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2020-03-16甘肃

高中数理化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课外高中化学化学

◇ 甘肃 刘 洁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化学知识为载体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长期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和学生都片面地认为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考上好大学,导致教师依然以“灌输式”教学手段为主,学生的学习行为主要以被动接受为主,即使在自习或课外,学生的时间被大量的作业、考试占据,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多数学生几乎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灌输”和“刷题战术”成为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主要手段,这样可能会导致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出现厌倦心理和抵触情绪,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自主学习的能力都不能有效提高,这与新课改的理念严重相悖.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2.1 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动力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源泉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需求,学生有了这种内在需求,就会主动进行问题探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利用化学实验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等创设出愉悦宽松的化学教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化学问题的内在动力.例如,在学习焰色反应时,实验前教师可以先提出能够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问题:大家平时在生活中看到的火焰一般是什么颜色的? 将氯化钠、硫酸铜、碳酸钾等分别撒在火焰上时,我们会看到什么颜色呢? 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就会仔细地去观察教师演示不同金属物质焰色的反应,并能在该过程中体会到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再如,教师在讲授“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时,教师通过让学生观看瓦斯爆炸引发的矿难事故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驱动学生紧随教师的思路认真思考,最后对甲烷的性质产生深刻理解.

2.2 留给学生充足的课堂自主学习时间,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化学课堂教学中,锻炼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重要保障是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高中化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尤其是改变以往那种课堂上“灌输式”或“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当然,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不是让学生没有目的、没有计划地放任式自主学习,而是让他们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自主思考、讨论、探究化学问题,从而实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启迪学生智慧,当教师发现学生在解决有些化学问题不知所措时,要及时点拨.例如,在讲授“硝酸”这一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指出本节课的重点以及难点,然后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教材内容的过程中思考这些问题,比如硝酸有哪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体现化学性质的实验和化学方程式各有哪些? 工业上如何制取硝酸? 硝酸主要有哪些用途? 在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结束后,教师应要求学生根据化学问题分组展开讨论,不同小组的学生会在合作学习的模式下,相互监督、热烈讨论,最终会从多角度解决问题.教师根据不同小组给出的具有典型性的问题答案进行补充或强调,要求学生不要对个别化学问题理解得过偏.

2.3 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高中化学课时紧张,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光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定的课外时间.1)教师应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理念,让学生制订好适合自己的课外学习计划,学生可以根据这个计划理清思路,按照各科学习任务的轻重缓急,统筹安排课外自主学习时间,学好每一门课;2)教师布置的化学作业量要合适,作业量过少起不到训练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作业量过多学生就不能按时完成,只能是应付或抄袭,甚至会有抵触情绪;3)要让学生经常构建化学知识体系,相比数学和物理学科,高中化学知识点零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遗忘和混淆,因此教师很有必要指导学生在课后将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重新构建.学生在自主构建化学知识时,不但会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使学生系统化地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总之,高中化学教师要怀着一种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负责的思想,转变那些阻碍学生全面发展的过时的教学理念,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利用问题情境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和能力.

猜你喜欢

课外高中化学化学
小满课外班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