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阶段性康复护理用于乳腺癌术后康复期中的效果分析

2020-03-14宋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3期
关键词:患肢肩关节上肢

宋贺

乳腺癌属于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对女性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当前在乳腺癌治疗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主要治疗方法,可切除乳腺组织、乳头乳晕、腋窝淋巴脂肪组织等,离断乳腺支配神经、血管等,对乳腺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1]。但术后瘢痕挛缩及患肢回流障碍问题的存在,容易导致水肿发生,同时乳腺癌术后,患者第二性征失去,尤其对年轻女性,在心理上也会带来负面影响[2]。因此,在术后康复期间,需给予患者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使患者生活质量及生活信心得到恢复。本次研究针对76 例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对阶段性康复护理措施应用的效果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2 月~2019 年2 月期间76 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 例。对照组患者中,年龄最小26 岁,最大67 岁,平均年龄(46.8±7.0)岁;观察组患者中,年龄最小28 岁,最大68 岁,平均年龄(47.1±7.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为乳腺癌,肿瘤分期Ⅰ~Ⅱ期,均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排除乳腺癌远处转移者、晚期乳腺癌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术后康复期给予患者常规康复护理,包含健康教育、康复训练方法指导等。

1.2.2 观察组 术后康复期给予患者阶段性康复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2.1 早期功能锻炼 为避免患者患肢功能受瘢痕挛缩的影响,术后需明确告知患者功能锻炼对上肢功能恢复的重要性,获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术后24 h 内,要求患者在能够活动的最大范围内活动,如进行肘、腕关节活动等。乳腺癌术后,因破坏了淋巴系统,组织内聚集大量蛋白质,渗透压升高,容易引起患肢淋巴水肿,所以注意保持患肢功能位,自由放置肘关节,肩关节外展60°,前臂和手用枕头支撑,避免患肢受压时间过长对肢体血运产生影响[3]。术后6 h开始,护理人员指导家属为患者进行肢体按摩,从远端至近端,由内向外、由上到下按摩,动作保持轻柔,以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术后6 h 后,可取坐位或半卧位,一方面有利于负压引流通畅,另一方面对淋巴回流也有促进作用。

1.2.2.2 患侧上肢康复锻炼 术后,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及接受能力等因素,对患者功能锻炼计划进行执行,且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①术后当天,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转腕、握拳等运动,2 次/d,1~2 min/次。②术后1 d,指导患者进行肘关节屈伸运动,4~5 次/d,3 min/次,锻炼次数和持续时间可逐日增加。③术后2~4 d,指导患者用手掌摸同侧耳廓或对策肩部动作,并用健侧手帮助患者上肢完成上举运动,4~5 次/d,2 min/次。④术后5~7 d,用患肢手指沿墙上标尺向上爬行,3~5 次/d,2 min/次。⑤术后8~9 d,逐渐使患肢手掌上举过头顶,并尽力摸对侧耳朵,进行梳头练习等,3~5 次/d,3~5 min/次[4]。

1.2.2.3 加强肩关节活动 肩关节活动锻炼从负压引流停止及拆线后进行。①外展活动:先平举双上肢,然后向外扩展,然后在脑后双手叠加,两肘合于面前,两肘高度保持一致。避免患侧肩关节外展受术后瘢痕挛缩影响。②爬墙活动:两腿分开站立,面对墙壁,手掌与墙壁紧贴,开始时指尖与双肩保持齐平,然后手指做屈伸活动,并逐渐上向移动上肢。③鼓励患者自己进行滑轮运动、画圆圈运动及自己进餐:在术后2 个月内,要求患者循序渐进的进行将关节外展、屈伸等运动,并逐渐加大肩关节活动度,直至肩关节功能恢复[5]。④不负重锻炼:术后3 个月开始,上肢可进行不负重锻炼,直至上肢运动能力恢复至术前水平。

1.2.2.4 心理康复 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多数患者在得知自身病情后,心理上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甚至出现恐慌、悲观等情绪,特备是年轻女性,担心第二性征失去,对生活也失去信心[6]。所以,针对乳腺癌手术患者需从心理层面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①在对乳腺癌患者护理时,要求护理人员需更加的热情、耐心,让患者感受到关心、支持和鼓励,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增强自身安全感。②术后,对患者需加强健康教育,通过对乳腺癌疾病相关知识进行讲解,让患者对自身疾病加强了解,在面对疾病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术后力所能及的参与相应的社会活动及体力劳动,使自身抵抗力提升,减少乳腺癌治疗带来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生活信心逐渐恢复。③针对年轻患者,需向其讲解术后各类康复治疗,对自身体形恢复的重要性,一方面减轻患者的精神创伤,另一方面提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依从性。④获得家属的配合,尤其是患者配偶的理解和支持,让家属多给予患者关心和理解,对消除患者心理障碍及负担有显著作用,可使振作精神,恢复治疗及生活信心。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判定标准:优:护理后患者情绪稳定、乐观,病情恢复良好,上肢功能恢复正常,生活质量较高,患者对康复效果较为满意;良:护理后患者情绪比较稳定,病情控制理想,上肢功能明显恢复,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康复效果基本满意;中:护理后患者不良情绪有所缓解,上肢功能恢复一般,病情基本稳定,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差:护理后患者不良情绪严重,上肢功能恢复不理想,病情控制不佳,生活质量下降,患者对康复效果不满意。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3.2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3、6 个月的上肢功能恢复情况 采用上肢功能自我评定量表对上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量表总分50 分,分值越高表示上肢功能恢复越好。

1.3.3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 采用癌症生存质量核心问卷(QLQ-C30)量表从情感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及躯体功能等方面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对比,各指标总分均为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 观察组中优24 例(63.16%)、良12 例(31.58%)、中2 例(5.26%)、差0 例(0),优良率为94.74%(36/38);对照组中优16 例(42.11%)、良13 例(34.21%)、中5 例(13.16%)、差4 例(10.53%),优良率为76.32%(29/38)。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8,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1、3、6 个月的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对比观察组术后1、3、6 个月的上肢功能评分分别为(20.24±3.16)、(30.27±4.52)、(37.66±5.64)分,对照组术后1、3、6 个月的上肢功能评分分别为(15.33±2.73)、(18.72±3.06)、(27.53±4.14)分。观察组术后1、3、6 个月的上肢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248、13.044、8.925,P<0.05)。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情感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分别为(83.86±7.24)、(83.41±7.12)、(84.13±7.43)、(84.06±7.28)、(82.31±7.1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4.18±5.03)、(74.35±5.16)、(76.61±5.59)、(76.52±5.42)、(73.15±4.9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3 讨论

女性恶性肿瘤疾病中,乳腺癌发病率较高,对女性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乳腺癌治疗中,临床中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方法治疗,目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应用比较广泛,对乳腺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虽然手术治疗对患者病情能够有效改善,但同时手术治疗也会引起诸多负面影响,如术后患者产生心理障碍、患者上肢功能受影响等[7]。因此,为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不良情绪有效缓解,促使患者术后上肢功能尽早恢复,对乳腺癌术后康复期间,还需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促使患者预后得到改善。

阶段性康复护理应用在乳腺癌术后康复期,主要对患者术后心理问题及上肢功能恢复进行干预,以循序渐进为原则,通过心理康复干预、康复知识宣教、上肢功能锻炼及肩关节功能锻炼等康复指导措施的应用,使患者上肢功能尽快改善,促使患者术后尽早恢复。

综上所述,对乳腺癌术后康复期患者实施阶段性康复护理,对患者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均有显著作用,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患肢肩关节上肢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肩关节外科新进展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