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2020-03-15汪磊磊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20年1期
关键词:工业革命智能化技能

汪磊磊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200233)

文章编号:2096-272X(2020)01-0015-06

为了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欧美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在紧抓第四次工业革命核心影响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比如欧美等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打造制造业的回归;德国提出“工业4.0”,以提高德国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的智慧工厂[1];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果说前三次工业革命主要改变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那么第四次工业革命更大程度上改变的是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并且进一步促进人类社会先进生产方式。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我国制造业中传统的劳动力优势正逐渐消逝,想要在这场工业革命中不掉队,必须积极主动顺应发展趋势,培养适应新时代的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不断为工业领域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应充分分析人才新需求,做出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题中应有之义。

一、影响世界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生成

虽然目前世界各国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并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但却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即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前三次工业革命为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全球各种危机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从而自发生成的。它与前三次工业革命截然不同,其特点是在制造环境中广泛应用网络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基础背景是智能和网络系统的深入一体化,核心是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第四次工业革命主要有数字、物理、生物三大主要技术推动因素。数字领域包括现今我们相对熟悉并且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平台和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与第三次工业革命实现的批量定制化生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物领域主要体现在基因工程和神经技术的发展上[2]。在三大主要技术推动因素下,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从微观上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宏观上来看,对经济和制造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1.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全球经济发展是个很大的机遇。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为核心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于世界经济已产生的深远影响,其在加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关系的同时,调整经济波动,加速了全球经济更稳定的增长。同时,第四次工业革命加速了经济的重塑,新兴产业会代替传统的制造业。更为重要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了技术系统的创新改进、生产方式的深层变化和产业组织的变革,从而重构了企业的分工价值链,具体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价值链分解。技术的创新改进使得原本处于全球价值链中的单个环节开始分化出来,并独立为一个模块,呈现出专业化、模块化,从而使得原本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分解成了多个独立模块的价值链,表现为产业的模块化发展和企业的专业化生产[3]。二是价值链融合。由于价值链的不断分解,使得各模块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进而进行重新组合,比如现在大量出现的网络交易平台、借贷平台、电子支付等已经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对相关的传统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冲击。三是价值链创新。比如近几年出现的众筹、3D打印等新业态蓬勃发展[4]。

2.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制造业的影响

尽管第四次工业革命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并不局限于制造业领域,但其核心依然是制造业。第四次工业革命使得制造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的制造业强调通过网络连接分散的设备和控制智能设备的独立性以及产品的定制化,消费者大规模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促进了生产模式由传统的生产型驱动转向消费型驱动和生产线的网络化。一旦智能制造成为一个主流概念,制造业可以从而促进生产、营销和产品的整合客户服务。这将推动以产品为导向转变为以服务为中心的方向[2]。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十分广泛深刻,其为社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社会发展带来了挑战。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精准地评估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对我国造成的影响,从顶层设计出发,由上及下地全面积极推进我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的转型,抓住这个历史机遇,积极迎接挑战,从而实现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在世界各国制造业的竞争中站稳脚跟[5]。

二、第四次工业革命使技术技能人才的工作方式产生深刻改变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就业影响的前提下,其体现在制造业的显著特征——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对人才的新需求以及工作方式的影响更加突出。智能化生产相对于信息化生产而言有着突破性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信息化生产的自动化是针对单台机器而言的,而智能化生产的自动化则是对整个生产系统实现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的实现是以物联网和大数据这两个技术的成熟作为基础。其中物联网技术让智能化生产实现了将各种资源、信息、物体和人员的紧密结合与协调,从而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网络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实现计算、通信与物理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大数据技术让智能化生产实现大规模定制,进行差异化的管理,来满足现在人们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智能化生产系统对技术技能人才工作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四点[6]。

1.工作过程去分工化

在信息化生产时代,专业分工使得工作过程被细分,每个人负责工作过程的一部分,承担一个岗位的操作,这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智能化生产是一种“高度集成式”的生产,相对较传统的工作模式,员工数锐减,这种生产系统对技术技能人才工作模式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工人的工作范围扩大,由从前只承担一个岗位的操作,上升为承担整条线甚至一个车间的生产监控。工人必须充分了解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知识原理、操作技能、工具使用等,并且需要对整个的生产流程有一个宏观上的把控,从而能够应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人才结构去分层化

从横向上说,智能化生产对技术技能人才模式的影响是工作过程去分工化;那么从纵向上来看,智能化生产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人才结构的去分层化。在传统的企业中,工程技术人才通常会根据技术层次的高低被分为三个层面,由低到高分别是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7]。从传统意义上说,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正是基于对以上不同层次类型的人才的要求、技能标准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制定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在智能化生产体系下,传统的不同人才结构之间已经呈现一种相互融合的趋势。既要求工人不但要做决策进行产品设计,也要完成执行工作,能够在生产第一线从事工艺设计与设备的操作。简单来说,智能化生产使得技术理论和技能操作相结合,需要更多复合型的人才。

3.技能操作高端化

说到智能化,很多人简单地理解为工作过程基本排除了人的参与以及技能上的操作,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智能化生产体系不但并不意味着对人的绝对排除,在很多环节甚至更需要人的参与和技能操作。不同之处在于,智能化生产体系中的技能操作相对传统的技能操作更加高端,对于操作人的要求也更高,低层次的操作技能已经不能满足智能化生产体系的需求。

4.服务与生产一体化

在传统的企业中,就个体员工而言,服务与生产是相分离的。而在智能化生产体系中,由于智能化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大数据手段,把生产线与库存、产品和用户的需求打通,从而形成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生产与服务环节相互融合,技术技能人才不再只是面向产品,同时也需要直接面向客户,充分了解客户需求,从而实现为消费者进行定制化生产。

三、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方向与路径

从广义上说,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从理念到实践、由上到下涵盖了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设置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验收教学过程的教学评价和反馈等内容。概括起来就是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和培养评价这几大人才培养要素。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来说,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因为它从根本上规定了学校所想要培养的人才特征,从而决定了实现教学整个过程的结构方式,并且能够集中地体现学校的教育思想和理念[8]。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宏观上看,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整个社会技术技能人才的结构需求发生了变化,低端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大大减少,而中高端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则快速增加。21世纪,诸多新兴学科和技术领域产生着重大突破性的进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兴起)、生物科技和网络信息技术等领域已经开始展现。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必须紧跟时代,用发展的、前瞻性的眼光看待社会的变化,未雨绸缪,在课程内容和学生知识结构设计方面前体现前瞻性和系统性,使学生作好充分的知识和能力储备以自如应对科技变革。这对于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要素均提出了变革的需求。

从微观上看,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人才的个体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个体不仅需要掌握操作性的知识,也需要掌握理论性的知识,不仅需要具备整合型思维,也需要创新型思维,这一系列的改变涉及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诸多要素。同时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中,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的数字化趋势,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从知识传递的方式来看,已经由单向转向互动;从学习方式来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方式作为社会参与学习方式的发展与补充进行着整合;从教师的角色来看,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学习活动的绝对组织者,而是向学生的学习伙伴转变。基于此新需求,教师群体本身在这样的背景下也需要不断改进。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人才提出的新需求,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设立、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师资力量乃至评价方式等各个环节都形成了强烈冲击。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十分明显。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方向和路径

1.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中最核心和最首要的问题。因为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导向,只有首先明确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对应进行更进一步的专业、课程、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即确定人才培养策略。在传统背景下,一般认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有较强岗位操作能力的技术性人才,即偏向操作技术技能的培养,相对来说弱化了技术原理和知识的掌握。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应是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即学生不仅需要学习原理知识、技术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将自身学习到的原理知识、技术技能等在工作岗位中灵活应用,同时综合自身的态度及价值观等应对职业任务中的突发状况,学会内化知识、方法以及恰当地在职业场景中应用[9]。一言以蔽之,综合职业能力实际上就是职业能力的深化与拓展。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之前,高职院校侧重培养学生的某一项专业知识以及技能操作就足够让学生在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但是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进程中,资源管理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将得到广泛应用,工业知识结构更加宽泛和复杂化,要求人才具有更加复合化的知识结构,从而能够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和创新。学生只掌握某一领域的知识已然不足以应对社会的需求,同时单一的职业能力也会让学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举步维艰。综合职业能力不仅包括专业能力,比如技术技能知识、操作技巧,同时也包括了更广泛的能力,比如学会与领导、同事、客户高效地沟通,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快速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正确地应用,学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迅速地适应并成长等等。总而言之,综合职业能力在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之外,更加强调学生的社会合作、终身学习的能力,以此将学生培养成为高层次的技术人才,更好地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

2.专业设置的调整:更新重点领域专业

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与挑战,我国国务院及时制定并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该行动纲领明确了我国制造业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要集中优势力量,推进优势领域和战略必争领域的装备创新,并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天航空设备、海洋工程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农机装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的突破,同时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五大工程[10]。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应对上述行动纲领中重点规划发展领域的专业准备明显不足,对产业缺乏前瞻性的专业布局。因此,适应制造业发展重大战略调整的需求,建立适切的重点领域专业是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高职院校应当确立针对重点领域的专业转型调整发展战略,完善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特点与新兴趋势安排设置课程,积极适应产业调整的需要。

3.课程体系的综合:建立理论、实践、能力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高职院校在确立了综合职业能力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必须选择能够体现综合职业能力人才培养目标、综合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和能力拓展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开始成为常态,由此带来了对从业人员的技术综合分析与运用能力的要求,相应对技术技能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也产生了变化,形成了由理论到实践再到总结运用的四维知识结构:理论型技术知识、实体型技术知识、经验型技术知识、方法型技术知识[11]。理论型知识对应理论基础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完成。实体型技术知识和经验型技术知识对应实践技能课程,主要通过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实习完成。方法技术型知识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由智能化生产的出现所新增的新技术类型。方法技术型知识的功能在于面对复杂的情境时,通过收集有用信息迅速做出系统的分析和相对准确的判断,然后在众多解决方式中选择相对最优解来化解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主动尝试创新型的方式。这种知识对应能力拓展课程,即在工作情境复杂化、多样化的变化下,课程开发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专业或领域,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变通,能够对工作情境中的突发状况做出合理的判断与应对,这就需要在课程体系中适当增加模拟情境,让学生能够有机会提前感受并尝试独立思考,不断提高其实践技能和应变能力。建立理论、实践、能力三位一体的综合课程体系,最终目的其实就是让高职院校真正能够实现基础技能、专业技能与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培养新时代背景下具有创新能力和全局视野的新型高技能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如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等2个专业进行试点实践,制定了一系列实践途径,优化课程结构,在公共基础课中增设了艺术欣赏、信息技术与网络基础等课程提高学生的素养,并在专业课中设计了平台课、分立课和互选课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12]。

4.培养方式的革新:继续深化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

在建立“理论基础、实践技能、能力拓展”三位一体的综合课程体系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是企业的参与。在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三十余年中,校企合作一直是高职院校重视并努力实现的环节,但在实际实施中,校企合作总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近些年高职院校开始推进基于校企合作下的现代学徒制,即将传统的学徒制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思想相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的高职院校制度,这种学习方式以稳固的师徒关系作为基础,目标在于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13]。2014年9月我国教育部出台《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2015年8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入选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地区和单位名单。政策出台后,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做出了积极响应,并在结合院校自身实际情况基础上,进行了对现代学徒制方式的尝试和实践。学校于2015年分别确定了“城市园林专业群现代学徒制试点”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两个校级重点建设项目。随后主动联合相关企业,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共同围绕学徒制的选定、导师队伍的组建、培养方案的制订等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并紧紧抓住“工学结合”这个现代学徒制的核心,通过构建招生与招工衔接机制、组建双导师培养队伍、搭建校企一体化育人平台等措施,真正实现现代学徒制培养制度[14]。现代学徒制中最重要的两大利益相关主体是学校和企业,基础是师徒关系,核心是人才培养,内容是现代技术技能传承和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目的是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技术技能人才知识结构的特点,现代学徒制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具有多重优势。因此,高职院校要继续深化现代学徒制建设,促进校企合作办学,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提高校企合作有效性和企业参与的主动性。

5.师资建设的方向:创建新型“双师型”教师选拔机制

师资是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高职院校在对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的同时,相应地需要对课程的实施主体——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在课程体系层面,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需要全面整合,那么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发展及其队伍的建设就需要全新的视角。从教师主体来看,应从“职业课程教师”扩展到“综合课程教师”;从教师素养来看,应从“理论+实践”素养拓展到“学术+职业”素养;从教师队伍来看,应从“专业理论+专业实践课教师”扩充到“学术课程教师+职业课程教师”[15]。参考一些发达国家的措施,如通过制定严格的职业院校教师的准入标准和持续性的考核制度,一方面在入口上保障高职院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保障教师自身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持续不断提升自我。以澳大利亚为例,职业院校教师在上岗前需要进行为期1年的岗前培训,通过培训后需要接受相关部门和学校的评估,只有评估合格才拥有了高职院校教师资格。另外对于专业教师,还要求必须具备3~5年从事本行业工作的经验。我国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管理制度较为薄弱,亟需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对于“双师型”教师,首先要完善聘任制度,采取分层、分类的考核模式,对教师的实践技能进行持续的考核,建立创新型的高职院校“双师”管理模式[16]。可以说,建设新型“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今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掌舵者”。

猜你喜欢

工业革命智能化技能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超级智能时代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