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五要诀”
2020-03-16江苏周小扬
◇ 江苏 周小扬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作为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1 注重实验基本常识学习
在指导学生开展高中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都会遇到各种困难,这些困难会直接影响后续的实验过程和结果.经过相关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对于实验常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不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在学生开展实验之前,对其进行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养和锻炼.教师还要将实验的重要性、物理实验方法等内容向学生进行详细讲授,从而使学生在实验过程当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减少错误的发生.
2 优化实验操作细节
在物理实验当中,细节往往直接决定实验能否成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引导学生对实验细节的关注,重视实验器材的选择和操作步骤,从而确保最终的实验效果顺利呈现.
例如,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一物理实验当中,其中最需要注重的细节就是确保细绳与木板之间保持平行.如果细绳比较短,再加上弹簧具有一定的厚度,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细绳与木板之间不平行的情况,从而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误差.因此在实验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实验器材的选择,选择较长的细绳和较小的木板,从而减小误差.对实验操作细节的优化,不仅可以确保物理实验顺利进行,更可以提高实验操作与理论知识的匹配程度,从而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验本质理解得更加深刻,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 实施规范的实验要求
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巩固学生所掌握的物理理论知识,还能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物理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养成尊重事实的实验态度,注重实施规范连贯的实验要求,对于实验过程、现象和数据都展开客观真实的记录.
例如,在“砝码”这一实验工具的操作过程中,很多学生的使用并不准确.初中物理实验中对于砝码的应用是只能使用镊子或者戴手套拿取,但是高中物理实验中的砝码主要是提供动力,所以很多时候学生直接用手拿取砝码.对此,教师应该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指导学生展开实验,遵循规范的实验操作要求,使用镊子或戴手套拿取砝码,以减少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 呈现详细的实验方案
高中物理教材的编写注重简洁凝练和时效性,这就导致其中的一些重要物理实验被删减,还有一些实验仅出现在学生的练习或作业当中,这必然导致学生对这些实验的理解不够深刻.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提供相关资料,加深学生对这些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步骤的理解,从而使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本质.
例如,对于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不同版本的高中物理教材的编排有着较大差异,比如粤教版教材正文中就完全没有涉及这一实验,但是却出现在了学生的课后练习当中.此时,为了使学生对这一实验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教师就可以根据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所编排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从而使学生掌握这一实验的目的、步骤、流程以及原理.
5 改进物理实验可视性
高中物理实验演示存在着较多缺陷,比如受到距离的制约,一部分学生无法清楚观察到实验现象,难以收集详细的实验数据,再加上很多实验现象都是转瞬即逝的,不便于学生观察.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采用视频放大或者视频慢放的方式进行优化和改进,使物理实验操作过程的可视性程度得以提升.
例如,在“静摩擦力”的演示实验当中,为了使后排学生能更清楚地观看实验过程,观察到实验现象,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对实验过程进行投影,这对学生了解实验的操作过程、观察实验现象有重要作用.
高中物理实验作为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教学的重点.物理实验的开展,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思考,采取多种措施实现教学效果的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