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礼仪品格教育策略研究
2020-03-14邝小雁
邝小雁
(惠州市惠城区中大外语幼儿园,广东 惠州 516000)
1 创设礼仪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阐述
1.1 礼仪教育是文明的传承和延续
中国自古就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誉。在璀璨绚丽的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历史进程中,礼仪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如:周代的《周礼》《仪礼》《礼记》就是我国最早的礼仪学专著。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倡导推崇“仁、义、礼、智、信”,更是把“礼”看成是治国、安邦、平定天下的基础[1]。时至今日,礼仪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历经千年的历史洗礼和传承发展,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讲的中华礼仪。作为中华传统文明的延续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希望通过家长、教师、孩子们的共同努力、共学生习,让孩子们在幼儿时期就能把中华礼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播下一颗希望的种子,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国民的综合素质,使中国“礼仪之邦”的美誉绽放出新的光芒。
1.2 礼仪教育需要在当今的幼儿教育注入新的要求和新的活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中[2]”。这就要求幼儿园教育不仅要让孩子在智商方面有所提升,而且在文明礼仪、良好品格塑造方面都应该有系统、科学的教育体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在健康领域明确指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3]。幼儿园阶段是形成良好礼仪行为和健康人格的最佳时期,文明礼仪及良好的品德习惯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1.3 礼仪教育是文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客观需要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民综合素质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问题日渐凸显,许多人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放弃自己的道德底线,甚至敢于触碰法律红线。暴力事件、疫苗造假事件、食品安全问题都充分反映出国民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现阶段的幼儿由于社会及家庭成长环境的变化,同样出现许多不良的行为现象,如强烈的自我为中心,不懂谦让和分享,不知敬老和感恩等问题令人堪忧。为此,我园对290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小班81.3%的幼儿不能自觉把玩具放回原处,59.3%的中班幼儿没有问候习惯,52.7%的大班幼儿在公共场所未做到遵守公共秩序。结合问卷调查和日常观察的结果来看,我们认为,现在的孩子出现的社会责任感不强、自私、没礼貌、缺乏爱心、懒惰等问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礼仪品格教育的缺失。
2 创设礼仪教育的基本方略
笔者开展的《礼仪品格教育策略与研究》的课题研究,目的就是为了探索出一套有效的礼仪品格教育途径和方法。我们经过前期的数据调查、样本取证、综合对比后,提出了“1提、2育、1评”礼仪品格教育策略(即,1提是教师礼仪品格提升策略,2育是教育活动策略和教育环境创设策略,1评是评价体系构建策略),简称为“1.2.1”礼仪品格教育策略。
3 创设礼仪环境及实施教育环境创设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2]”可见,如何利用环创彰显礼仪教育的氛围,使幼儿得到良好的行为教育的指导,对幼儿的发展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1 幼儿园公共环境的渗透
利用幼儿园外墙,户外宣传栏,入门长廊、楼梯楼道环境的渗透起到礼仪熏陶和感染的作用。以幼儿园礼仪、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家庭礼仪为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加强家长和孩子的互动性,让家长和幼儿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2 班级内环境的渗透
班级区域礼仪环境的打造,体现在班级功能墙及区域材料的投放上,根据各年龄阶段特点及每月课程内容,制订相应的环创内容。如中班:重点习惯养成环境创设中,如:环保意识的培养,垃圾分类提供相关材料及图片,利用区域材料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引发环境的意识,物品材料的摆放及图文并茂的标识,给礼仪教育提供物质基础。
4 实施礼仪教育的主要活动策略
4.1 与日常课程相结合 丰富礼仪教育内涵
为提高礼仪教育实效性,每学期根据课程内容制订礼仪教学计划,分年龄、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我园礼仪教育的内涵发展。如小班上学期礼仪教育安排和计划,主要有:交友、入园、离园、喝水、如厕、洗手、进餐、睡眠、分享礼仪。中班礼仪则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如:问候、介入、升旗、着装、沟通、观看、求助礼仪等。大班礼仪主要侧重于升入小学后的生活、学习习惯以及个人自律方面,如:课堂、整理、待客、电话、倾听礼仪等。让大班孩子多了解小学学习生活,为入小学做好习惯养成的铺垫。
4.2 紧盯生活各个环节 全面渗透礼仪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教育本质的诠释,是对生活本质的深刻领悟。建立“晨间礼仪岗”,由教师组织班级的幼儿开展训练,分别从幼儿的着装、站姿、手势及问候语等方面开展集体和分组学习;组成“礼仪标兵”队,教师引导礼仪小标兵保持高涨的情绪,仪容姿态端正规范。同时,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中增加了“礼仪小兵交接仪式”和“园长绶带仪式”,不断强化“晨间礼仪岗”的仪式感和荣誉感。每学期,评选“最佳礼仪明星”活动。通过评选活动,榜样引领作用不断强化,参与礼仪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升。
4.3 主题教育活动与礼仪教育相结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坚持贴近幼儿生活经验,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渗透礼仪教育内容,以礼仪品格教育为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2]”。我园将传统节日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以爱从身边人做起,将感恩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中,组织幼儿们走出课堂,走进社区。如:重阳节系列活动,开展“孝亲敬老进社区”“看望孤寡老人”“爱心义卖”“我为爷爷奶奶做件事”等活动;三八妇女节,开展“我帮妈妈去买菜”活动,组织幼儿走进农贸菜市场,“我来当妈妈”活动扮演怀孕的妈妈;“五一”劳动节,带领慰问社区保安、清洁工、社区医务人员及志愿者等等,通过孩子们的亲身实践,不断提升幼儿的礼仪品格素养。在小班开展了“我上幼儿园”“餐盒里的秘密”“不清洁的小黑”“在家抓迷藏”等主题教育活动中,孩子们从刚入园时哭闹、争抢、打架等现象,逐渐形成一个个活泼可爱、懂礼貌的乖宝宝,形成同伴间和睦相处的良好氛围。
4.4 将各民族的礼仪文化和传统文化融入礼仪教育来丰富礼仪教育的内涵
我们将礼仪教育和民族礼仪文化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和提升孩子们对礼仪文化的兴趣和认可。以大班主题活动“欢迎来中国”为例,在藏族礼仪教学活动中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献哈达的基本方法及受礼者都有规范的要求。在大班毕业活动“开蒙礼”中:第一项师正衣冠。第二项集体拜孔,三拜孔圣人。第三项击鼓明智、朱砂开智、开笔写字。每一项活动都彰显礼仪美德和道德守则。这是孩子们对中国传统的礼仪习俗和礼仪文化传承的第一课,更是孩子们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开始,让孩子们在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演一演中的过程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培养民族认同感。
4.5 构建礼仪共育平台 打造礼仪传承摇篮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孩子习惯形成的摇篮。幼儿礼仪品格的形成,单靠幼儿园一方是难于实施的。家庭礼仪在幼儿礼仪品格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此,我园也对家庭礼仪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具体措施:
4.5.1 建立家园互动模式 促进幼儿礼仪进步我们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教育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家庭更是礼仪教育场所。笔者所在的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之一惠州,倡导“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言传,身教,力行”。幼儿园应一方面向家长传递礼仪品格教育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动员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礼仪教育活动当中来。如:聘请传统文化专职讲师、礼仪教育专职家庭讲师或园长在幼儿园开展家长讲座活动,开展宣传礼仪教育活动,要求家长在家应多给孩子讲讲家族史,多强调“家风”。动员家长给孩子提供尽可能多的礼仪实践机会,让孩子要共同承担家务事。如:接待朋友时,实施“邀请礼仪”“接待礼仪”,让家长指导孩子进行家庭实践活动。又如:让家长争做礼仪标兵、家长义工,通过家园共育推动幼儿园礼仪行为习惯的形成。此外,我们还应利用班级微信群向家长宣传礼仪教学内容及播报幼儿日常礼仪习惯情况,及时分享孩子的活动过程和点滴进步的照片、视频。
4.5.2 开展多形式的大型活动推动礼仪教育宣传 大型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广、宣传礼仪教育文化起到促进作用。我们把可以礼仪教育宣传融入大型活动各环节中。如以我园开展的毕业典礼为例:“礼仪花开润童心”暨2018届大班毕业典礼、“扬客家文化,传文明礼仪”暨2019届大班毕业典。每场毕业典礼都以礼仪教育为主题,展现了我园礼仪教育成果,备受全国同行关注,微信点击率突破5 000人以上,创历史点击率之最,达到了最佳的宣传效果。中华礼仪之美传承千年,内涵丰富、意蕴深厚!我们今天倡导的礼仪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造就!幼儿礼仪品格教育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和全面性的基础工程。笔者希望通过本园的“幼儿礼仪品格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抛砖引玉,引起社会大众对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视,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增强孩子们在幼儿园阶段丰富礼仪经验的获得,让礼义之花在惠城区中大外语幼儿园、在惠州这座文明城市,在每位教师、孩子、家长心中扎根、发芽、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