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小说在泰国的译介与传播
2020-03-16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中国文学在泰国的译介与传播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历经了“历史演义小说”“现实主义小说”“武侠小说”等热潮。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学以“中国文化走出去”为轴心,以新媒体与互联网为两翼,以多元化形式继续在东南亚传播与推广。网络小说,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异军突起”,近五年来在东南亚尤其泰国以势不可挡姿态独占鳌头,引人关注。笔者于2019年赴泰调研,通过资料搜索、书店考察、访谈三者(译者、编者、读者)等方式,对中国网络小说在泰国译介的内容类型、出版特点、译者生态、读者购买行为等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期为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参考。
一、题材类型多元化,个性凸显
中国网络小说在泰国的译介,始于2011年《藏地密码》的翻译与出版。现今闪亮登场于各网站、书店、图书馆、7-11连锁店等,其数量与种类占据外国文学翻译类的榜首,成为众多网站与书店的“新宠”。网络小说题材类型是多元的,言情、历史、玄幻、穿越、武侠、科幻、同人、侦探、架空、都市等,应有尽有,其中突出三方面类型:言情小说、侠型小说与科幻小说。
首先,言情小说是屹立不倒的主儿。网络小说在泰国以女频小说为主打,而言情题材是一枝永不凋零的花朵,时刻绽放着它的芬芳,吸引着无数女性读者。泰国读者对言情小说的钟爱有其历史渊源,无论是古代文学的帝王将相史诗叙事,还是现当代文学的都市市井生活叙事,以爱情为主题的通俗小说一直占主流。因此,网络言情小说的译介自然是主角。言情类的题材并非单一,既有古代言情,也有现代言情,还有穿越言情等。古代言情如《调香》《玄中魅》《宦妃天下》《美人谋律》《嫁错良缘》《风流书呆》《扶摇皇后》等,现代言情如《最美遇见你》《许你浮生如梦》《你和我的倾城时光》《如果蜗牛有爱情》《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你》等,穿越言情如《医香》《折腰》《胭脂债》《重生五世》《双世宠妃》《名门医女》等。这些小说长期被列入畅销书单中,在各书店门面占据显赫位置。
其次,侠型小说是永不言败的武者。侠型小说即以武侠小说为基础的网络小说新创类型。中国武侠小说在泰国的译介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旧派武侠小说”翻译,如《江湖奇侠传》《梁红玉》等,直到1957年占隆·皮萨纳卡翻译了金庸的《射雕英雄传》,才掀起泰国“新派武侠小说”的翻译热潮。被誉为泰国武侠三大译家的占隆·皮萨纳卡、沃·纳孟龙与努·诺帕叻翻译了占市场总量80%的武侠小说,将金庸、梁羽生、古龙、卧龙生、陈青云、温瑞安、黄易等作者的作品推介到泰国,卷起“武侠热”风暴,震撼泰国文坛,为中国文学在泰国的译介奠定了扎实与深厚的基础[1]。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网络平台的开放,武侠小说也搭乘“网络快车”不断向前,其创作手法被注入了许多新元素,与仙侠、玄幻、科幻、悬疑、游戏等融为一体,成为新型的“侠小说”。侠型小说毫无疑问一如既往受到关注与追捧,很多作品如《将夜》《庆余年》《择天记》《我欲封天》《盖世帝尊》《剑逆苍穹》《逆天邪神》等等,是男性读者的首选读物,成为各大网站与书店的畅销书,与言情小说平分天下。
最后,科幻小说是悄然冒出的新宠。科幻小说相比其他小说具有特殊性,它集科学、幻想与文学于一体,既表现人类现实生活的矛盾与问题,也展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生活与科学技术的前景,具有浪漫主义文学色彩。科幻小说因其虚幻、神奇、魔力等特点而吸引大量喜欢探索的读者。中国科幻小说近年来发展较快,刘慈欣的《三体》系列可谓里程碑之作,推动了科幻小说的创作之热与世界之旅,不少网络科幻小说应运而生。泰国读者对中国网络科幻小说,也是怀着期待与猎奇的心理去接受。除了《三体》得到译介与推广,《末日乐园》《天空之王》《狩魔手记》《钢铁王座》《网游之天谴修罗》《修真四万年》等大量作品在泰国迅速传播,成为男性女性都喜欢的文学类型。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网络小说题材宽泛,其中不乏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热点问题,如看病难、购房难、孩子教育、职业焦虑、家庭伦理、情感纠纷等题材的优秀作品,如《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杜拉拉升职记》《明月度关山》《老妈有喜》《我不是药神》《大江东去》《大国重工》等。但这类作品却难以在泰国译介与传播,究其原因主要是中泰两国在历史文化、人们生活方式、现实热点问题等方面存在差异,泰国读者难以理解小说中的思想内容与情感表达,缺乏共鸣。
二、线上线下联动,策略明显
在泰国,网络文学的译介以纸质本的网络或实体书店销售为主,网络在线翻译与阅读为辅。总体的特点是:由线下出版向线上移动,出现“线上线下”并驱发展势态;各出版社的选材策略有别,但同质化明显;市场竞争意识强,注重出版与销售策略。
第一,从线下出版迈向“线上线下”并驱发展。从出版运营角度看,泰国出版社以私营为主,商业运营方式较灵活,市场敏感度高。据笔者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泰国出版中国文学译作的出版社有86家,这86家出版社多数出版有中国网络小说,其中出版发行量排在前列的是暹罗国际出版社、明朗出版社、南美出版社、沙塔蓬出版社、乃音出版社、马迪春出版社等,占有市场80%以上份额。为适应市场的需求,新的出版社不断冒出,如红山出版社、Deep出版社、Rose出版社、中国小说翻译出版社等。上述出版社所出版的书籍,一方面通过本社的网站与实体书店销售,另一方面通过门面众多的知名连锁书店及其网站销售,如乃音书店、阿玛琳书店、南美书店、亚洲书店、B2S书店、SE-ED书店、Kinokuniya书店,等等。此外,小说的销售还通过其他网站销售,比较突出的如https:/fictionlog.com、https:/www.enter-books.com、https:/www.ppnovel.club等网站,这些网站以销售中国网络小说译作为主。
“线上”提供网络小说电子书或翻译在线阅读服务的网站,数量不多,约计10来家,如www.hongsamut.com、http:/chinanovelpdfi.Blogspot.com、https:/www.kingdo mthainovel.com、https:/novel-ss1pdf.Blogs pot.com 等 网站。基于版权交易的局限性,“线上”翻译与阅读还处于初级阶段,不少网站存在侵权盗版行为,有的网站甚至在首页上就明白标注“无版权”告示,如 http:/noaa-gon.blogspot.com网站。可喜的是,中国网络文学相关机构也积极与泰国合作,推广网络文学。2017年8月,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泰国红山出版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将旗下的9部作品推介给泰国读者[2];2017年9月,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全球研讨会泰国专场在曼谷召开,阅文集团授权泰国实体出版和数字出版近100种作品[3]。这只是起步,相信未来的版权合作领域越来越宽,“线下线上”两套马车会并驱前行,继续推动中国网络小说的译介。
第二,从个性选材走向“一致化”趋向。从选材角度看,不同出版机构市场战略不一,选材角度各异。从笔者对多位出版社负责人的采访中得知,除少数出版社如暹罗国际出版集团、红山出版集团与国内的起点国际等平台进行版权合作外,其他出版机构均通过国际书展、中间代理商、网络考察这三种方式选择源文本。其中,中间代理商是最主要方式,主要代理版权买卖这一块。当然,中国网络小说的影视化,如《甄嬛传》《琅琊榜》《步步惊心》《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网络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的热播,也成为出版社选材时参考的侧重点。为了凸显各自特色,结合市场需求,以往不同出版社选材有所偏重,如明朗出版社侧重言情小说,暹罗国际出版社侧重历史与武侠小说,南美出版社侧重侦探小说与推理小说,马迪春出版社侧重政论性著作,等等。但近三年来随着中国网络小说市场的火热,不少出版社都纷纷转向言情小说翻译与出版,不仅老牌出版社如明朗、沙塔蓬等加大译介力度,暹罗国际与马迪春这两个出版社也出现了“言情”转向,许多新兴的出版社如红山、星光等也参与其中,争夺一杯羹。
第三,从单一营销走向多元化促销策略。从市场营销角度看,中国网络小说译介的营销以“市场”为导向,以“读者”为中心,凸显三方面特点:译作以“系列”形式圈住读者粉丝,书籍注重书名翻译与封面装帧,销售注重购买者心理、促销手段多样化。首先,网络小说的翻译多数以“系列”形式推出。这不难理解,因为中文源文本本来就是系列连载或篇幅比较长的,译成泰文后篇幅往往增加1—2倍,所以只能以“系列”出现,少则2—3册,多则10—20册,如《美人谋律》4册、《簪中录》6册、《后宫甄嬛传》10册、《回到王朝当王爷》23册,等。“系列”出版可以满足读者不断“追更”的需求,圈住读者粉丝群。其次,译本装帧富有设计感,封面颜色艳丽、美轮美奂。言情小说多以中国山水水墨画为背景设计,加上古代美女或情侣形象,凸显浪漫气息;武侠玄幻小说多以卡通英雄形象为主,凸显威武凛然与豪迈志气。此外,译本除了泰语书名,多数保留有中文名字,方便辨识中国网络小说。最后,网络小说在实体店销售,按各种类别分区,如按大类分“畅销专区”“新书专区”“言情专区”“武侠专区”等,或按内容细分古代、言情、耽美、武侠、玄幻、侦探、科幻等,或按作者区分如猫腻、月关、天蚕土豆、九鹭非香等,方便读者粉丝辨识与选择。除了营销的分类便于读者购买,不同出版社还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如打折、赠送精美礼品、举办首发仪式、开展书评比赛等,实现促销的多样化。
三、译者生态失衡,但前景可观
译者,是搭建中国网络文学在泰国成功译介的重要桥梁。通过对6名译者的访谈与其他译者的资料调查,笔者对翻译中国网络文学的译者生态圈有更深入的了解,对中国文学在泰国的译介前景有更大的期盼。
首先,译者们因为爱而成为译者。笔者所采访的6名译者,年龄在30—45岁之间,除一名没有中国血统外,其余均为第二代、第三代或第四代华裔。他们都有在校(中学或大学)学习中文的经历,其中4名还是中文专业毕业,到中国留过学,在泰国高校任教。问及翻译文学的动因,6人均无一例外回答“因为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与最强的驱动力,6名译者之所以选择翻译首先是因为个人喜欢,对中国文学、文化感兴趣;其次才是出版社的邀约与个人的生计考虑。译者“阿奴腊·吉派本”有12年的文学翻译经验,是泰国较早翻译网络文学的资深专职译者,翻译有《藏地密码》《盗墓笔记》《诛仙》等上百部作品。他坦言,金庸的武侠小说是促使他热爱中国文学与走向翻译道路的动因。译者“李佩玲”是专职译员,因为爱看琼瑶的言情小说而爱上中国文学。她坦言:翻译是出于兴趣爱好,爱看小说,爱看电视剧。她翻译有《簪中录》《步步惊心》《楼兰佳人》《大清傻格格》等十多部作品。译者“蔡晴”是兼职译员,非华裔但热爱汉语,学习汉语仅两年时间就开始从事文学翻译工作。她坦言:翻译一部分是因为喜欢文学,一部分是比较自由,能赚钱。可见,对汉语有一定掌握,对中国文学与文化有一定理解且热爱之,是促发译者们从事网络文学翻译的源动力。
其次,译者们心怀“我译故我在”的心态。随着网络文学译介市场的“火热”,译者们以“满腔热爱”的初心接受繁重的翻译任务之后,就不断面临着各种困境。其一,由个人的自由选材转向出版社的“喂料”。职业译者不得不根据出版社的选材来翻译,接受各类题材的挑战。有译者声称不喜欢翻译同性恋题材的文本,但出版社找不到合适的人,只能硬下头皮接任务。其二,“孤军作战”的独译方式难以应对翻译中的各种困难。多名译者透露,网络文学的翻译以个人独译为主,鲜有团队翻译、接龙翻译或众包翻译等形式。个人独译碰到最大的问题是对历史地名、人名、官职名、方言、地域文化等的不理解,只能通过谷歌、百度、知乎、维基百科等网站查询。译者们同行之间很少交流,与原文作者联系沟通也不便,因此碰到困难只能自己解决。其三,“隐姓埋名”甘作译介的幕后者。从对市场与译者的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网络文学的译作均以笔名出现,如“红蚁”“香椒”“风铃”“小花”等,且多为女性译者。有译者坦言:之所以用笔名,一是觉得没必要用真名让读者识别;二是认为若译文出现缺漏,自己也不用担心他人指责追问;三是便于为不同出版社翻译时用不同笔名标识。值得提及的是,红山出版社所出版的网络小说译作,译者均以“红山”标注,不以译者名字标注。
最后,译者们在未来译路上且行且奋进。对于中国网络文学的翻译之路,译者们的认知趋同。对于翻译工作,译者们认为翻译理论对自己的翻译实践指导意义不大,无需花时间学习翻译理论,而应该从翻译实践中总结经验;认为母语很重要,夯实母语写作能力是翻译的基本功;同时“搜商”也很重要,译者应该掌握各种网络技术与工具来获取知识,解决翻译问题;认为翻译工作需要有恒心、有毅力,耐得住寂寞,才能翻译出好作品。对于合作的出版社,译者们能理解出版社的选材初衷,能接受翻译报酬支付方式(如按字数、按书籍页数、按版权等),对翻译报酬表示满意,认为能满足生活所需的购房购车等支出。对于未来市场,他们均认为当前的网络文学翻译正处“火热”阶段,未来的翻译工作还会持续5—10年不等;当前的翻译以纸质翻译与出版为主,未来有可能考虑线上翻译。对于当前最大困惑,多数译者认为是难以联系作者探讨翻译问题,缺乏机会参与中国文学界、翻译界的学术活动;认为翻译工作的未来道路,还需且行且奋进。
四、读者购买专一,性别差异明显
中国网络小说在东南亚的译介以女频小说为主,区别于西方以武侠、玄幻小说译介为主的男频小说。据调查分析,泰国读者在购买中国网络小说上,既受个人因素的影响,也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其购买书籍内容类型比较专一,偶尔也会有变化。
毫无疑问,读者选择购买一本小说来阅读,绝对是因为喜欢或者想读。据调查,中国网络小说的泰国读者群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以阅读言情小说为主的女性群体,她们是明朗出版集团与红山出版集团的“书粉”;另一部分是阅读武侠、玄幻小说的男性群体,他们是暹罗国际集团的“书虫”。整体上,女性读者数量比男性读者多,两者不仅阅读内容类型有别,阅读方式也存在差异。女性读者喜欢购买纸质书籍,喜欢收藏,同一本书不同版本或者同一书名所有系列的都要购买收藏。男性喜欢网上追更阅读,喜欢网上付费,不喜欢收藏书籍。有关读者行为研究显示,购买者主要通过网络认识中国小说,购买者性别、年龄、收入等差别对小说类型选择有所影响,此外出版社的市场营销策略对购买行为也产生重要影响[4]。另有研究显示,在泰国中国古代言情小说的读者群以22—29岁的职业女性为主,本科学历,月收入 15,000—20,000泰铢(约合人民币3000—4000元)。读者阅读动因是因为内容吸引人,图书装帧精美;阅读频率最高为一周1—2天,一天3—4小时,一星期阅读1—2本[5]。值得一提的是,读者是否为华裔或是否学过中文,对购买中国网络小说并没有直接影响,但阅读了小说的读者,84.5%的人会对学习中文与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6]。
五、结 语
研究显示,中国网络小说在泰国的译介形成了“言情小说”“侠型小说”“科幻小说”三足鼎立的局势;出版社的线下出版与营销策略迅速推动网络小说的译介;译者对翻译的热爱、执着与信心为网络小说译介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保障;读者的热情与好奇心为网络小说的译介开辟了道路并指明方向。然而,中国网络小说在泰国译介过程中,还有不少问题与障碍,如:译者、出版社、文学评论家对何谓“网络文学”概念不清,认知不明;出版社基于译者数量不足、书店减缩、读者阅读行为习惯改变等现象,对未来发展方向存在明显忧患;译者与中国文学界、翻译界缺乏交流沟通,难以真正提高翻译质量;泰语翻译网站“超文本”形式尚未出现,以IP版权贸易所带动的游戏、动漫、影视也处初始阶段,等等。笔者期望这些问题能够随着中泰文学交流的进一步深入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