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中山海洋观及其对海洋强国建设的启示

2020-03-16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海权孙中山海军

(上海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1306)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在领导民主革命的过程中,他不但创立了“三民主义”,而且还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海洋观。当前,学术界主要对孙中山海权思想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及其当代意义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批较为重要的研究成果①,但海权观只是海洋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其内容的全部。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尤其在中国大力推进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的过程中,对孙中山海洋观及其启示进行整体研究,不但能推进对孙中山海洋观的理论研究,而且对于指导新时代中国海洋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孙中山海洋观的演变

近代以来,伴随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的不断发展和对海洋认识的不断深化,孙中山海洋观经历了从萌芽到形成再到成熟的历史演进过程。

(一)孙中山海洋观的萌芽(1890—1911)

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前,孙中山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目标是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政体。在从事革命活动之初,孙中山已经对洋务运动时期海洋观的缺陷有了一定的认识。在《上李鸿章书》中,孙中山指出:“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1]9为此,他提出的解决之道是: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而要使货畅其流,必然要多修筑铁路和兴建港口以利于运输。可见,此时的孙中山对海洋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有了初步的思考。

甲午海战之后,民族危机加重。“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我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繁。蚕食鲸吞,已效尤于踵接;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1]22甲午战败,进一步凸显出中国的制度落后和政治腐败,这也促使孙中山加快了武力推翻清政府的脚步。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被迫流亡日本、美国、英国等国,他在海外华侨和留学生中坚持不懈地宣传民主革命主张并积极筹措资金,准备组织武装起义。在这一过程中,孙中山逐渐加深了对海洋政治功能的认识:清政府的政治腐败正是中国海洋权益遭受外国侵略的主要原因,“列强不费一兵一弹,只要一纸公文的照会与要求……举国防要地的大好军港,拱手而让之外人”[2]96。同时,孙中山开始有意识地把中国政治、经济的进步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初步表达了中国主动开放海外贸易,争取和平发展的思想:“如果中国人能够自主,他们即会证明是世界上最爱好和平的民族。再就经济的观点来看,中国的觉醒以及开明的政府之建立,不但对中国人,而且对全世界都有好处。全国即可开放对外贸易,铁路即可修建,天然资源即可开发,人民即可日渐富裕,他们的生活水准即可逐步提高,对外国货物的需求即可增多,而国际商务即可较现在增加百倍。”[1]268

(二)孙中山海洋观的形成(1912—1922)

辛亥革命胜利之后,中华民国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扫除革命障碍,维护共和政体。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但革命成果很快被袁世凯窃取。维护共和、反对专制成为新成立的中华民国政府面临的主要矛盾。为此,孙中山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等革命活动,这些革命实践也促进了孙中山海洋观的形成。

宋教仁案发生后,孙中山组织了“反袁”的二次革命。在革命过程中,他认识到:“海军助我则我胜,海军助袁则袁胜。”[3]222同时,他高度关注海洋的经济功能和海防价值。1912年到1917年间,他造访过福州船政局、江阴炮台,视察了象山、舟山军港,并在日本川崎造船所做过实地考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孙中山写成了《建国方略》一书。该书的出版,成为孙中山海洋观形成的标志。在该书的《实业计划》篇中,他擘画了中国向海发展的宏伟蓝图,对中国港口布局做了详细的规划。在六十三条《国防计划》中,海军建设、官兵培训、舰艇采购等都被列为专条。这些实践和探索充分彰显了孙中山海洋观“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的”的价值导向。

(三)孙中山海洋观的成熟(1923—1925)

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统一中国。在经历了两次护法运动的失败之后,孙中山彻底认清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和各派军阀的反动本质,开始有意识地改变革命的方针政策:由向帝国主义妥协到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由依靠军阀到打倒军阀。在共产国际、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改组了国民党,并创办了黄埔军校。这一时期是其海洋观的成熟时期,具体表现在收回广州“关余”和平定陈廉伯商团叛乱这两件事情上。

“关余”是指旧中国每年关税收入中扣除赔款、偿付外债及海关经费后所剩的余额。因《辛丑条约》的签订,我国每年大部分的海关收入都被作为赔款,落入西方列强手中,剩余的部分才归中国政府。辛亥革命后,西方列强商定海关关余要经过驻北京的外交使团同意后方可动用。1919年,广州的中华民国军政府经交涉后,获得了粤海关13.7%的关余。但1920年军政府分裂后,外交使团便停止交付。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设立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提出要收回关余。他在1921年时还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今对于关余问题,吾人依赖美国、英国及他国人民之正义观念,必有公平之判断”[4]463,但当几十艘炮舰集中黄埔时,他彻底认清了列强的侵略本性。孙中山不畏强权,发表《关于海关问题之宣言》:关余问题“此乃完全中国内政问题,无与列强之事”[5]555,明确表达了对帝国主义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强烈抗议,并于1924年1月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鲜明指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6]127这正是孙中山坚决捍卫中国主权的决心和对帝国主义态度彻底转变的具体体现。

陈廉伯是汇丰银行支行的买办,他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利用广州商团发动军事叛乱,妄图颠覆广东政府。1924年8月,英帝国主义派出9艘军舰集中在白鹅潭,给反动商团撑腰助阵。孙中山对此提出严正抗议:“对于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的这一最新行动,我不得不提出最强烈的抗议。”[7]4在孙中山的抗议下,英帝国主义暂未行动。10月反动商团悍然朝游行队伍开枪射击,孙中山迅速下达了平定商团叛乱的手令。很快,在黄埔军校师生及广大工农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商团军的叛乱被平定。

这两次革命行动正是孙中山海洋观在完成组织北伐、统一中国任务中的成熟运用。

二、孙中山海洋观的内容

孙中山海洋观主要包括唤醒国民海洋意识、收复海关管理权、建设强大海军、发展海洋经济等内容。

(一)“行易知难”[3]157,唤醒国民海洋意识

孙中山在探索民主革命道路的过程中,深刻反思了中国积贫积弱的原因。他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国民思想意识的落后,并由此得出结论:“中国事向来之不振者,非坐于不能行也,实坐于不能知也。”[3]160基于这种判断,他强调提高国民的认知水平尤为紧迫,此称之为心理建设,“是以建国之基,当发端于心理”[3]217。对于海洋的认识,同样如此。中国曾有光辉灿烂的航海历史,但明朝后期的海禁政策,禁锢了人民的思想。从此,国家逐渐落后并最终在有海无防中沦为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所以唤醒国民海洋意识非常必要。

首先,要树立海权意识。面对海权缺失这一事实,孙中山深刻认识到,国家主权不仅包括陆权还应包括海权。他犀利地指出:“海权之竞争,由地中海而移于大西洋,今后则由大西洋而移于太平洋矣。昔时之地中海问题、大西洋问题,我可付诸不知不问也。惟今后之太平洋问题,则实关于我中华民族之生存,中华国家之运命者也。”[4]118-119他认为海权关乎国家前途命运,所以不能不闻不问,置之不理。同时,他探讨了海权与国力的关系问题,提出:“自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海上权力优胜者,其国力常占优胜。”[8]565中国之所以沦为半殖民地,正是由于国人海权意识薄弱,未能形成强大的海洋综合开发能力。在海权丧失的情况下,恢复海权是国家的首要任务。

其次,要提高对海洋经济价值的认识。针对长期以来国人“重陆轻海”的思想,他指出:“生产之元素三:一土地,二人工,三资本。土地……不仅指陆地而言,凡海洋空气,占有空间面积者,莫不为土地也。”[8]511海洋作为主要的生产元素之一,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不可或缺,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

再次,要有恢复国家主权,参与国际竞争的决心。孙中山认识到:“当此二十世纪,为优胜劣败、生存竞争之世界。”[9]44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里,人们要顺应时势变迁和时代潮流,争回国家主权。由此,他认为,“然处竞争剧烈之时代,不知求自卫之道,则不适于生存”[4]150,主张“我们要争回领土,要争回主权”[5]120。清政府的政治统治被推翻后,面对反动军阀勾结外国势力对中国人民的压迫,他强烈呼吁:“处此竞争剧烈之私(时),人人须以爱国保种为前提。”[8]537

(二)重视海权,收复海关管理权

海权是主权国家对本国海域的管控、开发和利用的权力。海关管理权是海权中一项重要的权力。近代以来,由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我国海关管理权落入列强手中,国人蒙受了深重的苦难。孙中山在演讲中曾多次提及海关管理权:“诸君经过各通商口岸地方,最目击伤心者,为外国人管理海关一事。海关乃中国政治机关,质言之,中国之金库也。金库锁钥,操诸外国人手,国安得而不危?”[3]16列强通过控制我国海关管理权,不但攫取了大量海关收入,而且掌控了我国的对外贸易,“换一句话说,就是十年之后,中国单贸易一项,每一年要进贡到外国的是十二万万五千万元”[6]204。这些必然会被转嫁到普通民众身上。经过1923年夺回海关关余的斗争,孙中山把“力争废除不平等的条约,收回海关、租界、领事裁判权”[7]367作为奋斗目标之一。他不畏强权的决心和战斗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三)建设海军,增强海洋防御能力

鉴于领导民主革命的实践,总结讨伐袁世凯及率领海军进行护法运动的经验,孙中山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海军建设理论体系。

一是改革政治制度、增强经济实力。这是强大海军的前提。鸦片战争后,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在海防方面,他们购置了大批海军军舰并组建了海军。但甲午海战的失败,彻底打碎了这种“器物改革”的梦想。孙中山痛陈清政府腐败制度下海军军队中存在的乱象。“炮舰的官员们实际上享有偷关越境的专利权,在这里面他们在作一个巨大而且有利的生意;又海军南方舰队是完全并且专门用来担任运送清朝官吏和他们的眷属的,他们要到什么地方就可以到什么地方,另外一个用途就是走私”[1]108-109。腐败的政治制度下,即使有了先进的武器装备,也不可能建立起强大的国防。在此基础上,孙中山通过反思中日甲午海战的历史,论述了先进的国家制度才是海军强盛的前提。“如中国昔日,亦曾有海军,且有强有力之大战斗舰,过于日本,而甲午日本海一役,乃至败挫。自此而后,益复不振。则可知国家只有强兵利舰,亦不足恃”[8]498。

海军建设也需要国家经济的有力支撑。海军军费开支庞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国内工商业的发展是兵饷和购置武器的重要来源。所以他提出“国政与商政并兴,兵饷以商财为表里”[1]14。只有国家经济力量强大了,才能壮大海军的军事实力,增强防御能力。

二是扩张海军军备。海军军备是海军实力的表现。没有先进的海军武器装备,必然会在战争中丧失优势地位,严重危及海疆安全。另外,有一定数量的先进武器也是威慑敌人、巩固海防的重要条件之一。孙中山曾以日本为例,指出日本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取得胜利,正是由于其在国内政治方面加以改良,积极扩充了海陆军,才有了20世纪初的崛起。他不无忧虑地指出:“中国之海军,合全国之大小战舰,不能过百只,设不幸有外侮,则中国危矣……故今日中国欲富强,非厉行扩张新军备建设不可。”[8]391-392

三是加强海军人员的革命教育。要组建具有强大战斗力的海军,一方面要有先进的海军武器装备,另一方面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海军官兵。对海军官兵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孙中山认为海军技术的培训固然重要,军人革命精神的培养才是决定战争胜利的关键。“军队之能不能够革命,是在乎各位将士之有没有革命志气,不是在乎武器之精良不精良”[10]294。他主张以三民主义来坚定军人的革命意志,凝聚人心,增强部队战斗力。“军队的灵魂是主义。有主义的军队,是人民和国家的保障”[4]485。

四是设立军港,建设海军军事基地。海军依海作战,必然需要一定的陆上地理空间作为兵力投送和补给的根据地,所以军港的设立必不可少。选择恰当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港口作为军港,对海防和海战的意义非凡。若能占据关键水道作为海军军事基地,既可以有效控制海洋门户、保卫国家安全,又能据此在海战中展开攻势。他极其看重军港的有利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重视海军军事基地建设。“况琼州有一榆林港,极合军港之用。此港为欧亚航路所经,如立为军港以守之,则不特可以固中国之门户,且可以控制南洋一带”[8]455。由军港的设立,也定位了海南岛在国家防御中的角色。由此,他特别提出要把琼州改设为独立的行省。

(四)发展海洋经济,改善民生状况

孙中山旨在建立一个国富民强的民主共和国,注重国家经济建设和民生问题的解决,主张发展海洋经济。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利用海洋,加大盐业、渔业资源开发。“人类食物得自三种来源,即陆地、海水、空气三者”[3]382。海洋中蕴含天然丰富的盐业、渔业资源,可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中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人们很早就懂得开发海洋之道。海水中的盐,海洋中的鱼类、贝类等丰富了人们的餐桌,同时也富含巨大的经济利益,比如盐税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故孙中山提出在“沿海岸建种种之商业港及渔业港”[3]256、设北方大港,“此港筑成,立可获利,以地居中国最大产盐区域之中央故也”[3]260。他主张充分利用好大自然的馈赠,使海洋能造福于中国人民。

二是依托现有资源,开发海岛。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优越,海岛众多。然而20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枷锁中,政治制度腐败,军阀之间频频开战,政府无心亦无力照顾到人民生活。孙中山心系劳苦大众,提出民生主义:即是要帮助百姓解决生活难题,改善人们生活。他主张充分发挥海岛天然元素,“琼多山木,其材木足供数百铁路上枕木之用。农田岁数熟,矿产又极富。琼地又能种树胶之木……琼之糖产、槟榔等又极丰”[8]455,同时辅之以人工经营管理,使海岛成为人民生活的富源。

三是建设海港,发展海外贸易。孙中山因为求学和宣传革命的需要,游历海外多年,他自己曾说:“约计每二年绕地球一周,到武昌起义以前,大概绕过了地球六七周。”[6]105基于这些辗转海外的经历,孙中山总是会用世界性眼光来考虑问题。他观察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富饶,无不得益于门户开放政策和发达的国际贸易,因此在他的民生主义思想中,一直强调对外开放,积极发展海外贸易,注重港口经济。在《建国方略》中,他主张以海洋为经济发展纽带,以海港为发展策源地,以便形成一个对外开放、对内联通的实业发展体系。《实业计划》中有三项是关于海港建设的,呈现出他宏伟规划中以海港发展带动内地农业、工业、商业、矿业、林业等实业协同发展的愿景。除了规划建设三个世界大港,他还提到“吾意则须建四个二等海港、九个三等海港及十五个渔业港”[3]331,以构成中国完整海港体系,充分体现出他依海富国、依海强国的理念。

四是壮大造船业,创立造船厂。我国人民在征服大海的过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显示了当时造船业和远洋航行的辉煌。之后由于闭关自守政策的实行,远洋航行被禁止,造船业也受到牵连,直到洋务运动时期,国内才相继开办了几个大的造船厂,比如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但这些大部分为海军军工机构。孙中山特别重视造船业的发展,专门参观了日本神户川崎造船所。在《建国方略》中提出:“然则建立造船厂者,必要之企业,又自始为有利之企业也。”[3]340

五是海运与陆运互为补充。海洋运输成本较低,在远洋国际贸易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桥梁作用。建设大、小海港以发展海运,但广大内陆地区缺乏海洋资源,这就需要把海运陆运联通。故孙中山在规划全国实业体系时,主张将海运与陆运互相联合补充,以此构建各省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水路网,方便人们出行和产品运输,使全国经济协调发展,互联互通,以防出现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他在规划中提出:“以此北方、东方两大港为此系统诸路之终点故,吾拟除本区现有及已计划各线之外,建筑下列各线,合而成为中央铁路系统。”[3]342-343

三、孙中山海洋观对海洋强国建设的启示

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践中,不仅创立了三民主义,而且形成了符合三民主义精神的海洋观。但囿于时代的局限,其海洋计划大部分都没有落地生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大力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之时,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孙中山海洋观的丰富内涵,让孙中山海洋观在助推新时代中国海洋强国建设过程中充分彰显时代价值。

(一)提高国民海洋意识,树立新海洋观

海洋观是指“人们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等在内的实践活动所获得的对海洋本质属性的认识”[11]1。长期以来,中国古代形成了以陆地为视角的黄色海洋观,与此相对的是西方国家奉行的以海洋为视角的海上扩张、海上争霸的蓝色海洋观。

孙中山所处的历史时期,蓝色海洋观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他深受两种海洋观的影响,提出收复海权,提高海权意识,注重海洋的政治和经济功能,顺应了时代潮流。时至今日,世界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提高人们海洋意识方面也增加了与过去不同的内容。主要表现在:

一是海洋安全意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沿海国在海洋利益上的竞争更为激烈,斗争形式的多样化给海洋安全带来巨大隐患。“虽然海洋法公约确定了国际海底矿产资源归国际社会共同管理的原则,但是拥有经济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已经在国际海域捷足先登”[12]135。目前我国仍然要面对海洋划界和岛屿归属等传统海防安全的挑战,面临着海上恐怖主义、海上跨国犯罪、海上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的威胁。我国要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必须提高公民的海洋安全意识,增进全体人民对海洋国土利益的认知水平。毕竟海洋安全涉及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这不应只是涉海部门的专属课题,更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关心和支持。

二是海洋科技意识。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国家对能源的需求急速增加,而陆地资源的有限性迫使各国把眼光投放到海洋这座天然的资源宝库上。传统意义上对海洋的开发仅仅限于渔业、盐业、运输业等,而如今科技与海洋的融合大大提升了海洋在绿色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催生了很多新兴产业,如海上风电、海洋生物医药等。提高海洋科技意识,尤其是在青少年教育中加大对海洋科技意识的宣传力度是至关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是海洋生态意识。“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13]55。海洋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地球上大部分地区被海洋覆盖,海洋中的矿物质、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是人类能源的重要来源地,同时海洋还是全球气候的天然调节器。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片面追逐经济利益,对海洋资源过度开发,如大量捕杀海洋生物、随意往海洋抛放工业垃圾、围海造田等。这些行为也引发了诸如海洋酸化、海平面上升、大规模海啸等灾难。所以,提高人们的海洋生态意识,注重海洋绿色可持续开发,实现人海和谐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以我四万万众优秀文明之民族,而握有世界最良美之土地、最博大之富源,若一心一德以图富强,吾决十年之后必能驾欧美而上之也”[3]418。国富民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孙中山心之所系。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中国要想成为海洋强国,“必须根据世界潮流与中国特色的时代需求,有机整合传统的‘黄色海洋观’与‘蓝色海洋观’的合理成分,创建并确立以资源与市场为内核诉求,以和平、公正、合作和环保为外部表征的‘绿色海洋观’”[14]。

(二)维护海权,提升国际海洋话语权

孙中山所处的年代,政治、经济制度落后,我国的海权被西方列强侵占。一直到他逝世,国家主权独立的愿望都未实现。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彻底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于1949年建立了拥有独立主权的新中国。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1周年,昔日被列强任意凌辱和压迫的历史虽已远去,但不能被遗忘。面对当前更加复杂的国际斗争形势,孙中山所提出的维护海权思想并不过时。

进入21世纪,国际分工的扩大促使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交流日益密切,海洋成为连接世界的纽带。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以及海洋秩序的变动性,我国与周边临海国在海洋的领土归属和开发权益上仍然存在诸多矛盾与分歧。相比以前,海权的内涵增添了更为丰富的内容。

“目前,国际海洋话语出现双垄断(国际海洋法公约,美国)的现象,中国在国际海洋话语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15]。近年来,关于南海岛礁、钓鱼岛归属等方面的争端和分歧不断出现,我国在策略和战术上保持了相对的灵活性,但在捍卫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方面的立场和决心坚决不动摇。孙中山论述政治和经济的关系,“要民生问题能够解决得通,便要先从政治上来着手”[6]425-426讲的就是要有一个独立的政治主权。若有涉及国家主权问题上的让步,必然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中国近代史的经验教训警示我们:在建设海洋强国的道路上,我们必须积极维护海权,增强国家实力以提升国际海洋话语权,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三)建设世界一流海军,为中国向海图强保驾护航

孙中山总结道:“向来革命之成败,视海军之向背,”[16]131可见海军在革命中的重要性。当时海军的任务集中在对内推翻反动军阀统治,对外收复国家海洋权益上。但那时的海军并没有完成使命。

1949年4月23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村组织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海军从部队规模到武器的现代化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党的十八大首次将海洋强国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17]33又被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这集中反映出我国向海图强的决心,孙中山所期待的未竟事业将在这个时代成为现实。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主题。2019年4月23日,习近平在集体会见出席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外方代表团团长时指出:“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18]在推进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中国海军将一如既往同各国海军加强交流合作,积极履行国际责任义务,保障国际航道安全,努力提供更多海上公共安全产品”[18]。如今,人民海军兼具的非战争应用功能将更为突出。比如维护海上航行自由、进行海洋外交、施行海上救援和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等。

目前祖国尚未完全统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人民海军在和平时代捍卫国家海洋权益、保卫国家海疆安全的立场和决心必须坚定不移。同时也要积极发展同各国之间的海上对话交流,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表明中国奉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新时代背景下,人民海军为中国向海图强保驾护航的作用不可替代。孙中山所提出的海军建设思想正彰显出它的时代价值。

(四)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

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孙中山花大精力研究的一项内容。在《实业计划》的自序中,孙中山指出:“惟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此后中国存亡之关键,则在此实业发展之一事也。”[3]253在计划中他提出以海港建设为策源地,以完整的海港建设体系来发展对外贸易,与世界互通有无。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机器设备,用于开发中国现存之资源。他的这种发展经济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闭关锁国的历史告诉我们,封闭只能带来落后。孙中山的实业计划不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呈现出耀眼的思想光芒。然而在没有独立主权的时代,他的宏伟计划只能被搁置。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经济得以迅猛发展,综合国力也进一步增强,其中对外贸易的作用功不可没。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了“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17]35的目标任务,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17]35。目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海港建设成绩突出,沿海港口如上海港、舟山港、青岛港等已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名片。以海港为中心,辐射整个沿海地区,形成长江经济带、珠江经济带等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网络。依托海洋而发展的渔业、盐业、造船业、航运业等产业进一步壮大,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这也继承了孙中山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构想,体现了他经济发展规划的高瞻远瞩。他以战略家的眼光,按照中国地缘结构精心规划了蓝图。虽然在具体细节上有些许瑕疵,但这个发展规划的总体方向却暗合了当前的发展部署,对我国经济的纵深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历史参考。

孙中山重视海洋在民生中的引领性,同时他也注意内陆经济的延伸性,他在后三项计划中着重规划了全国贯通的铁路运输网络。他主张依托当地地理位置和优势自然资源,通过国际协作、国家投资及个人投资,把全国联为巨大的国际市场。到那时,“则中国不特可为各国余货消纳之地,实可为吸收经济之大洋海,凡诸工业国其资本有余者,中国能尽数吸收之。不论在中国抑在全世界,所谓竞争、所谓商战者,可永不复见矣”[3]257。

如今,科学技术的应用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便利了各国之间的交流。整个地球被连接为地球村。2013年习近平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以来,我国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给沿线国家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上海、天津、宁波、福州等成为重要的枢纽港口,而这些港口的建设都能在孙中山《建国方略》中找到雏形,充分表明了孙中山发展海洋经济思想的前瞻性。陆海统筹,陆海联动,从国内陆海一体到“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陆海一体,集中体现出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整体性思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孙中山当年所规划的宏伟蓝图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注 释:

① 目前学界关于孙中山海洋思想的文章有:时平《孙中山海权思想研究》(《海洋开发与管理》1998年第1期),符气浩、陈伟《孙中山海权观与南海开发》(《团结》2004年第5期),李强华《地缘政治视角下的孙中山海权思想探析》(《太平洋学报》2011年第12期),盛清才《孙中山的海洋思想与实践》(《史学月刊》2012年第7期),林建华、于诗琦《孙中山的海洋政治观》(《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许桂灵、司徒尚纪《孙中山海洋观及其现代意义》(《新东方》2016年第3期),谢茜、夏立平《孙中山的海权思想刍议》(《边界与海洋研究》2020年第3期)。

猜你喜欢

海权孙中山海军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晓褐蜻
我的海军之梦
晚清政府的海权意识与海军实践
甲午战争与中国海权
封面人物·杨海军
海军协议1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
孙中山的澳门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