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论遵循
2020-03-16黄其昌
黄其昌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体育与艺术系,福建 厦门 361021)
《求是》杂志2019年第1期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文,全文共4100余字。文章深刻剖析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如何学好、悟透、用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章为典范,研读经典,内化积淀为自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注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思想利器,努力提高应对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情况、新问题的本领。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变”与“不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文艺工作座谈会、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围绕如何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形成了一系列内容丰富、观点鲜明、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深刻蕴含着 “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不变的是教育的初心与使命,体现了教育思想的继承性;变的是形势与挑战,体现了教育思想的发展性。
(一)传承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战略思想,坚守教育的初心和使命
以马克思主义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理论渊源,我们党根据革命、建设、改革不同阶段的任务要求,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战略思想。如毛泽东同志根据建国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就所要培养的社会主义新人做出了明确阐述:“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邓小平同志根据全球化趋势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创造性地提出了教育的“三个面向”和“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在传承党的教育战略思想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不忘党办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对“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的首要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指出“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特别是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主题,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要论述。
(二)着眼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应对教育的任务与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要论述。这意味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对于如何应对新的任务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思政工作者要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精准研判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事、时、势”,领会落实新形势下所需采取的“化、进、新”策略,厘清“事”和“化”、“时”和“进”、“势”和“新”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是新形势下改革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路、方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哲学诉求。所谓“因事而化”,就是要号准学生的思想脉搏,及时化解学生“时代之困”。所谓“因时而进”,就是要研判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因学生身上所特有时代烙印谋篇布局,特别是要把握住“95后”甚至“00后”大学生身上那种“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的时代烙印,做到因时而变,顺时而谋。所谓“因势而新”,就是要正确认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中国发展大势,特别是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正在迈向伟大复兴这一大势,及时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与形式、方式与方法,促使大学生自觉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二、在党性原则与人民立场的辩证统一中坚守“生命线”
我们党用“生命线”来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要从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基本立场出发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坚定正确的教育立场,把准正确的育人方向,这也是我们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宝贵经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务必把党性的鲜明底色和人民性的价值取向高度统一起来,筑牢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
(一)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解决教育“为谁培养人”的核心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这关系到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为党育人的教育初心。围绕“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他强调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关乎育人初心的使命问题上,我们党始终强调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明确提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坚持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权,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3]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秉持的政治底色和政治原则。
(二)坚持教育的“人民立场”,打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基
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为了人民,是我党一以贯之的教育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把教育视为民生之基,强调教育要做到“四个服务”。这一重要论述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我国教育人民性的价值取向。今天,我国教育领域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教育的期盼作为奋斗的风向标,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4]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协调教育资源,让每一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三、在问题导向与顶层设计的辩证统一中牵住“牛鼻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我们在工作中不能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随着现代化加速推进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已经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局面、更加繁重的任务。因此,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有大局意识,在顶层设计上进行总体谋划,做到“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还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以重大问题为导向,优先解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 牵住“牛鼻子”,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一)顺势而谋,做好顶层设计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在实践中要善于对“势”精准研判,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者的战略眼光,前瞻性分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系统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对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顶层设计和决策部署,不断推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他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作出了重要指示,其重要论述中既有关于教育方向、教育宗旨、教育使命等重大问题和关键性问题的整体设计和通盘考虑,也包括对契合时代和学生特点的方法、路径的系统阐发和深刻认识。这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厘清,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起到战略性规划部署的作用,是新时代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方法论原则。
(二)注重问题导向,牵住“牛鼻子”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开展思政工作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切中属于这个时代的问题,把化解关键问题作为打开复杂工作局面的突破口。以问题为导向,从哲学上讲,就是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观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紧扣顶层设计进行谋篇布局,又要直面问题,突出抓好教育领域的关键问题,从问题导向上牵住“牛鼻子”。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将是我国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工作的重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抓住主要矛盾的变化,聚焦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主要矛盾,加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供给侧”结构改革,着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供给”内容的质量和水平,把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更先进教育理念、更美好教育内容的需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主要矛盾抓好、落实。在优先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也要对其他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解决青年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四、在深邃思想与亲和话语的辩证统一中强调“接地气”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远景规划,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它深化了对我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在思想的深刻性和话语的亲和性的辩证统一中,既部署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过河”的任务,又解决“桥”和“船”这个“过河”的方法,对于新形势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确定了原则、指明了方向。
(一)以系统性思维部署“过河”任务
面对我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艰巨性、所处环境的复杂性,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战略眼光,妥善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要承担的根本任务、时代使命进行全面系统的部署,集中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富含深刻的思想内涵,具体体现为“一个主线”“两个巩固”“三个事关”“四个坚持不懈”“六个下功夫”。“一条主线”是以立德树人为主线,特别是立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个重大课题,创造性回答了新形势下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进一步明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使命感、责任感。“两个巩固”是宣传思想工作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5]这是我们党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大机遇的战略全局出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思想宣传工作根本任务的深刻部署。“三个事关”是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6]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国家和民族凝心聚力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的作用。“四个坚持不懈”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7]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坚持不懈”明确了新时代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部署了今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向。“六个下功夫”是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8]这“六个下功夫”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是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培养人”的强力呼应。
(二)以接地气方法解决“过河”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回信,注重倡导一种“接地气”的群众语言,说有“魂”、有“根”、有“形”、有“趣”的话,用群众想听爱听愿听的方式阐述治国理念,让广大人民群众真学真懂真信真用。[9]一是以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讲有“魂”的话。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理直气壮,必须有“魂”。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非凡理论造诣和深厚理论底蕴,具有坚定的信仰,鲜明的立场,能够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是以群众为本,说有“根”的话。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贴近受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以群众的视角阐释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在谈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时,他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透彻的讲解能接“天”连“地”,直抵人心,能够引起群众共鸣。三是善用比喻,说有“形”的话。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善于运用比喻,在生动的比喻中,化抽象为具体,使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奥的理论通俗化。四是向群众学习,说有“趣”的话。语言相通,思想才能相通。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善于在与人民群众的交往中汲取智慧,展现语言艺术。习近平总书记的很多讲话富含了群众喜闻乐见的词汇,如“点赞”“蛮拼的”“撸起袖子加油干”等,深受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欢迎,获得青年学生的认同和赞扬。
五、在理论自信与实践自觉的辩证统一中提升“获得感”
要以“获得感”作为当下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和价值导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的:“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0]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满足学生的需求与期待,必须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统一,既注重用科学理论浸润、熏陶人,又注重在社会大课堂中实践育人,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处理好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这一历久弥新的关系,做到理论自信与实践自觉的辩证统一,打一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获得感。[11]
(一)坚定理论自信,发挥思想理论的先导作用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如何使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知识层面的认知转化为价值层面的认同,进而转化为实践上的自觉行动,关键在于对青年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要发挥理论的引领作用,就要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对经过反复实践和比较得出的正确理论,要坚定不移地予以坚持。增强青年学生的理论自信,理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使命。思政课教师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教育大学生“不畏浮云遮望眼”,不为各种扭曲思潮和歪理邪说所俘获。
(二)发挥实践自觉,立践行“时代使命”鸿鹄志
高校要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的主体实践自觉。其一,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具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从“理论教化”向“行为外化”转化,实践是关键环节。其二,这是增强青年学生对理论的认同与信仰的必然要求。思想理论一旦“去实践化”,就如同僵死的教条,没有活力和生命力。因此,要将理论建构在现实实践的基础之上,让学生改变对理论学习的天然排斥,在知行合一中实现理论落地,提升理论的思想魅力,发挥理论的强大物质力量。[12]其三,这是引导学生做新时代“追梦人”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这个时代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在社会大课堂中,要引导学生立践行“时代使命”的鸿鹄志,在人生黄金时期,要敢于担当,脚踏实地,以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和久久为功的坚韧精神,继承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优良传统,做一个努力奔跑的追梦人。
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从中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大思路、大手笔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这篇大文章,充分发挥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强大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