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西安构建“一带一路”国际物流中心策略探析

2020-03-16张武康副教授

商业经济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西安一带一带一路

张武康 副教授

(西安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西安 710100)

引言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千年古都西安的复兴和大西安建设开启了新的发展机遇。大西安概念的提出,源于2010年6月《大西安总体规划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出台,提出要将西安建成为面积1万平方公里、人口1280万以上的国际化大都市,成为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城市。目前,国内各大城市都在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化新机遇,西安也获批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大西安在“一带一路”国际化建设中的新地位和新作用,特别是商贸物流万亿级大产业的发展,以及能否打造成为我国的“孟菲斯”,引发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探讨。对此,西安市高度重视,提出要进一步巩固提升西安的国家交通物流枢纽中心地位,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要建立现代物流支撑体系,建设物流大平台,强化集散功能,以大企业带动大物流的大发展,培育万亿级商贸物流大产业,形成辐射西部地区和丝路沿线的物流大格局。在此背景下,本文拟从大西安国际物流中心竞争力比较视角出发,分析西安的国际物流发展优劣之处,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设策略,以期为确立西安在“一带一路”国际化建设中的新地位和新作用提供理论借鉴。

文献综述

当前针对“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物流建设方面,国内外学者也展开了许多定性和定量研究,本文分别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汇总:

一是“一带一路”倡议与物流建设的作用关系研究。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分析判断,如王之泰(2014)提出“一带一路”的开发和建设必须物流先行,必须注重物流“桥头堡”的建设。王改丽(2015)认为要建设“一带一路”就要发挥物流的基础性作用。江志娟、董千里(2016)认为“一带一路”的实施为物流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极大的机遇。郭爱君(2016)提出物流畅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崛起的关键。除了定性判断外,一些学者也定量分析了二者的作用关系。魏修建、陈恒(2014)研究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地区物流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贡献。聂正彦、李帅(2015)研究表明物流业对西北地区经济增长影响显著,其产出弹性随着经济增长表现的越来越强。孙文娟(2017)研究指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要从发展多式联运、提升供应链物流“走出去”服务能力等多个方面拓展我国物流发展的市场空间。黄寒(2017)从正反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物流的影响等。

二是“一带一路”下相关省市建设物流中心的研究。仝新顺、秦小康(2014)分析并提出了郑州打造“一带一路”物流通道枢纽的对策建议。娜迪热·麦麦提敏(2014)认为乌鲁木齐可以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性国际商贸物流中心。王佩佩、王哲等(2015)探讨“一带一路”下新疆通道城市物流中心的布局。赵青松(2016)指出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阿布都伟力·买合普拉(2017)则提出要建设“一带一路”国际物流经济走廊。

三是“一带一路”下陕西西安构建国际物流中心的初步研究。李永飞、童健(2014)论证了西安市作为物流枢纽的战略发展地位。王乐乐(2014)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西安国际港务区运输通道构建。白平等(2016)提出陕西应以西安国际港务区为主,在双边、次区域、区域和全球层面上寻求物流合作伙伴。张珩等(2016)分析了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西安区域中心口岸的建设策略。丁建岚(2017)则认为建设西安国际物流港要积极抓住“一带一路”倡议机遇。

从文献回顾来看,可知:第一,国际物流建设对“一带一路”的重要作用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第二,“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城市重视国际物流中心建设与西安形成了竞争;第三,“一带一路”下西安构建国际物流中心的研究还较薄弱。现在,“一带一路”下西安构建国际物流中心的初步研究开始增多,但更多集中在物流中转枢纽、物流运输通道或物流口岸等,从构建国际物流中心角度出发的研究内容较少。因此,本文将在以上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通过采集数据并统计分析,进而提出合理化对策建议,以期为“一带一路”下大西安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提供理论借鉴。

指标体系构建和研究方法

(一)指标体系构建

通过前面对理论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要实现国际物流的大发展,需要考虑八个主要方面的因素,包括:一是良好的自然区位条件;二是综合发达的交通网络体系;三是完善的物流配套基础设施;四是国际知名的物流公司;五是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六是低成本的物流运营环境;七是充足的物流人才储备;八是高效率的政府和物流支持政策。八个指标中,自然区位属于先天禀赋,而政府支持又属于行政效能方面,为了使不同城市国际物流发展的对比更有效,在构建指标体系时不予考虑这二者,仅考察其它六方面因素。

结合相关学者研究文献,本文在交通网络体系方面,考察公路里程、民航航线;物流配套基础设施方面,考察货运量和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国际物流公司方面,用物流业从业人数表示;信息通信技术方面,用邮电业务总量和互联网用户数代表;物流运营环境方面,用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表示;物流人才储备方面,用高等教育毕业生数和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数表示。具体制定出如表1所示的城市国际物流竞争力指标体系。

(二)研究方法选择

本文选择主成分分析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主成分分析也称主分量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可以起到降低维度的作用,把多指标合成为少数几个相互无关的综合指标(即主成分),其中每个主成分都能够反映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而且所含信息互不重复。这种方法在引进多方面变量的同时将复杂因素归结为几个主成分,使问题简单化,同时得到更科学有效的数据信息。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评价,可以得到不同对象之间对比的最终评价结果。由于文字篇幅所限,具体原理和数学计算步骤略去,后面将通过SPSS软件来具体实现。

表1 城市国际物流竞争力指标体系

表2 数据描述性统计量

表3 解释的总方差

表4 初始因子载荷矩阵

表5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表6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一带一路”内陆地区主要城市物流发展竞争力评价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提出,要利用内陆纵深广阔、人力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优势,推动区域互动合作和产业集聚发展。打造重庆的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地位和郑州、武汉、长沙、成都、南昌、合肥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支持郑州、西安等内陆城市建设航空港、国际陆港,加强内陆口岸与沿海、沿边口岸通关合作等。因此,样本选取“一带一路”内陆地区的八个城市,分别是重庆、成都、西安、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对照指标体系,进行各城市数据的收集。数据来源为各城市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如重庆统计年鉴、成都统计年鉴、西安统计年鉴等。

(二)原始数据标准化及确定主成分

首先,借助统计软件SPSS17.0,输入原始数据并进行相关处理,得到表2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其次,进行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以消除观测量纲的差异和数量级的影响,使得标准化后的变量均值等于0,方差等于1。最后,针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解释的总方差(见表3)、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见表4)和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5)、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见表6)。

由表3可知,根据特征向量大于1,方差贡献率累积大于80%的原则选择3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累积达到91.944%,全部的信息能够被充分反映。第1主成分F1的方差贡献率最大,为64.636%,是所有影响因子中最重要的;第2主成分F2的方差贡献率列第2位,为17.347%,所以F2是次重要影响因子;第3主成分F3的方差贡献率列第3位,为9.960%,因此F3是最后一个重要的影响因子。

分析表4以及表5可知,第1主成分F1在X1、X3、X4、X5、X7、X8和X11等指标上有较大载荷,该主成分既体现了整个国际物流产业基础设施情况,又反映了物流产业信息化环境条件,因此将F1定义为产业基础与信息化因子;第2主成分F2在X2、X9和X10这三个指标上有较大载荷,主要反映了国际物流产业发展营商环境与人才支持的情况,因此将F2定义为产业营商环境与人才因子;第3主成分F3在X6这个指标上有较大载荷,主要反映了国家进出口的情况,因此将F3定义为产业贸易规模因子。

同时,SPSS软件还输出了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如表6所示,进而可以写出因子得分函数。因子得分函数具体为:

F1=0.228ZX1-0.176ZX2+0.225ZX3+0.215ZX4+0.165ZX5-0.063ZX6+0.111ZX7+0.100ZX8-0.060ZX9-0.025ZX10+0.085ZX11

F2=-0.113ZX1-0.485ZX2-0.231ZX3-0.121ZX4-0.036ZX5-0.113ZX6+0.085ZX7+0.141ZX8-0.299ZX9-0.132ZX10+0.241ZX11

F3=-0.102ZX1-0.096ZX2+0.182ZX3+0.019ZX4+0.061Z X5+0.739ZX6-0.016ZX7-0.121ZX8+0.077ZX9+0.294ZX10-0.316ZX11

(三)内陆地区主要城市物流发展竞争力评价结果

根据特征向量大于1、累积方差贡献率大于80%的原则,选取前3个因子作为主成分因子,将表6中的数据与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相乘运算,得出“一带一路”上我国内陆地区的主要8个城市在这3个主成分上的得分,如表7所示。

通过对表7的分析发现,各城市国际物流业发展竞争水平可以从不同角度体现出来。以3个主成分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各城市的综合分值(F),其中,λ1表示第1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λ2表示第2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λ3表示第3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计算F的公式为:

根据表3和表7的数据,利用上述公式算得主成分分析法下“一带一路”上我国主要8个内陆城市国际物流竞争力水平的评价结果,如表8所示。

(四)结果讨论

从表8的总排名可以看出,这8个内陆城市国际物流竞争力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长沙、合肥、南昌。西安处于第五位,但是分别考察产业基础与信息化、产业营商环境与人才、产业贸易规模等主成分因子,可以发现西安国际物流发展是优劣势并存,最终才造成这一综合排名情况。因此,按三个因子分别对西安国际物流发展情况展开分析。

首先,从产业基础与信息化方面来看,西安处于完全劣势,居于八个城市最后一名。这方面重庆分值最高,其经验值得借鉴。“十二五”期间,重庆市建成“一枢纽八干线”1930公里的铁路网,基本建成“三环十射”2525公里高速公路网、“一干两支”为骨干的1400公里高等级航道,新增城市道路2462公里;“4+9”现代港口体系加快建设,铁路和航空物流枢纽功能不断增强,基本形成五大物流对外通道。初步建成三大物流枢纽平台,基本建成万州、涪陵、秀山等一批物流节点园区和忠县、大足、长寿等一批物流配送设施,现代物流园区网络体系功能不断完善。城市配送体系建设有序推进,物流分拨中心和公共配送中心启动建设,建成城乡末端公共取送点2329个,五大功能区域物流主体功能有机衔接、联动发展。因此,西安未来国际物流发展方面,要做好物流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信息化发展,为建立国际物流中心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从产业营商环境与人才方面来看,西安位于首位,成绩突出。西安市确定了“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的宏伟目标,跑出了“追赶超越”的加速度,由点及面、细致入微、一步步打造出了具有西安速度与西安温度的营商环境。“五星级服务”和“人人争做店小二”的营商政策,形成了浓厚的“亲商”、“重商”营商环境,工商服务365天不打烊、24小时全智能办照系统等创新手段提升了营商效率,“马上就办、办就办好”、节假日无休的辛苦指数换来了营商环境下的幸福指数。《2018中国营商环境升维百强榜》,西安更是“榜上有名”,“城市人文性格度”、“城市生活美好度”、“政府服务能力度”三个分项指标均跻身全国前十。同时,西安高校云集,人才集聚,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引进与落地政策,也能有力保障物流产业方面的人才。未来,西安还需要进一步加大这种营商环境的优化,增进对国内外人才的“西引力”,助推大西安建设的加快发展。

再次,从产业贸易规模方面来看,西安位于武汉之后,屈居第二位。武汉具有我国中部、九省通衢的交通区位优势,2011年提出“建设国家商贸物流中心”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改变了现代物流业涉及的铁、水、公、空、邮等综合交通运输的众多环节和领域,形成一股发展合力,极大促进了武汉物流产业的发展。联邦快递、敦豪、普洛斯、顺丰速运、阿里菜鸟等30多家物流龙头企业相继在武汉落户。阿里菜鸟、京东、苏宁、亚马逊等九大电商,联邦快递、敦豪、顺丰、“四通一达”等十大快递,普洛斯、嘉民、宝湾、深国际等知名物流地产商纷纷在武汉设立地区总部、大型物流基地或中转分拨中心,武汉的物流枢纽功能得到彰显和提升。2015年,武汉物流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迈上千亿台阶,目前位居全市服务业三大千亿板块第二位;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约1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60个城市物流质量评价中,武汉排名第五;在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名中,武汉货运指数位居全国第二。

表7 因子得分

表8 各城市国际物流竞争力水平的评价结果

最后,从综合排名来分析,西安要借鉴各地国际物流发展的优势,实现自己的快速发展。比如,成都充分发挥中欧班列“蓉欧快铁”比较优势,努力将成都打造成为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区域性国际口岸城市和国家现代物流创新发展示范城市。郑州定位于打造“现代国际物流中心”,积极推进“开美、稳欧、拓非、连亚”,打造贯通全球的航空运输通道。建成济——郑——万、太——郑——合通道,开通至沿海港口的快捷货运列车,构建东联西进、陆海相通的国际运输通道。

大西安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策略

总体上看,西安市国际物流实现了较快发展,但与“一带一路”内陆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产业规模偏小、服务质量不优等问题依然突出,大西安的区位优势和物流科教资源优势并未完全转换为物流产业聚集优势。在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支撑能力、物流企业服务能力、区域竞争力和产业贸易规模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未来,应抢抓“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陕西)自贸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大西安建设、临空经济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西安在地理区位、科创资源、产业发展、投资环境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多方发力,从物流企业自身发展、政府政策引导、金融支持和物流园区示范带动等方面加快建设,朝着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辐射亚欧非的国际物流中心城市方向努力迈进。

具体建设策略:一是增强物流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包括培育大型物流集团和对新老中小型物流公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不断完善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加速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和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水平,实现公共信息网络与企业物流网络的有效结合;发挥西安高校资源优势,引进和培养物流专业人才,推动物流标准化和国际化。二是完善政策引导和支持。包括完善物流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改善土地、税收、收费、融资、运输管理、企业兼并重组、园区建设等扶持大西安物流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做好物流产业重点项目的实施,通过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加强物流行业监管和规范,并不断提高物流统计的基础工作,实施好社会物流统计和报告体系。三是强化金融支持力度。包括做好重点物流项目金融支持,并加强管理,促使重点项目能实现预期经济社会目标;鼓励大型物流企业直接融资,以加快物流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发展物流金融业务,加深物流企业、融资企业、银行之间的联系。四是发挥国际港务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国际港务区为载体,建设大型物流基地,以此带动全市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

猜你喜欢

西安一带一带一路
西安2021
Oh 西安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