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材体系建设的成绩、困难和改进路径*

2020-03-23刘亚琼

高校辅导员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辅理论课马克思主义

刘亚琼

(中央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教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载体。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1]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完善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程、进头脑,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头等大事。

一、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

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思政课课程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思政课课程体系。与此同时,高校思政课教材建设得到显著加强,经历了自编教材、推荐优秀教材到统编教材的过程。

(一)体系完备、比较成熟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基本建立

建国初期,我国高校开设了思政课,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1952年、1953年、1962年在课程设置上有一些调整变化,经历“文革”的中断后,1980年课程得以恢复。[2]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思政课注重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如表1所示。

表1 1952-1980年高校思政课课程设置情况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教育课程的“两课”体系初步建立。1998年,“两课”课程设置进一步调整和细化,专科课程在本科基础上进行精简,并且设置了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硕士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博士包括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2005年,“两课”调整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原理”“概论”类课程进行合并,增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形势与政策”课。[3]硕士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博士开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至此,体系完备、比较成熟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基本建立。如表2所示。

表2 80年代中期以来高校思政课课程设置情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使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率先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4]

(二)统一编写、水平较高的思政课教材体系建立

伴随着课程的变化调整,思政课教材也随之调整。在几十年间,思政课教材经历了教师、高校各自为营,到择优推荐、自主选择,到全国统一编写和使用的过程。

思政课设立之初,教材多由各高校或部分教师自行或协作编写。1980年,教育部提出马列主义课各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和章节体系,学校可以自由选择使用推荐教材或者根据教学大纲自编教材。1985年,全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课教材编审委员会成立,统筹规划课程设置、教材编定和研究参考资料等工作,教材编写水平不断提高。1998年,教育部组织编写各门课程的示范教材,向全国推荐使用。除教育部批准的改革试点学校以外,各高校不再自编教材。[5]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实施新的课程方案,联合成立高等学校思政课教材编写领导小组,高校思政课的教材编写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工作,针对“05方案”的教材编审委员会成立,自2006年开始统一出版思政课教材。至此,统一编写、水平较高的思政课教材体系建立。而后,思政课紧跟形势,不断将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教材,推进“三进”工作。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宣部、教育部组织对已出版的马工程重点教材进行修订。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国家教材委员会统编统审统一开设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并研究编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导纲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科技创新文化及总体国家安全观等进课程教材指南。[6]

二、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存在的困难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高校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不断走向成熟。然而,现有课程教材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需要改善的问题。

(一)课程系统设计和同向同行存在不足

首先,不同阶段的思政课课程之间连续性和系统性不足。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对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中学的思想政治课、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就进行了统一的安排。然而,当前高校的思政课与中小学、初中教材《思想品德》和高中教材《思想政治》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重复。中学生进入高校后,会对重复的教学内容感到十分容易,压力不够,兴趣不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不同阶段的课程教材规划需要通盘考量,保持中学到高校思政课的不同侧重、理论内容螺旋上升。

其次,思政课几门教材之间内容存在交叉重复。比如,“概论课”与“纲要课”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部分,难以完全分开;“基础课”的价值观与原理课的真理与价值部分难以完全区隔;“概论课”的文化建设与“基础课”的道德建设关系密切。研究生思政课程与本科生思政课之间也存在交叉重复。此外,为了贯彻最新精神而进行的教材修订,在一些教材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增加相同文字的情况。

再次,课程体系的同向同行存在不足。从培养人的目标上看,思政课程与其他各门课程都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理想目标与实际教学之间的矛盾,思政课的教学有时会被削弱。当前,“课程思政”正在各高校开展,但对于课程设置的认识上,仍存在两种错误观点。一是认为思政课承担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而专业课只承担传递知识的任务,这是对专业课功能的窄化;二是承认各类课程都可以承担思政课的任务,建议取消思政课,用通识课进行隐性教育,其结果会导致主阵地的丢失。

(二)教材的时代性、现实针对性和国际视野有待增强

当前,大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社会热点、社会思潮,还存在一定的困惑。比如,当前一些人的信仰问题、道德问题为何出现、如何解决,中国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安全问题、生态问题、法治问题、领土问题、海洋问题如何理性看待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7]思政课如果时代性和现实针对性不足,解决学生对重大问题的思想困惑感到乏力,容易使一些学生产生思政课“脱离时代”或“无用”的误解。因此,上好思政课需要有直面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勇气,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处寻找突破口,用理论解释实践难题,用实践化解理论难题,以“四个正确认识”为主线,解决学生对于重大问题的思想困惑。

(三)理论的深刻性和表述的生动性难以兼顾

思政课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时常伴随着理论的深刻性与表述的生动性之间的矛盾。理论深刻有时会显得呆板,表述生动了又担心不够准确。尤其是在加入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时,以会议文件的形式来传达,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例,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国家总体的意识形态,而个人接受之后会转化为个人的思想。其实,十九大报告中不仅有抽象的描述,也有感性的文字,比如,谈到民族团结时说道“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种可以触摸的文字,将国家的意志转化为个人生活需要和情感体验,是教材编写过程中可以运用的。大学生更喜欢生动有趣的表达形式。在网络发展的影响下,当前的大学生对好玩、有趣的期待越来越高。思政课有时在高校出现了失语状态,被冠以“枯燥”“无味”等标签,无法使学生产生兴趣。而在沉闷之下,一些学生会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讲清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理论问题时,应注意生动性,多运用鲜活的案例,避免枯燥乏味。

三、深化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创新的举措

深化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需要建立大中小学课程一体化、螺旋式上升的课程;系统设计思政课程,加强思政课程内部协同;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构建课程体系外部协同;加强主教材内容的整合和创新;加强教材与教辅配套、纸质教材和电子资源的内容立体化建设。

(一)大中小学课程一体化,加强思政课程内部协同

学校思政课需要根据青少年不同阶段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防止整体衔接脱节或简单重复。小学阶段开展启蒙性学习,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开展体验性学习,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开展常识性学习,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开展理论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重在增强使命担当。[8]高校思政课在教材体系安排上,既要注重单门课程教材内部不同内容之间的互动性,也要注重不同课程教材之间内容的联动性。单门课程教材内容要保持一贯的逻辑性,不仅考虑教材内部在章节安排上遵循的理论逻辑,也要考虑学生的思想实际以及对教材内容的接受程度的先后逻辑。比如“基础”课程设计,内容从大学生活到人生价值、理想信念、中国精神,再到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各方面相互衔接,体现出较强的理论逻辑。同时,从大学生接受的角度上看,从认识大学开始到人生观的选择、到人生理想信念的树立、到道德修养与法律思维培育,接受的先后逻辑也被考虑得较为全面。不同课程教材之间内容的联动性,即各门思政课程虽各有侧重,但内容之间要相互联通、相互触动,实现共鸣的效果。比如本科生的四门思政课,“基础”课在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时,学生往往对马克思主义是什么有了较大的疑问,需要到“原理”和“概论”的教材中才能得到答案。而且,大学生在为什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疑问上,除了对“原理”和“概论”教材要有所了解之外,还需要从“纲要”课寻找重要支撑。这就需要在教材体系的安排上,研究如何使四门教材内容充分联动,实现共鸣。

(二)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构建课程体系外部协同

高校各门课程的政治方向、价值追求从根本上具有一致性,都要守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责任田”,承担“拔节孕穗”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重视高校各门课与思政课的同向同行,应该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统合,推动课程体系协同创新,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充分挖掘和发挥其他课程的思政资源,加快完善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哲学社会科学。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有“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意识,注重提升人才培养档次、整合资源,将自身建成优势学科。学科凸显出自身优势,才具有足够的理论魅力、外在影响力,才能对其他学科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才能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哲学社会科学课和其他各类课程的支撑作用。其次,实现多学科的师资整合,发挥合力作用。高校在思政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主题和教学内容,邀请相关学科、相关领域的大师、名师、优秀人物走进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这不仅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而且实现了从单兵作战到团队作战的转变,可以增强师生互动、师师互动的效果。最后,在各门课程中渗透思政元素,达到共振作用。高校的各门课程不仅要传授知识,同时也应肩负塑造价值的作用。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是当前高校课程体系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加强教材内容的有机整合和理念创新

面对新时代和“00后”学生的新需求,思政课教材内容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沈壮海教授主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调研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应将“密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2015-2017年依次分别为68.4%、69.0%、72.0%,呈逐年递增趋势)和“积极回应社会热点问题”(2015-2017年依次分别为63.6%、60.4%和65.4%)作为思政课教学内容加强改进的重要关注点;部分大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应“注意避免重复”(2015-2017年依次分别为20.9%、19.0%和19.8%)和“加强理论性和思想性”(2015-2017年依次分别为11.4%、12.6%和12.2%)。[9]可见,思政课各门课程教材需要有机整合,相互补充又避免重复。思政课教材内容在注重理论性和思想性的同时,应当更加密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回应社会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学生心中的重大关切。

(四)加强教材与教辅配套的内容立体化建设

思政课教材的编写汇集了许多专家的智慧,由于教材的厚度有限,不可能过于细致地展开。在备课时,教师们往往还有相当多的工作需要自己完成。因此,教辅资料就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要考虑教材和教辅的层次性和针对性。不同高校在学科特色、学校文化等方面具有差异性,不同学生在思想觉悟、文化素养等方面也存在差异性,这就要求思政课程的教材在整体编写过程中注重层次性与针对性相统一,增强教学效果。有关方面可以面向教师和学生编写教辅,如教师参考用书、学生课后阅读资料、理论普及读物等;也可以根据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学历层次不同,分别编写出研究生与本科生专用的教辅,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认知特点编写出不同层级的教辅。要考虑教材和教辅的多样性,教辅资料分为以下三种编写。一是教学大纲和教材重难点问题解析。从理论上深刻分析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加深教师的内功,从而有的放矢。二是思政课理论的案例分析。教学的生动离不开鲜活的案例,案例分析型教辅可以为课堂提供许多鲜活的例证。三是地方性教辅。形成根植本土、立足实践、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资料。

(五)加强纸质教材与电子资源融合的载体立体化建设

加强纸质教材与电子资源融合的载体立体化建设有以下两方面措施。第一,发展思政课网络公开课。运用全国的思政名师资源,建立优秀的团队录制思政课慕课,辐射全国,弥补师资力量不均衡的现象。目前,中国人民大学“高精尖”平台、清华学堂、爱课程、超星尔雅、智慧树等网络平台,已经聚集了大量优秀的思政课教师,上传了一系列优秀的课程视频和课件,设置了配套的测试问题。其中一些可供学生网上选课、上课和评课。在教学环境日益开放、信息化的条件下,思政课教师与学生在网络教学中的互动明显增加,尤其是思政课慕课教学兴起后,直接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实现了教学及时和全天候的互动。第二,开发思政课相关的网络资源库。如北京市教工委的宣教之窗网站,以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为依托,展示了许多青年思政课教师的精彩微课视频。一些网络平台积累了各门思政课可以运用的动画和案例素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猜你喜欢

教辅理论课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我待教辅如初恋
教辅虐我千百遍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强化读者意识 提高教辅竞争力
试谈教辅出版的转型升级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