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的认同建构及实践路径

2020-03-14王丽娜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物质性建构个体

葛 畅,王丽娜,蔡 豪

(同济大学 1马克思主义学院;2团委;3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92)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提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明确将组织育人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七个育人”的总体框架。[1]2017年底,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作了进一步拓展,提出了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在丰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同时,切实落实构建组织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基本任务,再次强调了组织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2]

一、高校组织育人的研究概述

学界当前对高校组织育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第一,关于高校组织育人的政治属性研究。刘建军(2017)指出学校党团组织所要培养的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这就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等教育内容与目标上有着更高的要求。[3]陈荣武(2018)研究认为切实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建构高校组织育人协同体系的保障。[4]项久雨和王依依(2019)认为增强高校组织的政治属性是高校组织育人的价值表现之一。[5]第二,关于高校组织育人工作路径的研究。曹锡康(2018)认为高校组织育人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各类组织育人功能,形成组织育人协同体系,实现育人环节互融互通。[6]谢守成与文凡(2019)认为高校组织育人要从协同联动、形成合力、强化实践等方面优化。[7]米华全(2019)提出从完善育人主体、拓展育人载体、改进育人方法、强化育人保障等方面优化组织育人路径。[8]第三,关于认同方面的研究。张驰和王燕(2018)提出了要通过强化意识形态指引,树立“理性社会问题观”,构建整体性政治认同教育等路径来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9]潘丽文(2018)认为必须借助红色记忆以培育和建构青年政治认同。[10]王冬云(2019)认为家国情怀塑造与推动个体通过实践来建构国家认同。[11]

就如何遵循“学生主体”原则、如何落实“三全育人”协同机制、如何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贯彻,本文提出认同语境下优化高校组织育人的实践路径,以期最大限度地破解协调障碍,明确育人分工,凝聚育人共识,提升高校组织育人实效。

二、认同语境下高校组织育人的现实分析

(一)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的现实要求

“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系统建立起来的集体,当前高校组织普遍存在的有党组织、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班级等组织。组织育人概括来说就是各类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从而实现育人的目的。

组织育人是“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是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更是新时代高校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就要切实发挥高校组织育人功能。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高校组织育人遵循“学生主体”原则。通过组织育人,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体现的是学生的主体性。第二,高校组织育人注重协同效应。在育人过程中协同运作、紧密合作、集中发力,从思想引领、学业促进和素质提升等方面打造多维度育人平台,为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搭建发展舞台。第三,高校组织育人发挥政治功能。组织育人的目标是立德树人,亦即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高校各类组织开展活动时,应加强政治引领,充分发挥高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院(系)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同时引领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加强联系服务,做好团结凝聚师生的桥梁纽带,牢筑思想引领平台,组织开展政治性强、思想性足、指引性准的育人活动。

(二)认同语境下高校组织育人的现状

当前青年大学生对于各大媒体平台的接触日渐频繁,高校组织育人机制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分析认同语境下的高校组织育人的基本情况,可以从学生主体、协同效应和政治引领三个方面分析现状与不足。

1.保障体系内生动力不足,服务功能感知度不高。党组织、共青团、学生会以及班级等组织坚持以人为本,历来重视维护和保障学生权益,并注重创新和改进各类制度保障,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组织保证。以党组织为例,大学生党员作为党组织的重要主体,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力量。为保证大学生党员的顺利成长,党组织以《党章》为根本法规,坚持保障学生党员的各项权利,引导其积极有序参与党内事务。然而党组织学生权益制度保障体系有待改革,面对新时代出现的新问题,该制度较为单一,缺乏内生动力,致使学生对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感知度不高。

2.组织方式协同性不足,育人过程感召力不佳。现阶段实施的党团班协同育人机制存在着育人角色分工不清的明显缺陷,“各自为政”完成育人工作任务成为了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该现象同时也引发了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系性欠缺、育人物质资源和观念资源浪费等后续问题的出现。此外,学生更偏好参加线上形式轻松、趣味性强的活动,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相对较低,对思想引领类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这就导致高校活动普遍过于注重形式丰富而淡化思想引领,因此高校党团组织在提升学生政治素养方面的引领作用较难发挥。

3.政治引领功能薄弱,价值共识输出度不高。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类进入“微媒体”时代,微博、微信、微视频、微阅读等逐渐充斥着青年的日常生活,“微媒体”之“微”在于其传播速度快且元素多元异质,这些多元化的网络信息平台为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带来多重挑战。这些平台思想引领功能薄弱,平台上存在官话多、鲜活语言少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导致青年学生对组织育人产生排斥心理,无法产生强有力的政治引领作用。然而囿于学生自身知识结构、能力目标等方面的局限,无法高质量、高层次地达到知行合一、反哺社会的要求,缺乏政治引领也就意味着理想信念解释力不强,可能会导致学生在服务奉献方面缺乏主动性。

三、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的认同建构

(一)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的认同内涵

认同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对某类价值的内在认可或共识,通过这些认可或共识,形成自身在社会实践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获得相应的群体意识,并由此决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的过程。认同不是主体对认知对象进行机械、浅层次的简单模仿,更不是为了获得奖赏或免于责罚而对认知对象的无奈依从,而是以对认知对象的同意和接受为基础,通过心灵深处的体会和思想里层的融合而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

1.认同是情感依附与行为模式的统一。作为一种心理现象,认同即在感知和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满意、亲近、赞同、可归属的心理安全与情感依附,是忠诚和信仰的基础。作为一种行为模式,认同也是以认同对象的规范要求自身行为,以认同对象的价值改造世界的实践。认同是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在个体上的有机统一。

2.认同是自然原生与系统建构的统一。在群体中,个体从出生之日起就被打上了群体文化特征的烙印,通过群体的生物遗传、文化遗传和成长过程中基于好奇的模仿,形成了最低层次的自然原生认同。但群体理念和政治理念等并非完全与生俱来,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通过教育的潜移默化,塑造个体在思想理论、观点立场、价值目标和角色身份等方面的主观意识的过程就是认同的建构过程。

3.认同是个体需求与组织塑造的统一。认同的强弱会影响个体的忠诚度、向上力、成就感和事业心。当个体需求在组织中得以满足时,个体就会对自身所在组织持肯定态度,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认同,能对个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个体对于组织的高度认同有利于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也能使个体在言行中自觉维护组织的外在形象,对组织的长期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的认同机制

在高校组织育人中,认同建构的过程具体可以分为物质性认同建构、形式性认同建构和理想性认同建构。物质性认同建构中的“物质满足”、形式性认同建构中的“形式参与”、理想性认同建构中的“理想同化”三阶段,即反映了“感知——体验——实践”的认同建构过程,实现“知、情、行”的统一。

1.对象感知:单一平台上的物质性认同塑造。马克思曾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社会成员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会占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物质产品,其中主要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当某一行为体或组织通过提供产品成功塑造个体在自身利益实现程度上的认可、接受甚至满意的心理认知时,就会获得该个体对自身所产生的物质性认同。物质性认同的获得,就是利益满足的过程,也是个体对其他行为体或组织形成认知的过程。物质性认同是认同的基础,既对合理利益的提供提出要求,也对合理利益的增长和分配存在潜在要求。在高校组织育人中,物质性认同塑造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形成对党、团、班等平台的认知和了解,这就为育人理念的有效传达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形成高校组织育人的认同基础,就要进行单一平台上的物质性认同塑造,即各个平台在组织的活动中向学生提供物质性资源,且这种物质性资源尽量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各个平台应当量体裁衣,根据平台特性分别发力,发挥单一平台的独特优势,才有可能确保覆盖学生群体个性化的需求。单一平台提供的物质性资源,使学生对平台形成初步的认知,进而塑造了学生个体对于高校各类组织行为体的认同感,为后续育人工作的开展和育人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2.情感体验:多平台协同的形式性认同聚合。形式性认同是指个体通过与其他行为体或组织共同参与事件的安排和改善组织形式时所产生的归属感。该类认同在个体参与组织基本制度、活动运行系统和方式的制定时产生,在受组织认可时加强。当组织的观念和行为模式的构建与转变与学生个体所表达的意愿发生相关性时,学生会获得一种赞赏、喜爱、亲近的积极情感体验,反之,则会产生厌烦、倦怠、逃离的消极情感体验。基于高校组织育人的实际经验,学生在校园中很可能同时兼具了班级学生、党团组织成员、团组织指导的学生组织、社团成员等多种角色,不同角色的要求在同一时空内发生冲突时,学生容易集中选择某种角色进行扮演,而忽视其他角色要求。通常来说,受学生与班级、学生组织和社团的情感互动更多以及学生在其中所获得的参与感和认可感更强的影响,冲突发生时,其他党、团角色身份就可能容易被弱化。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促进学生在情感上对党团班三个平台的接近和认可,对其所传递的育人目的和内容的顺应和接受;消极的情感体验则容易使学生对党团班等组织态度冷漠、反感,甚至抗拒和抵制,妨碍其对协同育人目标的认同。因此,形式性认同塑造的关键在于三大平台的协同互动。

3.观念认可:个体理念趋同下的理想性认同输出。认同感是认同过程的初步认知,归属感是认同最基本的情感表达,那么对组织表现出相应的行动上的认可就是个体对组织表达认同的最终方式,即理想性认同。当个体对组织理念达到高度认同,并将其完全内化为自身的观念认知时,个体将不再仅仅满足于把组织理念中所传递的规范和约束作为个人行为的要求,还会运用组织理念指导自身的实践行为以改造他人和社会,这一过程兼具个体强化自身认同感和输出组织理念的双重作用。高校组织育人中认同的最终形成是要让学生个体将内在的价值认同转化为外在的行为认同,引导青年学生主动承担起对外输出组织理念的任务。通过物质性认同下的个体满足和形式性认同下的个体参与,学生个体的目标、党团班组织的行动目标和育人的最终目标在很多大程度上会实现高度统一,育人理念中所传递的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会成为学生个人所追求的理想,学生也会自觉在实践行动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匹配该理想所提出的要求,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甚至希望通过自己的感召,带动周边人共同践行理想。

综上所述,从通过“物质满足”所带来的“对象感知”,到“形式参与”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再到“理想同化”后的“观念实践”,高校组织育人工作将实现学生对育人目标的认同塑造、认同聚合和认同输出,从而实现学生由物质性认同转向形式性认同,在个体确认与理性建构相统一的基础上,以行动输出的形式促进理想性认同的最终形成,形成高校组织育人的认同机制,从而实现高校组织育人的良性循环。

四、认同语境下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的实践路径

(一)提升组织服务能力,遵循“学生主体”原则

党团班作为高校有效组织学生,实现学生管理、教育、服务、监督的重要育人平台,要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和个体的成才要求,增强学生对所在组织的了解和归属,塑造物质性认同。

1.完善权益保障体系。党组织要坚持以人为本,从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关心学生党员,探索建立健全党内关怀与帮扶机制,尝试搭建有实效的、灵活多样的服务学生党员载体,保障学生党员民主权利,落实学生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支持学生党员广泛参与班级、学院和学校管理工作,畅通学生党员参与讨论党内事务的渠道。团学组织可设立专门的学生权益保障部门或者学生组织来关心和维护学生权益。

2.确保信息传递流畅。新媒体时代对新时期高校育人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党团班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带来了方式和载体上的创新。从现状来看,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日益依赖的信息传播渠道和信息获取方式。建设贴近大学生群体特点的高质量网络信息平台,及时高效地满足学生对所需信息的获取需要已经成为回应时代需求的必要举措。党组织可通过建设网络信息平台做到信息通知、党务公开、活动展示等。微信是高校学生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也是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的重要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的功能与传播特点,团组织需要将最新动态与活动信息传递出去,并通过“朋友圈”层层推广,拓宽信息服务面。

3.服务个人成长发展。团组织要发挥紧密联系青年的优势,着眼于青年个人发展需求,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切实有效的资源和帮助。依托职业发展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科学规划未来发展,并为学生考研、留学、择业等提供有效的资源和指导。此外,整合优质资源,搭建创业平台,培育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鼓励和帮扶学生创新创业、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有机统一。班级开展优秀学长学姐交流会,从专业学习、学生活动、科创竞赛、社会实践、未来规划等方面传递经验,建立困难学生帮扶机制。完善奖学金评选制度,规范开展奖学金评选工作,鼓励大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协同打造育人平台,遵循“三全育人”规律

形式性认同的发生也与学生在组织中所处的位置存在关联,当学生自我认知中的组织角色得到组织肯定时,就会产生积极情感体验,反之则可能导致学生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一旦发生,学生就可能选择脱离角色环境,改变认知元素来重新实现个人的认知平衡,组织就可能遭受完全丧失学生个体认同的损失。因此,在学生组织形成基本认知和物质性认同的基础上,需要协同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增强学生对组织的情感体验,塑造学生对三大平台及平台所传递的理念的形式性认同。

1.筑牢协同引领平台。充分发挥党团支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以点带面,以个人发力推动群体进步,党团班携手筑造学业促进平台。突出注重发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学干部等学生骨干力量在班风学风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将学业帮扶与专业实践、志愿服务和就业帮扶相结合,同时为专业性学生社团搭建服务平台,将学业促进工作常态化、专业化、制度化、志愿化。

2.共建协同联动平台。形式性认同的打造也需要构建共同的活动平台,帮助学生在三个组织中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身份并完成自身角色丛的统一。活动平台的建设过程也要以实现学生积极情感体验有效过渡和学生身份角色有机转化为目标,引导优秀学生向更高的平台和更贴合育人目标的方向迈进,实现认同的聚合与转化。

3.开发协同创新平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要牢牢把握思想引领主线,同时积淀学校特色文化,并推动一二课堂联动,有效发挥学校党委宣传部、团委、二级学院等不同部门优势,共同探索创新育人平台。整合资源,加强引导,将党团班协同育人实效服务于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助力于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审美情趣和综合素质。

(三)开展各类实践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物质性认同满足和形式性认同提升的基础上,还需要积极构建实践平台,让青年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自觉用实际行动输出与组织高度统一的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社会,带动身边人向协同育人目标靠拢。因此,将专业、红色实践、志愿实践活动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落脚点,做好沟通桥梁,搭建实践平台,更加有效地培养高校青年群体的家国情怀。

1.扎实推进专业实践。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党部署、团推进、班参与”的整体布局,立足学生专业特点,搭建学生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的桥梁,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认知平台,让学生在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的大舞台上实现理想,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坚定和增强对育人目标的信赖和信任。

2.创新开展红色实践。党团班在搭建专业学习平台的同时,也需要设计出为学生鲜明表达个人理想的活动,让学生在深入社会、了解国情的基础上,积极传播党的故事,将自身的信念化为实践,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增长才干,躬身实践,知行合一。红色社会实践活动旨在组织学员通过躬身经历、亲身体验的方式强化自身对革命精神的理解,将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培育有理想、有担当、有信仰的学生骨干。

3.号召推广志愿服务。志愿服务作为服务他人、改造社会的重要形式,能够增进青年学子与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了解和融合,帮助青年学生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完善其与育人目标相匹配的道德认知体系和行为实践方式。传播信仰,以己育人,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用个人认同的力量感召更多身边人认同组织育人理念,实现理想性认同的输出。

猜你喜欢

物质性建构个体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酒店非物质性激励与员工忠诚度的关系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地理诗学的批评实践:评《海明威的地理:亲密感、物质性与记忆》
利用国际政治资源保护我国物质性海外利益的路径探析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