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谣言治理的高校思政工作对策
2020-03-16陈艳
陈 艳
(温州城市大学,浙江 温州 325000)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席卷全国。疫情牵动无数人的心,确诊人数、病例的历史活动痕迹、如何有效预防病毒等信息不时地出现在网站、朋友圈、微信群、微博等媒体,几乎每个人都非常关心信息。在事态迅速变化、人们对信息极度渴求的情况下,极易造成信息不对称。在互联网的催化下,一些未经证实、缺乏科学论证的消息在有意无意的传播中变成了谣言。这个异常特殊的时期,如何帮助大学生增强辨别是非、抵御网络谣言的能力,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考验着高校的思政工作能力。
一、疫情谣言的定义与特点
疫情谣言是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未经证实、缺乏科学论证的信息。被称为“谣言研究之父”的美国学者奥尔波特提出谣言传播的两个条件,即重要性与含糊性[1]。新冠肺炎作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表现出的突发性、公共性、不确定性、危害性、复杂性,使其成为了滋生谣言的温床。疫情谣言作为一种特殊谣言,具有以下特点:
(一)具有更强的传播性
谣言的发展传播要经历三个阶段:形成期、高潮期、衰退期[2]。随着互联网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已经习惯把网络信息作为自身行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参考,而网络谣言也伴随着人的信息活动而不断产生并发展[3]。因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需要,“宅”成为了一种常态,足不出户的生活、学习、工作使得人们更加依赖网络进行信息交互。而疫情谣言以网络为媒体,大大缩短了从形成期到高潮期的过程,具有了更强的传播性。
(二)具有更广泛的受众对象
相较其他谣言,疫情谣言具有更广泛的受众对象,原因有二:一是谣言往往依附社会热点、社会问题,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举国上下高度关注的特大事件,对疫情的高度关注也随之传导到了疫情谣言上;二是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网民,疫情谣言以网络为主要传播途径,一旦产生就会席卷网络,危害不可估量。
(三)具有更加多样化的内容
无论造谣者怀有怎样的目的,谣言一旦在社会上扩散和传播,就会波及方方面面,造成社会秩序的失控[4]。疫情谣言以疫情信息为基本内容,涵盖了各式各样的主题。从浙江媒体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公布的辟谣数据库来看,2020年1月24月至3月5日该网站发布有关疫情的辟谣新闻总计1000余条,涉及政治谣言、恐怖谣言、犯罪谣言、食品药品谣言等各个领域。疫情谣言的内容涉及越广,其参与性、攻击力就越强,就更容易造成社会秩序的失控。
上述特点加速了疫情谣言的产生与裂变。如果任由其肆意传播,不及时进行预防、阻断、解散,就会放任恐慌蔓延,加大人与人的隔膜,打击战“疫”的信心,增加疫情的防控难度。
二、疫情谣言治理中高校思政工作遭遇的困境
治疫必须治谣[5]。近年来,我国虽在谣言治理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时,高校治理疫情谣言的思政工作能力仍显不足。
(一)高校对疫情谣言的应对能力不足
思政工作是人类战胜突发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但许多高校没有充分认识这一功能:许多高校的舆情应急机制不完善,疫情的突发性又要求高校迅速作出反应,导致谣言流行、舆论失控,直接影响思政工作的效果;在疫情防控中存在着 “重事后轻事前,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把疫情防控工作仅仅作为上级布置的硬性任务,没有在传达上级精神、布置防控的过程中打消学生的恐惧和疑虑,真正为赢得战“疫”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凝聚积极的精神动力。
(二)大学生对疫情谣言的辨识能力较弱
造成大学生对疫情谣言辨识能力较弱的原因有二个。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但三观尚未完全成型,事实分辨能力不强,极其容易受外界影响。网络舆论中, 各类信息良莠杂陈、泥沙俱下, 自控能力、辨别能力和选择能力还不成熟的大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容易在思想上、价值取向上产生动摇[6]。另外,多数大学生没有受过系统的灾害教育,面对新冠肺炎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既缺少防灾抗灾的基本知识,又缺乏危机意识和处置能力。辨识能力缺乏,就难以处理海量的疫情信息,识别其中的谣言,有些大学生不但成为谣言的传播者、围观者,甚至成为了谣言的制造者。
(三)疫情期间学校和学生之间缺少有效的思政教育介体
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是教育主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所用的策略方式和手段的总称,是连接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桥梁和纽带[7]。疫情期间学生不能返校,高校只能通过学校官网、公众号、微博、各种社交软件、直播软件等媒体建立联系。这不仅考验高校的网络教育技术能力,也考验着高校的思政工作能力:线上的信息交互缺少面对面交流的亲和力,无法保有思政工作应有的温度;学校官媒发布的疫情信息迟滞,回应热点问题不及时,难以获得大学生的关注;以疫情防控为内容的思政网课,脱离了生动事例,很难引起学生共鸣。
三、疫情谣言治理的高校思政工作对策
(一)去伪存真,牢守高校意识形态阵地
1.要加强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8]。基于疫情谣言问题开展高校思政工作,关键还在于要未雨绸缪地做好日常思政教育:一要抓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强调网络法律道德规范,客观认识社会现象,帮助大学生建立对疫情谣言的“防火墙”。二要普及大学生灾害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突发灾害的认知,全面系统地了解防灾减灾抗灾的基本知识,增强辨别、抵制灾害谣言的能力。
2.要加大疫情谣言的治理力度。一要明确治理责任。疫情期间学生虽然不在学校,但是学校不能简单把责任推向家庭、社会,学校有责任引导学生遵守网络规范、确立文明上网意识。二要善用真相击溃谎言。加大对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浙江媒体网站联合辟谣平台等官方辟谣平台的宣传,建立疫情谣言数据库,鼓励学生求真务实,寻找真相粉碎谣言。三要精准打击。要跟踪热点、精准推送,及时公布权威信息,提高辟谣的效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远离谣言,增强学生对谣言的免疫能力。
3.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疫情期间,为了保证“停学不停课”,许多高校选择了网络授课方式开设思政课的“空中课堂”。3月9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人民网联合举办“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为大学生讲述中国抗疫中彰显的制度优势、人本精神,收到了较好效果。不管是“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思政课”、把疫情防控作为“开学第一课”,还是将疫情素材融入专业课、通识课以创新课程思政,总之,要把“上好思政课、讲好疫情故事”作为疫情期间思政课堂的主旋律,坚定大学生对战胜疫情的决心,强化抗击疫情谣言的“护盾”。
(二)以人为本,提升大学生在思政工作中的主体能动性
1.坚持人文关怀,“隔离不隔心”。“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中往往存在只见‘事’,不见‘人’的弊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必须以关心和尊重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9]。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感染者数以万计,这些人可能是亲人、身边人,甚至就是大学生。思政工作做不好就有可能会影响相关者的心理和精神,造成严重后果。一方面高校要深入关心大学生,了解大学生的动态,平复负面情绪,妥善处理问题,体现人文关怀精神;另一方面要坚持“隔离不隔心”,结合疫情中的国事、家事、身边事,以事感人、以情化人、以理服人地开展爱国教育、生命教育、规则教育、责任感教育,发挥思政工作在抗击疫情中的柔性作用。
2.树立主人翁意识,传递正能量。高校不能简单地把大学生当作思政工作的客体,要激励他们发扬主人翁精神,帮助他们克服因疫情产生的负面情绪,倡导他们去感受那些逆行者、奉献者传递的正能量,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完成从抗击疫情的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在“停课不停学”、学校延迟开学的情况下,解除大学生因疫情期间的“非常态”产生的种种困惑,转变个别学生“肥宅”“废宅”的消怠状态,投入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之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承担起社会责任。
(三)以战“疫”为机,创新高校思政工作方式
1.丰富网络思政工作手段。疫情谣言依附互联网而生,亦需通过互联网治理。学校官网、微博、公众号、微信、qq等网络媒体历来是高校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在疫情中仍然发挥澄清谣言、舆论引导的作用。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下,网课成为高校的刚需,网络直播平台也理应成为高校重要网络思政工作手段。推进思政课线上教学、创新网络课程思政以及开展网络实践教学,都可以作为疫情期间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着力点和创新点。
2.创建网络发言人机制。网络发言人作为新闻发言人制度发展中的新亮点, 在突发事件应对方面优势凸显, 是传统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互联网空间的延伸, 他们基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 在传达新闻事实的基础上, 辅以数字化、图表、音视频等展现方式进行发布活动[10]。高校创建网络发言人制度有着应对舆情、校情公开、学校形象宣传等积极作用,在遭遇疫情谣言问题时,亦可以作为识谣、辟谣的有效手段,为大学生快速做出正确的舆论引导。
3.建立线上心理咨询疏导机制。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对谣言的相信和传播是一种社会心理的反映,是一种心理和舆论的“社会共鸣”[11]。心理咨询疏导法是消解突发自然灾害带来的消极心理,帮助灾区群众回归正常生活,从而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12],通过线上心理咨询疏导开展心理互助、心理咨询、心理干预,预防、阻断大学生在疫情中可能产生的抑郁、恐惧、强迫等心理病症。当发现涉谣学生时,可以通过线上心理咨询疏导倾听他们的心声,积极进行心健支持,避免盲目批判说教,帮助他们尽早摆脱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