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学生就业协同机制创新探究*
2020-03-15李夏芳许树沛
李夏芳,许树沛
(1.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7;2.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州510641;3.广西大学,广西南宁530004)
新时代背景下地方工科高职院校就业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从全国范围来看,高职院校大多数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从表面上来看比较乐观,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专业标准与劳动力市场岗位标准适配度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毕业生职场适应能力与企业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还比较突出。许多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专业设置结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毕业生实践技能、学生就业观念等因素是造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原因。其中,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改革滞后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与社会和企业职业岗位要求不匹配等两个方面问题最为突出。据《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数据》显示:在高职院校和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全过程参与制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合作企业比例仅达到15.8%,部分过程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合作企业比例为32.2%,没有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合作企业的比例达到52.0%。在高职院校和企业联合开发专业课程方面,有合作企业参与进行专业课程建设的高职院校比例为45.6%,没有相应企业参与专业课程建设的高职院校还有54.4%。在高职院校和企业联合开发教材方面,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使用高职院校和合作企业联合研发专业课程教材的高职院校比例仅达到33.6%,以使用合作企业单方面自主开发的培训教材为主的高职院校比例为19.7%,以使用学校自主编写的教材为主的高职院校比例仍有46.7%。[1]
这些数据说明:中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设置、教材开发等因素构成的人才培养体系没有真正适配现实中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目标,使用的教材中有将近一半是学校“闭门造车”自编的教材,有将近二成是学校简单地从企业那里随手“拿来的”培训教材。这里姑且不论这些教材的质量,仅从企业培训教材的使用对象来看,显然就不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这种不接地气的人才培养体系将会导致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无法适应企业真实需要,也导致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岗位适应能力不能够符合企业相应岗位的真实需要。[2]我们不难发现:高职院校仍然有一定比例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思改进,仍然是简单地使用“独门独户、闭门造车、简单照搬”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工作,很显然,通过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是现代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人才培养方”和“人才使用方”之间形成了“两张皮”,互相脱节,双方无法完美地对接。由此可知,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与学生就业途径协同创新显得极为紧迫,也是破解这种困难局面的真实需要。因此,下文以广西某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与学生就业途径协同创新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与学生就业途径协同创新的理论依据
(一)“双元制”职业教育理论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现代工业化背景下“双元制”职业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典范,工学结合的样板;其起源于德国,曾被称为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经济发展和腾飞的“秘密武器”,也是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后德国经济得以稳步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作为装备制造产业世界第一强国,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对国家发展起着基础性智力支撑作用。所谓“双元制”(Dual System),指的是民办的企业(私人)作为“双元制”中的“一元”,公办的学校(国家或地方政府举办的学校)作为“双元制”中的另“一元”;这两“元”共同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制度。[3]在中国,我们称之为职业学校及有关职业教育制度。从法律视角来说,“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企业法人与职业学校法人在各自必须遵循法律合约的基础上合作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模式。从教育目标制定视角来看,校企双方协同制定和完善人才教育目标体系。从教育经费投入分担理论的视角来说,“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企业与国家各自分别承担职业教育经费等资源投入并共同合作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模式。从教学过程理论视角来说,“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将在企业里基于职业实践的现场观摩实践学习,与在职业学校里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知识及相应的通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模式。从学生就业路径视角来讲,校企双方协同为毕业生做好招聘、甄选、入职培训等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双元制”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双元合作,企业主体,教育调节,育人为本,工匠为出。“双元制”职业教育理论的启示是:高职教育不能仅靠高职院校这一方来闭门造车培养人才,更需要构建完善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还需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与学生就业途径协同创新,才能更好地使高职院校毕业生供给与企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
(二)创新生态系统理论
创新生态系统是基于创新系统理论,结合生态学有关理论而提出的概念,是近些年来在国外兴起的一种新型创新管理范式。它是指围绕在一个核心平台周围的产品端和用户端主体,通过创新活动相互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创新生态系统具有层次性、动态性、自组织性等特征。[4]从高等职业教育来看,人才培养就是一个核心平台,围绕这个平台的产品端和用户端主体分别是高职院校方和企业方,双方通过协同育人创新活动相互联系就形成了网络。这个行为活动网络就构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活动的创新生态系统。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和企业围绕人才培养活动协同创新所形成的行为网络,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来看,其实就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生态化。创新生态系统是创新全要素资源的协调系统,以实现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融合为主要目标。创新生态系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创新系统,由强调政府主导下的资源投入发展模式转向依靠市场主体培育,以实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自组织成长为主要目标。创新生态系统给我们理论的启示是,在高等职业教育区域里,我们要在建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基础上通过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活动构建创新生态系统;通过创新生态系统依靠市场主体培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自组织成长,惟其如此,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人才培养端与人才需求端的自组织化精准对接。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与学生就业途径协同创新的模式设计与实施
以下基于“双元制”职业教育理论和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实际案例为主案例(以下简称“案例学校”),按照“双边纵向支柱、逐层横向交融、校企无缝对接”模式设计,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学生就业途径精准对接问题深入地探讨和分析。
(一)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做好顶层设计
校企合作协同创新机制的构成因素包括校企合作的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这里所谓的校企合作体制,主要指的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组织结构、组织职能和岗位责权的调整与配置,通俗而言,是指机制中“硬件”部分。例如,案例学校在学校和企业高管层面设立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在系部设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在系部以下设立专业课程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执行团队,建成了“学院领导、系部主导、团队执行”三层校企合作管理体系。所谓校企合作制度,广义上讲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条例、办法、实施意见以及任何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通俗而言,是指机制中“软件”部分。例如,国家政策法规中有关校企合作的条款,省部级的有《广西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中有关校企合作的条款,案例学校的有《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章程》等制度安排。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有关校企合作协同创新机制相应的体制和制度的建立、创新和完善,机制的功效在实践中才能得以体现,从而实现其溢出效益,助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途径与企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从案例学校的视角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与学生就业途径协同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顶层设计”正是从系统工程学视角提出的政策制定行为模式,强调的是一项工程“整体理念”的具体化。[6]具体而言,高职院校要完成校企合作机制与学生就业途径协同创新这样一项系统工程,就必须以理念一致、功能协调、结构统一、资源共享、部件标准化等系统论的方法,从高职院校和企业全局发展战略视角出发,对项目的各个层次、要素进行统筹考虑。由此看来,顶层设计是新时代高职院校解决校企合作机制与学生就业途径协同创新过程中所出现的错综复杂矛盾的重要路径。案例学校高度重视政策的顶层设计,做好了三个方面的设计。[5]
一是明确提出政策总体目标:促进学生就业途径拓展、提升学生就业质量。在这里就是要回答为什么出台该政策以及追求什么目标的战略问题,这是理念层面对价值和目标的顶层设计。
二是规范制定管理制度文件:根据国家和地方教育法规政策中包含的校企合作的有关规定,学校和企业制定了《广西某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章程》等校企合作制度的文件。为了确保上述价值追求和政策总体目标的实现,案例学校通过系列政策的出台,选择使用多种具体的政策手段和工具,将校企合作有关内容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其包含权责分配、经费投入、项目管理、专业教学、实践及质量保障等方面制度内容。
三是科学设计活动运行模式:在校企合作机制与学生就业途径协同创新中,案例学校设计了“双边纵向支柱、逐层横向交融、校企无缝对接”运行模式。该模式体现了“三位一体”的地方高职院校电力行业创新协同育人特征。“三位一体”是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融为一个整体。[6]
(二)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探索“双边纵向支柱”协同育人模式
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是一种合理性强、工作效率高的运行机制。在实践中,案例学校高度重视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的关系,在政策制度体系框架下推进各项改革,搞好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衔接,确保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与学生就业途径协同创新整体联动,发生“化学反应”,以期更好地推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工作,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精准化和质量。[7]为了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的关系,案例高校高度重视构建“双边纵向支柱”合作模式。它是指在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的合作机制中构筑自上而下的组织脊柱,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与学生就业途径协同创新双边纵向自上而下“一竿子插到底”,避免“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的不良现象。“双边纵向支柱”中的“双边”之一边是某高职院校,另一边是某企业;“纵向支柱”是指高职院校方(或企业方)从最高层到中层再往下到基层逐级地联结构筑成校企合作机制中的纵向主轴支柱。“双边纵向支柱”是指高职院校方纵向主轴支柱和企业方纵向主轴支柱平行排列构成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中两个纵向主轴支柱。以案例学校为例,该校为校企合作的一边,沿着“学院领导层——系部管理层——各专业课程骨干教师团队”的纵向主轴线构成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中的一个纵向主轴支柱;广西某电网公司作为校企合作的另一边,该公司沿着“公司高管团队——中层管理团队——基层各专业技师团队”的纵向主轴线相应地构成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中的另一个纵向主轴支柱。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中两个纵向主轴支柱沿着“领导——指导——执行”的纵向主线逐级组建了相应的人才培养决策咨询组织体系,高层有专业理事分会,中层有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基层有专业课程教学执行团队;两根“纵向主轴支柱”直插到底,一个纵向主轴支柱是由高职院校一方构筑的,另一个纵向主轴支柱是由企业一方构筑的;两根“纵向主轴支柱”并排构成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决策咨询机制中两根纵向支柱。
在“双边纵向支柱”合作机制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高职院校沿着“学院领导层——系部管理层——各专业课程骨干教师团队”的纵向主轴线,企业沿着“公司高管团队——中层管理团队——基层各专业技师团队”的纵向主轴线,校企两根纵向主轴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定期或不定期地交织在一起,共同研究制定教学质量标准,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开发教材更新教学内容,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例如,案例学校与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实训室;与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汇川自动化实训室;与南宁能迪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工业自动化研发与生产技术中心。这些共建成果,由学校和企业高层的决策,中层管理部门指导,基层专业教师和技师团队执行,双方从上到下一贯到底,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共建项目建设,使之培养出企业发展所需要的高质量技术人才。开展“双边纵向支柱”合作模式,在实践中可以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途径精准对接合作企业提供制度机制安排,减少学生就业目标企业的盲目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三)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探索“逐层横向交融”协同育人模式
“逐层横向交融”是指在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的合作机制中构筑“高层—中层—基层”三个层面的双边联动机制,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与学生就业途径协同创新逐层横向交融。“逐层横向交融”是指以专业建设为纽带,构建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基本单元的校企共建、校企双方人员构成的专业建设决策咨询组织体系,既有从高层到基层的各层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纵向结构,又有横向同一层次校企双方人员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8]高层有学院领导团队和企业高管团队的双方人员相互交融而组建的专业理事分会;中层有高职院校系部管理团队和企业中层管理团队的双方人员相互交融而组建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基层有学院方各专业骨干教师团队和企业方相应专业技师团队的双方人员相互交融而组建的专业教学执行委员会。以案例学校为例,从大范围上,以专业大类划分单位成立了现代电力工程类、现代能源电力与发电工程类、电子与信息工程类、财经与管理类、机电工程及自动化类、建筑工程类、汽车与交通类等专业理事分会;从中间层面,以系为单位成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群、经贸管理专业群等38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这些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包含有一百六十多名企业和校外有关专业的专家;在每一个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中,校外企业技术人员占50%以上;从小范围上,以专业为单位成立了专业教学执行委员会,即专业课程教学执行团队。
在“逐层横向交融”合作机制中,“一课双师”校企教师混编是案例学校校企合作机制与学生就业途径协同创新的新举措。“一课双师”校企教师混编教学模式是指由企业方和校方各派一名任课教师共同完成某一门专业课程授课任务。这种校企协作性极强的教学方式,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共识、共享、共进,体现了“三位一体”的地方高职院校电力行业创新协同育人特征。学校教师专业理论基础扎实,教学技能熟练,但行业应用型能力较弱。相对而言,企业教师实操经验丰富,实践能力过硬,对岗位需求的技能把握比较到位,但教学技能偏弱。[5]对此,案例学校通过开展“一课双师”教学示范活动,鼓励企业方和学校方的教师相互学习,弥补各自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共同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企业教师还经常为学生开展职业素质和就业培训,帮助学生提高就业面试技巧,了解就业市场,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可以为高职院校学生专业与合作企业的岗位需求精准对接,减少学生就业目标岗位的盲目性,有效地提升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匹配度,有效降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转岗率。
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与学生就业途径协同创新的实践成效
“校企无缝对接”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与学生就业途径协同创新的绩效目标。“校企无缝对接”是指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通过校企合作机制直接对接、互补优势、互相促进,使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禀赋特质和功能优势全面充分地显示出来、相得益彰,无缝对接企业实际的人才需求,精准地培养出企业适用的、合格的专业人才。例如,在实践中通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与学生就业途径协同创新,案例学校立项建设了一批学院级优质专业和重点专业,建成了一批示范品牌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自动化、供用电技术、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等7个专业获得中央财政专项支持,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性电子技术等9个专业获得省级优势或示范特色专业建设立项。事实表明:从这些学院级优质专业和重点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很快就适应企业的生产需要,广受企业欢迎,学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高职院校优质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后有效地推进企业长足地发展;校企双方通过人才培养渠道形成了相得益彰的双向促进的溢出效应。近三年来,案例学校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均在95%以上,40%以上的毕业生被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和广西50强企业录用,用人单位满意度高达98%。学院连续11年荣获“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称号;连续7年荣获广西电网校园招聘录取人数第一名,2018年获得了南方电网校园招聘全国第一的好成绩。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与学生就业途径的协同创新,是基于双元制职业教育理论、立足中国国情、在实践中探索而形成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精准对接的新模式,也是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重要举措。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立足地方的自然禀赋和社会实际,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机制与学生就业途径的协同创新,将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途径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精准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