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广东中高职三二分段试点改革工作思考
2020-03-14郑翠香
郑翠香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1 广东省中高职三二分段回顾
中高职三二分段是指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对应,学生先在中职学校学习三年,不参加全国统一高考,通过考核达到要求,可以升入对口的高职院校学习两年,符合资格获得高职毕业文凭。自2010年起,广东省开展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工作,至今已有近十年的实践基础。经整理历年开展试点工作文件,广东省中高职三二分段从2010年10所高职院校,对口49所中职学校,扩大到2017年49所高职院校,对口197所中职学校,747个专业点,招生计划32 230人,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中高职三二分段式培养不仅缩短了高技能人才培养周期,而且中职学校与对口高职院校衔接培养更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的持续连贯培养。广东省中高职三二分段提升了职业教育的整体层次和水平,探索出了一条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
2 广东省中高职三二分段改革政策新变化
2.1 新模式的出现
2017年12月,广东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开展2018年高职院校招生培养改革申报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三二分段与五年一贯制为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将三二分段招生选拔环节前置到中职学段,考核方式由原来的转段选拔考核改为过程考核,高职院校负责对五年一体化人才培养过程实行监控。随着中高职三二分段试点改革深入推进,广东省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的规模不断扩大。经各高职院校申报,在2018年下达招生计划的文件中广东省批准63所高职院校,对口210所中职学校,标志新模式正式开始试点。在2019年下达招生计划的文件中明确继续采用新模式,广东省批准68所高职院校,对口213所中职学校,招生计划达到45 332人,中高职三二分段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2 新模式的探析
2.2.1 没有选拔和淘汰机制 原有的三二分段招生模式要求试点中职学校的试点专业在校生不低于300人并适当扩大招生规模,试点专业招生计划应不少于高职院校当年对口自主招生指导性计划的3倍。对口中职学校三二分段的学生根据广东省三二分段转段考核文件要求须在第四学期参加由中高职联合组织的转段选拔考核,包括专业理论考核和专业技能考核两部分,其中专业理论考核成绩占总分的40%,专业技能考核成绩占总分的60%。最后,根据学生理论和技能的总成绩进行排队录取。而在新模式中,就招生计划来看,高职招生指标与中职招生指标一致,即中职招生人数为3年后进入高职的学生数;就招生录取环节来看,中职学校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结合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学生经过三年中职学段学习可以直接升入对口高职院校,中间不再进行筛选,没有选拔和淘汰。
2.2.2 单独编班 新模式中三二分段录取的学生统一编到试点班,便于统一管理,制订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开设有针对性的课程;学生能提前进入学习及职业规划,学习更加有目标,利于技术技能的累积、精进。但是单独编班指标到人使学生群体固化,有中职学校反映三二分段试点班相当于“大专预科班”,学生等于半只脚已经迈进了高职院校的大门。另外,文件规定“试点班的学生只能转出不能转进,一旦有学生转出不得再转回”,将造成高职院校招生计划难以完成,浪费学校资源。
2.2.3 过程化考核 中职学校在课程学习结束时组织开展考试,由原来的集中性的转段选拔考核改为分散到每个学期的考试,类似于期末考试。过程化考核持续时间长,而且试点高职院校需根据五年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命题,高职院校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无疑增加了组织考核及运营管理成本,高职积极性一定程度受挫。
2.2.4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由于学生一经中职学校录取,即确定三年后可以直接入读对口高职院校,学生没有升学考试压力,学习势必没有动力,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中职阶段学生学风散漫,容易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加之后两年高职学段学习时间短,学生管理难度加大。
3 完善广东省中高职三二分段新模式的建议
在国家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力度的背景下,职业教育获得了较快发展,但是中职毕业生生源素质一直被社会诟病,一些生源较好的高职院校更倾向于招收经过三年高中教育的普高毕业生。中高职三二分段作为职业教育改革试点的重要探索,拓宽了高职招生的生源渠道,为更多中职毕业生提供升学通道。今年,国务院发布《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李克强总理“两会”提出“高职扩招100万”的重要举措,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国家顶层设计为职业教育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大机遇。那么是否“职业教育的春天来了”?显然,职业教育的规模扩张应该以满足高质量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目标,由“数量型”扩招向“质量型”扩招转变,面对新形势,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探索,广东省中高职三二分段改革任重道远,努力提高生源素质、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才是未来之出路。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3.1 把好中职学段学生入口关——做好政策解读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中职学校的管理,规范中职招生,做好三二分段试点班的招生录取,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程序,根据学生的真实意愿遴选三二分段试点班学生,并且拟录取的名单在网上进行公示,公示无误后将录取名单报给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对口的高职院校,加强对试点班学生的跟踪管理,确保三年后进入高职的学生为中职学段当年录取的试点班学生。在学生入学后,高职应向中职解读转段考核方案,明确具体要求,中职在考核方案的指导下制订教学目标、开展教学管理、安排考核工作等。由于学生一经录取就确定身份,所以中职学校应及早向学生解读转段考核方案、具体实施办法、考核标准和要求,做到政策人人知晓。
3.2 完善高职学段生源选拔制度
中高职三二分段规模逐渐扩大,如果放松了对学生的考核要求,就会违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初衷。
3.2.1 建立退出机制 考核方式的改革不应一刀切,建议由中职学校根据学生前两年每个学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分,实行末位淘汰机制,以一个学年度为考核单位,将第一、第二学年连续两个学期处于后5%的学生退出三二分段试点班转至普通班级,鼓励其参加其他形式的高职招生类型。综合表现的具体考量范畴为文化基础知识、德、勤、技、能,可使用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经过两个年度的考核,在试点班人数减少的情况下不进行补充,保证五年连续、完整、一体化的培养机制。建立退出机制的过程考核能够淘汰学习态度差、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并且兼顾学生的学习成长性和过程性,既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和紧迫感,又能提高高职院校参与三二分段的积极性,减轻每个学期组织命题、考核的压力。同时,建议省厅给予高职院校能够根据在校生规模及学生素质情况自主调整招生计划的权利,避免无法完成下达的招生计划。
3.2.2 建议不再另行组织技能考核 由于学生的升学条件中已经明确要求学生须在第五学期前取得中级及以上技能证书或B级以上课程等级证书,因此没有必要再对技能进行重复考核。证书应由高职和中职根据市场对本专业毕业生岗位需求以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特点共同协商确定,并且选取难度系数合适的证书考试。证书一经确定须在考核方案中明确,高职应督促中职加强证书考试准备工作,督促中职学校组织学生按时参加证书考试。高职对获得专业相关技能大赛奖项的优秀学生可以免予技能证书要求,但是对于不能取得对应证书的学生实行一票否决制。采用认定技能证书、不再单独组织学生参加另外的技能考核的形式,一方面能够促使中职学生专业技能达到培养要求,突出学生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重要性,另一方面能够兼顾过程化考核不增加学生的考试负担。
3.3 在人才培养的整体设计上真正实现中高职贯通
三二分段教学活动分段开展,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不仅仅要考虑高职与中职学制上的衔接,更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对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进行科学完整的设计,以全局观念构建五年的纵向贯通统一的体系,实现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最终目的。在课程设置上中职学段注重职业基础教育,包括文化基础、专业综合理论基础知识,职业基础技能及素养,高职学段是在文化基础、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一个全面提升,更是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就业导向型职业教育[2]。在课程设计上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同时高职是中职内容的拓宽和加深,需体现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真正做到技能培养的连贯性。基于中高职的差异,应探索三二分段课程开发和教材研发,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对于一个高职院校对口不同中职学校的同一专业,统一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准确定位和整合课程内容,在课程实施阶段应充分考虑各对口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保达到教学目标,为高职阶段的其他对口中职学校学生共学生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