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民办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
——以广东肇庆地区民办高校为例

2020-03-15广东理工学院陈建华陈东旭

广东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公办教学管理民办高校

文/广东理工学院 陈建华 陈东旭

一、引言

民办高校是我国改革开放和高等教育市场化的产物,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人才教育、就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教学管理方面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目前我国处在一个高度发展和变革的时代,信息化、科技化进程日益加快,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日益丰富与频繁,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国家经济的繁荣也为民办高校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民办高校如何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准确把握机遇,突出特色,形成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引领力的特色民办高校,对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本文以肇庆地区民办高校为例,通过调查,发现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存在模式僵化、思想落后、方法混乱及目标单一等诸多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唯有深化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创办出民办高校的特色,才能实现民办高校高水平发展。

二、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教学管理模式僵化,不够灵活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本该拥有较充分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但在实际办学管理过程中,却很难发挥。原因在于目前大部分民办高校的股东为了评估或升本的目的,大量聘用公办院校的离退休高职称人员担任中高层教学管理岗位,但他们当中大部分只是把民办高校当作自己发挥余热的地方,不会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即便真正去管理,也是套用公办高校的管理模式。调查中发现,有的经常“发号施令”,有的经常“朝令夕改”,均表现为不同程度上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更谈不上结合民办高校的特点来发挥其优势,这就造成教学管理模式僵化,不够灵活。

2.教学管理思想落后,不够创新

众所周知,民办高校的生源远不如公办高校,再加上公众对民办高校的认知度不够,使得社会对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存在质疑。有不少家长都认为孩子没有考上公办高校无奈才选择民办高校;甚至有个别家长认为孩子成绩差且又难管教,只希望让孩子混个文凭,不求孩子真正能学到什么。

在实际调查中的确发现有很多老师反映:讲,没人听;问,没人答;课堂纪律差;老师上课没心情,学生听课没激情。总而言之,学生“听不懂、听不进、不想听”,补考率很高。但从学生调查看,我们仍然发现有将近90%的学生都想好好学习,想掌握到真正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他们多数希望老师能细心耐心地教,给予足够的理解与尊重,并能严管课堂教学,严把考试制度。在调查毕业论文设计(实习)时,学生希望在此期间老师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与指导,而不少教管人员却片面地认为学生已离校实习,意味着学生差不多毕业,就可以不用管理与指导。为何会出现如此差异?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教学管理者没有深刻认清“学情”,还保留着松散的课堂教学、传统的课程考核、不严的考试制度及“放羊式”实习等落后的教学管理思想,不够创新。

3.教学管理方法混乱,不够规范

一是教学管理人员经验不足。调查发现,30岁以下的教学管理人员(包括教师)占近60%,他们大多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堂,没有教学工作经验,只好照本宣科,只能简单完成基本教学管理任务。另外,他们也难有机会参加专业岗前培训。因民办高校资金来源单一,很多院校并未设置专项的教育经费用于发展在任教师的进修和继续教育,教师想要获得专业技能教育只能自费,并且不一定有非常好的资源。结果是教师授课能力无法及时提升,也就很难去改进或创新教学管理方法。

二是教师待遇不公,责任心不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赋予了民办高校教师和公办高校教师同等的法律地位,但在现实中却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首先是基本保障方面无法和公办教师享受同样的待遇和公平的竞争机会。调查中发现,有个别民办高校甚至连续8年没有提高教师的基本工资待遇。

其次是养老保险、保障性住房及职称评审,民办高校教师也无法和公办教师相比。特别是随着近几年中央、国务院大力提高公办教师待遇,下放高校职称评审权,但民办高校取得评委资格有限,在评审时并不具备充分的话语权,这一系列政策都使得民办教师和公办教师的待遇差距越来越大。

以上情况均可导致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呈现高流动性,形成畸形的“优胜劣汰”,即优秀留不住,留住不优秀,也就很难潜心专研教学方法。调查表现出:要么素质不高,责任性不强;要么为了生计,四处兼职,分散精力。

4.教学管理目标单一,不够有特色

在调查肇庆地区民办高校过程中发现,他们的教学管理目标大多追求盈利性,功利化色彩浓厚。这往往造成民办高校在市场化背景下俨然成了消费品,极易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平衡不对等。

从经济学的角度,消费者就是上帝,经营者要想有好的收益就要服务好消费者。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市场化的产物,经费完全自筹,没有财政资金支持,其经费来源主要是学费收入,“以学养学”的模式占据主导地位,招生的数量直接决定学校的生存质量,学生的认知也决定着学校今后的招生数量,所以民办高校无法真正发挥其公益性,也就成了一种消费品。

学生作为这个消费品的购买方,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不能对其进行严格的管束和教育;学生有不满意的地方,学校通常会选择牺牲教师的尊严,以达到学生满意,让学校树立好“口碑”,而不是就事情的真相给予师生一个客观公正的说法,澄清是非对错,这样做显然背离教育的初衷。

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精髓在于尊师重道,但在营利性民办高校中是很难遵守的。美国教育家赫钦斯曾言:“当一所学校为谋取金钱时而决定采取一些行动,它必定会丧失其精神。”在这样的环境下,会造成学生价值观的扭曲,学校很难办出特色,很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这不仅是对教师和学生的一种不负责任,也会对学校未来发展构成负面效应。

三、民办高校深化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

1.教学管理模式“去行政化”,探索第三方市场管理

我们要充分发挥民办高校的自主性及灵活性,不可盲目照抄公办教学管理模式,需因地制宜出台教学管理政策,保证政策的适用性、前瞻性和连续性。在实践中要给予教学管理人员充分的自主权,让教师不受过多行政命令的干扰,可以潜心教学和开展科研工作。条件具备的民办高校,可以尝试在二级学院建立第三方市场管理,借助专业化管理与服务来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

2.创新教学管理理念,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与尊重

首先,组织教学管理人员集中学习民办高校教育工作的性质、内容及作用,学习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创新教学管理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其次,在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授课思维,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应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多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有效满足他们,让他们体会到被关爱与尊重,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最后,树立科学的考核观,如在课程考核方面,平时成绩与期末考核成绩的比例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相应调整,让学生体会到考核的“温度”;与此同时,也要严肃考试纪律,提高考试违纪及作弊的成本,让学生体会到考核的“力度”。

3.营造良好氛围,塑造教学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规范教学管理方法

一是设置专项教育经费。强化教学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给予足够的发展空间,培养出更多有素质、有能力的教学管理团队。强化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增加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比如鼓励教师多参加公办院校、兄弟院校的学习交流,以及高等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管理方面的学习和培训,也可以聘请知名高校的管理人员和知名教师到校开展培训。让年轻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创新性地应用到本职工作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授课能力。

二是在福利保障上,充分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比如住房、子女教育、养老等。一所院校能否长期留住优秀人才就在于其是否有足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否倾听教职工的合理诉求。只有解决了教职工的基本需求,他们才能更安心地在教学管理岗位上做出自己的贡献。另外,还可以通过入股的方式让所有教学管理人员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建设,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强化他们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让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与学校融为一体。

4.注重教育本质,统筹教学管理目标,培养国家战略型人才

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善美”。民办高校虽是高等教育市场化的产物,但本质上还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担负起培养社会人才的重任。这就要求民办高校的管理者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兼顾社会效益,合理统筹好办学目标。

一要科学设置专业。民办高校设置专业要科学,要合理,要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讨论,要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设备,塑造并挖掘出具有本校特色的专业,突出“小而精”。不要在申报专业时只是为了迎合社会上所谓的“热门”专业,只追求招生数量增加,却忽视师资力量,结果连正常的教学都无法保证。此外,还应根据市场和区域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在课程设计方面注重实践操作,强化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要注重办学特色。现阶段民办高校首先应找准办学定位,将自己定位于技能应用型高校,以适应新时期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其次应转变办学方向,从野蛮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要求民办高校注重办学质量,努力打造“精品”专业、“品牌”专业,培养出高端制造业、服务业发展所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条件成熟的理工科类院校,可以精心培养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然后坚持教育主业的同时,走多元化发展道路。有实力的民办高校可以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建立“产教融合”发展新模式;有条件的民办高校还可探索社会融资,坚持走“半公益性”教育,最大程度发挥其社会效益。

三要尽可能争取政策支持。第一是放宽对民办高校的教学评估,注重对应用型教学成果的评估。第二是适当放宽对民办应用型高校的教师职称评定政策,可以考虑教学、教研及教改,不要过于强调科研成果。第三是招生政策上给予支持,争取教育管理部门实行同一层次公办、民办高校同一批次招生制度,推动民办和公办高校公平竞争,以取得优质生源。还可以拓宽招生渠道,争取能招到如退役军人、在职青年农民工等优质生源。

四、小结

当前,整个国家正处于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机遇阶段。民办高校唯有继续深化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推动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学习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方法,着力解决好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师资建设、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等问题,塑造独具特色的应用型民办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让民办高校在时代发展的高速列车中不被淹没,而是散发出独有的光芒,呈现出特别的辉煌,真正意义上实现民办高校高水平发展。

猜你喜欢

公办教学管理民办高校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益阳: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长沙严禁公办中小学接收择校生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