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2020-03-16武庆庆
武庆庆
(山西工商学院 太原 030006)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水平稳步提高,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生活质量获得较大改善。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2018年已达到2822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5%。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突破了4万元大关,伴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具有的资源禀赋优势和区位优势带来的收入提升效应也愈发明显。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援引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19853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112元,增长6.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可以看出,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增长具有一定相关性,收入提升将带来消费支出增加,此外,也会带来消费结构改变。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明确当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关系,能够更好的明确我国经济发展未来方向,具有重要价值。
收入对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机制
(一)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发展历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利益分配机制获得创新,国家、集体和个人分别享有经济创新利益的分配机制使得国民经济发展较快,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收入差距,总体来看,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变化发展经过约5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在改革开放初期,收入对消费及消费结构变化还未呈现明显影响。在这一时期,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较小,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低于0.2,消费经济还尚未凸显。
第二阶段(1985-1990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城镇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私营经济的出现使得传统以工资收入为收入主体的社会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显著上升,以满足物质需求为主的消费加速发展。
第三阶段(1991-1995年),在这一阶段,我国经济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国有企业不断破产重组,私营经济快速发展并促进资本市场形成,改革开放建设成效凸显,对外贸易的发展也使得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愈发扩大,对于城镇居民而言,教育、文化等精神性消费成为日常消费支出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第四阶段(1996-2004年),在这一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繁荣,信息化建设带来了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已达到1万元水平,基尼系数从0.28上升到0.4,城镇居民消费能力也获得较大提升,房地产、汽车、文旅等消费成为常态。
第五阶段(2005年至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当前我国居民消费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从温饱型消费向享乐型消费转变。在这一阶段,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耐用品拥有量不断增加,居民消费倾向逐渐向更高水平的耐用消费品靠拢,消费倾向的调整变化也导致消费结构变化,生存资料的消费在城镇居民日常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下降,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所占比例上升。
(二)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机制
消费结构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经济范畴,因此对其进行解读也需要从不同角度和层次进行。综合来看,当前收入增长对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机制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
首先,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其消费能力有所提升,因此消费需求也相应增长。人们会探寻以往未曾涉足的消费领域,带来消费升级的明显变化。比较显著的例子便是由生存资料消费向精神资料消费转变。
其次,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反映国民产出的增加,即GDP的增加。这一过程也将导致商品产出水平增加,促进新的产业部门出现,扩大人们的消费领域。
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实证分析所用的数据均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为了保证研究的准确性,选取1995-201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验证。沿用统计年鉴中将消费支出分为食品、服饰、居住、交通通讯、教育文娱、医疗保健及家庭用品与生活服务7个大类进行研究的方法,使用SPSS22.0数据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继而完成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变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二)模型选择
为了明确城镇居民收入与其消费结构变化的相关关系,本文选择ELES(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需求函数系统作为实证模型,该模型目前已被广泛用于消费结构的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该模型表述为:
Vi=PiXi+bi(-∑PkXk),其中i=1,2,3,…,n
上式中,Vi为消费者对第i类商品或者服务的消费支出额,Pi为第i类商品或服务的价格,Xi为其相应需求量。PiXi则为相应第i类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支出总额,在成熟的消费市场中,消费者通常不会使用全部资金仅购买特定几种商品或服务,因此式中使用bi变量刻画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即其收入在用于各类商品或服务基本需求之后,余额用来追加另外i类商品或服务的比例,其中0<bi<1。为了便于分析,设Y为消费者人均纯收入,Vi=PiXi+biY。
(三)参数估计及检验分析
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与总消费支出的关系。本文通过对ELES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对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其消费支出的关系进行研究,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综合表1得 到 有 关Vi的 表 达 式:Vi=-56.8880+0.65322Y, 其 中 R2=0.993144,F=189.201。 综合来看,由于F统计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因此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整体效果。R2=0.993144说明模型拟合度较优,消费支出的99.31%可由人均收入变化进行解释。根据Vi表达式可以看出,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与消费支出呈线性变化关系,线性较为明显,说明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与消费支出变动联系较为紧密。
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与消费结构变动的关系。在明确了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与消费支出变化的关系后,根据居民在日常消费过程中消费类型的变动可以知晓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对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
根据对当前城镇居民在食品、服饰、居住、交通通讯、教育文娱、医疗保健及家庭用品与生活服务7个主要消费领域各自支出的情况,进一步以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Y为自变量,以上述7个消费领域为因变量,分别设为V1,V2,V3,…,V7,并进行统计检验,得到如表2所示的参数检验表。
综合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城镇居民纯收入增加对其消费的直接促进作用较为明显。通过t检验可以看出,所有ai值都位于显著性水平下;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进行F检验可以看出模型呈现显著变化,模型对于各变量的解释效果较好。因此对于当前城镇居民消费而言,纯收入增长性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其消费结构转型变化,从回归方程的判定系数可以看出,除服饰、交通通讯以及食品消费之外,其他方程的判定系数高于0.80,因此城镇居民纯收入提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其消费结构变化方向。包括居住、教育文娱、医疗保健及家庭用品与生活服务4类消费因素,在80%的水平上可由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变化进行解释。这也说明居住、教育文娱、医疗保健及家庭用品与生活服务等消费是城镇居民因其人均纯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消费类型,而服饰、交通通讯以及食品消费作为一般生存性消费的需求反而与人均纯收入变化的关系不甚紧密,这也说明居民消费结构的确呈现出由经济不发达时期的生存资料消费到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精神及享受型消费转变的情况。
表1 ELSE模型回归分析结果
表2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参数估计分析
表3 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统计分析
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与消费边际倾向变动的关系。在明确了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其消费结构变动存在线性关系后,针对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其边际消费倾向变动之间具有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能够更好地明确当城镇居民在收入增加后将把更多可支配收入用在哪一部分消费支出中,以便明确各消费层次对于当前城镇居民消费过程的影响大小。本文构建的ELES模型中对消费者边际消费倾向进行了界定,通过对bi进行研究,明确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其边际消费倾向的关系,得到如表3所示的统计表。
通过ELES模型对bi进行检验,可以看出城镇居民纯收入的增加应用在不同消费层次上的倾向有一定差异,在全部7个消费类别中,城镇居民将新增收入用在食品及医疗保健、服饰消费方面的倾向最为明显,分别呈现出23.31%、22.20%及15.08%的比例,而对于居住、交通的进一步投入较少。
因此,综合来看,城镇居民消费边际倾向也与其消费结构一样受到收入变动的影响,但是影响的方向有一定差异。对于城镇居民而言,在人均纯收入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会增加精神性及享受性消费,但是在人均纯收入既定的情况下,其更倾向于将新增收入用在生存性消费之中,这一点也符合经济学对理性经济人消费行为的预期。
结论
本文综合使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变化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关系,随着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不断增加,消费由生存性消费(如食品、服饰等)转向投资及享受性消费(如教育文娱和医疗保健类消费)。另外本文还对城镇居民收入与其边际消费倾向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对于指导城镇消费领域建设和促进消费增长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