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人才拓展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20-03-23孙德水
何 萌 孙德水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校区学工办,山东潍坊 261061)
目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创新已决然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贯彻落实和深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也逐渐凸显,围绕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逐渐受到专家和学者的重视和关注。探讨高校“创新+”人才拓展培养模式,总结现阶段教育模式发展的成效与不足,对抓好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活力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的。
笔者以山东大学信息类学科为例,通过充分的调研和科学的分析,提出“创新+”人才拓展培养模式,以期提高高校人才的创新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优质的创新人才。
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的现状
新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驱动和创新驱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高等教育教学迎来新的改革热潮,其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多样化的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专家和学者重视。针对研究目标以及高校各方面的情况,为保持问题的相关性、同层次性、独立性、穷尽性,我们采用线上和线下双重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学生、教师、企业分别进行调研。随后收集问卷并进行访谈式调研,根据研究提前设定好开放性及半开放性问题,通过走访样本企业人员和相关教师、学生座谈完成调研。最后通过对以往积累的大量非结构化形态的数据以及本次调研数据进行整合、数据挖掘、提炼转化为有效的信息,并构建评价体系进行验证,实现对原始大数据的甄别、筛选、输入、分析及输出。
通过调研分析了解到,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过程中存在如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如何将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使人才的培养更有目标性。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知识驱动和创新驱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点问题。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学生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培养。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可以多方位激发学生的潜在创新能力。
二是如何将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相结合,使培养的人才具备理论与科研实践能力。衡量人才的优异性,除了需要考虑人才的学历水平、理论基础,还应该考虑人才的实际科研能力。怎样搭建一个科研创新平台,搭建一个什么样的平台能够满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营造一个学与做相结合的环境,是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是如何将创新人才培养过程进行多方面,多角色的整合,使人才、学校、企业三位一体,共同参与到培养过程中。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建立应该是立体的,计划的实施需要多方面、多角色参与。实施过程中应该发挥人才的自主性、学校的引导性、企业的支撑性。如何提高各参与角色的积极性,使计划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是当前面临的又一个关键问题。
四是如何使培养过程灵活多变具有个性化,能够满足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实施层次化个性化人才培养,建设适应学生特点,满足社会需求的培养体系,除了需要有目标性和实践性,还应该灵活满足不同类型人才的多样性个性化需求,使体系的适用性更强,具有更好的推广性、示范性、引领性。[1]
上述问题的产生原因就是缺乏科学有效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高校“创新+”人才拓展培养问题。在明确此核心问题的基础上,本研究收集和阅读了大量国内外文献,探究目前多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山东大学信息类学科展开了实际调研。
二、高校“创新+”人才拓展培养模式的构建
笔者主要关注的内容是样本学院的教育、竞赛、科研等活动中的数据,利用合理的数学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探索创新平台的建设方案。通过数据分析和活动总结提出高校“创新+”人才拓展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与实践方案,最终落脚到满足“双一流”建设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上来。
(一)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框架结构
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框架应从入口维度和出口维度两个维度上构建,两个维度包含了从人才培养到人才输出的全部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框架
入口维度着眼于高校人才的“+品质”“+意识”“+知识”“+能力”。在品质上,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鼓励学生开拓创新;在意识上,要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意识、团队合作意识;[2]在知识上,要加强学科建设,迭代更新授课内容,在课堂中加入新内容,培养学生全面、前沿、精深的学科视野;在能力上,要理论和实践并重,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3]
出口维度强调将高校“创新+”人才最终融合于“科研+、企业+、政府+、创业+”各领域之中,满足社会发展新形态的需要。这一维度着重突出的是“创新+”人才的何去何从,他们最终要融合于科研、企业、政府、创业等各个领域,成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
(二)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实施体系
在培养“创新+”人才的框架指导下,构建以“自觉培养、保障培养、引导培养”为要求的、六项拓展培养途径为保障的高校“创新+”人才拓展培养实施体系。该体系围绕六项培养途径展开。如图2所示。
图2 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实施体系
一是个人践行。这是学生个体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自身所具备的“创新+”素质确认、理解、更新的过程,是对旧有素质储备的回顾和加深,是学生个体在素质拓展培养过程中的自我审视。审视自身的“创新+”素质,能够加深学生对自身创新能力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与教师、专家、企业的沟通渠道,促使学生反思自身创新能力上的不足。最终,学生能够对自身的创新素质有全面、深刻的认知。
二是组织培训。将“创新+”理念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按照年级分不同层次进行分类培训,掌握自己专业领域的前沿发展动向,对某一细化的方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开阔视野,为自身的学术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三是团体训练。以“创新+”素质培养为目标,组织学生利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例如实验室,使团队成员在其中进行学习、探究、分享、协作等活动,着重帮助参与成员形成新的体验,通过团队力量改变现状,获得自身素质的巩固和提升。
四是环境熏陶。高校“创新+”人才拓展培养需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发展理念,[4]关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内在诉求,构建良好的政策制度体系、人文关怀环境、创新创业氛围,实现外在社会需求价值和自身发展需要的实际统一。
五是协同动态更新的课程建设机制。以信息学科为例,由于信息学科发展迅速,信息技术的核心软硬件架构不断更新换代,信息类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所依托的课程体系其理论内容和实践环节都需要动态更新,保持课程体系的先进性、前沿性。
六是科技创新平台搭建。“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流的教学科研水平做支撑,同时也需要高校企业提供给人才的发展平台,全过程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平台搭建整合学科优势资源,促进教学与创新的融合。
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高校“创新+”人才拓展培养实施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描述评价具体的支持政策和措施,还需要从学生、高校、第三方企业的角度分析评价高校“创新+”人才拓展培养实施体系的有效性和取得的成果,即需要对体系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描述和评价。
为了能够严谨科学的分析,笔者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人才拓展培养方面的研究,为本类研究或类似研究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数学方法,进一步丰富了高校大学生人力资源研究的内容。同时,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中的指标要素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5]因此,本研究能够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理论指导,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理论的内容,提高素质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笔者通过对学生、高校、企业的实际调研,对六项拓展培养途径进行细化研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确定指标权重
笔者采用层次分析法,上述已经说明了高校“创新+”人才拓展培养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本节依据预先设定的标度对各级指标依据重要性进行打分,在不同指标间两两比较,预设标度的含义。如表2所示。
表1 高校“创新+”人才拓展培养评价指标体系
团体训练领域涵盖程度学生参与度政策制度体系完善度创新创业氛围度指导帮扶力度课程前沿性程度课程个性化程度课程实践性程度建立实验平台情况建立科研平台情况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评价环境熏陶协同课程建设平台搭建建立创业孵化平台情况
表2 标度的含义
首先在一级指标中依据专家小组的意见,分别对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依据重要性进行打分并组成判断矩阵。判断矩阵结果如下:
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λmax对应的特征向量为W=[w1,…,w6]T,对向量W进行归一化,则为各指标的权重,且权重总和为1。
最终得归一化征若的特向量为
W=[w1,…,w6]T
=[0.313,0.85,0.217,0.052,0.162,0.171]T
归一化后的特征向量W中的值即为一级指标的权重。
(三)一致性检验
由专家组设置的判断矩阵计算出的权重能不能被接受,需要考虑矩阵能否通过一致性检验。[6]
由判断矩阵计算得最大特征值为6.0243,判断矩阵的阶数为6,由公式计算得到C I=0.00486。RI的值查表可知n=6时,RI=1.25。因此计算得一致性比例CR为:
由运算结果可知CR<0.10,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因此对一级指标的权重设定是合理的。
根据对一级指标的权重设定和一致性检验过程,同理可以进行二级指标的权重设定,根据二级指标的两两比较重要性进行打分,计算所得各指标权重。如表3所示。
表3 高校“创新+”人才拓展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表
协同课程建设 0.162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评价课程前沿性程度 0.212 0.034课程个性化程度 0.443 0.071课程实践性程度 0.345 0.056平台搭建 0.171建立实验平台情况 0.312 0.053建立科研平台情况 0.398 0.068建立创业孵化平台情况 0.290 0.050
四、高校“创新+”人才拓展培养模式研究的回溯性验证
为保证高校“创新+”人才拓展培养模式的有效性,需要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研。调研以山东大学信息类学科为主体,共发放问卷400份。针对问卷中的题目均有4个选项,分别是优秀:10分,良好:8分,中等:6分,差:4分。对问卷的评价结果进行汇总,使用400份问卷中对各指标评价的平均值计算评价体系的总分。如表4所示。
表4 调查问卷评价结果
计算高校“创新+”培养评价得分需要用二级指标的平均得分与其权重相乘,经计算得到总得分为8.138。该结果与调查问卷表达的整体趋势相同,表示高校“创新+”人才拓展培养模式具有较好的可用性、有效性、准确性、科学性。
综上所述,笔者的目的在于进行高校“创新+”人才拓展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在构建方面,以综合考虑培养“创新+”人才的入口维度和出口维度为架构,以“自觉培养、保障培养、引导培养”为要求、六项拓展培养途径为保障构建了人才拓展培养模式。在实践方面,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实践,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的评价体系来探讨高校“创新+”人才拓展培养模式,总结现阶段教育模式发展的成效与不足,这对抓好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和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活力应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