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课外公益科普活动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
——以南京师范大学“科学大篷车”为例

2020-03-14周海忠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大篷车科普活动课外

周海忠

(南京师范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 210000)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1]77实践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重视并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就是要结合办学特色搭建实践平台,不断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路径,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好的条件。大学生课外公益科普活动“科学大篷车”就是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充分发掘社会实践育人功能,构建实践育人机制的有效尝试,不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而且实现了育人时空、方法、主体的实践坐标对应。

一、课外公益科普活动的育人功能

育人工作是一项过程性的系统工程,有知识能力的培养,更有思想品德的全面养成。“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三个根本性的问题,必须在课外公益科普活动的设计与具体实施中时时把握、步步对照。在这样的前提下,课外公益科普活动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社会责任感培养和实践能力锻炼等方面都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设计并开展的与学科专业结合度高的实践类公益活动“科学大篷车”,发轫于学院团委组织的志愿者小组的小型不定期的科普宣传活动,不断成长升级为学院组织、教师全面参与指导、面向社会定期“发车”的正规化的公益科普项目。学校内、教室内、课程内,无疑是高校育人的主场、主跑道。“弯道区”“最后一公里”“冲刺区”在课外、校外。能否在容易跑偏、容易缺位的空间、时段发力跑对方向跑出速度,是检验育人成效的显在标尺。科学大篷车活动在时间、空间、育人主体上完全符合全面培养人、培养全面的人的要求。

(一)立德育人

课外公益科普活动,首当其冲的是学生的参与意识、奉献精神的培养。与课堂上学会选择的应该怎么做不同,课外公益科普活动就是用行动来回答什么是奉献,该怎样奉献。没见过苦、劳,又谈何吃苦耐劳。教师指导大学生在担当中学会扛起社会责任、在服务中培养服务精神、在实践中增强实践意识。像电子垃圾分类宣传、支教扶贫科普这样的活动,学生贴近了社会现实,加深对国情的了解、对方针政策的理解掌握。形式上是实践育人,收获的是思想品德的修炼、志向抱负的确立,因而本质上是立志育人、立德育人。

(二)立行育人

行即行动、实践。公益科普活动是综合性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服务能力、创新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对于综合性师范大学的理工科学生来说,科学表达的技能也很重要,科学大篷车也就承载了科学表达综合技能训练的任务。公益科普实践活动,相当于一门开放、灵活的课外课程,重心在做中学。科普活动是一种受众更广的教育活动,宣讲传播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思想,普及应用技术、介绍科学前沿[2]。在这样的教育活动中育人,有天然的优势,因为活动本身自带育人功能(大学生化身为教育者)。每一场活动,从材料、演示、讲解、受众组织安排到行程安排,都是一个团队、分工合作,能够培养协作精神、组织协调能力;靠硬实力、真效果吸引不同基础不同层次的听众观众,要求科普的内容、宣讲演示的形式出新,倒逼大学生边实践边创新。

(三)立言育人

只有自身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公益科普才能讲得清楚、做得成功、让人听得进去、弄得明白。课外科普活动也就成了学生学识能力的检验所。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前提是自己有正确的科学观、世界观,立言当立基,否则极可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没有一条“金句”后面不是千锤百炼,不是深刻思考,不是敏锐观察。公益科普活动训练大学生用科学的方式传播科学的内容,对大学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开展工作、为人处世都大有好处。科普实践环节大学生学的是老师怎么“言”,立的什么“言”,模仿的是老师的“范”,言传身教正当其时。

(四)立信育人

“科学大篷车”活动,受到了一致的好评,荔枝网、我苏网、新浪网、搜狐网、徐州教育网、江苏教育网、盐阜大众报等媒体纷纷报道。一些校友称赞,在这些大学生身上看到了校训、院风,甚至看到了学院培养的毕业生特有的气质和学养基因的传承。这些正向激励的源头活水,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收获了荣誉感、成就感。评价育人、反馈育人其实都属于文化育人,可以归纳为立信育人。育人就是要提供丰富多样的能够汲取消化的成人、成才的养分,课外公益科普活动提供了一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范式。

二、课外公益科普活动育人功能的动力机制

机制是工作系统内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式。[3]育人系统的动力机制是什么?根本的动力是培养、输出人才产品的目标驱动。在此基础上,对具体的教育环节而言,还可以有能够形成合力的其他形式的动力。科学大篷车是动态的开放的活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育人的关键是如何激发并保持动力。这需要活动主导者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和路径。

(一)以公益初心为原动力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公益科普活动,前提是了解志愿为什么、公益是什么。面向全体学生,以宣传动员为基础、自觉自愿为前提的活动,犹如一个融教育梦、文化梦、科学梦、创新梦于一炉的梦工厂,吸引大学生参加。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时间地点的科普活动,也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自身得到锻炼成长的同时,直接体悟对社会的贡献输出,快速获得社会评价,这是与其他教室里的课程教学有显著区别的。[4]

(二)以大胆创新为策动力

学院布置学生调研科普现状,探讨科普教育的规律。同学们发现,不少科学场馆的投入不可谓不高,但难免冷冷清清。这与社会对科普的需求形成明显矛盾。科普的内容创新、手段创新成为唯一出路。问题即课题。针对固定的科学场馆讲解冷冰冰,缺乏激情、应变、互动的弱点,结合师范特色优势,从大一开始学院试点成立科学表达研训小组,每周发放课题,采用次周还课的方式,训练所发课题的表达设计,由浅入深。针对互动性差、受众接受程度不高的现状,设计了“带着问题来、带着兴趣做、带着作品走”的科学福利模式。一经试行,引起轰动,形成“科学大篷车”一席难求的现象。针对科普内容单调,经常“一招鲜吃遍天”的情况,学院发起了演示实验作品大赛、物理情景剧作品赛、科学运动会,获奖作品作为科学大篷车的教学资源,形成了良性循环。老师们还鼓励同学关注科学前沿、研究科普走向。学院专门邀请了海外专家为同学们做了“物理教授神奇的公文包”科普示范讲座,与海外专家的互动,证明公益科普可以与做课题研究一样开展国际交流。

(三)以外部支持为辅动力

“科学大篷车”活动以低成本、生活化的内容为特色,但要持续运行,必要的经费开支不可缺少。学院努力争取多方面的支持,使得“科学大篷车”有了“混合动力”。校工会、省物理学会、南京市科协等单位立项支持,江苏教育报刊社、省电教馆、省内多所学校通过协办、联办等方式予以支持。“科学大篷车”也成了学校的宣传车、校友工作的交往车。宣传、学工、教务部门等主动帮助宣传,来自校友的邀约逐年增多。形成育人的合力,在实践育人环节尤为重要。

三、课外公益科普活动育人功能的主体作用

在课外公益科普“科学大篷车”活动中,辅导员、专业教师和院领导作为共同的育人主体,参与科普活动全程,分工并不完全划清边界,但又各有侧重。辅导员是前期的引导者、组织者、陪伴者,专业教师是业务指导者,院领导则时常化身为大篷车的“乘务员”。育人主体在活动中是共同志愿者,是参与组织者,更是安全把关者。常态化开展活动之后,育人主体还要鼓励大学生自主策划、开展不同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

(一)育人主体的引导作用

指导教师团队基本稳定且逐步纳新。科学大篷车活动,是体现学院服务社会质量与水平的一把手工程,党委书记、副书记带队、全程参与。育人主体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实践环节育人目标的总体设计、课外实践活动方案的整体制定与把关上。

(二)育人主体的示范作用

院领导和一些资深教授定期为科学大篷车站台,举办科普讲座。学院邀请著名物理教育专家作为课外科普活动的特别顾问,还聘请了校外实验制作专家帮助指导学生的动手制作。有些活动往往提前两个月准备,采用每周组会的方式,研讨活动方案的落实、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教师团队的奉献精神、一丝不苟的态度和科学教育的智慧,是最为生动鲜亮的教学资源。

(三)育人主体的陪伴作用

大学师生同台演示,互当补台助手。师生在共同策划项目内容、安排进程计划、布置场地等工作时,同是志愿者。共同参加科普活动,意味着甘苦与共、喜乐同享。可以说,这样的育人氛围下教学相长更易发生。教师会更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长,注重课内外、校内外的有机衔接,避免环节冲突和影响。

(四)育人主体的服务作用

管理就是服务,除了管理,教师还常常变身服务员,为大学生做广告服务、推广服务、交通后勤服务。公益科普的特点是师生都要为科普对象服务,为受众服务。公益活动经常需要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这样不断档、不放假的服务和教书育人一样具有教育价值。

四、课外公益科普活动的育人困境及解决思路

课外公益科普活动,与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相类似,会面临一些共性的困难和问题。需要用系统协同的思维、创新的办法求得突破。

(一)让更多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教受益

不能指望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在一个活动中得到精神升华、品格淬炼。因为有志愿的同学经常会遇到时间冲突而不能参加活动。对一些学困生而言,课外活动有可能无助于纾解学业旧账,反而会拉大差距,即活动与课业冲突。而且,“所有”或者“全体”,有悖于志愿活动的规律。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路径在于提供多样化的社会实践平台,以及在同一平台上提供多层次的实践内容。也就是除了公益科普活动,还有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选择。对于志愿活动,应当遵从初心,鼓励自觉自愿的投入,不把“选修”当成“必修”。同一层次的实践内容上,也还有不同的角色分工。比如科学大篷车已经形成了多种模式,有基于开放实验室的定期班车,有进驻社区的演示型科普,有省级书展的特别专场,有面向贫困地区的科学帮扶,有进入中小学的互动式玩中学,还有侧重于探究的系列课题实验。这样,可以尽可能让想参与的学生敢参与,敢参与的学生能参与。

(二)突破经费窘境

在办学经费紧张,教学科研需要加大投入的背景下,“贴本”的课外公益活动如何保持生命力,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靠合作方临时“输血”,靠少量的项目经费,常态活动难以“续命”。器材、交通等必要的经费短缺会长期困扰着活动的组织者。利用身边的坛坛罐罐,开发低成本科普演示器材与实验,紧密结合生产生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首选方案。借助短视频等融媒体手段,可以复现高难度、高成本或者高风险的现象演示,降低成本。利用已有的实验条件,适度对社会开放,可以节省开支,解决部分需要用到大型演示设备的问题。关键是各级领导要在思想上统一认识,真正重视实践育人环节,像支持课程建设、重点科研项目那样支持常态化的实践活动。

(三)对接课程教学

课外科普活动,对大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要求较高,理工科学生有学科方面的优势。但事实上有些活动即使对理工科高年级大学生而言也是“超纲”的。课本所讲的知识不够用,实验室学到的方法不够用,需要拓宽知识视野、掌握更多的方法技巧。一些已经掌握的原理,需要用浅显的语言讲清楚、讲生动,这些都和课程的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课程如何对接,将所学的知识接上应用的“地气”,要求将实践育人与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技能育人协同起来[5]。课外科普活动与课程的对接不应也不可能是现学现用式的“无缝对接”,而是强调“学以致用”的科学理念的秉承、科学方法的应用与诠释、科学现象的再现、科学规律的传播。大学生科普活动力求结合所学专业。科普活动的设计与升级,本身可以成为一门课程,与大学生在学课程平行呼应。

社会实践环节对大学生素质拓展、能力提升、人格完善、融入社会大有裨益。课外公益科普活动作为理工科学生的一种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开发、育人机制的建设、育人主体的作用发挥,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同类育人环节中应该具有一定的共性。三全育人是个宏大的命题、系统的工程,需要各门课程各个环节协同发力,而且形成同向的合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正因为如此,细节研究、过程研究、实证研究也就显得十分重要。或许,实践育人环节,贴近实践的案例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务实理性的思考。

猜你喜欢

大篷车科普活动课外
小满课外班
南京师范大学“科学大篷车”公益科普活动
混合运算大篷车
美要派上万军队阻止“大篷车”
安利大篷车 行走的塑形基地
暑期户外科普活动
开心大篷车
科普活动展少年风采
全国各地开展无线电科普活动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