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影响
——研究综述及展望
2020-03-15张力派陈玲玲
□ 张力派 程 晨 陈玲玲
(1.上海外国语大学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上海 201620; 2.郑州大学 商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3.东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一、引 言
财务信息是市场经济体制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信息不对称使得市场有效性和企业效率受显著制约[1],而财务舞弊将加剧这一后果,严重破坏资本市场健康运行,侵害公司商业声誉和利益相关者利益。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安然公司的破产,美国掀起了一波公司欺诈浪潮,相关债权人和股东因财务舞弊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企业陷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相应研究也应运而生,集中在财务舞弊行为的影响因素、效应和应对措施。
财务舞弊,是企业欺诈的典型行为,本质是故意提供误导性财务报表的行为,这与会计公正、公允的固有属性相矛盾。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SAS82《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欺诈的考虑》中将财务舞弊认定为“管理层或其他会计人员在财务报表中故意漏报、错报或泄露,以对报表使用者形成欺骗和误导。”
过去公司财务舞弊的案件里,常有会计活动当事人为逃避税款、分得高额红利、掏空资源、秘密提取公积金等,经事先周密的安排,有意制造虚假财务信息,从而谋取私利。对于该类行为,在未来的相关识别与预警工作中,必须有效甄别其影响因素和与潜在风险效应,并寻找针对性措施;并且自2014年以来,会计等工作活动开始逐步引入大数据概念与技术,关于新技术运用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是《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所确立的该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这必将从信息披露、业务流程、经营模式等层面对人为舞弊行为产生冲击。
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总结并寻找其在传统研究领域的不足;并结合大数据分析、区块链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来为企业财务舞弊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从而深化企业管理改革与财务智能化的推进。
二、企业财务舞弊的传统研究述评
(一)企业财务舞弊影响因素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上市公司也发生了许多重大欺诈案件,特别是2020年瑞幸财务造假案件,让社会对财务信息质量有更高的敏感度。这些舞弊案例为研究上市公司财务欺诈提供了重要素材。但中外国情和经济体制不同,即使国外前沿的成果对缓解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问题也有一定局限性,应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具体情境来探究症结。
1.国外财务舞弊因素研究述评
国外学者对影响因素的研究,往往将财务欺诈与管理者特征、企业文化、内部控制环境、薪酬激励等相联系,起步较早,成果相对丰富。
在管理层特质与企业环境中,首先,Malmendier等[2]研究显示,可衡量的管理者特质(例如过度自信和幼年成长经历)对企业融资决策、财务操纵行为有显著解释力,从而影响财务信息真实性。从2008年开始,Cohen等[3]发现,不节俭的高层管理者往往处于相对宽松的控制环境,在他们任职期间,内部人员犯欺诈和非故意材料报告错误的可能性相对较高,而且与欺诈风险增加相关的文化变化更可能发生在不节俭(相对于节俭)的高层管理者掌权期间——包括任命一位不节俭的首席财务官,增加高管以股权为基础的虚报动机,以及降低董事会监督。Hail等[4]则支持了这一观点——腐败文化严重的公司更可能从事盈余管理、会计欺诈、期权回溯和机会主义内幕交易。Conyon和He[5]补充道,企业欺诈行为的发生数量与CEO薪酬水平负相关,在私人控股企业、CEO与董事长分任的企业、位居发达地区的企业中,CEO舞弊行为往往面临更高的赔偿金额,其抑制效应更加明显。即使存在独立董事的外部监督介入,也存在特定条件下的负效应。2014年,Brochet和Srinivasan[6]发现,首席执行官和独立董事之间的政治取向一致与公司估值较低、运营盈利能力较低,以及内部机构冲突增加有关,比如解雇表现不佳的首席执行官的可能性较低、首席执行官对薪酬表现的敏感度较低及会计欺诈的可能性较大。Kuang和Lee[7]也指出,独立董事私人社交网络存在“黑边交易”,会加剧企业经营风险。
综上所述,管理层的节俭程度与公司财务欺诈行为概率呈负相关,不节俭的管理风格会衍生出腐败的企业文化从而加剧财务欺诈的可能性,而且研究表明管理层的薪资水平越高,企业管理层与外界社会的沟通交流越频繁,企业欺诈行为可能性越小。以上因素都是围绕管理层风格与公司文化等主观层面,客观层面分析较少,比如公司治理结构层面与企业财务舞弊的分析。
在公司激励层面上,2006年Erickson等[8]经过一系列实证检验,发现没有一致证据表明,高管股权激励与欺诈行为有关。但此后研究相继否定了此结论。例如2010年,Armstrong等[9]提出一些相反证据,在CEO的股权激励水平相对高的公司,会计违规行为发生频率较低。此后三年,Strobl[10]发现,投资者和金融分析师广泛使用会计信息来辅助价值型股票,从而激励经理人操纵收益,影响短期股价表现。Biggerstaff等[11]表明,公司中若存在首席执行官个人从期权回溯中获益的现象,则更可能从事不正当企业行为。Hass等[12]对中国企业分析,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可显著增加其编造虚假信息的动机,这在国有企业尤为明显。Li等[13]也通过对企业在IPO活动前高管股权激励研究,发现其增加了财务舞弊案件。Zhou等[14]在2018年进一步发现,考虑股权激励前提下,薪酬回报等措施对企业财务欺诈行为的作用还受“企业有无退市压力”调节,退市压力大的企业,高管薪酬对欺诈行为缺乏抑制效用;无退市压力的企业,抑制作用高度显著。可见,企业内部激励等也可能诱导管理层采取不正当途径。
上述研究表明,当高管的个人所得与公司的绩效紧密挂钩时,个人管理者会更可能从自身利益出发操纵公司财务报表,导致财务舞弊。关于公司激励制度对企业财务舞弊的影响的研究已较充分,学者们对激励制度影响的结论差异,是否是因公司间监管制度不同,仍待考究。
2.国内财务舞弊因素研究述评
我国的证券市场还处在发展阶段,对于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影响因素等也须要不断进行探索。这对合理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维持市场经济健康运作都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国内主要探讨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针对该行为影响因素,国内研究集中于内部控制失调、关联交易、市场化监管不规范等。
内部控制缺陷会导致管理层欺诈行为,而关联交易则创造了潜在机会。朱锦余和高善生[15]发现,由于企业日常监督不利,导致舞弊公司表外业务比重较高,其舞弊行为往往持续二到九年。随后,韦琳等[16]选择2000—2009年发生财务舞弊行为的A股公司为实验组,并配对非舞弊公司作为控制组,建立实证模型,发现两类公司间营业利润——经营现金流量、外部董事比例等描述压力和机会的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压力越大、机会越多,舞弊可能性越大。郝玉贵和刘李晓[17]以紫鑫药业2010年涉嫌虚假财务报告案为例,认为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舞弊的动机在于提升股价,从而最大程度实现解禁套现,在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和审计人员失职时候可以为关联方交易舞弊提供可乘之机。洪荭等[18]在2012年发现治理结构不完善以及增发配股引发的组织需求度越高,会制造更多舞弊现象。钱苹和罗玫[19]于2015年也通过建立预测模型,发现“股权集中度”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可鉴别公司造假,须通过改善监督机制和优化股权制衡,抵制“大股东掏空”。2018年,王鲁平和陈羿[20]通过构建博弈模型,认为公司管理层和外部审计的动态博弈结果将形成“舞弊行为”的多个均衡状态,二者力量对比决定了欺诈程度高低。研究表明,股权制衡对财务舞弊有抑制作用,而财务舞弊手段多体现在表外业务中,财务作假与内部控制缺陷有着直接关系。从公司业务职责进行分类,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分为授权控制,分工控制,业务记录控制,财产安全控制,书面文件控制以及人员素质控制,可着重分析企业财务信息舞弊主要受内控制度的哪些具体层面影响。
在证券市场与金融机构监管层面,吴永明和袁春生[21]研究发现,制度环境与企业的会计舞弊行为有显著的反向相关关系,各区域市场化指数所代表的监管水平差距、投资者保护程度等制度因素都会有效促进或抑制会计舞弊。部分学者实证研究涉案行为与政治联系的关系,得出存在政治联系的公司涉案更加显著,说明会计舞弊可能还源于政府等利害关系者[22-24]。而曾月明和许素[25]发现,监管机构和中介机构是IPO舞弊的重要诱因,保荐机构责任缺失、发审委审核不严、处罚轻并滞后是会计舞弊的"共性因子"。由此可见,法律和经济环境是产生会计舞弊的又一大根源。
上述研究表明,金融机构监管程度与企业财务舞弊呈负相关,而金融机构监管程度取决于宏观环境指控,存在政治联系的企业财务舞弊的可能性更大。如何针对存在政治联系的企业有的放矢地设置监控制度是部分企业防范风险的重要命题,该领域须要更深层次的剖析。
(二)企业财务舞弊效应研究
财务舞弊行为会导致一系列不利后果,不仅损害了公司自身的财务和商誉,而且使相关企业、投资者、债权人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1.国外舞弊效应的研究述评
对于舞弊效应研究,国外学者相继在经济业务、企业声誉、管理层席位等方面入手,认为以财务舞弊为主的虚假陈述对市场伤害最明显。
2008年,Graham等[26]发现,在财务重述时,存在欺诈行为的企业之后贷款往往有到期快、背书保证限制多、利息高等特点。此外Fich和Shivdasani[27];Cline等[28]; Files等[29]从企业声誉入手研究,发现存在诈骗行为的公司独立董事即使在本公司地位未受削弱,在其他公司董事席位也会有明显“衰退”——这在管理能力较强的公司更为明显。此外,存在欺诈行为的公司董事更可能失去在其他治理更佳的公司职位,其离开往往与这些公司估值上升有关。Jose和Gideon[30]还按代理理论框架预测的方向,认为财务欺诈风险会显著影响契约使用。
以上研究揭示了财务舞弊会严重影响投资者对投资环境信心和资本市场效率。国外的研究表明:微观层面上财务舞弊会造成企业再融资难题,也会对企业高管地位产生负面影响;从宏观角度来看,财务舞弊会对投资者信心和资本市场运行产生负作用,但具体的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分析。
本文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需求为落脚点,对基于LISP协议环境下的虚拟化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两种优化方案,基于LISP协议的网络虚拟化具有很多优势,例如:保证LISP节点能够和其他LISP移动之间互通等,但也有缺点,例如对映射服务器要求较高,因此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国内舞弊效应的研究述评
国内学者的研究侧重于从企业管理者事中事后行为入手,研究欺诈效应下利益侵占、职位重组、市场信心等问题。
2006年,黄学敏[31]认为,假如公司存在利用财务欺诈、内幕交易等方式进行欺诈获利的空间,公司高管及其控股股东就缺乏正常经营的纯粹动机,导致损害股东利益的舞弊行为。刘明辉和韩小芳[32]以舞弊被公告前一年到公告后第三年为区间,对比发现舞弊公司被谴责公告后董事会变更会显著影响审计师人员结构。马晨等[33]发现,在公司财务重述后的一年内,事务所被客户解聘频率高于未发生财务重述的公司,且因舞弊而重述的公司将着重恢复其声誉。
国内的研究表明,财务舞弊对中小股东造成的负面影响会比控股股东大,财务舞弊也会造成事后审计师人员结构和事务所的变更。
(三)企业财务舞弊应对措施研究
过去学者通过确定管理者行为是否与不道德、不职业行为有关,以及这种行为在欺诈中起到的作用,来研究与欺诈有关的审计准则、规章制度如何将管理者行为作为不道德行为的潜在信号。最后,这些研究旨在找到解决方案,克服欺诈问题。
1.国外舞弊应对措施的研究述评
国外研究认为,抑制财务舞弊的措施包括册立法案,程序化鉴别企业财务行为,商业治理评级,属地监管,独立董事责任牵制制度,公司内控优化等措施。从公司内部治理层面,如何利用权责分配制度,对企业的职责重大岗位进行相互牵制,有效防范公司财务舞弊的负效应,加强公司风险控制,须学者们进行深层次研究。
2.国内舞弊应对措施的研究述评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也值得高度重视——郑百文案、中航油巨额亏损案、四川长虹巨额欠款案等, 都反映出我国公司治理中财务控制薄弱以及财务信息有效披露不足。在应对措施上,国内研究在借鉴国际成果基础上由浅入深,逐渐契合中国国情。
起初,2005年,崔宏[40]基于问卷调查方式,从注册会计师行业经验、常见案例和手段中总结出财务造假识别方式。其后,学者尝试从定量层面得出更精确结果。陈凌[41]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欺诈动机、手段及识别欺诈的财务指标研究,采用参数估计、非参数估计、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建立基于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信息的 Logistic 回归模型,以判断公司存在欺诈行为概率;钱苹和罗玫[19]根据表征财务造假和盈余管理等特征指标,建立了更适合中国资本市场的舞弊预测模型。汪昌云和孙艳梅[42]从股权改革视角,发现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易导致欺诈发生,须要对其加强控制以抑制财务诈骗。洪荭等[18]提出完善审计意见类型和事务所变更代表的发现机制,可减少欺诈。陈佳声[43]对上市公司与内外部审计师、监管机构间财务舞弊行为进行博弈分析,主张监管部门应加大处罚力度以抑制公司舞弊;治理层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薪酬体系,强化内部审计对管理层约束;外部审计师应保持独立性并正确发挥监督作用。董红星[44]则从企业文化层面入手,将外部监管与企业组织伦理建设结合,形成良好的伦理氛围,提高员工道德敏感性。
国内研究对财务舞弊的方式以及可能性实现了从描述到量化概述的发展,并不断精化量化模型,使之与我国企业具体情况相匹配,在应用性上有所突破。此类模型应不仅应用于分析已发生财务舞弊的公司,还须应用于市面上同类型公司,以大数据形式建模,达到为投资者扫雷效果。
三、企业财务管理与大数据应用的融合
大数据时代给社会带来颠覆性革命,目前我国大数据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应用仍处初级阶段,财务管理的大数据技术成熟化仍须与时俱进,改善大数据与财务管理的融合方式。
(一)企业财务管理与大数据应用的融合方式
传统会计数据处理方式追求精准性,不允许会计信息失真,目的更偏向客观还原企业发生的历史业务数据,而新兴大数据追求数据使用效果,更偏向于利用企业数据进行追溯分析,并不断调整企业最佳经营模式[45]。秦荣生[46]认为,大数据与企业财务管理的融合主要在于数据采集、挖掘以及分析,大数据样本的丰富性可弥补审计抽样局限,加强企业财务监管。郑伟等[47]通过推理数据式审计流程,认为财务信息采集会采取爬虫技术、传感器等,财务信息大数据处理模式会采用Hadoop等专业海量数据处理平台,财务信息大数据分析会采用查询性分析与多维分析手段。
(二)企业财务管理与大数据应用的融合效应
沈弋等[48]在2014年提出,大数据技术既会在安全性、数据处理分析等方面给企业带来挑战,又为企业协调各部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管理流程。郑伟等[47]认为,大数据处理会改善财务、客户和内部运营,提升预算资金的利用率,提升财会人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与第三方机构交流,从而有效预防财务舞弊。
四、大数据应用下企业财务舞弊的新趋势
在互联网金融、区块链、5G、云计算等大数据技术应用下,企业财务管理发生显著变革。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成熟与发展,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对大数据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未来大数据技术在会计、审计等业务中的广泛运用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在会计信息化时代,云会计以其低成本、高效率、资源集约化的特点显现优势。但大数据在企业财务信息中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初步引入智能分析手段后,财务舞弊现象开始产生新变化[49]。1989年和2006年,Wright和Ashton[50]、Wu[51]均将审计手段从人工改用计算机,转向数字化模式——前者主张确定审计调整与注意力导向程序,后者主张在连续审计中对细节和连续性方程持续检验。Green和Choi[52]根据行为模式创建的分类模型应用于测试样本,利用不同的期望方法来开发数据输入,作为对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类的调查规则。神经网络技术允许通过同时评估孤立的分析过程(AP)来开发模式聚合——在审计的初步阶段,一份被列为舞弊的财务报表会向审计人员发出信号,要求他们在实地工作期间增加实质性检验。Murthy[53]构建了基于XML持续审计网络服务模型,并对网络经济系统实现了动态数字化监控。Salijeni等[54]通过对汇业银行访谈,探讨了BDA技术与审计事务所的融合趋势。
(一)大数据应用对企业财务舞弊的影响
大数据应用对我国企业财务信息的意义,体现在知识维度的人才体系、理论体系、信息技术,以及实践维度的市场、产品与应用,在经历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后,我国财务信息开始步入智能化时代[55];孙健和刘梅玲[56]也提出“智能财务”理念,这为企业审计虚假财务信息提供技术支持,克服了人工审验的局限性。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将给国家经济社会运行与发展带来深刻影响,而国家财务审计是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审计等业务大数据化是国家和企业财务信息安全实现全覆盖的必由之路[51,57]。
对财务舞弊的影响,首先是改变财务信息质量。王泽霞等[45]提出,大数据等信息化潮流下,会计信息趋于扩大化、复杂化、多元化、工厂化,企业将进一步投身于大数据资产管理和数据挖掘,为其提供专业化实时支持和量化层面控制,从而减少“人为干预”产生的信息虚假现象。但是大数据也不可避免导致“信息超载”,其良莠不齐、非结构化的特质增加了筛选和甄别成本,精确性下降可能引发新的信息安全问题[58];即使保证了信息真实与合规性,但企业能否在该类大数据信息基础上实现效率提高仍有待观察。
其次体现在财务信息披露层面。大数据作为预期的下一轮技术变革核心内容,将影响到企业信息的披露[59,60]。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推广下,信息趋向于公开化、透明化,获取门槛大大降低,从而企业财务舞弊信息更容易受到媒体等关注。沈弋等[48]发现,在大数据环境下,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也将在产生、传递以及储存等表现出新特质,具有融合性、多样性、可追溯性;刘岳华等[61]提出,大数据将会促使以“斯隆模式”为核心的传统财务模式转型,加速企业业务一体化,从而抑制财务信息隐瞒与谎报;2014年骆家駹[62]提出“边界拓展”理论,认为信息化平台搭建会促进企业财务集中管控平台构建,从而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企业年度报告等公开披露数据在大数据冲击下,会更贴近社会责任行为本身,"言"与"行"的时空距离将会大大缩短,"言"反映"行"的渠道也越来越丰富。
此外,多位学者发现大数据也在企业财务模式、企业管理上对信息欺诈产生限制。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中将注重非物质成本管理,引入作业成本法等新模式,财务信息管理将从单纯的全生产过程管理转为全产业链管理,从而加大了审计覆盖面[49];也会从基础数据、IT系统、事务集中处理等方面来推动财务信息共享中心建设,实现传统会计在会计政策、核算流程、信息系统等方面变革[63];随后,2018年梁毕明和郭婧[64]探讨了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到来,使得传统的交易流程完全倒置——信息流驱动资金流,资金流再驱动产品流。区块链等大数据工具出现必然挑战传统三权分立的治理体系,在减少信任危机的同时降低代理成本,低冲突与高度透明度的交易环境将成为未来交易的新常态,业务与财务的融合将更加紧密,从而降低企业欺诈行为频率。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对此已经有一定的实践。
(二)大数据下企业财务信息预警措施研究
在财务信息预警问题上,主要讨论如何运用大数据于日常经营,以及企业制度结构如何适应大数据技术。
国外学者中,最初Knechel[65]在1983年设置一个关于审计过程的随机误差计量模型来动态识别问题;之后Groomer和Murthy[66]演示了一种在数据库环境中使用嵌入到应用程序中的审计模块来解决独特的控制和安全问题的方法——嵌入式审计模块(EAM),这是可构建到应用程序中的代码段,能连续捕获审计信息以防诈骗;Kogan等[67]在1999年建立通过计算机数据库与被审计单位和审计人员永久连接的系统;Dechow等[68],Cecchini等[69]在收集各项财务指标基础上,分别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对企业财务诈骗预报,主要数据来自美国财务数据库;2017年,Appelbaum等[49]依据大数据原理,建立两阶段连续监测模型,分别区分“例外”和“非正常交易”来实现动态筛选和预警。这都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徐文[70]也用实例说明了石油天然气销售企业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数据,来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指出审计工作应充分利用云数据库、分布式拓扑结构、网络审计等大数据技术。
国内学者主要研究在云计算背景下,如何实现会计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并讨论了IT运用下所形成的IT治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的公司治理流程的冲击[71]。刘勤和杨寅[55]从内部控制层面支持了这一观点,发现会计量化将影响内控评价有效性、内控评价结果运用、内控信息系统建设与数据自动化采集、内控风险主动预警等,从而对财务欺诈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的三位一体制衡。在大数据预警措施上,国内外研究已有初步架构和设想。
制度配套问题上,Wang和Pang[59]提出“互联网+”时代须企业智能化来适应需求,通过智能预测手段减少审计摩擦。自大数据技术嵌入企业管理后,何瑛和周访[72]实证检验各关键因素对财务共享价值的影响,认为“战略规划、信息系统、流程管理、组织结构设计”是克服信息不对称的主要矛盾。与之对应,秦荣生[46]指出,强化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审计的措施包括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加快审计法规完善、建立行业数字化平台、加强产品研发。但在具体操作上仍缺详细讨论。
五、未来研究展望
综上分别对企业财务舞弊的传统与前沿研究进行回顾和评述。对当前大数据介入,可作为一个“外生冲击”,对企业非道德行为、内部控制缺陷等产生有效制约。大数据技术应用趋势不可避免,应积极适应。但大数据如何更好制约财务舞弊,仍须对现存研究不足进行补充完善。
首先,现有文献集中在大数据对企业财务信息影响,体现在信息质量、对外披露、业务模式与治理上。这些研究都局限在企业控制,缺少对利益相关者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监督的考察。债务人、股东、政府、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也会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用更透明有效的财务信息对企业进行监督、评价,产生显著的“外部约束”。大数据对企业信息欺诈的抑制作用应是内外协同施加的,而非仅仅局限在企业内部变革。所以该部分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
其次,促使大数据技术顺利实施的管理配套措施有待深入研究。在财务舞弊预警上,传统研究局限在人工核算等流程完善;但在加入大数据技术特别是区块链后,财务信息具有加密性和共享性,难被外人轻易篡改。大数据必然会对企业管理、日常经营、业务流程与模式形成革命性冲击,亟须从管理制度、设施层面与潮流相匹配,才能更好实现企业优化。当前研究对企业配套措施与基础设施仍缺充足讨论,缺乏实际落脚点,亟需在此方面加强。同时,大数据下“信息超载”“精确性下降”等问题不容忽视,企业也应权衡其带来的安全保密性与公司效率问题。
再次,相当比例的文献集中在使用回归模型对财务舞弊预测。这存在如下问题:第一,由于回归模型强调因果推断,在回归分析中不得不对因果关系解析式进行假设。这种解析式假设往往只考虑了计量模型上的可行性,却忽视了经济含义。第二,预测因子的选取也须要研究人员预选择(例如多采用财务比率作为预测因子),这也增加了后续预测的误差,并且由于财务比率在构造上的限制(分母不能为或非负),致使丢失重要信息。第三,相关模型离不开正态分布的假定,不可观测因素等遗漏偏差均纳入扰动项中。扰动项是否服从独立同分布等假设仍待考究,模型只能在近似条件下成立,干扰了系数估计的准确性。
最后,在大数据技术研究中,我国在机器学习、区块链、量化审计等大数据领域相对匮乏,研究停留在如何适应接受等,缺乏技术上主动创造,须结合国情、市场行情自主研发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