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地方医学院校的办学原则、目标与实践路径探析
2020-03-15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 100069)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医学院校认真履行医学及相关人才培养、医学科学技术创新与转化、医学服务、医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医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五大功能”,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健康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国的医学高等院校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部属院校,一种是地方院校。据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统计,截至2019年9月,全国共计192所高校开办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其中部属高校32所,地方院校 (含地方独立医学院校和地方综合性大学)160所。[1]无论从数量还是分布来看,地方医学院校已经成为我国医学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料还显示,我国临床医学专业人才90%由地方医学院校培养。因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坚持科学的办学理念,反思并明确新时代地方医学院校的办学原则、办学目标和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对地方医学院校办学原则的再思考
定位是一所学校办学方向、角色定位、特色所在的办学理想和价值追求。[2]定位决定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格局,科学定位是学校制定规划、配置资源和办出特色的前提,[3]其实质是学校的 “顶层设计”。地方医学院校在明确定位时必须围绕 “五大功能”,并遵循以下 “四个原则”。
1.地方性原则
实践表明,地方高校往往具有特殊的地缘性、经济性或社会性优势,同时也肩负着特定的地方性人才培养使命,因而地方高校的发展既要充分利用区域社会所能提供的各种教育资源,更要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培养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引领行业科技进步。[4]可见,地方性是地方医学院校功能定位的根本原则。回顾历史,尽管经历变迁,地方医学院校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一贯是其初心和使命。同时,地方卫生健康问题和需求的特殊性也成为地方医学院校办学定位的规定性。这些规定性包括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以及区域协同发展、区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区域卫生健康服务需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等要求。再者,从管理体制和分级财政等来看,都要求地方医学院校以为地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服务作为价值追求,其定位的地方性将形成地方医学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学校文化。
2.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地方医学院校功能定位的基本原则。明确定位是对学校建设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具有强烈的导向性和实践性。因此,地方医学院校在定位时要坚持 “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的科学性原则,要准确了解和把握学校的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发展水平等阶段特征,明确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等要求,明晰学校的优势与短板,立足地方和学校实际,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医学人才成长规律以及医学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用发展和前瞻的眼光,对学校定位做出科学的设计,切忌好高骛远,也要防止裹足不前,制定出实现目标的可行性路径,并建立纠偏机制,以保证定位目标的顺利实现。
3.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是地方医学院校功能定位的客观要求。地方医学院校定位要主动适应医学模式由“生物社会心理”向 “健康医学模式”的转变,主动适应健康内涵的演变,主动适应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的新要求,围绕新时代医学院校的 “五大功能”,主要体现在坚持立德树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地方卫生健康服务、卫生健康问题相匹配的学科布局、专业设置、科研方向、人才培养规划等方面。院校功能定位是一个系统工程,一般应包括学校类型定位、建设目标定位、学科结构定位、专业结构定位、办学层次定位、人才培养类型定位、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人才培养群体定位、服务对象定位等。这些功能定位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支撑,将进一步丰富地方医学院校定位的内涵,也体现了医学院校建设发展的系统性、复杂性和社会性。特别在学科结构上,一定要体现以医学类学科为主体的多学科协同、融合发展。
4.特色性原则
特色性是地方医学院校功能定位的差异性特征。正是因为差异,地方医学院校才能产生自身的特色。特色是高等学校之间相比较表现出来的独特办学内涵。[5]办学特色可以体现在办学观念、办学风格、培养目标、学科水平、课程体系、管理方式诸多方面。[6]特色多来源于历史的积淀,也可表现为管理体制、办学层次、学校文化、服务地方发展,等等。特色性的反面是千校一面,鲜明的办学特色有利于提高办学水平、更好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是体现学校比较优势的重要标志。地方医学院校,其特色不仅在于长期坚守为地方或区域卫生健康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使命,更在于其长期依托卫生健康行业资源并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而形成的医学学科、交叉学科和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医学类行业及其相关学科特色是地方医学院校优势形成的重要来源和根本动力,也是地方医学院校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点和切入点。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的历史新时期,地方医学院校发展定位的特色与关键是立足服务面向,围绕学科发展特色与优势,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目标和契机,发展新医科和交叉学科,实现学校行业引领向学科引领的转变,从而以点带面,促进学校富有特色的全面转型升级发展。
二、对地方医学院校办学目标的再定位
地方医学院校的使命是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履行医学及相关人才培养、医学科学技术创新与转化、医学服务、医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医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五大功能”,服务国家或区域卫生健康发展战略,落实 “医教协同、医教共赢”,逐步解决人民群众对高等医学教育和卫生健康服务的美好需求与区域高等医学教育及健康服务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是地方医学院校改革建设发展的硬任务,也是检验其改革建设发展的 “试金石”,更是在全国医学教育体系所处历史方位和发展方向上的战略选择。在高等院校分类管理、“双一流”建设、突出内涵发展的大背景下,地方医学院校通过明确 “立足地方、服务地方、辐射区域”的办学目标定位可彰显自身使命,将大有作为。
1.医学及相关人才培养的应用性转向
地方本科高校应用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办学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7]其中,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功能,要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 “七育人”教育方针,建立完善的全面医学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突出岗位胜任力,突出医学人文、医学终极价值观、医学实践和卫生健康国情等教育。作为地方医学院校,其人才培养主要是为地方或区域经济社会及卫生健康事业等服务,故其人才培养首先要扎根地方,即人才培养要 “立地”,牢固 “需求导向”;同时,如果仅仅 “立地”就会影响地方医学院校发展空间及人才培养的层次,尤其是对地处首都北京及国内一线城市的地方医学院校而言,问题会尤为突出,行业优势与行业特色发展也会受阻。所以地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还要 “顶天”,即一方面要满足对高水平医学创新人才的需求,又要满足基层应用型和职业型医药卫生人才的需求,而且还要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进行卫生健康人才辐射,彰显人才培养优势与特色,牢固 “高水平、高质量”。
2.医学科学技术创新与转化要 “体现特色”
医学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转化要从地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求出发,重点着眼解决地方或区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通过医学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转化活动,在增强学校医学服务功能同时,使地方医学院校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提升,促进和支撑学科学术的发展,形成学科特色和优势。地方医学院校应区别于部属院校,要充分与地方特有的卫生健康资源相结合,坚持走特色之路,有所为有所不为。从学校的学科专业、科研实力等方面找出比较优势,突出自身特点,选准主攻方向。“要特别强调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强调特色。特色是竞争力,特色也是战斗力,而且这种特色一定是要有优势的特色”[8]。
地方医学院校在医学科学技术创新与转化方面还必须紧跟国际和国内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及医学学科发展,发挥引领作用。鼓励支持资深学术专家、中年领军专家和青年拔尖人才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重点研发项目和面上青年项目,重点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下功夫,为国家重大疾病防治和健康产业发展积极提供智力支撑。[9]鼓励教师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申请专利,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部级各类奖项,鼓励教师在境内外顶尖期刊发表论文,重点在医药科技领域发挥独特作用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提升学校的学术声誉。
3.医学服务要 “医教研防康协同”
服务社会是现代高等教育职能拓展的突出特点,也是现代大学的活力所在。地方医学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努力寻求并实现地方医学院校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双向良性互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医学服务,做到 “医教研防康协同”。这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地方医学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10]
地方医学院校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社会提供服务。一是通过培养适宜的医药卫生人才来实现医学服务的目标,成为地方或区域各级各类医学人才培养中心,提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人力与智力支持。二是提供直接临床、预防、康复、健康教育等服务,这也正是医学院校最擅长的社会服务,主要通过地方医学院校所依托的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来实现。通过提供双师型专业人才 (医师、教师),充分发挥学校和附属医院资深学术专家、中年领军专家和青年拔尖人才的积极作用。三是提供医学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转化应用服务,如成立产学研联合体,让地方医学院校的医学科技成果通过转让、联合、自创生产等形式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与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或者是通过发展转化医学,将医学基础研究成果直接转化并应用到临床,完成重大疾病的预防治疗等重点难点攻关任务。总之,雄厚的医学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转化服务是医学院校的一大优势。医学社会服务就是要让医学院校的知识与技术创新成果走出象牙塔、走进医疗卫生机构、走向经济社会主战场,转化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医学生产力,为地方或区域经济及医药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服务,真正担负起引领社会医药科技创新潮流的重任。
4.医学文化传承与创新要体现 “医学价值”
医学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所凝练形成的产物,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领域中通过物质因素、精神因素、制度因素、行为因素和心理因素承载的人类关于医学的所有主观信息,是指导人们进一步进行医学社会实践的源动力。医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关键要积极传承与普及医学和卫生健康思想文化,普及现代健康观,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养,提高中华民族医学科学文化素质。[11]医学文化集中表现为医学的终极价值,就是 “敬畏生命、珍重健康”。无论开展何种医学服务,我们都要坚守医学文化,牢记医学终极价值观。在医学院、附属医院文化建设过程中,在学校、附属医院依法管理过程中,要积极倡导 “敬畏生命、珍重健康”的医学价值理念并营造相应的医学人文文化环境,创设和谐的医疗医患关系,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健康中国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5.医学国际交流与合作要持续深化
新时代的人类发展更多依赖相互支持与融通,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纵观世界范围内的一流大学,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西南医学中心,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院,再到中国香港科技大学医学院,在飞速发展的进程中无一例外都选择了国际化发展战略。[12]卫生健康人才流动的全球化以及医学教育国际化都对医学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出要求。放眼世界,积极开展全球化视域下医学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地方医学院校的必然要求,更是地处首都乃至国际型大城市的地方医学院校未来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般而言,医学国际交流与合作体现在师资、学生及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师资方面主要是促进师资结构与水平的国际化,即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适当在全球范围内吸引杰出学者,引进海外顶尖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和海外名校的博士、博士后,带动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提高,培育和造就一大批学术大家、中年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学生方面关键是扩大留学生生源,提高留学生生源质量与培养水平,扩大本校学生境内外交流访学的比例,扩大国际视野,提高国际竞争力。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是全球化时代大学提高科研实力和学术国际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应以 “一带一路”为契机,深化与世界各地著名高校和学术组织全方位、多层次实质性合作交流,巩固和加强各种类型合作平台建设。[13]鼓励教师在对外学习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参与高级别国际学术研讨,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和人口健康领域的国际合作等,以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声誉以及国家在健康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
三、新时代地方医学院校发展的路径选择
对于地方医学院校而言,未来的发展主要围绕地方或区域经济社会及医药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需求,准确定位、尊重规律,在政府支持下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建立相应的法律及规章制度,全面发力,使基础与临床融合,走多样化医学人才培养之路。
1.坚持紧密结合地方特色的应用性导向
学校的功能定位反映了学校未来发展趋向和价值追求,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地方医学院校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办学定位并严格予以实施。在办学定位上切忌 “攀高、趋同”,而是坚持自身办学实际,遵循医学与教育的科学规律,合理科学规划办学目标,发扬优势,办出特色。在价值追求方面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医学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坚持服务地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初心和使命。
2.推进多样化、多层次的医学类卓越人才培养
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支持,在尊重医学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着力推进 “顶天立地”多样化医学类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地方医学院校的首要任务,地方医学院校要积极推动区域乃至全国紧缺和常态需求的各类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不光重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也要重视区域和国家需求的全科医学、药学、临床工程、护理学、公共卫生、中医药、卫生管理、卫生法学、医疗保险等传统和跨学科的专业人才培养。积极落实教育部卓越医师人才培养项目,推动助理全科医师培养与继续医学教育的有效衔接,培养 “下得去、留得住、能管用”的基层医疗服务人才,即 “3+2”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推进建立 “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硕士学位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有效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医学博士培养与专科医师培养的有效衔接,即 “5+3+X”临床医学高层次复合型拔尖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4]通过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的 “顶天立地”,以满足地方乃至全国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医学类人才培养方面的需求。
3.整合学科资源、搭建地方医学服务与医疗技术创新平台
地方医学院校要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平台搭建、以强带弱、基础临床结合、医疗服务与人才培养相结合。[15]整合学科,搭建学科高原平台,重点是突破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行政范围,以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内二级或三级学科为单位,建立起临床学科整合建设发展平台,强化临床专科学院和学系的功能发挥,提升临床学科实力和人才培养水平。促进基础与临床进一步结合,在相关临床专科院系的构成中加入基础学科的专家,建立基础和临床相结合的渠道。建立临床诊疗研究中心,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以单一疾病或症候群为基础,开展相关疾病的临床创新研究,提供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创新性医学人才培养搭建平台,互建互享,不断满足地方医学科学技术创新与转化需求,为健康中国实现贡献智慧与力量。
4.开展以医学文化为价值前提的医教研协同建设
积极探索以 “尊重生命的医学文化”为价值前提,以人类器官系统为基础,以疾病为核心的 “医教研协同、医教研共赢”的医疗服务模式。此新模式既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又有利于完善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提升医学服务质量。[16]地方医学院校有责任带领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推进医改进程,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和效益效率,打破学科 (科室)界线,实现以器官系统为基础、以疾病为核心的科室或诊疗中心的设置,形成对病人有效的系统的综合服务,以便为实施以器官系统为基础、以疾病为核心的课程教育教学做准备,从而实现以器官系统为基础、以疾病为核心的学科建设,持续承载以器官系统为基础、以疾病为核心的整合式医学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模式。
5.以政府、医学院校和医院的三方联动实现教学质量转型升级
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门支持,逐步理顺学校与附属医院之间的关系与管理体制问题。[17]在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保证医学教育投入,完善附属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本科生与研究生人才培养环节培养规范与效果 (如学校提供的各附属医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视程度、培养质量等相关数据)列入附属医院的整体绩效考核指标中;申请设立地方专项经费支持附属医院带教工作,设立专门的教学门诊,使脱产带教医生经济待遇不低于临床岗位平均水平,以保障其安心教学工作、潜心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加强地方医学院校的国际化管理,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国际化战略规划,并将其纳入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的年度考核,逐步建立推广与国际医学学科相接轨的专业课程等。[18]从而通过地方政府、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的三方联动,改革与创新相应的财政拨款、科研立项、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等,以持续地推进地方医学教育质量的改进,以及与国际医学教育、医学科研的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