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材建设关键问题之思

2020-03-16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应用型育人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 长春130052)

部分应用型高校教书与育人功能分离的现象比较普遍、严重,这是当前与今后一个时期这类高校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三全育人”是破解高校重智轻德、教书育人分离难题的根本途径之一,专业课程思政是在课程层面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方式,教材是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重要依托,其作为“关系国家事权的特殊文化产品,内蕴民族文化和国家意志,是学生形成国家认同的重要媒介”[1]。

应用型高校通常是指教学型普通本科院校,其主体为1999年高校扩招后的新建本科院校。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应用型高校有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培养方式和评价标准。2016年,“地方大学的数量和就学人数占全国总数的90%以上,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2]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应用型高校体量大,但建校历史短、人才培养重心低,加之专业师资力量不足,具有思政育人特色的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缺失。因此,应用型高校有必要以教材建设为切入点,在阐明缘起的基础上,确立教材建设原则,解决好关键问题,并探索具体的实施路径,从而破解教书与育人分离难题,提升育人质量。

一、专业课程思政教材建设的缘起

(一)专业教学的思政功能弱化

智育与德育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其中德育带有较为强烈的政治属性。亚里士多德论述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时,就区分了智育和德育,并提出要“引导公民纳入行善的良轨”,而这样做是“为了把城邦治理好”。[3]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重视道德教育,“我们大胆地提出一个信念,道德的影响是教育的主要任务”[4]。也正是从教育活动的思想政治教化功能出发,英国学者安迪·格林提出,“教育的功能绝不仅仅是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绝大多数国家,形成公民群体仍然是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5]。

我国历来重视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化功能。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到改革开放时期“三个面向”“四个现代化”,继之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直至当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一系列教育方针的演变以及“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都是我党对不同时期我国教育要“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回答,其中内蕴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要求。

尽管如此,重教书、轻育人仍然是我国高校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尤其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其面向社会、行业、市场的实用主义办学定位加剧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中的边缘化程度,专业教学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被弱化,主要表现为:课程理念上,轻视专业课的育人功能,认为“思政育人”只是“两课”教师、辅导员的责任,与专业课教学无关;课程设置上,优先开设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理工类课程,并强化其教学地位,轻视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人文类课程;课程目标上,追求就业导向,重视知识解读、技能传授,轻视课程内容中的思政教育成分;课程评价上,注重考查学生技能水平与岗位的符合程度,轻视职业道德评价;课程管理上,轻视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制度要求与考核,等等。

(二)专业教材的思政功能缺失

教材从其产生之初就带有传承文化的基因,具备关涉意识形态的属性,[6]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首先,教材作为实施国家课程或者说正式课程的物质载体,体现了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国家课程倾向于大力强调民族国家,语言和文化、历史被用来普及国家神话和促进民族认同,公民和道德教育被用来灌输民族价值观和良好的公民观念。”[7]因此,教材通常被视作“官方知识”的代表,通过其中蕴藏着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学生发展形成“今日的教材,明日的心灵”[8]般的影响。

批判教育社会学理论认为,进入教科书的“合法知识”既不是任意或随机的,也不是中立或价值无涉的,很大程度上是国家统治阶层意识形态的体现,也是统治阶层实现社会控制的途径。[9]近70年来,我国教材建设经历了“统编、统发、统供”“编审分离”“一纲一本”“一纲多本”,直到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以及国家与省 (自治区、直辖市)两级审定制度。从表面上看,这是教材管理统权—分权—统分结合的过程,但在此过程中,对“教材建设中的权力限度,关涉教材建设应遵循什么价值导向,建设什么样的教材和教材体系,以及如何建设等问题,都进行了明确规定”[10]。

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高校教材建设呈现不同的特点,但总体上围绕服务社会、人才培养两大目标进行,教材对社会经济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明显。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时期,为满足社会主义生产建设和高校“专门人才”培养需求,教材突出了理论与社会生产相结合;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需要,理工农医及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得到迅速发展;21世纪初期至今,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成为高校共识,相应地,研究型高校、教学型高校、技能型高职院校教材建设开始探索分类实施、特色发展。[11]

应用型高校教材建设在此背景下展开,大致经历了从自选到自编的过程。自选教材即借用普通本科教材,但由于应用型本科和普通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较大差异,两者契合度较低。近年来,应用型高校自编教材数量增势明显,但质量仍然不高,存在对权威教材模仿痕迹过重、重复出版等现象,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联系不紧密,更无视教材的育人元素和科学评价指标,无视教材的思想政治育人作用,甚至“极个别地方教材的某些内容存在政治导向错误”[12]。具体到专业课程思政教材,大多数应用型高校尚未认识到教材在专业思政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意义,这不仅导致相关研究数量少,而且即使有研究者提出要加强专业课程思政教材建设,也多为宏观层面的应然建议,而非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实然举措,对改变应用型高校教材建设现状意义不大。

二、专业课程思政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

教材内容的科学性、教育性,编写体例的体系性、艺术性,在教学活动中的合规性、可行性等是教材建设的一般性原则。[13]本文所指的专业课程思政教材,是指适合于应用型高校使用的,具有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双重目标的专业课程教材,其开发还需要遵循以下“五个统一”的“特殊”原则。

(一)政治性与思想性统一

政治性原则,指教材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编写全过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教材的方向性原则;思想性原则,指教材要体现学生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精神品质、价值追求、人文关怀,包含理想、信念、品德、情怀、道德、修养等多项内容,涉及学生生活、职业、未来发展多个领域,表现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多个层面,是教材的价值性原则。这是基于教材建设要坚持国家性、坚持国家价值首位,以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的要求。[14]

政治性原则来自党和国家的需求,体现国家意志、国家认同;思想性原则来自学生发展需求,体现学生自身需要。两者内容不同,但关系统一。应用型高校在教材建设过程中,要将两者充分结合,一方面以政治性统领思想性,一方面将思想性融于政治性。政治性只有与思想性结合,才更容易达成;思想性只有被引入政治性轨道,才不至于走偏。

(二)契合性与适度性统一

契合性原则,指教材中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而非嵌入,是专业课程思政作为隐性思政教育对教材的建设要求;适度性原则,指教材中思政元素比例要适度,少了育人目标无法实现,多了易致知识目标偏废,是为保证教材学科属性的建设要求。

契合性要求应用型高校厘清不同学科、专业的差异,对部分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密集型课程,不宜做课程思政的硬性要求,避免课程“被思政”。适合的专业课,要建立学科、课程和思政元素的内部契合关系,准确对位融入点。具体来讲,可探索自然科学对接科学精神、价值范式;技术科学对接技术伦理、工程伦理、工匠精神;哲学社会科学对接人文素养、道德情操、理想信念等。专业通识课对接价值情怀,专业基础课对接方法论,专业核心课对接创新意识。在适度性上,既坚持专业课程思政目标两点论,又坚持重点论,即以知识目标为主,以思政目标为辅。切记课程思政是借助专业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的是协同育人功能,不能把专业课教材变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三)权威性与亲和性统一

权威性原则,指教材通过内容的政治性、思想性,结构的体系性、严谨性,语言的学术性、正统性,在把握教学活动方向、稳定教学秩序中发挥指挥棒作用;亲和性原则,指教材难度适中、风格平易、可读性强,学生爱读易读。这两点都是基于教材作为人群覆盖面最大的阅读文本以及有制度保障的学习材料属性提出的建设要求,其中权威性易于实现,难点在于亲和性。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不很理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理论性过强、亲和性不够,缺少对学生个体及其现实生活的关照。因此,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材,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强化理论与学生思想、生活实际的关系。首先,教材要“以大见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学生个人前途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树立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具体来说,教材要多使用学生学习、生活、就业中的真实素材,多提供反映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可能遇到的真实问题,多引入学生以后工作中可能承担的典型任务。其次,教材要尽可能“浅入浅出”,联系学生的认知实际。要充分考虑应用型高校学生文化基础和思想道德素养与研究型高校学生相比存在差距的现实,并结合专业、学段特征,把握好教材的难易度。

(四)普适性与特色性统一

普适性原则,指教材具有典型的应用型特色,具备在同类高校、专业中推广的可能,这主要是考虑虽然我国区域教育发展水平不一,但总的思政育人目标仍然一致;特色性原则,指教材要在学校所处区域、优势学科专业等方面体现出育人优势,是高校分类特色发展、差异化竞争的需求。

遵循普适性原则,要求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材符合应用型教育规律,教材目标体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导向,教材内容科学分配理论与实践知识比例,教材结构通过社会问题或主题单元组织,教材难度匹配应用型教师教学水平,教材形式适于学生自主学习。遵循特色性原则,一方面要求应用型高校立足本土,深耕厚植,挖掘区域地缘与产业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另一方面要求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在优势学科、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校风校貌等方面持续培育育人亮点,并在教材中适当展现。

(五)基础性与先进性统一

基础性原则,指教材中的知识、理论、规律是一个学科中最基础的内容,育人元素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根本的部分。前者是因为基础性知识是其他知识的母机,具有广泛的迁移能力;后者是因为我国思想政治育人目标在一定时期是稳定的,要求教材中的育人元素也保持相对稳定。但是,强调基础性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教材建设也应遵循先进性原则,即及时响应并吸收新时代学科专业和德育教育的最新内容,因为任何学科以及思政教育的演进都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教学实践而不断丰富、完善的。

专业课程思政本身既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意,与传统的专业教育、思政教育一脉相承,又有着丰富的新时代内涵。教材建设过程中,应用型高校一方面要对选入教材的基本知识、理论和融入的思想政治元素进行认真梳理,去粗取精,精选具有共性的知识点,以体现基础性;另一方面,又要做好这些知识、理论、思政元素的新时代解读,要讲清其在当代的创新变化,以及变化的理论基础、现实依据、演变过程、内在逻辑。

以上“五个统一”原则,既有各自鲜明的内涵边界和要求,是教材建设原则独立性的表现;又彼此关联,要求同时遵循,即“并举”,是教材建设原则整体性的表现。独立性强调每项原则关注的重点、着力点各有不同,不能彼此替代;整体性强调各项原则之间要相互照应,不能顾此失彼。同时,“五个统一”“并举”的实现,要以每项原则的独立实现为前提。

三、专业课程思政教材建设的关键问题

专业课程思政是兼具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性质的融合教育。“融什么”以及“如何融”,是困扰任何“融合”改革的关键,这个问题不回答好,不可能有真正的专业课程思政。具体到教材建设的要领,前者关涉教材中的思政元素从何而来,后者关涉这些思政元素如何进入教材,实现落地生效。

(一)思政元素的来源

思政元素的来源,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融什么”,即哪些素材承载了教材的思想性或体现了教材的价值目标及育人功能。通常认为,可以从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两个方面切入。

1.历史资源

“历史的教育是建立在对过往事实系统认识基础上的理论教育、政治教育,这种教育具有别的课程所无法取代的作用。”[15]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材建设,可以从校史、学科史、党史三个方面着手。

校史是德育的宝贵财富。首先,校史是学校理念的创造史,凝聚了高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历程的精神品质;其次,校史是员工奉献的奋斗史,体现了教职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校史是民族和时代发展的见证,映射了国家的发展历程。应用型高校建校历史不长,但发展较快,其间涌现出的骄人成绩、感人事迹、德识双馨的教工、品学兼优的校友,是专业课程思政教材最具贴近性的素材。

学科专业作为知识的载体,内隐地蕴含着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必需元素,也是专业课程思政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从学科价值来看,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诉求、社会贡献;从学科进程来看,每个学科都有其特殊的、漫长的演变历史;从学科实践来看,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学习经验、事业感受;从学科代表来看,每个学科都有其不畏艰苦、勇攀高峰的典型人物。以上学科史中的理念、精神,思想元素、价值范式,学者的学术品格、人格魅力,都可以成为专业课程思政教材最具典型性的素材。

党史是我国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宝贵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繁荣昌盛、共同富强的有力证明,其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党史育人一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理应成为专业课程思政教材最具思想性的素材。

2.文化资源

文化是教育之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材建设,要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区域文化、产业文化等文化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作为专业课程思政的最主要素材,首先是因为应用型高校育人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涵养与转化后的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够从源头上开展好专业课程思政。其次,培养文化自信也是应用型高校的育人目标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一直源源不断地为现代人输送着文化自信,是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

区域文化在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别具优势,因为应用型高校均处于自身区域特殊的文化背景中并被其形塑。区域文化是处在一定的地域环境、特定的历史背景、独有的人文精神等条件下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学生个人品德、审美经验的地缘基础,是家乡自豪感、自信心,热爱乡土、热爱祖国美好情操,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做贡献决心的重要来源。

产业文化可以作为思政元素的素材来源,是因为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文化对人才的内在要求具有同一性,通常以企业文化的形式被引进高校。[16]企业文化中包含的行业的发展历程、先进的生产经营服务管理方式、优秀企业和典型人物反映出来的行业文化精神,是激发学生职业兴趣、树立职业荣誉感和职业自尊的最有效素材。

(二)思政元素的落地

在历史资源、文化资源作为思政素材来源已然明晰的情况下,两者以什么方式融入教材实现落地,即“如何融”就成为新的关键问题。我们认为至少需要在两个方向重点发力:一是做好内涵转化,即化实为虚,将具体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转变为抽象的育人资源;二是做好形式表达,即化虚为实,使历史资源、文化资源以恰当形式在教材中得以呈现。

1.历史资源、文化资源的内涵转化

首先,要做好两个统筹,这是内涵转化的前提。一要做好历史、文化资源中育人元素的统筹。全面认识党史、学科史、校史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区域文化、产业文化的内涵,并梳理、整合各自的价值构成、层次、特点,凝练其中的优质育人资源。二要做好各学科和学术资源中育人元素的统筹。因为各学科内在知识结构的封闭性,每个学科蕴含的思政元素有所不同。因此,对人文学科、理工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要科学规划、区别对待。

其次,要做好三个转化,这是内涵转化的重点。一是专业转化。要将历史资源、文化资源的丰厚润泽与应用型高校育人环节尤其是专业技术环节相结合,使历史、文化素材转化为大学生职业品格、职业道德培育素材。二是个人转化。构建历史资源、文化资源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的联系,将历史、文化素材转化为学生个人品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爱国情怀教育的素材。三是时代转化。挖掘历史资源、文化资源中的时代精神、现代内涵,使历史、文化素材转化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品质培养的素材。

最后,要做好两个调和,这是内涵转化的关键。一是调和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趋利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益性的冲突。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竞争与利益既可以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动力,也可能成为助长其功利心的推手。因此,要坚持以优秀文化的公益性弱化人才培养目标的趋利性,规避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功利化、世俗化倾向。二是要调和好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冲突。从本质上来讲,学校文化是育人文化,企业文化是经营文化,两者存在异质性。因此,企业文化在融入教材的过程中,要坚持以育人文化熔铸经营文化,规避企业文化中重利轻义、急功近利的弊端。

2.历史资源、文化资源的形式表达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学习是遍布各专业学习的底层能力,也是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生活的核心能力,因此,专业课程思政教材建设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载体上,要转变以纸为媒介、以文字为表达的思路,构建纸质教材、电子教材、数字教材结合的立体教材体系,创设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线上、线下,立体、平面融合的阅读情境;另外,要突破“读”书观念。价值观的学与教,不同于知识、技能的学与教,很难以口授和训练的直接方式加以教授,必须诉诸学生的亲身体验。[17]因此,教材可适当运用3D、AR、VR技术,展示可以激活学生思想道德体验的真实工程教育案例和场景,让专业课程思政教材不仅可读,而且可听可看可参与,增强思政教育的沉浸式体验。

另外,历史资源、文化资源融入专业课程教材,可能会因为学科逻辑不同引发与专业知识的冲突,“专栏”融入方式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专栏融入,即通过设置专门的知识主题、单元、模块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分别阐述专业知识和育人知识,将能够有效避免专业课和思政教育内容相互掣肘从而导致教材目标不易达成的弊端。在操作层面,栏目设置要多样化,案例、名人名言、人物示范等,均可采用;栏目设置要有灵活性,数量多少、在教材中的位置、呈现形式可视教材内容需要而定。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案例、故事还是其他何种形式,都要把握好几个比例:中外比例、古今比例、图文比例以及交叉学科素材使用比例,尽量做到中国为主、外国为辅,当代为主、古代为辅,文字为主、图片为辅,专业为主、其他学科内容为辅。

四、专业课程思政教材建设的实施路径

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专业课程思政是个新事物,无先例可循;教材建设涉及人财物力浩大,是个新挑战,需要多部门、多渠道、多举措共同推进。

(一)组建专业研发团队

研发团队是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材开发的基础保障,要构建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化教材研发队伍。在人员构成上,提倡高校、行政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编写,成员包括党政领导干部、学科专家、一线教师、企业骨干、科技专家。党政领导干部负责从宏观层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要求,为教材建设提供方向引领;一线教师一方面要探索本学科知识育人和价值育人规律,一方面要深入行业一线,探索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为教材建设提供原始依据;学科专家负责从应用型课程运行规律、技术技能型人才身心发展特点角度,研究教材编写规律;企业专家负责将专业实践知识、工程实际问题、生产管理模式,以及反映企业文化、精神的实践案例写入教材。

另外,要强化对编写人员的培训。教材编写是铸魂工程,编写人员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思想的启蒙者,必须具备学者素养和大师风范,方能做到术道结合。应用型高校专业课教师育人能力不足是普遍现象,至少需要从提升思政能力、专业能力、教材编写能力三个方面做好培训工作。应以内培为主、外培为辅,通过新教师入职培训、骨干教师职中培训、思政专项培训等渠道,采取集体备课、示范课演示、优秀思政教师带动等方式,最终从理念及实践两个层面提高教师的教材编写能力。

(二)建设教材资源库

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材建设涉及的学科众多,信息庞杂,环节繁琐。资源库能将孤立的、静态的文本数据,转化为关联的、动态的和具有整体性结构的数据。因此,进行资源库建设,能够推进教材资源整合与整体开发,使教材建设成为有本之源。

专业课程思政教材资源库建设,首先,要分主次,资源库主要定位于素材库,然后才是教材信息的发布库、评价库、推介库。因此,要将教材编写相关资料碎片化并重新组织编码,以利于编写人员根据个人需求进行二次开发。其次,要分类别,专业知识库、思政元素库、育人素材库,理论库、案例库,建设库、研究库,基本教材库、配套教材库,要分门别类地建设。再次,要分层次,要在建好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将基础数据按一定逻辑组织,建设二级、三级数据库。最后,要分类型,包括文本库、PPT库、图片库、视频库、音频库、虚拟现实库等,不同形式的资源分别对应不同的资源库。另外,考虑到教材要体现应用型特色,要特别注意从企业中撷取各类教育教学素材,尽可能地将体现企业文化、职业品德、技术风范的企业真实素材纳入资源库。

(三)健全教材建设制度体系

构建专业课程思政教材建设制度体系,是通过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手段确保教材建设的有效途径。首先,制定教材建设管理制度。成立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强对教材建设的领导,制订专业课程思政教材建设规划、年度编写出版计划;制定并落实定期检查、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制度,加强教材建设的过程监控。其次,制定教材建设激励制度。设立应用型专业课程思政教材建设专项基金,尤其鼓励专业课教师育人观念更新、非专业知识拓展、数字教材编写以及有企业工作经历或工程背景的教师编写教材;开展优秀专业课程思政教材评选,对获奖教材给予物质奖励;修订绩效奖励制度,对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材改革的教师在师资培育、课时减免、年终考核、职称评定、教学质量奖评选中给予优先。最后,制定教材建设师资培养培训制度。出台专门的专业课程思政集中备课制度、试点听课制度,将教师思政能力培养培训纳入高校教学日常工作。

(四)构建教材评价标准

专业课程思政教材评价体系构建至关重要,评价的导向作用有助于教材改进、质量提升。评价理念上,应由当前的静态评价为主转向重视诊断、监测、改进功能的动态评价,重点检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目标与育人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融合程度、协同程度、实现程度;评价理论上,着眼于应用型教育的独特性,从教育学以及社会学、管理学等角度,开展关于专业课程思政本体论、认识论的研究,提供评价的学理基础;评价主体上,扩大覆盖面,吸纳计量学、评价学等不同领域、学科的专业人员以及利益相关者、第三方机构参与评价,形成教材评价专业力量;评价方法上,主张从理论思辨转向实证研究,尽可能采用教材在理论课堂及实践环节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数据,以及行业企业来源数据;评价指标上,坚持宏观指标与微观指标、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一般指标与特殊指标相结合,既重视包含知识性、教学性、系统性等在内的“通用指标”,更重视包含思政元素选择的科学性、形式的多样性、融入的精准度、占比的合理度等在内的“融合指标”。另外,考虑到教材形态的多元发展态势,电子教材、网络教材、数字教材的评价也应该提到日程上来。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应用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