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理念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2020-03-15刘玲莉
刘玲莉
(安徽外国语学院 国际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1201)
2019 年7 月1 日起,上海市施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四个标准进行分类。在上海生活,你得学会垃圾分类投放,否则,可能被罚款200 元。而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更多,企业更要将垃圾妥善分类投放,以减少进一步的环境破坏和污染,企业如果违反该条例,最高罚款可高达五万元。
上海市的垃圾分类管理,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干垃圾和湿垃圾的分类虽然比较烦琐难记,但实施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市民还是企业,对垃圾分类投放还是相当配合与支持的,可见环保问题已经深入人心。自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推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时代使命,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大势所趋,是必然的,但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不能忽视。怎样做到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地球,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具体到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都要考虑应当怎样去面对、怎样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绿色发展,已经将“绿色发展”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理念之一。[1]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指导,加强绿色生态文明建设,这在中国的很多地方已经推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前在中国农村,美好乡村建设已经显现初步成果。但是在城市,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不说生活污染和汽车尾气的排放,单是企业的生产污染就会督促我们更要积极重视。发展经济不能放松,同时也要保护好我们的水源和我们生活的家园,要让人们喝上放心的水、吃上安全的食物,使人民安居乐业。因此,企业的环保责任,刻不容缓。
一、绿色发展理念意义重大
绿色发展理念是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基础的。现代社会,我们将绿色理念称为“可持续发展观”,这个观念在20 世纪80 年代,也得到了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可持续发展既能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也不会给子孙后代生活的环境构成危害。[2]这就要求当代的经济发展要走上合理的、经济可行的发展道路,这样,人类经济发展才能持续向前,人类文明才能不断延续。而目前经济发展现状带来了资源浪费、枯竭、环境污染,加之城市不断扩张,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地增加,就使得我们不得不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下寻求可持续发展,也就是绿色发展理念,这已经获得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认可。尤其是对于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来说,绿色发展的理念的意义尤为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缘于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导致的生态严重恶化。环境破坏日益严重,资源的浪费使得资源严重匮乏。我国一直采取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浪费突出,水质不断恶化,矿产资源不断减少。虽然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发展是以环境作为代价的。我们渴望能见到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我们希望喝上干净的水源而不是购买瓶装的纯净水,随处都能呼吸新鲜的空气,而不是新鲜空气只存在于原始森林之中。为了满足我们这些基本的而非奢侈的愿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党中央为核心的绿色发展理念,带领我们大家保护环境,走绿色发展的道路。虽然公众已经认识到,绿色发展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化路径,但在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下的企业发展过程中,仍然有一些企业,出于绿色理念的投入与维护成本过高,仍会做出一些与绿色发展理念相违背的行为。一方面,要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在现阶段,可以赋予企业相应的环保责任,并辅以法律手段维护绿色发展理念,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引导与监控。
二、绿色发展理念的法律保障
(一)以《环境保护法》为依据
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之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世界各国开始实施。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和态度不同,因此,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因国别不同而存在差别,目前,各国都在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条件,采取不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对于中国而言,也深刻地体会到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而我国的环境保护立法从引入绿色环保理念到环境保护的全面落实,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20 世纪80 年代,绿色发展理念开始在我国环境立法中萌芽,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市场经济阶段,我国环境法也进入全面调整时期。1989 年环境法首次对 “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做出了明文规定:“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但这一时期,仍然是停留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时期,强调两者协调发展。直至2014 年,绿色发展理念开始在环保法中得以确立。2015 年1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开始施行。通过法律手段防治污染和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法律手段毫无疑问是最有效的手段,也使公众认识到国家环保政策的决心。环境保护是国家的基本政策,通过法律来维护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提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进行的二元论思想,符合中国国情,也使得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全面共识。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环境保护法》,在该法的指导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承担起环保的经济投入与社会责任。
有学者认为,新《环境保护法》仍然存在着立法缺陷与不足。从大局来看,《环境保护法》最终仍然强调的是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引起注意的附属,只要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仍然是可取的。这就使得两者协调发展成为形式,因此,要使企业真正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核心指导,发展经济就必须要有相关执行的法律,对企业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督,从而真正落实绿色环保发展理念,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而《环境保护税法》就成为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二)以《环境保护税法》为保障
2016 年 12 月颁布的《环境保护税法》于2018年1 月1 日起实施,承担着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任。环境保护税要求企业要主动申报,环保部门要协同税务机关信息共享,协同征收环保税。通过环境保护税的征收,助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3]26-28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但环保税的征收主要是对现行排污费进行改革和平移[4]25-26,也就是说,国家征收环保税首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取得财政收入,而是要求企业承担起相应的环境损害修复责任以及污染治理成本,从而引导企业进行绿色环保和可持续性的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排污费的征收已经有30 多年的发展历史,实践证明,其实施对我国的环境保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排污费属于行政性收费,缺少法律强制性,在实际征收中,由于我国的环保部门缺少国家强制性征收机制与强制执行力,使得有些企业不能规范性缴纳排污费。特别是对于小规模企业和一些第三产业来说,没有主动缴费的意识,另外对怎样申报以及流程也不熟悉,甚至有个别企业想通过各种手段达到不交、少交费的目的。此外,我国环保人员很多并非专业人员,基层工作缺乏专业人员负责,很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身兼数职,不熟悉企业排污费的核算工作,甚至会出现企业与环保人员讨价还价的情况。有些地方的环保部门为了减少征费难度,不得不妥协,导致虽然征收了排污费,但并不能足额征收,根本无法解决环保投入的刚性需求。而环保税的征收代表了我国生态文明进入了新时代,环境保护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因为环保税是由过去的排污费发展而来,所以这种税在核定时涉及众多部门,除了地方政府、税收部门与环保部门之外,还需要社会各部门例如土地、供水等协同行动。另外,作为纳税人也要转变意识。纳税人是纳税主体,要主动去申报税收和缴纳环保税。环保税取代了过去的排污费,基本是排污费的平移,所以并不会给纳税人增加纳税负担。相比排污费,甚至有些污染物排放低于国家标准的企业,还能享受到税收减免的优惠,对于纳税人负担有所减轻。但由于小企业普遍治污设施投入少,难以享受减排优惠。因此,要通过税收征收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环保税的征收企业负担的责任加重,必然会使得纳税人提高节能减排意识,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环境保护税法》在实施中,税务机关是主导者,全面负责税收征管管理和稽查;环保部门是协作者,主要负责应税污染物的监测管理、为税务机关提供监测数据;地方政府是协调者,税务机关与环保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建立协调信息系统平台,信息共享。地方政府应从中协调,建立起既相互制约又相互监督的环境保护税征管机制,为环保税的征收提供有效保障。环保税的征收如果完全由税务机关单独来进行,难度较大,应当由税务机关联合环保部门共同进行。首先,税务机关要培养专门的环保税征收人员,对纳税人解读相关环保政策,辅导纳税人员进行环保税的申报、缴纳。环保部门也应当配合税务机关,给纳税人解读政策,答疑解惑,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确保环保税足额征收,实现绿色环保理念的推广与落实。
三、企业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绿色发展理念进行了七个方面的解释,并结合民生问题和政治问题,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等观念。我国在经济发展初期,企业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甚至浪费、对不清洁能源的使用、水资源的污染,已经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破坏,对环境的修复需要投入太大的代价,甚至有些是不可逆转的破坏,难以修复。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一定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理念,尤其是企业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5]34-37
四、企业如何实现绿色发展理念
(一)企业应负担绿色环保责任,加强环境保护投资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人也意识到环保问题的重要性,所以节能减排与环境污染的治理必须同时进行,两者齐驱并进,不无可能。这两者的实施,无论是对环境污染的治理,还是低碳减排,都离不开投资,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去治理已经受到破坏的环境,对于未开发的区域,开发前也要做好详细的保护方案。已有工业的排污治理和新的建设项目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去维护。其资金一方面来源于国家,另一方面来源于企业自身。政府在负担环保投资的同时,需要企业自身负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资。环境保护,利国利民,造福后代。企业不能只考虑眼前的投入,而忽略自身的社会责任。国家对企业的环保责任可以加以监督,比如对企业环保投资不达标的项目,政府审核不予通过。
(二)企业应依法缴纳环保税
环保税的纳税人是在中国境内,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征税对象包括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等四类。通过环保税的征收[6],对企业绿色发展实施引导,鼓励企业节能环保;而对已经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的企业,通过增加企业的税赋,让企业外部环境成本增加,迫使企业节能减排、提高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使企业的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从而促使企业向低污染、低能耗产业集中,提高企业的绿色竞争力。长远来讲,这也是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环保税使企业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且,环保税是排污费的平移,征收额基本没有大额调整。对于依法纳税的企业,税赋并不会明显增加,如果企业节能减排,污染物排放浓度不超标,还能享受国家环保税的优惠减免政策,对企业有利而无弊。企业应当去积极响应,承担起绿色环保的责任。
(三)企业应培养环保人才、塑造员工生态创新和绿色发展理念
企业要承担起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那么企业的员工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要培养员工的绿色发展理念,使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流砥柱。企业高层决策者首先要树立生态发展价值观和生态发展及绿色发展理念,并培养具有环保理念的管理人才,带领员工将生态创新理念和绿色发展思想贯彻于生产发展始终;通过战略推广和文化建设植入员工的思想和行动[7]34-43,引领员工积极进行绿色、环保、生态和低碳产品的研发创新[8]51-62。为了提升员工的生态创新和绿色发展意识,企业要培育员工养成对绿色、环保、生态和低碳发展的理念,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新知识。企业也适时进行绿色产品知识培训,保证员工紧跟绿色技术发展趋势,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能。[9]88-98
(四)企业应生产绿色产品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要求企业生产绿色产品,要求产品带来舒适度的同时,给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减少能源的损耗、二氧化碳的排放。[10]22-23企业应当要求员工紧跟时代需求,掌握必要的生态环保和绿色低碳知识,掌握基本的生态创新和绿色发展技能。同时企业要从政策、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3]26-28企业要奉行绿色、 低碳、生态、环保、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发展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和全产品体系。对员工的环保型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进行物质奖励。从而提高员工环保理念的积极性,促使企业走上国际化生产的道路,生产适销对路的绿色产品。
结 语
企业树立创新氛围可以有效激励员工时刻关注生态创新和绿色发展,能够促使员工发挥个人能动性施展个人才华、努力创新,从而推动企业不断进步和企业产品不断更新。企业管理层不仅要营造绿色可持续发展氛围,也要提升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完善企业绿色生态体系。企业的发展只有围绕绿色和生态,才能培养企业的自身核心竞争力[11]32-34,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存之路,不被其他企业所超越;产品也才能被消费者接受认可,获得更广阔的市场,从而对国家、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环境也才能得到保护和改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才能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