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教学策略探析
2020-03-14谭跃飞
谭跃飞
摘 要:本文采取教师教学的形式,运用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教学目标、表达方式、推理过程、理解形式,浅析中职数学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教学策略。虽然数学是属于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但是我们不难发信,其实它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漫游者紧密的联系。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学生之所以觉得数学枯燥无味,并不是因为数学知识枯燥无味,而是因为数学学习过程中,那些晦涩难懂的数学符号以及表达方式让他们觉得十分没有意思。
关键词:中职数学;不等式基本性质;教学策略
一、弄清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过程
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本质上讲,它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双边活动,了解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特定组织。在教学中要留出自主学习的时间,就是面向学生,确立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首先确立学生主体的学习地位,重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要把学生看成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重视过程而轻视结果,树立掌握性学习目标。
二、弄清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教学目标
一是知识与技能:能够去理解两个数的情况,能够去对它们的大小进行比较,对其掌握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后,去解答一些较为简单的不等式。二是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此内容,使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的意识。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使其学生充分运用数学思想进行思考问题。
三、弄清不等式基本性质的表达形式
利用各种不等式的特征,从而选择出能准确表达出其独有性质的名称,该种教学方式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对于不等式的注意力,从而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对其进行记忆。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式的方向不变。字母表达形式:a>va±c>b±c。
有效的导入对于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讲有着极大帮助作用。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字母表达形式:a>b,c>0ac>bc(或>)。
在可能的范围内,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用一种活的语言来阐述的。这要求教师在展示数学知识时使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和图像。特别是对于那些有一定理解困难的符号语言,教师也应该通过实际例子来进行阐述,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字母表达形式:a>b,c<0ac 四、降低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方式 教师在进行授课过程中应当通过积极的理解方式创新,在尽可能真实地使用现实案例基础上,提高每一节数学课对于抽象、数学化了的知识进行还原,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而让他们真正掌握数学知识的内涵。这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增加数学学习兴趣以及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并培养数学思维是十分有效的。 教师让学生思考一会了,点名学生解答,并且能够规范地在黑板上写下解答过程。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这样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具体的数字进行表达,阐释进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学生更容易理解。 五、弄清不等式基本性質的推理过程 教师举例生活中物体的重量大小,长度长短,数量多少,高度高矮,等等,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中不等式的表达关系。以实际生活例子来说明: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验证上述性质,并与同学交流体会。进一步研究不等式的性质,还可以得到一系列推论。 根据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等式仍旧成立。 简而言之,教师为了能够有效对其中等职业学校数学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教学方法进行有目的性地组织教学,因材施教,运用较为生动,有趣,学生容易理解的教学方法进行组织教学。 参考文献: [1]王保川.对《不等式性质》教学的思考与探究[J].知识文库,2018(24). [2]王长锁.中职数学不等式性质的教学策略[J].学园,2013(29):188-188. [3]周敏.高中数学不等式性质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