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格局下高职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2020-03-15黄娇

人物画报 2020年27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大思政图书馆管理

黄娇

摘   要: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之一,办好学校思政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组织高职院校学生参与本院图书馆管理,开发、利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各种资源,更好的为学生读者服务。是学生读者管理自己、自己服务自己的好办法;是加强图书馆管理的有力措施保障;是图书馆实行民主管理的好形式。

关键词:大思政; 高职院校图书馆; 图书馆管理; 学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供了新的思想动力,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学校注重以文育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首要的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高职院校的主线,融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来。简言之,就是全体教职员工在教学、管理和服务过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渗入到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

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肩负着正确引导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管理才能的重任。本文主要结合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实践经验,探索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新途径。

一、“大思政”格局下,高职院校图书馆育人作用的具体体现

(一)丰富的馆藏资源

高职院校图书馆有着丰富的馆藏资源。如纸质图书、期刊、报纸、电子图书、数字资源等等,是师生开展教学和科研的情报信息中心。学生借助馆藏资源,既可以巩固课堂知识,又可以获取多方面信息,拓宽视野,加强知识积累,提升自身整体素质。

(二)整洁明亮的环境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阅览室、自习室、大厅等阅读空间整洁明亮,阅读桌椅休闲舒适,还有绿植、雕塑、文化宣传装饰等点缀,环境更加舒适、静谧。在这里看书学习的学生可以放松心情,随意阅读,这里的学习气氛也更宽松、自由。高校图书馆是高效率学习的“第二课堂”,对学校的学风建设和书香氛围起着积极作用。

(三)浓郁的书香氛围

高校图书馆本身就是文化的象征,浓郁的文化氛围可以陶冶菁菁学子。图书馆可以从多个方面引导学生坚定文化信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举办读书节、沙龙讲座等文化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学生参与读书,读好书,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和引导。

(四)服务教育的领地

服务师生是高校图书馆的基础功能。图书馆开展的图书借还、书目查询、信息检索、自习阅览等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以及读书节、主题沙龙活动、社团指导等特色项目,旨在与学生更多的接触,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从而进行正面的教育和引导,是服务育人途径的实施体现。除此之外,勤工助学、志愿者服务、社团协会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图书馆的管理中来,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既是一种锻炼,也有助于学生收获自信,对学生个体发展有积极作用。

二、“大思政”格局下高职学生参与图书馆内涵建设的意义

学生是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在“大思政”格局下把他们中的优秀人才纳入为图书馆的主体,让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图书馆的内涵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高自我认同感

参与图书馆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社会实践平台,相当于接触小小的社会。如何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不影响上课,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不影响学习,如何与指导老师顺畅沟通,如何与一起工作的同学协作,策划哪些主题的活动吸引读者参加,都是需要学习的能力。实践过程中需要发挥积极性、创造性,不仅锻炼了自身的综合能力,还获得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交流能力,有助于学生收获自信,提高自身认同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图书馆的工作表面看似清闲,其实书架上排列整齐的书籍、期刊、报纸需要编目、手工貼标加磁、分库、上架、借还再上架等步骤;干净整洁的阅读空间也需要时时保洁、物品归置、定时开放闭门等工作;多样的阅读推广,文化活动也凝聚了组织者的智慧和协调能力。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和建设需要馆员和学生参与者持之以恒的毅力、任劳任怨的耐心、责任心甚至强体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到图书馆的建设工作,很大程度上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神和责任意识。

(三)增强信息沟通,有利于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

学生参与到图书馆的建设,实际上是图书馆与学生获得了双赢。在工作过程中学生能发现图书馆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通过与馆员沟通,能真实反馈读者在书目资源、阅读环境、配套设施等方面的需求,促进图书馆不断完善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能力,提高读者的满意度。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对图书馆工作的亲身实践,加深对图书馆重要性的理解,及时把图书馆的一些新理念、新动态传递给周围师生,增强信息双向沟通,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来图书馆学习、阅读、交流。

(四)更加凸显图书馆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作用

高职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信息中心,是学生拓展知识、自我学习、同学间交流等课余生活首选之地。开展的多项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受众面广,传播媒介多,是学生展现自我的最佳平台。学生通过参与图书馆建设,与广大的师生接触,锻炼了他们待人接物,处理问题的能力;开展各种活动需要策划、组织和实施,也能提高他们的组织策划和管理能力。他们也是图书馆的优秀读者群体,也是图书馆文化的传播者,在树立正确价值观、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塑造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三、提升学生参与图书馆建设层次的创新思考

(一)营造学生参与图书馆建设的良好氛围

在移动讯息高度发达的现代,图书馆的职能不再只是学生借还图书或自修,还能满足在高校重要的公共空间——图书馆开展沟通、交流、自我学习的需要。这样的优势有利于吸引来自各专业的优秀学生聚在一起,有利于宣传图书馆的文化,理念,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图书馆建设的意愿。通过高校学院网站或公众微信平台发布、更新学生岗位或社团的招聘条件、岗位职责、考核标准等信息,达到学生和图书馆的双向优选。这样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学生参与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也有利于图书馆借助学生的力量更好的为更多的读者服务。

(二)選定指导教师,建章立制,规范学生的管理

图书馆要建立专人负责制,对学生的招聘、培训、工作时间、效果、活动开展提出要求和专门指导。图书馆或协同学生管理部门、学校社团管理中心等部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指导教师工作职责、学生馆员工作职责及考核办法、社团管理制度,纪律考核办法、志愿者服务管理规定等。这些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图书馆等相关部门有据可循,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工作中有章可循,相互督促,保障参与的管理服务工作持续、高效地开展。

(三)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将他们融入图书馆“大家庭”

图书馆应在全馆中宣传学校的思政工作思路和要求,并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积极主动担负育人的责任。对学生馆员要特别地关心尊重,将他们融人图书馆集体大家庭中,听取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分享自身工作经验,融洽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学生在工作中如有困难,要及时帮他们解决,耐心指导;如有不足,及时指正,加强,监督;如有闪光点,及时表扬,多多鼓励。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认同,参与的积极性才会提高。

(四)设置丰富的学生岗位,提升学生参与的品质

图书馆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和特长,结合内涵建设的需要,除了设置常规的事务性岗位,还可以开发多样的工作岗位和丰富的工作内容,如阅读推广,编辑部,策划部等,提升学生参与的层次和品质,尝试开放更大的参与空间。

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探索,也可以吸收优秀的学生参与课题和项目的研究。一则有利于图书馆探讨将来的发展规划上更体现“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宗旨,二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创新和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

学生参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已成为促进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的重要形式,更是图书馆服务模式的一种创新形式,也是“大思政”格局对图书馆发挥思政功能的必然要求,对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促进这种管理模式的良性发展,达到图书馆和学生的双赢。

四、结语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从改造环境、营造氛围和提升服务三个方面着手改革,优化学院图书馆资源配比,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享受阅读”,力争将图书馆建设成契合学院育人方针,匹配学院内涵建设的校园文化新品牌,让学生更好的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

参考文献:

[1]许彦斌.高职院校图书馆人文素质服务实施路径研究[J].科技管理,2020年第32期.

[2]李艳梅.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路径创新研究[J].黑龙江科学,第11卷 第15期.

[3]沈玲玲.关于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发展,2017(19).

[4]张书美,甘安龙.学生深度参与高校图书馆服务之探索[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9(1).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图书馆大思政图书馆管理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智能化管理对我国当代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影响研究
浅议读者协会参与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柔性管理及其在图书馆管理中的核心应用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施路径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