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的人文关怀建构
2020-03-14王奕汀
石 然,王奕汀
(1.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 311121;2.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311121)
人文关怀已成为当代课程观念不可忽视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成为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的重要共识之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以下简称 “概论” 课程)教学创新已有丰富研究。但是,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在实践研究的著述尚需丰富。一般把交往对话、心理疏导、情感体验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现方式,针对思政课程本身的人文关怀实践探讨比较少,针对高校必修的几门思政课程探讨更少, “概论” 课程的人文关怀实践尤其少。这似乎使人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主要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而不是主要通过 “传统” 的课堂教学进行; “概论” 课程是最缺乏人文关怀的思政课程,或者说是最不容易让人感受到人文关怀的课程。事实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特别强调思政课给以青少年人文关怀的重大作用。他指出,青年正处于 “拔节孕穗” 时期,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要给学生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要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1]。以上论述已经为思政课发挥人文关怀作用指明了根本方向。在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实践中,思政课的作用不仅不可缺失,而且应该大有作为, “概论” 作为高校核心思政课,更不能缺席。
一、 “概论” 课程的人文关怀内容向度
人文关怀是 “概论” 课程的重要价值维度。教材开宗明义地指出: “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树立历史观点、世界视野、国情意识和问题意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理论思维能力,以更好地把握中国的国情、中国社会的状况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2]5这两项要求就是人文关怀价值。 “概论” 教材结束语中以 “坚定四个自信,放飞青春梦想” 为题,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当代青年搭建了实现梦想的舞台,青春年华为当代青年提供了放飞梦想的翅膀,当代青年是大有作为的‘强国一代’。”[2]263“概论” 课程要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效果,就要把人文关怀这个维度摆在显著位置。
(一)人文关怀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理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这个初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永远奋斗的力量源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的心路历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3]4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人民幸福必由之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即人民幸福的社会制度;塑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蕴含着人民幸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既是 “国家的生命线” ,又是 “人民的幸福线”[4]。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要求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方针和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 “以人为本” 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为人民谋幸福” 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对最广大人民深重的人文关怀,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人的浴血奋斗,也不会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从 “人民幸福” 的线索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可以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不仅事关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也对每个人的幸福生活有着决定性影响。一旦具有了这样的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就会像闪电一样击中大学生这块朴素的园地, “四个自信” 的力量充分激发,从而 “鹰击长空” ,放飞青春理想。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蕴含着人文关怀的人生智慧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心路历程,而且对每个人探索人生也有着丰富的启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成果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奋斗甚至浴血奋战中取得的,其间不可避免地会有重大挫折甚至教训。如果对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的革命精神有着充分的认识就一定会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与此同时,毛泽东指出: “总的前途是光明的,但必然经过长期的斗争与曲折的斗争。短期的与直线的胜利是没有的”[5]; “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不付岀极大努力,总是一帆风顺,容易得到成功,这种想法只是幻想”[6]220。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的探索历程,对于我们正确对待人生前景及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和失败,有着重要启示。对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毛泽东有不少论述,如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7];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6]660等,从根本上指引了人生的方向。也正如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箴言》 “出版说明” 中所说的那样,在毛泽东的著作中,有许多充满哲理、寓意深刻而又浅显易懂的名言警句,在 “观世” “正己” “待人” “处事” 等方面,深刻地回答了 “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 这个根本问题,并且在诸多方面给人以教益和启迪。在讲解毛泽东思想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等部分时,这些内容可以贯穿其中。
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思考 “建设怎样的人生、怎样建设人生” 这一问题。要让大学生充分体认:人生,就是要释放生命力,发展生命力,完善自我,奉献他人,实现幸福。进一步在人生的本质、根本目的、发展阶段、发展规律、发展方式等诸多方面,启发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作出深入思考。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实际上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以贯之的一条主线。它不仅对党和国家治国理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每个人的人生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结合自身的实际分析和解决自己的人生课题,起着关键作用。毛泽东指出: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8]事实上,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只有与人民群众密切集合,才能走得深远、走得宽敞、走向成功。也正如马克思所说: “相反,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9]独立自主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每个人探索走自己人生道路的根本立足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那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10]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需要独立自主探索发展道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同样如此。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新人的人生航标
人文关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分显著的理论品质。 “以人民为中心” 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为人民谋幸福” 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于 “人民” 这个范畴,习近平总书记已经赋予了新的内含。对此,《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他分别做了两次经典性表述: “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11]; “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集合,每个人都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都有内心的冲突和忧伤”[12]。从这两个表述来看, “人民” 这个范畴的表述已经从整体转向个体。事实上, “概论” 课程同样要贯彻 “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教师既要把理论讲透,又要把理论转化成哺育学生个体成长的阳光雨露,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时代新人领航。
新时代就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时代。新时代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3]30中国梦既是 “宏达叙事” 的国家梦,也是 “具体而微” 的个人梦。正如习近平所说的那样: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13]对于广大新时代大学生来说,就要清楚地体认 “实现怎样的人生梦想、怎样实现人生梦想”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找准自己生命的航标,创造不负时光的生命价值,明白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勾勒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各领域的宏伟蓝图,也为广大青年的人生发展矗立了航标。课程要培育大学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找准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路;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民主观念,珍惜和正确行使政治权利,自觉履行政治责任;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个体精神家园,加强情感认同,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要培育大学生树立 “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 的意识,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要培育大学生树立 “人与自然谐共生” 的意识,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这个道理也给人生规划带来了启发。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点和关键,也为时代新人过上殷实的生活提供了目标和要求。课程要帮助大学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目标中提高自己,攻坚克难,让自己的小康之家生活得更加殷实;要鼓励大学生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提供有益思路;要引导大学生在法治中国建设中树立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律思维,正确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要积极引导学生特别是党员学生思想政治进步,让学生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中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让广大学生在各行各业中树立党建意识。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帮助学生扩展国际视野、国际胸怀,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理想,培育学生国际主义精神。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和 “结束语” 作为全书的全面升华,使得学生树立 “四个意识” ,增强 “四个自信” ,做到 “两个维护” ,放飞青春理想。
二、 “概论” 课程的人文关怀组织方式
“概论” 课程的人文关怀不仅体现在内容向度中,而且体现在课堂组织方式的创造性组合中。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交往对话、辩论演讲、翻转课堂、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在理论学习基础上提出个性化、创造性见解;课后还可以对学生做个性辅导,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为他们答疑释惑。
(一)交往对话
王东莉认为交往对话 “涉及对话,但不是简单的对话,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通过对话,引导学生自发的思考,强调对话的双向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性”[14]。 “概论” 课程授课过程中,教师需树立引导意识,依托启发式教学优势,利用对话创造出更多连接和归属感的 “概论” 课程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三条对话原则。一是平等对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概论” 课程教师以 “师生地位平等” 的教学观念为前提,在专注倾听的过程中形成动机移位,与学生一同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平等地讨论理论案例、耐心地解答学生问题,让学生自由地阐述观点,营造民主课堂氛围。二是教学内容生活化, “概论” 课程的学理性较强,面对不同层次和专业的学生,如何将学理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深入人心是 “概论” 课教师的重要目标。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源自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渗透于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将艰涩难懂的理论与学生的生活、现实的热点问题相结合,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和理解 “概论” 课的知识。例如:在学习第十章《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时用垃圾分类解读 “绿色发展” ,联系学生家乡在一带一路中的定位解读 “开放发展” ,用共享单车、Airbnb、微信学习公众号、物流解读 “共享发展” ;用嘉兴粽子节、各地农产品展销会、慈溪葡萄节解读 “精准扶贫” ;用生活体验加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感。三是情感对话,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事实上,作为课堂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在情感上的交流是相互的,授课过程中加入 “情感投资”[15],在进行学术教育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目的、焦虑及与其他人的交往联系,用教师的激情和感染力增强学生对 “概论” 课程的肯定,敞开心扉,坦诚接纳教师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学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时,教师可与学生共同交流个人的成长、学习和工作经历,通过两者不同年龄段的比较,学生能够更生动地感受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以情动人,使学生为教师奋力实现个人的 “中国梦” 所感动,达到师生共鸣,拉近与 “中国梦” 的距离感,激励他们奋勇追求自己的 “中国梦” 。
(二)辩论演讲教学
辩论演讲教学并不是一种单一的会话能力,而是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自主性对某一兴趣话题进行独到的思考、讨论、总结。约翰·富兰克林·博比特认为,学生想要获得他们所追求的社会成果,就需要掌握正确而有效的语言类型。这会驱使他们将自己的语言视为一种为达成目标而必须从事的工作活动[16]。这种责任下的工作动机能激发学生致力于运用语言升华理论知识的迁移能力,并反映个人的学习创造性和完整性。教师可依据课程内容的需要或学生的需求确定教学活动的开展模式,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前和课后指导。
辩论式教学一般由教师以课程需要为依据确定辩题,辩题选择以现实性、思辨性、教育性为原则[17],对活动的场所选择要求较高,辩论的形式可以是广泛动员学生参与的群辩式、也可以是男女分组的男女对抗、亦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小组对抗……在课前确定辩题和活动形式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教师的随行指导收集、归纳材料;在师生间不断的讨论、分析和合作中制作一份完整的辩论大纲。辩论活动中,学生遵循辩论秩序,相继阐述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论断、补充己方的论据,在思想碰撞的火花中不断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反思现实问题和思想漏洞。辩论式教学并不是无教师的混乱教学行为,相反,教师作为活动的隐性主导者,总结辩论内容,纠正学生在辩论过程中的认识错误、理论错误、思想错误,提升辩题的高度,引导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通过语言交际活动内化 “概论” 课程的理论知识。
演讲式教学在普通教学活动中较为常用,主题的选择也更为多元化。演讲形式可以是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或个人独立展示。与辩论式教学相同,在教师指导下收集演讲材料,书写演讲大纲制作ppt。往往演讲式教学活动更能反映学生对社会的关注点和思想波动。例如:谈爱国主义,有学生别开生面以《从主旋律电影看爱国主义》为题,以《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这三部时下最受关注的爱国主义电影为例,认为 “现时代爱国主义表达视角的个人化和选材的亲民化” 是该类题材受人欢迎的主要原因,并呼吁对新时代爱国主义要有新的思考维度;也有同学谈论对香港问题的新思考、解读NBA 球星的不当言论,面对互联网媒体就香港事件的多方面报道,对一些不实、夸大的传闻进行查证和正名;也有联系课本中所学到的新发展理念,剖析华为事件和中国创造、中国企业的瓶颈;还有回忆70 年阅兵史, “外交天团” 发展史抒发自己的中国自信。不少同学还通过时下社会热点问题,例如:校园霸凌、章豫书院、未成年人犯罪、道德绑架、英国火车藏尸案、一带一路等分析法治、道德、国际关系等。总之,演讲式教学作为一种分享教学模式,在拓宽学生的学习知识面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挖掘能力。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学生讲课教学
翻转课堂是一种基于数字化教学工具,颠倒传统教学结构,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将知识内化在前,知识传授在后,转变师生传统教学角色,重新分配 “教” 与 “学” 的时间[18]。 “学生讲课” 是目前高校思政课常用的一种师生互动模式,在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下,师生共同协作完成的教学授课活动。与传统的教师单向教学和简单的师生互动不同, “学生讲课” 将教学的主动权一部分交给学生,通过教师引导的自主授课行为,既能创造师生共同学习的契机,又能培养和锻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 “学生讲课” 与翻转课堂有机结合,能够充分实现 “概论” 课堂人文关怀环境的最优化,这种教学模式采取的是 “学” “导” 并举, “学” 以致 “行” 的方法,通过数字教学和课堂教学,发挥空间互补和师生协作的优势,充分实现了 “概论” 课程教学的人文关怀理念。
在形式选择上,根据教学人数选择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开展,小组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个人模式则偏重独立思考。教师先在备课环节中精心筛选出相应的章节内容供 “学生教师们” 选择,选择的章节尽量能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例如:第九章第一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十章第五节《建设美丽中国》、第十三章第二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在实施的过程中拉近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距离感。教师还需提前将教学任务、材料、习题发送至教学平台或是班级群中,学生自主学习本节课的理论知识后,搜集 “授课材料” ,在备课的过程中促使学生深度挖掘知识点。课件制作完毕后在课前交由教师审查,教师针对性地提出修改意见,引导学生完善材料。
课堂教学环节是在线上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的专题式教学,学生讲课环节的时间根据学生选择的教学章节安排。通过课前准备教学材料,由学生站上讲台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课堂。在实践 “学生讲课” 的过程中,学生展现出了在过去教学模式下被低估的自我教育和自主学习能力。他们除了能够借助教材和互联网新技术查询到理论背景、时代背景以及提出过程、内容、意义、未来发展等基础理论外,还能通过国内外横向及古今纵向对比活用知识。例如:联系美国梦、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中国的抗争史来解读 “中国梦” ;通过分享自己在垃圾分类、共享单车、家乡的农产品展销会、中美贸易战、中国的高铁技术所见所感来讲述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五大发展理念;通过自身在互联网大会上做志愿者的经历和在西亚旅行中的见闻来导入 “一带一路” 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知识。教师在学生完成讲课活动后点评并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深化。
(四)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讨论教学法的常用教学实践形式。约翰·杜威曾建议以一种 “关系中的生活” 来建构教育。他认为,学生们必须要学会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因为以后他们在工作场所也需要合作[19]。小组讨论以团队为单位,通过在语言交流中的小组合作,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这两对主体以多边语言形式丰富了 “我—你” “我—我” 的课堂对话。小组团队在学期初由学生自由组合成立,有的教师会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模式。开展小组讨论一般选用组座位排列式的活动教室,既有利于教师走动也有利于学生近距离之间的相互交流。在教师对课程理论进行概述教学后,发布一个或一组讨论主题,论题一般为开放式主题、资源争夺式主题或是实际操作式主题,例如: “辨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 “‘巨婴’现象产生的原因” “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中国梦与世界梦是不是冲突的” “在中美贸易战中,美方提出中方停止‘中国制造2025’计划、限制进口、限制投资等休战要求,我们应如何应对美国的关税压力” 等。学生在获取讨论主题后,每个组员在规定时间内自由平等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讨论过程中进行交叉辩驳,由记录员进行梳理,讨论结果并不一定要求一致,可以是统一、对立或是多方面的,呈现形式也不拘泥于文字,图表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随组辅导,倾听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小组讨论的结果由组长代表发言,组员补充或是有序的各抒己见,其他小组也可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讨论将教师的定位转变为 “倾听者” ,学生的定位则是 “倾听者” “思考者” 和 “讲授者” ,打破了片面 “灌输式” 教学和 “一言堂”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展现自我的机会。
(五)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de Learning)是一种打破学科逻辑,将学科知识进行项目式转化,促成学生自我构建,以此发展学生高级能力的学习方式。项目式学习包括了 “选定项目—制定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活动评价”[20]六个环节,打造 “概论” 的团队活动式课程,对于落实核心素养,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和 “人人拍” 的形式比较受学生欢迎,这种实践活动的引入重在培育一种公民精神和道德教化。由教师选定一个生活化的项目主题,范围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内政外交等各个领域,例如 “一带一路” “共享生活” “新四大发明” (支付宝、网购、高铁和共享单车)……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需要哪些材料、采访哪些人、去哪里获取材料等。这种项目预演有助于拓展学生智力视野宽度。学生以工作组的形式实地考察,通过采访、文献资料查阅等方式收集所需材料。小组成员在该过程中对某些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大胆的假设,并且不断印证或是推翻已有的论断,最终将这些材料做成一个完整的作品进行展示,展示的形式可以是PPT、模拟博物馆、情景表演等,在展示的过程中还需要汇报小组的工作情况并提交一份完整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人人拍” 也是学生喜爱的一个项目式学习方式。教师结合 “概论” 课的课程特殊性开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人拍’” 活动,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 “美” ,传递正能量。例如:雨夜中的国旗,常年坚持无偿为老人剪发的理发师傅,音乐喷泉前嬉戏的孩童,主动整理倒下的共享单车的学生,在恶劣天气下仍驻守工地的工人们,在河边悠哉的吹奏葫芦丝的老人,在天安门前巡视的军人,贫困山区中的孩童对着国旗敬礼……教师收集这些 “人人拍” 的材料后制成集体展示,由拍摄的学生介绍照片背后的故事。这两种项目式学习的活动评价由师生共同完成,不仅评价项目结果,更注重项目的完成过程。学生通过制作调查报告和拍摄 “人人拍” ,更深刻地体悟到国家在富强、民族在复兴、人民在幸福。
三、人文关怀视域建构 “概论” 课程的重要意义
人文关怀视域建构 “概论” 课程,是结合时代的发展,从学科的要求、课程内容结构的特点着手,符合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要。同样,人文关怀视域下构建 “概论” 课堂是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对于增强课程本身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进一步丰富思政教育及其课程的教学教法理论宝库,培养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增强 “概论” 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21]从人文关怀视域建构 “概论” 课程教学内容,必然会加深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科学认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文关怀理论品质的科学认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认识, “概论” 课程的思想性和理论性也就必然增强。一旦加强了 “概论” 课程人文关怀向度的理解,必然会深刻体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这个根本性问题,充分彰显我们党治国理政全部理论的亲和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共产主义教育的集中点、核心,就在于使我们每个学生都能够生活在神圣的东西、我们的理想的世界之中,要珍惜它们、信仰它们,理解并感受到自己与他们有关。”[22]“概论” 是一门 “高大上” 的课程,但又与每个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中国的每个理论成果不仅解决了 “时代之问” ,也能帮助学生解答自己的 “人生之问” “青春之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的精神旗帜,为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蓝图和航标。为了使得 “概论” 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得到充分贯彻,就必然进一步要求增强课程的针对性。思政课教师要牢记, “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23]。也正是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 “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 ,强调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1]。通过人文关怀的教学组织形式,加强学生的主体性角色,培养自我思考、自我探究、与人合作对话的能力,将课堂打造成一个学生自主的场所。在交往对话、合作性学习、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尽可能掌握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个性化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解释、思想引导和心灵启发,帮助学生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
第二,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的理论宝库。
人文关怀或人文主义是西方教育和课程领域长期存在的一种价值取向。20 世纪西方课程观的演变,总体上是在科学理性中追求人文主义的过程[24]。比如20 世纪初以杜威为代表的 “进步主义教育” 运动反对学校过分对学生灌输知识,强调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学生自由和健全、完善的发展。在教育学领域,目前已经形成了人本-存在主义课程观、批判教育学、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关怀理论等多语境叠合的人文关怀话语系统,在我国学术界也有一定影响。但教育学领域的课程人文关怀研究多注重课堂组织形式,对人文关怀教育的内容研究并不多见,结合具体课程的人文关怀研究也不多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研究更不多见。我国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研究开始于20 个世纪90 年代,逐渐形成了一套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人伦思想为基础,以生命关怀、发展关怀、精神关怀为主要内容,以交往对话、情感体验、审美渗透、心理辅导为主要实现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学术话语体系。但在我国现有研究中,寄希望课外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文献比较多,主张通过课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文献比较少;寄希望开设第二课堂、选修课等另辟蹊径的研究比较多,主张通过学校核心思政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文献更少。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课程开设以来,学术界已经形成了大量研究成果,但系统地、充分地、规模地人文关怀课程建设研究尚未形成。这似乎让人感到核心思政课程是缺少人文关怀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只能寄希望于课程以外的其他方式才能实现。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课程要实现包括 “概论” 课程在内的大学核心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就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上,充分吸收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教育学学术前沿研究的有益成果,实现学科体系内容与形式的与时俱进,这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贡献,也是对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理论学术研究的贡献。
第三,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
育人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根本任务。新时代大学思政课的使命就是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时代新人,就要高扬人的主体性,积极主动学习核心思政课。鲁洁教授认为: “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作为一个‘社会学习者’和一个‘社会参与者’的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25]“概论” 是学生学习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课程,是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课程,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战略布局的课程,是树立 “四个意识” 、坚定 “四个自信” 、做到 “两个维护” 的课程。 “概论” 课既是学生在人生关键阶段成长为合格公民的关键课程,又是使学生积极投身党和国家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关键课程。 “概论” 课程学习的过程,也必然是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的学习过程,需要创新课堂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时代新人,就要满足人的美好生活需要,解答人生之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的历史任务。 “概论” 课程不仅要解释清楚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等时代之问,也要增强内容的延展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充分回答 “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 “建设怎样的人生,怎样建设人生” “实现怎样的人生梦想、怎样实现人生梦想” 等人生之惑、青春之惑,从而使学生终生受益、毕生难忘。培养时代新人,就要提高人的各方面本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学习 “概论” 课程的过程,正是学生能力全面提升的过程。把握现代经济体系的意识和能力,认识政治制度、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的意识和能力,公共文化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建设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概论” 课程可以而且应该有所作为;加强国际意识、提高国际交往能力, “概论” 课程同样可以而且应该有所作为。不仅如此, “概论” 课程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历史观点、世界视野、国情意识和问题意识,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六种思维能力。高扬人的主体性,满足人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人的各方面本领,都是人文关怀的其中之意。换言之,一旦从人文关怀向度加强 “概论” 课程建设,必将使课程的育人效能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