨推论[5]。宣讲团所开展的理论宣讲也具有微型化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主题精、时长短、范围小等方面。以浙江大学研究生理论宣讲团为例,一次完整的宣讲通常由宣讲者聚焦某一细小主题切入面向一个小群体(如班级、团支部)在十五分钟左右完成,宣讲者通过运用丰富的素材案例从而使宣讲变得生动鲜活起来。这种微型化的宣讲范式虽然迎合了青年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养成的碎片化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但这种片段化的言说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理论学习的碎片化倾向。容易致使故事与道理、成功结果与奋斗历程之间逻辑关系的论述不够充分推论不够严谨,进而导致宣讲对象只听故事而对故事背后所蕴含的道理视而不见,只感佩优秀的身边人而忽视优秀背后所承载的努力和奋斗。
(三)宣讲内容:新颖外表下陈旧的叙事逻辑
富有时代气息的话语表达、有别于传统课堂的组织形式等特点让学生理论类宣讲社团一经出现便博取了大量眼球,许多高校纷纷组建各自的理论宣讲学生队伍,并将其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增长点”。新颖的外表背后,如何让理论能够说服青年、掌握青年依然是理论类宣讲社团育人功能得以彰显的内核所在,而这也是理论类宣讲社团得以生存立足的关键所在。然而在实际的宣讲实践中,“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说教式宣讲依然存在,一些学生宣讲员直接将网络上的宣讲素材拿来,不加以消化吸收就直接传递给宣讲对象,成为了单纯的理论“搬运工”的现象依然时有发生。理论首先要说服自己,才有可能说服别人。还有一些学生宣讲员未能准确把握新时代青年的成长规律以及社会现实,还习惯于“忆苦思甜”式宣讲“套路”,学生听了无法引发共鸣,自然也无法产生代入感和认同感。如果学生理论宣讲无法跳出以往的陈旧叙事逻辑的窠臼,无论形式如何花样翻新,也注定换来的只是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而在学生内心依然是“平平淡淡”,甚至还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三、高校学生理论类宣讲社团育人困境的应对
内部建设和对外宣讲构成了学生理论类宣讲社团的宏观结构,吸收—内化—转译—表达则是每一个宣讲团成员必经的个体微观循环,宣讲团的建设以及其育人功能的发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自育出发,从创新着笔,从育他落脚,方能打通学生理论类宣讲社团育人实效发挥的“最后一公里”。
(一)建设基点:从自育出发做到真懂真信
学生理论宣讲想要理直气壮,首先要有理有据,只有真懂真信,才能有理有据。打铁还需自身硬,因此从内部建设出发加强宣讲团成员的自我培育是宣讲团育人功能发挥的实践逻辑起点。
其一,配备强大的理论指导师资。高校学生理论类宣讲社团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试验田”,需要高校配备强大的理论师资力量在成员理论素养培育、宣讲课程体系设计等方面提供支撑保障,应当充分结合高校学科特色、注重多学科交叉重点邀请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专家学者担任指导教师为学生理论宣讲把好“理论关”,与此同时,通过邀请学校党委组织部门、宣传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担任专家顾问等形式指导宣讲团建设进一步为学生理论宣讲把好“政治关”。
其二,建立全方位的培育体系。一次对外理论宣讲其实是对宣讲者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展示。宣讲者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之外,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字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素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方位提升既是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诉求,也是宣讲团建设的现实需要,宣讲团应通过建立起全方位的学生讲师培育体系予以回应。如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探索以理论学习、技能培训、集体备课、专家指导等形式加强培训,以“走一路,学一路,讲一路”模式加强实践研学,全方位增强讲师团宣讲能力,这些有益实践所形成的经验值得在其他理论类宣讲社团中复制推广。
其三,注重吸收青年中的优秀分子。学生党员骨干以及各类奖学金和荣誉称号获得者等优秀同学代表本身就在学生群体中具有一定的感召力,通过理论培育为其赋能,有助于增强优秀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这也高度契合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育人指向。同时,优秀学生作为同学们的身边榜样,在开展理论宣讲时实现了教育人格与榜样人格的统一,让“有故事的人去讲故事”,这样宣讲的说服力也会更强,从而形成培育一个带动一片的连锁反应。
(二)拓展亮点:从创新着笔探索微言微语
学生理论宣讲是一种朋辈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载体,如何将这一创新举措转化成育人实效,首先需要正确理解并精准把握理论宣讲之“微”,即“微”在内容而精在主旨,“微”在形式而深在内涵,这需要学生理论类宣讲社团从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两个方面打磨理论宣讲微党课。
内容上创新:聚焦青年关切的热点问题。青年群体的关注点随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但即使网络上声音再嘈杂,青年话语内容依然呈现出明晰的聚焦性,内容为王,观点至上[6]。青年群体拥有强烈的时代感知力,社会上的热点事件总能牵动起青年的敏感神经,学生理论宣讲如能够抓住社会热点事件因势利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如2020年初,在全国上下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通过理论宣讲培植青年学生的科学素养、媒介素质、理性思维,熔铸新时代青年的人类关怀和家国情怀既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也蕴含丰富的宣讲价值。扎根于青年群体的学生讲师既要紧跟社会热点驾驭时势之“变”回应青年的关切,更要于变化中带领宣讲对象体悟理论力量之“不变”,方才能真正的赢得青年,引领青年。
形式上创新:善用网络新媒体技术手段。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颠覆了人们传播信息和获取知识的模式,互联网技术已经超越了工具属性实现对知识赋能进而彰显出价值属性,因此运用网络新媒体技术手段创新学生理论宣讲形式也是对传统宣讲模式的一种超越。一方面,宣讲者可以通过在实景宣讲中通过融入如短视频等新媒体元素,为理论宣讲填充更多“干货”,增强趣味性;另一方面,宣讲者也可以利用网络直播、微视频等手段跨越时空界限开展理论宣讲,如浙江大学开展的“云端宣讲”“空中党校”等都是很好的尝试。同时,理论宣讲的形式也可以从“述—听”关系向“写—读”“画—看”的关系拓展,巧妙利用H5、漫画、表情包等融媒体新载体调动宣讲对象的观感实现传情达意的功能。
(三)实践落点:从育他落脚力争入脑入心
通过理论宣讲传递直抵人心的思想力量从而对宣讲对象实现思想引领的教育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理论宣讲的最终落脚点是在社团成员先受教育的基础上实现从自育到育他的跨越,学生讲师若要做到真正将理论讲成故事,将故事化作道理还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修炼自我进而与宣讲对象之间形成理论势差。
其一,超前一步发掘题材。当一种新的文化景观或社会思潮出现并在青年群体中蔓延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常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理论类宣讲社团的成员需要以高度的敏锐度先知先觉发掘这一宣讲题材并从亲历者和旁观者双重视角观察事态的嬗变过程,同时以理论宣讲的行动自觉辩证地把握身边青年在特定情境中所呈现出的文化样态,倾听青年同伴的声音,为开展理论宣讲积累宝贵的“一手资料”。
其二,下沉一级思辨理论。正如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即便在消极的事件中同样也可以挖掘出积极正面的教育价值。这需要宣讲者能够正确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实践成果深刻剖析某一青年文化现象背后暗含的规律性问题和理论性问题及其所折射出的世情党情国情现实,进而内化成个人客观、理性、深入的思考,这正是理论宣讲中最能打动人说服人的思想内核所在。
其三,拔高一层开展宣讲。宣讲者与宣讲对象之间存在一定的理论势差是使思想教育入脑入心得以实现的必要前提,理论势差是由青年朋辈之间的亲近感、宣讲对象将宣讲者视为榜样的认同感以及宣讲者富有思想深度的理论宣讲在宣讲对象心中滋养出的仰视感所共同建构的。这需要宣讲者既能够站在青年立场找感觉,更能够站高一层讲道理。这样,学生理论类宣讲社团的育人功能方能被真正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