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渠道下商贸流通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
——基于2001-2017年时间序列分析
2020-03-16黎超
黎 超
(广东白云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广州 510450)
引言
从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理念提出,到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国的兴起,再到美丽乡村的指向,在城乡二元体制结构背景下,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巨大差距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尤其在外贸形势不容乐观、投资增长受阻的新形势下,居民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马车”。近些年,随着农村消费市场被大力挖掘,农村消费渠道逐步拓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呈现下行趋势。2001-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平均比值为3.147∶1,近五年消费差距比值则平均稳定在2.386∶1的水平,城镇居民消费远高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一方面,这是由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高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396元,是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7倍。另一方面,农村流通体系不完善,物流、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导致农村流通成本远远高于城镇,直接削弱了农村居民的购买力。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加速了农村市场化的进程,促进连锁零售等新型业态的发展,弥补农村购物不便和物品缺乏多样性的不足。
随着“重生产,轻流通”观念的转变,商贸流通业近几年在我国取得了快速发展,逐渐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201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80986.9亿元,商贸流通业增加值达到140774亿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了7.8倍和6.7倍。流通行业从业人员总数也快速上涨。2001年批发和零售业年末从业人员总数仅为404.6万人,2017年已达到1183.8万人。同时,随着流通设施的改善,流通业批发市场数、企业数和营业面积等也随之大规模发展,带动了流通业规模的快速扩张,2017年批发业和零售业法人企业单位数分别达到了100988个和99182个。在新型流通方式上,传统批发市场略有式微,新型流通方式如连锁零售、电商等形式迅猛发展,据统计,百货零售法人企业数和超级市场零售法人企业数2017年分别达到了6311个和5335个。
流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在吸引和刺激消费需求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尤其是2008年以来,在我国经济进入换挡期的严峻形势下,深化商贸流通体制建设、扩大商贸流通发展规模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必然选择。
文献综述
关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之间的关系,目前国内不少学者都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进行了研究。
在直接影响效应上,李先玲等(2014)从中国城乡流通水平视角,认为缩小城乡流通水平有助于促进缩小城乡消费差距。谢乔昕和宋良荣(2016)、孙文娟(2017)分别在基于2001-2013和2001-2015的省级面板数据固定效应的实证分析中,发现商贸流通业能有效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张瑜等(2017)通过时间序列数据论证了商贸流通业有助于缓解城乡消费二元化现象。李丽等(2018)以北京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表明流通业发展总体上能缓解城乡消费差距。可以看出,现有研究普遍认为流通业有助于缓解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在中间渠道影响效应上,宋则和王雪峰(2010)从不同发展时段入手,提出建立畅销体系是搞活流通、改变流通渠道淤塞,进而增进消费的重要手段。在消费结构升级上,李英吉等(2019)认为中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城乡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转变城乡消费理念,进而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黄湘萌(2019)使用灰色关联理论,认为农村流通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村的消费结构。此外,在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缓和的研究中,起主要作用的并非是收入增加而是消费刺激(谢乔昕等,2016;孙文娟,2017)。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逐渐关注商贸流通业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但更侧重于居民消费理念、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等方面,缺乏直接针对流通业发展与城乡消费差距关系的经验证据。本文则从长时间段入手,研究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并考察了收入渠道和消费渠道对城乡消费差距影响的差别。
双渠道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理论分析
为了后文从收入和消费双渠道分析商贸流通业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本文从传统消费理论和现代消费理论解释了收入和消费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一)传统消费理论
传统消费理论起源较早,也为现有理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该理论主要从不同视角阐述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代表理论有凯恩斯绝对收入理论、杜森贝利相对收入假说和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说。这些假说至今影响着学术界对消费的理解和认知。凯恩斯绝对收入理论认为,收入水平是众多因素中影响消费支出的最重要因素,在消费函数中可表示为:
其中,C表示消费水平,Y表示可支配收入,t表示时间,β为边际消费倾向,从中可以看出,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某种长期均衡的相关关系,体现为消费水平会随着可支配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但这种增加的速度会越来越慢。
杜森贝利在凯恩斯绝对收入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相对收入概念,认为人们的消费不仅受现期消费的影响,还受过去消费和周围消费环境的影响,也就是存在棘轮效应和示范效应,因此他认为消费函数中应包含消费者的平均可支配收入和最高收入水平。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说认为居民收入可包括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暂时性收入只解释了短期的消费波动,与持久消费不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而持久性收入则在长期中持续稳定地影响持久消费。
(二)现代消费理论
现代消费理论主要包括预防性储蓄理论和流动性约束理论,解释了人们为什么不会将所有收入都用于消费,人们的消费是有限制的。预防性储蓄理论认为,为了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比如持久收入的变动、疾病的突发等,人们会有意识地降低消费水平。流动性约束理论则认为,由于受到信贷约束,流动性供给有限,消费者对收入变动会更加敏感,人们也通常会选择减少当期消费以应付未来可能上升的流动性约束。
从上述的理论分析可知,收入和消费(包括消费环境、消费理念等)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对城乡居民而言,城市与乡村呈倍数的收入差距是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最重要原因。此外,由于城乡居民面临的未来风险的不确定性(如收入变动、社会保障等)和不同程度的流动性约束存在较大差异,更是造就了城乡居民不同的消费环境和消费理念,并可能带来越来越大的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趋势。因此,本文将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因素分为收入和消费两个大类,并从商贸流通业发展角度进行探究。
表1 各主成分统计量
表2 变量的KMO、SMC值
表3 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4 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数据、变量与模型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为了探究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作用,本文选取了2001-2017年共17年数据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将商贸流通业界定为狭义流通业,统计范围包括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二)变量和模型
为了检验不同渠道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计量模型设置如下:
其中,congapt为被解释变量,表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cdt表示商贸流通业综合发展水平,(cd*rev)t为商贸流通业综合发展水平与居民人均收入的交互项,表示通过收入渠道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效应。t表示年份,εt为随机误差项。由此可知,β1代表商贸流通业综合发展水平对城乡消费差距的总体效应,β2则代表商贸流通业综合发展水平在收入渠道下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效应。因此,根据双渠道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理论分析,商贸流通业综合发展水平在消费渠道下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效应就为(β1-β2rev)。
被解释变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congap)。目前,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刻画主要有两种,分别为城乡居民消费差值法和城乡居民消费比值法。本文选取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值作为代理变量。
解释变量:商贸流通业综合发展水平(cd)。商贸流通业是典型的规模敏感性产业。基于现有对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测度的研究(石忆邵等,2004;文启湘等,2010),为了考虑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本文选取了四个指标共同构建度量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的指标体系。分别是:第一,商贸流通产业规模(gdpcd)。流通业增加值是最直观反映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的指标。这一指标通过流通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来度量;第二,商贸流通业劳动力规模(labor)。商贸流通业有助于吸纳就业,流通业从业人数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流通业发展状况。本文使用商贸流通业从业人数与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值来度量;第三,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cons)。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于涵盖了商贸流通业,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多个部门,时常被用来衡量流通业的发展状况,本文因而选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年末总人口的比值作为指标之一;第四,人均交易市场成交额(mar)。市场成交额能反映流通业在市场上的流通和交易现状,本文因而选用交易市场成交额总额与年末总人口的比值作为指标之一。
中介变量:居民人均收入(rev)。商贸流通业主要可从两个方面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第一,收入渠道。商贸流通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充分吸纳农村劳动力,从而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第二,消费渠道。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改变了以往农村的闭塞格局,农村的物流、消费随着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得到了极大改善,从而使得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消费也大力增长。因此,本文选取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作为代理变量。
(三)综合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在对各指标数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多个指标转化为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为各主成分统计量,可以看出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0%以上,较全面地刻画了关于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所具有的信息。
为验证主成分分析的合理性,本文进行了KMO检验和SMC检验。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是用于测量变量之间共性关系强弱的指标,KMO值越高,说明主成分分析越能起到很好的数据约束效果。SMC是复回归方程的可决系数。SMC值越高,说明变量之间共性越强,主成分分析越合适。由表2可知,KMO值和SMC值都处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本文所选变量基本符合要求。
因此,本文以第一特征值向量作为权重,得到最终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的综合评价指数为:
表3显示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从表3可看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最大值达到3.350,最小值也达到了2.231,说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一直以来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平均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2.89倍。居民人均收入平均达到12559元,收入可观。商贸流通产业规模和商贸流通业劳动力规模平均比重为10.6%和1.49%,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人均交易市场成交额则平均达到了11916元和4633元,说明我国商贸流通业良好的发展趋势。
(四)实证及分析
单位根检验。为确保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对主要变量商贸流通业综合发展水平(cd)进行了ADF检验,结果显示在滞后6阶的情况下,ADF统计量在5%的水平上可以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4.151<-3.000),因此可认为商贸流通业综合发展水平(cd)不存在单位根。
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实证分析。表4给出了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商贸流通业综合发展水平(cd)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呈负相关,即商贸流通业对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呈显著的促进作用;cd*rev的系数则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加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呈正相关,即商贸流通业通过收入渠道反而扩大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进一步通过系数分解可知,消费渠道下的系数为负,即商贸流通业通过消费渠道缩小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形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在消费渠道上,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通过健全农村流通基础设施,显著推动了农村消费的增长。第一,降低物流成本。流通业的发展带来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村流通成本不再居高不下,能有效刺激群众的购买力;零售网点的丰富也给农村居民购物带去更多的便利性;第二,满足农村居民的多样化消费需求。连锁零售、专卖店等新业态的发展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加多元化、多层次的产品,刺激农村居民消费;第三,推动市场化进程。随着流通业的发展壮大,市场透明度增加,竞争加强,售后服务完善和产品质量的提高给予了农村居民更多的购物信心。因此,商贸流通业可通过消费渠道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起到正面影响。
在收入渠道上,商贸流通业反而扩大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主要是源于流通业行业性质的逐渐转变。随着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商贸流通行业的劳动密集型特征逐渐削弱,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逐渐上升,但农村劳动力往往不能适应流通业新型的高门槛人才需求。这共同导致了我国商贸流通业对农村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大幅降低。因此,许多农民在农村只能从事农产品价值链中收入份额较低的生产端,无法获得更多的非农工作机会,进而阻碍了农村居民增收,制约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增长。因此,商贸流通业通过收入渠道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起到了负面影响。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选取了2001-2017年共17年的数据,在长时段内研究商贸流通业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在进一步的渠道分析中则发现,商贸流通业通过收入渠道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起负面作用,通过刺激消费渠道则起到正面作用。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给出政策建议如下:第一,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充分发挥电商流通优势。目前,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依然较为滞后,政府应设法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帮助建立起完善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连接起农村和城市消费市场,最后成功打造城乡一体的电子商务体系;第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交通运输成本。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亟需突破“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对此,可以优化农村网络分布,鼓励建立配送、冷藏和仓储等多个物流网点;加强商贸物流建设,畅通农村物流通道,健全道路、仓储和转运等基础设施,降低支出成本;完善通信网络设施建设,为农村居民进行网络购物提供更优质的平台;第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村居民增收。不仅要加大对农民的信息建设教育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使其逐渐满足日益发展的电子商务企业用工需求,也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努力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阻碍,使农民能有更多渠道从事非农工作,实现工资性收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