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养老辅具开发应用对养老人才培养的启示
2020-03-14侯晓茵苏淑贤林紫依刘子韵谢咏珊黄莹莹陈丹儿梁敏琪
侯晓茵 苏淑贤 林紫依 刘子韵 谢咏珊 黄莹莹 陈丹儿 梁敏琪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180)
党的十九大特别提出了:要着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我国老年群体数量庞大,老年人用品和服务需求巨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要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1]。要培育老龄产业新的增长点,完善相关规划和扶持政策。中国养老的格局就是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现在提出来9073,90%的老人在家里养老,7%的老人在社区养老,3%的老人在机构养老。据了解,美国那么发达的国家,它的机构老人只占到了5%,95%的老人在家庭和社区养老。对于养老机构来说,不但要社会效益,还要有经济效益,加大养老人才培养,最终得益的还是我们全国的老年群体。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这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养老事业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已完全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产业在政府的推动与引导下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曾8次提及养老,今年这个数字达到了10次。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推进医养结合,进一步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2]。这些政治信息和决策部署不仅是新时代下的新视野、新思想,而且也提出了新要求,是机遇更是挑战。我们有理由相信整个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有可为的历史时期[3]。
1 目前日本养老产业的发展情况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养老产业在快速发展。日本作为进入老龄社会较早的亚洲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养老行业发展,在养老用品产业已经形成较为成熟且完整的产业链,在产品创意设计、需求把握、功能概念、技术研发、材料安全等方面已经非常健全,除了产品多样化种类及技术领先方面,产品应用及质量方面也值得借鉴[4]。日本针对老龄化人口的福利体系主要分两种,一种是由政府财政支持的资助、扶养、医疗事业,另一种是由民间资本经营的老年人专业用品和服务业,即所谓的“养老产业”。在老人用品开发方面,日本制造业自动化程度高,重视人性体验和“细节需求”的特色得以充分体现。在开发老人用品的种类和功能方面,日本遥遥领先于很多发达国家。具有代表性的是日本研制出的各种高度自动化的器械,如方便身体瘫痪的老人吃饭、洗澡和方便的特制食器、淋浴器、便池等。另外,根据老人特定需要,日本企业还开发出各种新产品。至于常见的老人眼镜、专用服饰、除皱器乃至化妆品等更是种类齐全。
2 日本介护保险的使用带动养老辅具的发展
2000年,日本推出介护保险的同时,也推出了福祉用具法:在第一条明文规定“为了保障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日常生活进行困难的长者的生活质量和鼓励残障者自立,同时减轻照护者的负担,进而促进福祉用具的开发和普及,增加福祉用具的使用范围,促使福祉产业的投资与发展”而颁布此法律[5]。而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已经明确把辅助器具纳入到了保险范畴以内。也就是说,经过介护经理评估后,你只要需要轮椅、助行器等等辅助器具,就可以和接受服务一样由保险出资购买。所以在介护保险的推动下,日本辅助器具产业得到更细致的发展,生产商制药生产出好的产品并被纳入保险范围,就等于这个产品不必在为营销多费心了。保险公司包销了,生产商只要做好质量即可。但在中国的长期介护险里面,预计10年内不会把辅助器具纳入进来。
3 日本养老人才的培养模式
如何推动辅助器具行业研发与创新,推广辅助器具应用、推介辅助器具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不但是企业问题,也是人才培养问题。教育部、民政部等九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以职业教育为主体,应用型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层次相互衔接,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的养老服务人才培训体系”[6]。这意味着中国养老人才队伍也同日本一样,开始作为一门真正的专业纳入到职业学校,中专、大专、本科乃至研究生的教育体系里面,意在培养出不同层次的养老行业的专业人才。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步重视养老人才的育成培养,通过政策的调整、相关法律的出台等,从多方面来促进养老人才队伍的有序发展。进入80年代以后,日本的长者需求和养老机构类型趋向多样化,对养老人才专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需求下不仅促使相关专业学校设置增多,同时也促使日本政府开始实施专业资格认证。1987年,日本政府颁布《社会福祉士》及《介护福祉士法》,和福祉器具相谈员、介护士等国家资格认证考试[7]。这两种国家认证资格的诞生标志着日本养老人才队育成向专业化迈进。老龄化不是社会老化,而是一种更成熟、更稳健、更具丰富内涵的发展。随着老年人更多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由此形成的特有的经济文化现象必将成为国家建设与发展中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伴随老年消费提升,医养产业和老年服务业一定会成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它既是民生也是国家战略,既是经济也是文化的传承,是事业与产业、公共服务与市场供给、社会与经济的高度融合,应属于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经济范畴或说是典型的混合经济[8]。这种混合经济把庞大的政府资源与庞大的社会资本,加上巨大的服务需求整合到一起,注定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和经济规模,成为“夕阳红”人群中的朝阳产业。医养产业的希望与出路在于最大限度实现跨领域、跨行业的融合,走市场化、规模化、专业化的道路;把医养产业融入健康中国、健康老龄化、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才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但作为一个市场,它好像还很不成熟,它的投资回报期可能会很长,从低福利性质的医疗养老保障到市场化的老年消费反弹,似乎离拐点还很远,还没有找到撬动这个庞然经济体的有效杠杆;而作为一项事业,它不仅意味着服务人群和服务内涵的扩展,而且还有赖于观念的引导,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的营造[9]。具体说:我们有尊老敬老的传统,却没有在“未富先老”情境下健康养老、幸福养老、积极养老的条件和经验。
4 小 结
要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和养老产业,继续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推动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养老服务业和产业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以珠三角辐射全国的定向培养基地工程[10],就是要以实际行动致力于珠三角乃至全国知名养老企业和社会服务机构搭建一个务实、全面、长效合作的立体平台,创造一个校企双方相互交流、深入合作和共赢的机会,助推学校和养老产业的长期发展!
(备注:苏淑贤为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