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常人方法学思考
2020-03-16宋兴平
张 超,宋兴平
(1.泉州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2.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最为重要的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更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从社会学视域看,立德树人实质上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个体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符合社会所期望的个性与人格。同时,社会化必须要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才能得以完成。作为社会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能否进行有效互动将直接影响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效果。立足于这个视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从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如何发生有效互动入手实施和展开相关教学改革。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创立的常人方法学理论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我们的研究视野,该理论就是研究普通人在日常生活的互动中所使用的规则和方法。由此,课题从一种微观的社会学理论常人方法学出发,在结合相关实证调查研究①的基础上,全面透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阐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权宜性”“索引性”和“反身性”,进而提出一揽子针对性的教学改革举措。
一、“权宜性”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提出一种社会互动理论即常人方法学,阐述主体间互动发生的过程和机制。常人方法学认为,行动的“权宜性”是社会互动有效展开的基本前提。所谓行动的“权宜性”,就是指主体间的“行动并非按照事先规定的规则进行,而是行动者根据局部情况,根据场景条件,依赖自身‘永无止境’的努力完成的”[2]。这就是说,在社会互动中,行动者必须要根据具体的场景,并凭借灵活变通和不断努力才能顺利完成之。然而,行动主体为维持正常互动的努力和付出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会被人们视而不见,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太理所当然了。但当这种潜在的规则被无视或打破之后,社会交往便会立刻陷入到无序和混乱之中,人们马上就会发现“权宜性”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如此之重要。加芬克尔曾做了一个破坏性的实验证明这种互动规则的存在,他让自己的学生们以“外来借宿者”的身份与各自家人进行互动,于是学生们在家中表现得温文尔雅、彬彬有礼,连开个冰箱都会礼貌地予以请示。结果家人对孩子们的行为充满了震惊和忧虑:孩子怎么了?病了吗?疯了吗?最后互动无法进行,只能被迫中止。实验充分证明,行动者必须认知和理解特定的场景,然后权变地作出应对和处理,否则正常的沟通和交流将难以维系。
互动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在教学互动中扮演着落实“权宜性”规则的关键角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重要的场景条件就是学生,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的特点,不能刻板化教学,一厢情愿地“硬灌”“强输”,打破“权宜性”互动规则。更进一步地说,教师要努力熟悉学生方方面面的情况,包括他们的年龄特征、院系专业以及兴趣爱好等。只有在充分掌握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才能营造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情境,才能与学生展开充分和有效的互动。为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必须要尊重大学生的年龄特征,重视课堂之外的隐性教育,尤其是以校园文化等形式包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独立和自由意识,很多大学生对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排斥性。在问卷调查中,有48.3%的受访大学生认为西方国家没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对显性教育的排斥,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西方隐性教育的成功之处。当问及“您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晚会和知识竞赛吗”,有72.7%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参与。采取晚会和竞赛等形式的校园文化以通俗性为旨趣,注重活动的参与性、娱乐性,推崇隐性教育,与大学生的年龄特征相一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或认可。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可以让高校大学生在感性的认知和愉悦的情感中潜移默化地接纳和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样的互动中,“权宜性”规则对于大学生来说完全没有问题,教育者所预期的教育目的在不经意间便水到渠成。譬如,近两年来,福建省举行的两届高校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马当先”知识竞赛获得极大反响和成功,省内各高校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各种形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竞赛或晚会,纷纷以校园文化的方式彰显大学最亮丽的底色,取得了很好的育人效果。马克思主义学院应积极探索这种鲜活的教育方式,并积极践行之。
其次,必须要考虑大学生所读的院系专业,紧密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特长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问卷调查分析表明,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排在前两位的是“教学内容抽象枯燥”(63.66%)以及“与自己专业相距太远”(63.37%)。在被问及“您喜欢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时,一项交叉分析显示:艺术专业的学生选择“艺术创作”的比例高达62.5%,远高于理工科学生的38.19%。也就是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果脱离了学生的专业特长,学生就很容易打破“权宜性”互动规则,导致教学气氛沉闷甚至师生相背而行。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要从学生专业实际出发,让教学与学生的专业特长相结合。或者说,要从考查和锤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出发,构建一个适宜的教学情境,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和切合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譬如,在面对美术专业学生时,教师要想方设法把美术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融合起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点融入到学生熟悉的专业知识中,这样呈现出来的教学情境学生自然会倍感熟悉、亲切,权宜的互动便也在情理之中。
最后,必须要关注大学生群体的兴趣爱好,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线上自主学习紧密结合起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高频率使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一种普遍的现象。在问卷调查中,当被问及“您更愿意选择何种测试方式时”,有74.59%受访者选择网上学习平台。而选择纸质测试和其他测试的只有18.91%和6.5%。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总是采用各种“堵”的手段禁止学生上课时使用手机,然而这种方式却直接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从某种意义上说打破了“权宜性”的互动规则,使得一些大学生表现得更加任性和逆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有更丰富更高超的运用智能手机的经验和能力,唯有如此才能适应与这个群体互动的规则。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智能教学APP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头脑风暴,通过经验值奖励等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课外自主学习时也可以运用一些智能教学APP,并以各种形式的奖励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推动他们使用手机自主学习。线上自主学习符合与大学生互动的“权宜性”规则,它使手机变成了一种辅助甚至鞭策大学生学习的工具,而不是相反。
二、“索引性”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常人方法学指出,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沟通和交往还具有“索引性”的特点。所谓“索引性”就是指行动主体“依赖对意义的共同完成且未经申明(unstated)的假设和共享知识”[2]58。加芬克尔指出,普通主体间的互动是以“索引性”的方式进行的,人们的表达和行动具有“无尽的索引性”,有效的互动不仅建立在对他人表达和行动自然认知的基础上,更建立在对他人表达和行动言外之意的理解上。对于言外之意的获得,主体间必须要具有一个共享的知识库,然后才能进行顺利的索引,把隐秘、晦涩、歧义的符号解码转化为有意义的可以认知理解的文本。譬如,在公交车上有人打电话,那人说“我看到你那年才六岁”。作为旁听者,尽管这句话的每个字都听得很清楚,但却并不明白其中的真正含义:到底是“我”还是对方才六岁呢?但打电话的双方拥有一个共享的知识库,他们对彼此的表达有着共同的理解和假定,都会心照不宣地准确索引对方的言外之意,实现意义的准确感知。“索引性”向我们显示,主体间实现有效互动必须建立在一个共享知识库建构的基础上,否则符号(表达或行动)之外的意义就无法实现真正的认知和理解。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具有较高的抽象性,想要完整和本真地理解教学内容更需要这种共享知识库的构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自己的知识库中较为轻松地索引到相关信息,进而理解甚至可以完全沉浸在自己所讲授的抽象内容中。但与此同时,缺乏共享知识库的一些学生没有索引的条件和能力,教学中枯燥、晦涩的概括无法在他们那里转化为生动、鲜活的具象,师生间的互动就会陷入“鸡同鸭讲”的尴尬局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帮助学生提升索引的能力,实现对抽象符号的成功解码,就必须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组织读书活动,课外积极帮助学生构建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共享知识库。这个共享知识库主要包括中华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没有这种共享知识库,学生就无法索引教材以及教师话语背后的意义,无法与教师实现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建构这种主体间的共享知识库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67.5%的受访者表示从未读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26.59%的受访者表示从未读过关于传统文化的课外书籍,表示一年中阅读三本及以上传统文化书籍的受访者只占19.95%。因此,在高校必须要下大气力让学生多读经典。为了营造高校学生读经典的氛围,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夜自修组织定时的读经典活动,培养大学生阅读经典的习惯,另一方面学校或学院要组织成立各种读书社,以点带面训练大学生阅读经典的能力。为此,学校要制定相关读书制度,让指导教师和学生真正参与其中,让真正读经典的学生享受到读书的乐趣。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切实的读书计划,读什么、如何读、读多少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懈怠不前。同时,我们亟待探索一套衔接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德育体系,这也是构建大学生共享知识库的坚实基础。具有良好经典修养的大学生,索引的能力将会有质的飞跃。
第二,强化案例教学,课堂上主动构建主体间共享知识库,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教学重点和难点。思想政治理论课共享知识库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无法要求学生对每个知识点都有这种索引的能力,在这种情形下,教师要辅之以生动的案例进行教学,搭建一个临时的共享知识库,主动向学生提供索引的材料。在调查问卷的分析中,我们发现有63.66%的受访者抱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枯燥,有86.71%的受访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更加生动、形象。学生之所以认为教学内容枯燥,渴望更加生动的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自身缺乏相应知识库,缺乏索引符号意义的具体表现。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讲抽象的理论,必须要结合恰当的案例和现实,然后循循善诱,让学生从感性生动的案例中索引到相关信息,并亲自得到相关结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也有类似的情况,譬如有人认为“群众不能理解政治斗争的思想”,列宁便针锋相对地提出要“借助于日常生活中他们所知道的事实”[3]来帮助他们进行理解。
第三,展示本土文化,利用优秀地方文化资源的优势建构共享知识库。通过读书活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显然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丰富的索引。但这还不够,一些文化因为表达的形式或空间的距离让学生感觉陌生甚至虚幻,进而影响共享知识库的构建。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应该采用更加丰富的形式展示中华文化,尤其是优秀的地方文化,让学生零距离感知中华文化的精髓与魂魄。问卷调查分析表明,大学生对高校所在地的文化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有93.52%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愿意或愿意到学校周边的一些历史文化景点参观调研。一座城市的文化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如何把本土的优秀文化展示给学生,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在笔者看来,除了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景点,学校还可以用展览馆的形式向大学生浓缩呈现优秀本土文化,包括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学校还可以创造条件让高校学生走进这些文化中,如志愿解说活动、文化创作活动、文化表演活动等。空间上的零距离感会使学生更加真实地领略到中华文化的真谛,进而为建立共享知识库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反身性”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除了“权宜性”和“索引性”,常人方法学认为行动的“反身性”也是社会互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反身性”是指行动主体在客体的刺激下拥有反过来针对自身并思考自身行动的能力。在常人方法学看来,行动主体不是判断和行动傀儡,而是一个能动的自由的个体,他们会从场景出发,在维护原有的信仰和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对信息符号作出有意义的反射和构造进而指导自己的行动。加芬克尔的一个“精神心理治疗法”的实验充分证明了“反身性”的存在。实验的对象是十名大学生,实验者谎称自己是一名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顾问,可以为实验对象提供专业咨询。在实验对象介绍相关咨询问题的背景资料后,实验者要求他们提供一些只能用“是”或“否”来回答的问题。在回答问题时,这个所谓的学生顾问只是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选择“是”或“否”,答案与问题本身毫无关联。对此情况,实验对象一无所知,他们还被要求对这种胡乱的选择作出书面上回应和解释。咨询实验结束后,加芬克尔发现实验对象的回应和解释都是在学生顾问给出答案的基础上自己反射和构造出来的,实验对象认为学生顾问的答复“是意味深长的……是有益的”[4]。实际上,正是场景提供了一个所谓的权威性专家(学生顾问),而实验对象出于对权威的信仰,即便在顾问的回答中出现了与自己想法不一致的地方,他们也会以“反身性”的方式重新解释和建构,进而维护对权威和专家的尊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样存在“反身性”的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就是一个能够引发学生“反身性”思考的重要因素。从“反身性”的角度看,教师的一言一行是学生解读和重构符号意义的关键环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1]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对于人生观渐成的大学生来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者形象显然会对他们产生深刻的影响。按照“反身性”理论,打造一支品德正、水平高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就能够在高校大学生面前树立一面巨大的镜子,让他们在榜样的示范下经常以自省的方式解释和思考各种现实问题并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最终得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当然,“反身性”的影响也有可能是负面的,对教育客体的影响是否积极或正面取决于教育主体的素质。所以我们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提升专业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学生面前树立榜样或权威的形象,一定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他们必须要有扎实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素养,善于在纵横几万里、上下五千年的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中辨析事理,知礼明德。只有这样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才会心甘情愿地追随他们,才会出现教育者所期望的“反身性”互动。调查问卷中提出“如果思政课教学由一位权威教授来上课的话,您会不会喜欢”,受访者回答“喜欢”和“非常喜欢”的占比为77.26%。但另一些数据表明,在普通教师授课且没有强制的情况下,只有54.59%的学生愿意上思政课。可以说,教师良好的专业能力是学生愿意追随教师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反省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呢?不外乎两条途径。一个是通过集体备课加强相互间的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涉及多个学科,具有单一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往往很难精准地把握它们。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可以把教研室各个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组织起来,进而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把各部分教学内容备透备深。另一个是通过研读经典加强自我提升和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读懂读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特别是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5]。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想说服学生,必须要完整地掌握这个彻底的理论。
其次要推进师德建设。教师扎实的专业能力能够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反身性”思考和行动,除此之外,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师的道德修养同样能够给学生带来强烈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立德树人,如果教师表里不一、知行不一,又何以能让学生信奉师者的教诲?“不能正己,焉能正人”。调查问卷中问及“如果思政课教师道德有问题,你会不会对思政课产生负面看法”,结果有92.59%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当然会”。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加强教师队伍道德建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最重要的师德莫过于拥有坚定的信仰并践行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讲信仰的课,教师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但自己却并不相信,这就是师德失范。在这种状况下,教师对学生的“反身性”影响可想而知。换句话说,“反身性”互动的结果可能与教育者的期望背道而驰。所以,高校在遴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时候,一定要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否坚定作为考查师德以及教师能否胜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平时应通过支部学习以及其他各种学习活动,考查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真正做到“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1]。对于一些缺乏师德的教师,要坚决将他们清理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还纯净风气于思政课堂。
最后要落实少数作用。在高校中,还有一类主体对于学生的影响极大,他们的一言一行能够对学生产生强大的感染力。他们可能不是专任教师,但特有的身份和地位却决定了他们的言行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强烈的反身效果。这类主体就是高校校长和党委书记,在学生的心目中,他们是高校的代表和象征。学生很容易会从他们的一言一行出发去建构和解释现实、指导社会实践。如果这一类人极富人格魅力,当他们进入思政课堂,就能够极大提高学生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调查问卷中问到“如果大学校长想进入课堂,与您聊一聊人生和理想,您是否愿意”时,有73.11%的受访者选择“非常愿意参加”或“愿意参加”。显然,这与前面所提及的只有54.59%的学生愿意上思政课相比,校长、书记对学生的吸引力要高得多,因此其“反身性”的互动效果也比普通思政课教师要好。与此同时,校长、书记讲思政课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地位的认识。在调查问卷中,只有13%的受访者表示思政课教师在大学教师群体中的社会地位处于上层,这种心理投射在现实中也就意味着只有
一成多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是非常有价值的。从这个角度上看,校长、书记进思政课堂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将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地位的认识,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让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对其重要性进行重新建构和解读。在落实高校校长、书记进思政课堂方面,首先各级教育部门要把大学校领导进思政课堂列入相关考核中,从宏观层面落实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其次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要积极支持该项举措,在校领导联系思政课教师制度的基础上从微观层面落实校领导与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为校长、书记上好一节思政金课出谋划策;最后,校长、书记也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上好思政课不仅有助于立德树人,也是自己治校理教的有效践行路径。
注释:
①本课题组以随机调查的方式对泉州师范学院、华侨大学、闽南理工学院、仰恩大学等进行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问卷调查”。总共发出调查问卷7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677份。文中相关数据均来源于该项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