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十二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理论设计与操作”团体赛“自停滚轮”项目设计方案

2020-03-16宋向荣杜立成

力学与实践 2020年1期
关键词:橡皮筋圆筒滚轮

宋向荣 李 想 杜立成 赵 哲

(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第十二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理论设计与操作”团体赛于2019 年8 月6—9 日在清华大学举行[1]。江苏科技大学代表队获得了本次团体赛“自停滚轮”项目的单项冠军。本文总结了江苏科技大学代表队在“自停滚轮”项目中的设计方案及制作过程,给喜爱和研究团体赛项目的力学爱好者提供参考。

1 “自停滚轮”的设计方案

题目要求 “自停滚轮”为团体赛的第一道题目,要求利用组委会提供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圆筒的内部结构,使该圆筒能沿悬臂梁的上表面自由运动,并自动停止在靠近悬臂梁自由端的位置。

组委会提供的悬臂梁由密度板制成,长1 m,很易变形。该悬臂梁不能做任何加工,最终完成的作品静置于悬臂梁自由端时,应使悬臂梁自由端的挠度大于等于25 mm,如图1所示。

竞赛时,设计和制作圆筒的内部结构,令圆筒的轴线方向与悬臂梁宽度方向基本平行,从悬臂梁A端释放,让圆筒自由运动,最终尽可能自动停留在B端,如图1所示。全过程中,圆筒内部装置不能运动到圆筒外;自动停下后,距离B端越近,得分越高。若不能停下,得零分。

图1 “自停滚轮”示意图

竞赛组委会提供大小2 个亚克力圆筒作为备选,直径分别为12 cm 和10 cm,其外壁不允许作任何加工,设计和制作的内部结构不允许任何方向超出圆筒范围;提供的密度板、亚克力板、亚克力管、桦木棒等可作为结构材料;提供的橡皮泥、螺母、铁砂、钢珠等可作为配重。

设计思路 首先由理论力学知识对系统进行简要的受力分析[2],为简化受力分析,可将系统近似处理为平面力系。圆筒在斜面上,受重力、斜面对圆筒的支持力与摩擦力共同作用;以圆筒向下滚动为前进方向,若系统质心位于斜面与圆筒外壁接触点前方,对斜面与圆筒的接触点取矩,系统必受向前滚动的力矩;只有结构重心偏向斜面接触点后方时,系统才可能保持静止。圆筒最终静止时的受力如图2所示。

初步分析可以将铁砂用胶带粘贴在圆筒内壁一侧,制作一个偏心圆筒,圆筒滚到一定位置时,由于偏心,重心在接触点后方,圆筒应该能停止。经过制作,该装置能静止放在悬臂梁末端,即使受到小幅扰动,也不沿斜面下滑。将圆筒放置在悬臂梁A端附近,松开手的约束,发现圆筒可以做到滚动自停,但滚动距离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

进一步分析,若圆筒装置内部机构固定在内壁上,圆筒的转动必然不能超过1圈。因为,悬臂梁有较大变形,悬臂梁与圆筒的接触面为斜面,由材料力学知识可知[3],圆筒越接近自由端,斜面倾斜角度将越大。若圆筒能转过第1 圈,则必定能转过第2 圈、第3圈······ 那么装置就无法实现自停。因此,即便选用大号的圆筒,该方案由于滚动不超过1 圈,圆筒最终运动距离必定达不到要求。

图2 “自停滚轮”静力分析

小组成员讨论后得出结论:设计圆筒内部结构应实现质心位置可变。最终目标是使整个结构的重心逐渐远离圆心,当重心位于圆筒与悬臂梁接触点后方时,将能使圆筒顺利自停。

为了实现装置质心位置可变,小组成员提出了两种方案:“沙漏法”与“绞盘法”。“沙漏法”即利用铁砂、乒乓球、小号圆筒制作类似于沙漏的内部机构,通过铁砂的流动逐步改变装置的重心。“绞盘法”则利用橡皮筋、圆木棍、配重制作类似于绞盘的内部机构。起初我们选择使用“沙漏法”,但在后续机构设计、实际动手制作时,考虑到材料尺寸、项目规则、规定时间的限制,不得不放弃“沙漏法”方案。最终我们回到“绞盘法”方案继续实施。

2 “自停滚轮”的制作过程

竞赛时间过半,参赛队员开始采用“绞盘法”制作“自停滚轮”。利用密度板与胶水将圆木棍固定在大号圆筒轴线位置处,用橡皮筋一端连结M16 螺母,另一端缠绕在圆木棍上,在圆筒沿悬臂梁斜面向下滚动时,橡皮筋逐渐解除缠绕状态,螺母也逐渐向下移动。若螺母未与圆筒接触,则提供驱动力矩使圆筒向前滚动。随着橡皮筋解除缠绕,螺母最终与圆筒接触并相对静止,产生反向力矩阻止圆筒继续滚动,实现自停。初步制作的滚轮示意图如图3 所示,螺母用橡皮筋连接,通过橡皮筋释放降低结构重心。

在试验和调节过程中发现,相对于圆筒内部空间螺母尺寸偏大,在圆筒旋转不到1 圈时,螺母已经与圆筒内壁接触,此时橡皮筋尚未完全解除缠绕。为保证足够的滚动距离,且预留足够的重心变化行程,应选择厚度较薄的重物。

改进措施选用橡皮泥塑形夹杂铁砂增重的方式制作合适的配重物。距离项目规定时间还剩余大约30 min时,结束制作,成品如图4所示。

图3 螺母配重的质心可变滚轮

图4 橡皮泥和铁砂配重的滚轮

进一步调试发现,在改进配重质量形式后,滚轮可自停在悬臂梁末端附近,但不够稳定可靠。经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发现滚轮在运动至悬臂梁末端时,滚轮尚未停止,橡皮筋便已经反向缠绕,重心再次提高,圆筒又开始加速转动。分析原因如下,若配重下降后与圆筒内壁接触,但配重与筒壁间摩擦力不足,必定导致反向缠绕。即便未反向缠绕,配重与圆筒内壁相接触一起转动,装置重心后移所产生的力矩仍不足以让圆筒完全停止转动,配重与内壁之间相对滑动,重心随之前移,这是滚轮不能稳定自停的原因。

为解决滚轮自停的可靠性,团队成员结合分析原因对装置进行改进。设计一个内部结构,当配重与圆筒内壁接触后,需保证配重与圆筒内壁之间相对静止。在距离项目结束时间20 min 左右,小组成员经过讨论,决定在圆筒内壁沿轴线方向增设一个挡板,当圆筒转动到一定位置时,挡板阻止配重与内壁之间的相对移动,确保滚轮重心后移,产生反向力矩阻止滚轮继续滚动。改进后的滚轮内部结构如图5所示。

增设挡板提高了滚轮自停的可靠性,但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圆筒最多转动1.5 圈,整体运动距离减少。小组成员同时发现,圆筒滚动结束后,由于惯性仍会沿斜面滑动一定距离。最后,为尽量提高项目成绩,小组成员适当增加配重,加大惯性。经多次实验,调整装置释放时配重的初始高度及调整挡板的初始角度,装置基本能稳定地停在悬臂梁末端附近。

图5 自停滚轮内部结构

正式测试时,有三次测试机会,小组采用逐步增加释放角度的方式。第一次释放,小组为保证成绩有效,释放角度较小,圆筒实际转动约为1.25 圈,滚轮在距离悬臂梁末端19 cm处停止。第二次增加释放角度,滚轮最终在距离悬臂梁末端14 cm 处停止。第三次释放继续增加释放角度,但圆筒未能成功自停,成绩无效。

3 赛后思考

3.1 设计和制作过程总结

自停滚轮装置的关键在于结构的重心可变,使滚轮运动过程中重心下移和后移阻碍其进一步运动。在制作过程中,选用橡皮泥夹杂铁砂的办法配重,可方便改变配重的质量和形状,但导致了质量分布不均,最终滚轮静止时轴线与悬臂梁末端不平行,甚至有大约50°的夹角,大大影响了成绩。

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未能进行定量的力学计算分析;并且最后试验阶段,由于剩余时间紧迫,未能找出最佳配重与释放角度。导致在正式测试阶段,装置并未达到实验时的最好状态。

3.2 设计方案的进一步思考

绞盘法是实现滚轮自停的有效方法。在比赛过程中由于时间仓促,一些方案考虑不够细致。例如,螺母配重方案质心调节的行程不足问题,若将螺母水平放置,即可增加调节行程,增加滚轮转过的角度。另外,用透明胶带搓成细绳代替橡皮筋,可减少橡皮筋弹性引起的行程调节不足问题。

在橡皮泥和铁砂配重方案中,配重与筒壁间摩擦力不足导致反向缠绕问题,代表队采用挡板阻止配重方向缠绕,不是最佳方案。该挡板将减少圆筒实际滚动圈数,比赛中最后滚轮由于惯性又向前滑动一小段距离,致使每次成绩不够稳定。赛后分析,如果在筒壁适当粘贴铁砂,去除包裹橡皮泥与铁砂的胶带,可以增大摩擦阻碍配重相对圆盘滑动,但该方案可能导致铁砂脱落造成犯规。其实,该方案遇到的本质问题不是摩擦不足,而是反向缠绕。解决方法为:适当加长缠绕橡皮筋的长度,延迟反向缠绕;另外,也可用胶带替换橡皮筋,延缓配重下降;这两种方案配合使用,通过调节配重质量和绳子长度,精确控制滚轮滚动距离,获得更好更稳定的成绩。

3.3 结束语

“理论设计与操作”团体赛不仅考查力学知识和力学素养,还需要制作能力和创新思维[4-5]。在比赛过程中,团队成员充分讨论得到了较好的设计思路,这是比赛成功的关键。在制作上,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发挥各自特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作品,使我们现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这次比赛,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理论与实践密不可分,大大提高了课程学习的兴趣。

“理论设计与操作”团体赛的竞赛时间有限,比赛过程中的设计方案来不及详细考虑,竞赛后的思考与讨论显得更有意义。“沙漏法”一定是可行方案,笔者没能进一步设计;还有其他的绞盘法设计方案,例如把配重与圆木棍之间的连接换成刚性的,用皮筋缠绕的方式控制配重的下落;还可将圆木棍换成十字形支架,让配重沿支架下降等;笔者未作一一尝试,欢迎读者进行探索研究,将能感受到竞赛的回味无穷。

最后,借此机会感谢给我们精心指导的老师,感谢中国力学学会和清华大学等主、承办单位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猜你喜欢

橡皮筋圆筒滚轮
固定吊回转支承关键技术研究
生活中的小魔术
鼠国要上天之超级大圆筒
滚轮滑雪运动多元价值与推广策略研究
橡皮筋
算卦
算卦
橡皮筋小妙用
1+1=150
滚轮移动式铸铁机改滚轮固定式铸铁机设计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