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装缝制工艺课程教学的探究

2020-03-15赵志强

人物画报 2020年18期
关键词:服装专业教学方法

摘   要:《服装缝制工艺》课程是服装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顺利完成安排的教学计划,使学生熟练掌握服装缝制工艺,同时对服装设计和制作成衣产生热情,以及通过与相关课程进行结合,通过在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与体会,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服装专业;服装缝制工艺;教学方法;课程结合

《服装缝制工艺》课程是服装设计教学当中的必修课程,也是服装专业教学当中的重要课程,并且还是服装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通过实训教学训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服装设计的教学方法和原理,掌握服装课程从设计表现定位到服装的款式结构分析,再到服装结构制版与裁剪、服装样衣制作等全过程。服装缝制工艺课程在款式设计课程、结构设计课程后承担着其他服装课程的的重要角色。

在近些年来,随着服装产业飞速发展的,服装相关行业的兴起,需要越来越多的从事服装行业的相关人员,为了适应这种形式发展,高校里都建立的了服装专业,并且设置了《服装缝制工艺》课程,服装老师们都在不断的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把服装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无法跟上服装行业发展的教学内容摒弃,不断地进行了教学改革,建立适合服装市场需求的课程内容,通过课程的改革能够培养出符合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那在以往的课程教学中,大部分学校都会采用服装传统教学方法,基本都是遵循旧的教学模式,偏重于以教师讲授课程内容为主,服装成衣演示制作,然后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性,导致学习兴趣积极性会逐步下降,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不能衔接,学习自主性容易受到禁锢,学生们在课程中只是单纯地学到服装缝制技能的基本知识,未能真正理解工艺设计课程的根本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服装缝制工艺》课程与《服装结构设计》相关课程应该建立更好的联系,这两门都是服装专业的必修课,也是比较重要的两门课程。但一般这两门课都是两个老师来教授,使本来联系紧密的两个部分割离,这样很容易使服装结构制图与工艺脱节,画图只画图,制作只制作,学生则更难联系起这两个部分的关系。所以,我们在专注改革《服装缝制工艺》课程的同时,一定要做好与服装纸样设计的关系,制版课程所画的纸样就是工艺课程成衣制作项目内容,而零部件和成衣的制作也有助于纸样设计的理解。能够把两门课紧密结合起来,既增加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能力,又会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仅使学生有效的掌握学习服装制作的原理,又能更好的完成服装缝制课程成衣学习任务,达到1+1大于2的效果。

根据以上总结,如何讲好《服装缝制工艺》这门课程,要做好以下几点:

知识点整合,要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把知识点进行梳理。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制版基础和服装缝制教材品类较多,方法不一,在教学学时安排上不太合理,不容易与本院教学安排匹配。而且教材知识偏老化,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以前在教学方法中多采用先讲授理论课,然后再进行实践课程教学,而且是把《服装制版》和《服装缝制工艺》分开进行讲授教学,没有共同点,无法把《服装制版》这门课程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服装缝制工艺》中。根据教学目标进行两门课的任务衔接。对原来的《服装制版基础》课程教案进行优化整合。对原来教材中的知识点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进行重新的调整,重新进行重点、难点进行分析,把艺与结构工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例如:制版基础课中讲授半裙制版知识,并进行纸样绘制,衔接同期服装缝纫工艺课程,进行半裙的缝制工艺讲授和示范,这样就能够使同学们了解服装是如何通过平面到立体成衣过程,并在衔接过程中加入相关面料和辅料知识,相关零部件的缝制工艺。为后续设计成衣打好基础。

合理安排教学课程,根据服装制作的基本顺序,完成一件服装成衣制作需要经过几个步骤打版、裁剪、缝纫、烫整。每个环节又会有不同的服装成衣制作程序。根据以上服装缝制特点,课程必须要做好以下调整:首先,根据不同的学期,课程内容由简到难。一年级上学期以基础缝制方法和宽松服装为主,一年级下学期缝制课以裙子上装为主。与制版基础的课程安排同步。其次,课时比例分配时一样的。再次,授课内容是互相连接的。例如对某一个服装款式,按照纸样制图一裁剪面料一缝制成衣的顺序进行教学,并在制作完整成衣之前先做好相关零部件的教学,之后再做整体成衣。最后,运用“项目教学法”教学。职业院校的服装专业在教学上是需要与企业岗位需求对标,以培养企业需用技术技能人才。所以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个方面。在课程中使用“项目教学法”,能使学生更真实的体验服装实际设计制作过程和结果,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

增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利用各种手段让学生激发兴趣,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第一要做到利用制版基础课程的学习,指导学生为自己做衣服,在制版的过程中,学生们会遇到很多问题,通过辅导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制,然后按照裁剪-缝制的过程,使学生能独立完成服装从制版到制作的整个流程。会使学生更有为自己做服装的成就感和热情,提高教学效果。第二,在教学中课时的原因,无法把不同的服装款式都制作一遍,需要教师进行比较分析,分出它们的异同点,由一种款式延伸到另一种款式。例如:在制版课上讲半裙时,就可以把基本款一步裙裙与变化款A裙、高腰裙、鱼尾裙相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然后在缝制课中让学生们把制版课绘制的裙子再制作出来。这样使学生既掌握了基本款,又掌握了变化款,也了解了各种款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技能水平。

总之,我们通过对《制版基础》和《服装缝制》这两门课程的结合,对知识点进行合理的前后衔接安排,把理论更好地联系到了实际,更好的解决了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的脱节,课程安排不合理的弊端,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自己实操练习,把制版与缝制过程完整的结合起来,增加了技能水平,达到一个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文斌. 服装制版.基础篇

ISBN 978-7-81111-933-6

[2] 江雄. 新形势下服装缝制工艺教学模式的转换

CNKI:SUN:ZYJP.0.2013-20-066

[3] 徐强,赵静秒,甘应进,等. 《服装成衣工艺》课程的教学分析与优化[J]. 山东纺织经济,2011,(2):63-64.

作者简介:赵志强(1977.04—),男,汉族,籍贯:天津市,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服装专业教学方法
“双一流”视阈下戏剧影视表演教学方法的兼容性发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生态型师生关系在职高服装专业课堂的实现
教学评价在中职服装教学中的运用
服装专业Photoshop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高校服装专业教学实施合作教学法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