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教学研”协同机制创新:兼论青年教师内涵式发展

2020-03-15谭亭亭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竞赛协同

谭亭亭

(湖州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教学与科研是地方高校两项最基本的职能,也是高校教师的主要生命张力之所在。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就已开始关注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尽管在理论上和观念上学界普遍认同教学与科研的辩证统一关系,然而,时至今日,在大学教育实践中依然难以完美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发展。其中,“青年教师”主体由于其特殊性,在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协同处理中更加容易受到学界的关注[1]。许多调查研究显示,青年教师在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上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作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实力提升的重要依托,青年教师如何协同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提高高校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能力的关键。

目前对教学与科研协调关系的研究,主要从国家高等教育体系、高校管理实践,以及教师个体行为等层面给予了关注[1]。近几年也相继出台了促进产业、教学与科研协同的相关政策,并得到了高校积极的实践反馈。已有的案例研究也从教师层面如何将科研成果反哺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事实上,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除涉及宏观政策、产业、高校、教师外,在“教”“研”协同过程中还有另一个被长期忽视的参与主体——学生主体。在科研服务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和反馈的积极性直接影响“教”“研”融合的效果,而忽视学生内在需求,“一厢情愿”的“教”“研”协同恰恰是割裂科研向教学传导链条的重要原因。

本文在分析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困境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主体的学习动机,深入剖析青年教师“教”“研”不匹配的深层次原因,创新性地提出一种以学科竞赛为核心,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体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研”三位一体协同机制,旨在提升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效率,促进青年教师内涵式发展。

一、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研”现状与原因剖析

(一)青年教师普遍面临“教”“研”双趋冲突

近年来,在“双一流”建设大环境下,许多地方高校为成功实现转型升级,提升自身竞争实力,在师资引进方面越来越重视高学历、有一定理论深度的“学术型”人才。作为高校教学模式创新与科研水平提升的新鲜血液和重要力量,这些青年教师往往在教学与科研方面被寄予“厚望”。面对教学与科研双重考核,青年教师很容易陷入“教学”与“科研”双趋冲突而难以自拔[2],直接制约着青年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长期来看,更是直接影响地方高校的转型升级。目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在“教”“研”协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由“研”到“教”转型难,教学成就感不足

青年教师新步入教学岗位后,立即面临着由“研”到“教”的角色转换。由于青年教师缺乏实践锻炼经历,缺乏高等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的培训,难以在短时间内胜任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导致青年教师容易在教学中缺乏创新,学生满意度不高,挫伤了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转而投入更多的精力到科研中,加剧了青年教师在“教学”与“科研”关系中的矛盾。

2.教学需求与科研供给不匹配,科研难以服务教学

为缓解青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学校层面针对制度建设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制定了各种激励和考核制度,引导青年教师将科研服务教学。但事实上,“教”“研”不匹配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原因是随着双一流建设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高校被定位为“应用型、地方性”高校,学科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更多地偏向服务区域发展。青年教师初登讲台,很难迅速将自身的科研优势与教学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很容易造成青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照本宣科,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难以实现教学过程的创新。

3.科学研究难与地方科技融合,科研成就难以突破

青年教师习惯了跟随导师做科研,初入职场,独立掌舵,普遍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面对地方陌生的科技需求,更是难以实现自身科研与地方科技的融合,在项目申报中不得章法,加上青年教师缺少与实践接触的机会,很难实现科研成就的创新和突破。

4.缺乏科研团队,单打独斗,科研乏力

由于科学研究的学科界线明显,青年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融入学校已有的科研团队。没有“前辈”的引荐,科研与地方科技需求融合的难度加大,加上教学、科研的双重压力,青年教师分身乏术,“单打独斗”的处境更加剧了青年教师面临的“双趋冲突”。

(二)学生群体是联结教学与科研的重要结点

对青年教师而言,教学是立身之本,科研是强身之道,处理好“教”与“研”的关系,不仅是青年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也是人才培养能力的必然选择。目前青年教师“教”“研”不匹配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科研无法融入教学,难以达到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作用;二是教学过程独立于科研过程,难以支撑科研的发展,使青年教师陷入“教”“研”的“双趋冲突”中。综观已有的研究,对“教”与“研”关系的研究主要关注“科研”对“教学”的反哺作用,较少关注“教学”对“科研”的支撑作用。科研融入教学可以引导教学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同时,教学过程也是科研工作的推动力和催化剂,通过教学的知识传递过程审视科研工作的短板,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能够给教师科研带来更多的灵感[3]。

石智雷等的调查研究显示,青年教师普遍认同科研对教学效果的改善作用,并将其付诸实践[4]。但科研服务教学的效果与教师的年龄、工作年限和职称呈正向关系,青年教师由于受自身科研能力的限制和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欠缺等,基于科研融入的课堂教学改革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地方高校本科生自身并没有深入“科研”的需求,因此对“高深的学问”不感兴趣,学生参与性不高,以及基于学生评教的教学评价体系都可能严重打击青年教师为之继续付出努力的积极性[5-6],这也是造成青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另一个因素。

忽视青年教师的短板和学生主体的需求,“一厢情愿”地追求将科研融入教学,或许是造成“教”“研”难以匹配的重要原因。大学生步入大学后面临与中学截然不同的学业环境,学业目标由“被规划”到“自主规划”的转换成为许多大学生需要跨越的一道鸿沟,地方高校尤其是普通高校的本科生在目标规划能力方面可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欠缺。这种欠缺会造成诸多影响:①大学生目标缺失,会降低学生的自我价值认知,以及对学校、教师的认同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投入,而学生的学习投入热情又进一步影响教师对教学投入的热情。无视大学生目标缺失带来的学习主动性不强和参与度不高,一味从教师角度追求科研与教学的融合,会加剧“教”与“学”的矛盾,不利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②大学生目标缺失,容易使其在大学丰富多彩的专业学习和社团活动中迷失自我,难以找到自己的学业定位,得过且过,最终影响学生就业质量。调查显示,为适应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高校不断推出各种社团活动,参与社团活动成为学生考核的重要项目;根据对普通高校学生的不完全调查,许多学生参与社团活动都不是出于自愿,参与后满意度不高,获得感不强;创建品牌活动,通过优质的第二课堂提高学习满意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也是许多高校面临的现实难题[7-8]。

二、师生融合的“教学研”协同机制

学生对课堂的积极回应既是“教”“研”协同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也是教师将科研融入教学的重要推动力。解决“教”“研”协同的关键在于找到一个新的载体,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融合为一体,实现“教”与“学”的互动融合。

(一)学科竞赛——联结“教”与“学”的新载体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科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成效日渐凸显。目前学科竞赛覆盖人文社科、理工农医、综合学科等各个领域,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投入到学科竞赛中,竞赛参与度和竞赛成果质量显著提升,已成为除课堂以外联结“教”与“学”的另一重要载体。学科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得到普遍认可,加上近几年各种奖励机制的出台,吸引了大量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参与。为提高竞赛质量,指导老师和参与学生在学科竞赛上的精力投入已占据非常大的比重。

已有研究发现,学科竞赛与教学、科研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密切关系:

第一,学科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加学习内驱力。①创新型是多数学科竞赛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参赛过程中,学生通过创造性的理论知识应用过程探索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内驱力;②问题导向的学科竞赛需要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运用,通过竞赛可以帮助学生优化知识结构,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③多数学科竞赛都以最后的作品设计(方案)和实物(模型)展示为评判依据,越来越多的竞赛关注成果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程度,在作品选题、设计、操作各环节中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以提升,加速了大学生毕业后融入工作岗位的进程。

第二,学科竞赛在教学改革方面具有引领、示范和孵化效应。不同于传统教学组织过程中对知识的系统性和时序性的强调,学科竞赛更注重以项目形式驱动教学,注重参与学生的个性化要求,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较好地解决传统教学中专业学习与实际脱节的弊端。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组建学科竞赛团队,在传统的教学组织系统性、时序性的前提下,因材施教,从问题导向设计教学过程,可成为教学模式改革的突破口。①通过学科竞赛的指导过程让青年教师更了解学生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问题导向,关注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从学科融通的角度引导学生培养内驱力,改善“教”与“学”之间的传导链条;②学科竞赛的指导经验和成果可以为青年教师提供丰富优质的教学素材,帮助青年教师改善讲课中理论与实际脱钩、照本宣科的现状。

第三,学科竞赛是联通教师与学生科研的桥梁。学科竞赛的项目制组织过程在于引导学生从问题导向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研究思路与科研过程类似。已有的文献对学科竞赛与科研的关系研究并不丰富,分散的研究证实了学科竞赛的确有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并对未来科研方向的选择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同时,指导老师在指导学科竞赛的过程中,对实地调研和竞赛成果的设计过程一般都会融入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这种“亲授”过程有利于指导教师与学生团队的亲密联系,若科研项目的调研、实施等过程可以与学生团队的其他社团活动相结合,既可以提升社团活动的质量,提升学生的满意度,又可以为教师的科研提供有力的支撑。

可见,学科竞赛作为地方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载体,在“教”与“研”、“教”与“学”和“学”与“研”的关系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传导功能,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构建“教学研”三位一体的师生协同机制变得极有可能。

(二)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教学研”协同机制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一种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实现“教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机制,将教师的教学技能改善与科研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升与科研深化需求通过学科竞赛融合为一体(如图1)。内环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向教学模式、学习能力、科研能力的辐射效应,外环通过一定的机制设计实现教师层面的“教”“研”融合和学生层面的“学”“研”一体,进一步通过科研对教学的支撑和学生科研团队与教师科研项目的互动助力,将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的需求有效融合,最终达到教、学、研互融互通和协同共进的良性循环。

1.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对教学、科研和学生能力培养的辐射作用

以赛促学。学科竞赛的问题导向引导参赛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注重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全面提升自身素养。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知专业知识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以赛导教。通过参与学科竞赛的指导,青年教师可以快速了解学生的需求,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接轨。学科竞赛提供的成果素材,使青年教师的教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能引导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改善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割裂的状况。

以赛助研。学生层面,通过参与学科竞赛接受科研方法和思维的指导,同时学科竞赛的实用性能避免学生对“科研枯燥”论的错误判断,对学生科研方向的引导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层面,将自身科研方向与学科竞赛充分融合,一方面,可以减少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多线程任务并行带来的焦虑感;另一方面,通过学科竞赛的实际操作过程加速科研与社会实践的接轨,体会科技成果转化带来的成就感。

2.通过机制设计打通“教学研”传导链条,融合师生内在需求

“教”“学”相长。“教”与“学”的冲突在于知识的教师供给与学生需求之间的断层,从而难以实现两者之间的知识转移。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教”与“学”共同实现了二者在统一目标上的改进,即以问题为唯一导向的综合专业知识的供给与需求,通过知识转移促进知识创新,实现“教”与“学”的共同进步。

“教”“研”融合。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教学是科研的隐形动力。“教”与“研”的融合一方面在于以科研反哺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和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在于教学对科研的支撑作用,通过教学过程反思科研的短板,通过课堂思想碰撞创新科研思维。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教”与“研”得到目标上的协同性,强调将“教”与“研”融合为同一个“工作过程”,通过一定的机制设计使“教”与“研”双向提高;“教”“研”融合不仅主张教学与科研在内容、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互补融合,更强调“教”与“研”更深层次的相互关系,促使教师以“教学之短”窥见“科研之弱”,通过“科研之乏”反省“教学之缺”[9]。

“学”“研”一体。学生层面“学”与“研”的冲突来源于认识上的不成熟,许多本科学生将就业与科研视为两种相互冲突的选择,择一必弃一,加上科研反哺教学层面的不成熟,误导了许多学生将科研视为“枯燥乏味”的选择。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学”与“研”通过指导老师的“现身说法”向学生展示科研的魅力,对培养学生的科研热情,引导学生的科研方向具有重要作用。

团队协同。团队协同是指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的协同,是该机制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一方面,学生团队在学科竞赛参与过程中培养了一定的科研思维,可以成为教师科研团队的助力军,缓解青年教师因缺乏团队而事必躬亲造成的精力浪费;另一方面,教师团队可以在专业层面进一步提高知识转移效率,激发学生的团队创新精神,深化竞赛成果,为学生走上科研道路奠定必要的基础[10]。

三、“教学研”协同机制的实现路径

为实现“教学研”协同机制,在深入考察目前地方高校现状的前提下,本文提出平台搭建的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平台搭建与培育阶段

平台搭建主要包括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的搭建,以及教师与学生协作平台的搭建。

1.以科研兴趣为基础的教师团队组建

青年教师一般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兴趣,按照教师的科研兴趣自由组成科研队伍,有利于后期科研项目孵化和科研成果转化,有利于青年教师克服“单打独斗”带来的一系列困难,使科研团队可持续化。

2.以教师项目为主导的师生团队组建

青年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专长提出研究方向和初步孵化项目,由师生双方进行双向选择,组成师生团队,以“导师制”加强教师与学生的长效沟通,导师在其科研基础上提出孵化项目,指导学生进行项目构思并开展调研,为后期团队协作打下基础。

3.以教师团队为基础的学生团队组建

在教师科研团队的基础上,由教师所带学生组建学生团队,并根据学生专长进行分工合作,就前期孵化的精品项目进行深入研究,一方面为学科竞赛做准备;另一方面为项目的科研成果转化做准备。

(二)第二阶段:制度破局阶段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教学研”协同机制,主要通过两条传导机制实现:一是以教师团队与学生团队的长效协同为基础,促进教师层面的“教”“研”融合和学生层面的“学”“研”一体,打通“教”与“学”之间的知识需求与供给障碍,进而达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图2);二是通过“教”“学”的相互渗透提高教师“教”“研”融合的积极性和学生对科研的认知。基于内驱力建立的学生团队和教师团队是实现团队协作的基本前提,学科竞赛是实现团队协作的重要载体(图3)。

可见,构建“教学研”之间传导机制的关键在于师生团队的长效协同。为此,需要相应的制度设计保障协同效果的实现。

1.实施灵活的学分制度,适当分散学分分配权力

在本科生中由导师参与学生的学业规划,并赋予导师一定的学分分配权(如参与导师的项目调研可以抵扣暑期实践的学分),这样有利于学生把精力投入到导师的科研项目中,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可以避免学生为获得学分被动地参加各个社团部门的活动,解决参与感和收获感不强的问题。

2.赋予教师一定的自由设置课程的权力

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与教师科研方向相关的内容,允许教师在教学中增加教师的“个性化”因素,以提升专业能力为目的,个性化地组织教学内容、步骤、形式和方法,体现教育思维立体化理念,改善青年教师“重个人发展,轻教学教育”,以及“教学与现实脱钩”的不良现象[9]。

3.鼓励教师组建学科竞赛指导团队

鼓励专业相关的青年教师组建专业相近的学科竞赛指导团队,将科研方向与学科竞赛有机融合,以有利于整合教师的时间资源和科研资源,从根本上消除青年教师“教”“研”分离的障碍要素[11]。

(三)第三阶段:成果转化阶段

为维持平台的运行和持续运营,需要不断地将平台所获得的成就进行成果转化。除学科竞赛带来的直接成果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转化平台成果:

1.教学成果转化

教师及时整理科研竞赛获得的成果,并将其转化为教学案例,一方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改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课堂适当引导学生尽早进入竞赛状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科研成果转化

许多学科竞赛是建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之上的,参与的学生或教师可以将调研结果进一步深入研究,将竞赛项目转化为科研项目,同时在师生合作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科研思维。

3.学科建设成果转化

深化地校合作,打造地方与大学的命运共同体,是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根基[12]。相对固定的“教学研”协作平台,对内可以凝聚力量,破局青年教师“教”“研”不匹配的现状,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对外可以作为专业平台,为校企合作、校社合作提供更大的可能性,实现学科建设的可持续性。

四、结 论

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青年教师“教”“研”不协同的原因,发现对学生群体的长期忽视是造成“教”“研”不协同的重要原因。本文提出将学科竞赛作为一种协同教师与学生需求的载体,通过学科竞赛对教学、科研和学生能力培养的辐射作用协同师生知识供需,并通过一定的机制设计保证“教学研”三位一体协同的良性循环。

本研究针对目前青年教师“教”“研”不协同的现状提出解决思路,对以本科教学为主的普通地方高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然,大学教育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创新性,学科竞赛只是其中一个对学生培养起重要作用的环节。本文提出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教学研”协同机制并非旨在强调“学科竞赛”于功能上的唯一性,而是提供一种将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尤其是青年教师群体放在同一框架内思考破局方法的思路。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竞赛协同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用人文关怀激励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