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培育路径研究
2020-03-15马晓妹
马晓妹
(宿州学院 商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这明确表明新时代背景下法治观的新内涵。青年大学生是国之栋梁,是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培养其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使他们具备良好公民的法治思维,并将法治理念内化于自身,养成知晓法律,自觉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的行为习惯,对推动国家法治化进程及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深刻的意义。青年大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校园中,社会实践和阅历较少,很难感受到法律的规制作用,对法律的认识也较为模糊,由此导致当今大学生法治观念淡薄,欠缺契约精神和规制意识。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着力探析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育和规则意识的养成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剖析
(一)法治观的内涵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是一种形成于头脑内的意识形态和思维习惯,是大学生在法治方面形成的价值观念。具体来说是指大学生在学习了基本法律规则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对法治的价值判断,包括情感、认知、信仰等内容,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的系统化认识。[1]146-147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总体法治规则的了解掌握;2.对法治的价值判断,即认同并理解法治的内涵及要求;3.对法治的总体情感,也就是对法治的期待与信任,并自觉内化为自身行动的推动力。
法治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养成并牢固树立的基本价值观之一,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现实化、具体化表现,对其思想理念、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这种观念力图使法治成为衡量社会行为的尺度,按照法治的内容和要求来处理社会关系。大学生法治观不仅包括对微观规则层面的认知,如契约精神、公平理念、权利和义务的对称等内容,也包括广义的理性精神、诚信精神、尊重法律权威的精神等。在行为层面,还包括依法维权和依法解决纠纷的行为习惯。因此,大学生法治价值观不仅是决定未来社会法治价值观的众多因素之一,同时也影响着国家法治化进程的发展。
(二)法治观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法治观的培育内容应该包括三部分内容:法律法规、法治文化和法治思维。[2]19-20
1.法律法规教育是指讲授和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司法制度,理解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知悉我国现行的主要法律部门中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法律规则是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基础,由于课程设置的原因,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门之前的学习经历中很少接触具体的法律法规,主动学习法律规则的更是屈指可数。法制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法律思维无法形成。因此,需要针对我国主要的法律部门,如宪法、民商法、刑法、诉讼法的基本司法制度与法律条文对学生进行系统讲授,为塑造社会主义法治观奠定稳固的基础。
2.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内容还包括法治文化教育。文化属于人类精神领域的范畴,是人们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意识形态的产物,对社会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法治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千年的历史传统使“人治”的理念根深蒂固,而“法治”正是与“人治”相对立的文化。它指的是依法办事的精神理念,社会治理的基础是法律制度而不是“少数的统治者”,包含了一个国家的整个法律观念、法律体系,社会公民知法、守法、执法的认知水平和内化程度,是整个国家最为先进的治理理念。因此,在大学生法治观培育过程中,应重视法治文化的渲染和营造,使青年大学生产生对法治的情感和信仰,进而内化为牢固的精神理念。
3.法治思维教育也是塑造法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思维是一种理性思维,是指人们根据法律原则、规则、价值判断等标准,处理问题的方法。塑造法治观的最终目的是使得广大青年大学生在相信法律、了解法律的基础上,能够自觉运用法律规则,思考并处理问题,将个人认知和实践建立在法律框架之内,这也是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总体要求。因此,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中,加强对其法治思维的塑造,使其能够自觉运用法律思维进行思考和判断,从法律角度来处理问题,使法律思维融入个人的行为习惯中,严格遵守法律规范,成为一名具备法律素养的合格公民。
二、当前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在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中,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法治教育内容匮乏滞后、教师队伍素质不高、评价机制单一等问题,同时,这些问题也表明了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缺失,急需探讨解决。
(一)欠缺对大学生法治价值观培育的认知,重视程度不够
现阶段,高校对大学生法治价值观培育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高校作为法治教育和法治观念培育的主要场所,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现行法治教育内容和体系过于形式化、表面化,并没有将法治教育融入学科教育中,缺少系统统筹安排,没有可持续发展计划,致使大学生法治意识模糊,缺少自觉学习法治知识的主动性,只把其当成一门考试,注重考试成绩,大学生法治价值观并未真正得到有效的引导和重视。在传播方式上,高校很少运用广播、网络甚至媒体的科技传播手段,法治信息、理论的传播滞后,校园法治氛围淡薄,甚至校园内部也发生了诸如盗窃、故意伤害等恶意事件。
同时,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法治观念养成中也存在缺失状态。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仍停留在“唯成绩论”的阶段,注重的是学习的功利性目标,而基本的法律常识、社会的规则意识、契约精神等法治内容很容易被家长所忽视。况且,很多家长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自身都难以理解法治的内涵,自己在面对诸多家庭和社会纠纷时,也常常用经验式的、倚仗人际关系的方法来处理,这种家庭法治教育的缺失必然会给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法治观念的形成带来不利影响。正是由于高校和家庭在很大程度上都缺少对大学生法治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和有效监督,导致整个社会环境欠缺对大学生法治价值观培育的足够认知和重视。[3]25-29
(二)培育内容匮乏,且缺乏系统性、实践性,滞后
当前,在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过程中,普遍存在对大学的法治观的培育内容匮乏,且缺乏系统性、实践性,滞后于新时代要求的问题。
1.高校大学生接受法治观的培育方式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置进行的,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还要主修《经济法》。这种设置课程体系单一,教学内容匮乏,在其他课程或方面鲜有法治内容的涉及。即使在这些课程里,涉及新时代法治观的内容也并不丰富,仍然沿着传统理论中注重思想道德培育的方向,使得法治教育方式因循守旧,与时代脱节,落后于新时代法治国家的发展步伐,无法满足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培育的内在需求,因此课程内容缺乏创新和感召力,学生上此种公共课时总是无精打采,缺课、旷课现象严重。
2.培育方式单一枯燥。大部分高校在在教学方法上仍是以课堂灌输为主,仅对法律法规进行简单的传授,不善于在社会热点中发掘法治教育素材与案例,导致教育内容脱离实践。加之很多授课教师并非法学专业出身,对法治理论内容缺少系统化、专业化的素养,在课堂上把法治教育内容仅限于让学生背诵空洞的法律条文,不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得法治教育形式大于内容,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利于其法治观的培育和法律思维的养成。
3.高校的运行管理中没有做到依法办事,很难让学生融入法治氛围中。高校行政管理过程中,更多是建立在依规办事框架中,很多校规中存在“人治”的残留与痕迹,一些部门不懂法、不守法,缺少法治意识,在这样的管理框架内,学生很难感受到法治的存在,因此很难产生对法治的情感归属,缺少法治信仰。
(三)缺少法治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机制
随着国家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作为塑造青年大学生价值观主要阵地的高校,也应顺应时代发展,接受时代挑战,及时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努力贯彻新时代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大力推行依法治校,将学校的管理机制转化到法治化轨道中来,建立健全高校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模式。在培育机制方面,长期以来,高校主要采取应试方法,用期末的一份试卷的分数来衡量和判断,这种僵硬的评价机制违背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的根本初衷。由于高校制定的培养方案忽视了学生法治培育的要义,缺乏对法治教育的全面评价机制,学生学习法律的目的仅仅是应对考试,而不是学以致用。这样导致学生并没有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方法,仅简单认为学习法律课程就是背诵条文,课堂上没有学习积极性,在课程结束时进行突击学习,对整个法律体系、法学基本理论的掌握无从谈起,更不能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反映在试卷上就是简答题之类的得分高,而案例分析题则得分少,甚至不得分。因此,这种表面化的、形式化的评价机制,违背了大学生法治观培育的目的,缺乏实效性,也就无法培育学生法治能力和规制意识的养成,最终导致教育效果无法达到国家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
三、新时代大学生法治观培育路径探析
(一)加强认知,提高对大学生法治观培育的重视
1.强化高校作为大学生法治观培育的主要阵地,运用多种手段积极营造法治化的校园氛围。首先,高校应明确依法治校的总方针,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树立公平公正的行政管理体系,改变原有的“人治型”管理模式,努力做到依法治校。
2.创新传播手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广播媒介、校报校刊等,及时向学生报道社会聚焦的法治问题,社会事件,分析其法律规则的具体适用,使学生在校园的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法治化氛围的熏陶。同时,可以编排大学生喜爱的文艺节目,比如相声小品、演讲比赛、模拟法庭等形式,鼓励大家积极参与不同法律角色的扮演;校园的社团活动也可以围绕发生大家身边的事件开展一系列普法活动,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灵活推进校园法治建设。还可以聘请校外的法官、律师等司法工作者,结合司法实践中切实关系到同学们利益的法律规则开设讲座、解答同学们的疑问,从而丰富法治课堂的校外内容。
3.高校应转变法治教育的评价机制,将法治教育开展的形式和进程纳入考核内容,将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予以评测,作为法律课程成绩的组成部分,增加课堂外实践部分的分值比例,进而促使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规则意识的养成。
4.重视家庭的培育作用,充分发挥其“第一课堂”的引导作用,改变教育理念,家长以身作则,主动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治信仰,运用法律解决生活纠纷事件,进而影响孩子,有利于其法治观的养成。
(二)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使内容符合时代法治化的总体要求
1.建议开设专门的法律课程,使之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独立出来,增加课程学时,提高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为了体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应让学生掌握新时代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对社会和大学生个人来说,其重要意义体现的哪些方面;“法理学”中有关法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论有哪些;[4]18-19遇到具体问题时,作为个人,应如何解决或从哪些途径入手解决。
2.针对非法学专业学生,按照系统化、全面化的原则重新编排课程资源和内容,同时做到重点突出,对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重点编排,如“合同法”“公司法”“劳动法”等内容,理论联系实际,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新颖、先进的教学方法,如开设选修课,慕课或利用“雨课堂”等,给学生布置课前问题,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查找资料,采取课上开展分组讨论、辩论的形式,让学生掌握我国新时代法治理念中的诚实守信原则、公平公正原则等。
(三)加大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法治素养
教师队伍的法治化水平与教学能力对高校大学生法治观的培育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应围绕课程建设的内容,对师资进行针对性培训。[5]135-138建立法律专业教师的准入制度,凡是承担法律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在学历教育中应该具备法学专业背景,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过系统、深入的学习,具备法治专业素养。通过培养具有法治素养和教学能力的高素质教师人才,一方面使其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树立法治信仰,形成基本的法治观念;另一方面,应提高法治教师队伍的实际教学能力,使其在具备专业法律学知识的同时,能有效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心理状态,掌握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6]156-167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来促进高校大学生法治观教育模式的创新, 积极发现并解决大学生法治观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结 语
青年大学生法治观的培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有效手段。大学生法治观的培育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也与深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紧密相关。高校作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要对大学生法治观的培育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运用切实有效的改革方法,针对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全方位、多维度进行创新和优化,使大学生法治观的塑造与新时代的要求相契合,加强措施手段的实效性研究,切实提高学生群体的法治素养,使其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