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势训练

2020-03-13赵希娟

山西教育·教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声势节奏感节奏

赵希娟

声势训练教学能直观地反映出音乐的律动,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石。奥尔夫音乐教学理论强调节奏的重要性,并通过设计声势动作,将音乐节奏与肢体律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声势动作中强化对音乐的体会,欣赏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进而在节奏的带动下提高音乐综合素养。因此,基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思想的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声势训练。

一、指导模仿节奏,在声势训练中体验节奏韵味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对节奏的模仿,教师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音乐辨识能力,通过对学生进行声势训练,使其借助音乐节奏模仿感知音乐的特性。因此,为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掌握能力,引导学生根据肢体动作辨别、体会音乐的节奏感,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节奏模仿环节,引导学生参与到声势训练中来。在模仿节奏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坚持从易到难的原则。

例如,在《大雨和小雨》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根据生活经验,设计拍腿、拍手等动作,以实现对大雨和小雨不同节奏的表达。在开始时,教师模仿小雨“沙沙沙”的节奏,动作速度较缓,然后逐步推进,增加声势训练难度,将大雨“哗啦啦”的节奏通过调整拍腿的速度,增加声势动作的组合,指导学生进行模仿,从而在声势动作中实现对音乐节奏的体会。教师应该合理控制节奏模仿的时间,避免声势教学的时间过长,让学生失去兴趣,确保在1~3分钟之内完成简洁、迅速的声势指导,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应设计节奏模仿方式,可以是师生、生生间的模仿以打破教与学之间的隔阂,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声势动作进行交流,从而共同感知、体会音乐节奏。

通过声势训练教学,教师可以引领学生结合节奏模仿来感悟音阶、音符等节奏概念,促使学生在有意的声势训练中有效体验意会到节奏的韵律,从而增强自身对音乐的节奏感、符号感。若学生对于此类音乐常识不断地强化,长期坚持,必将形成一种自我的独特的内在感受。

二、设计多元游戏,在声势训练中提升综合素养

游戏,是增强学生节奏感的有效方式。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相关游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节奏的模仿。学生通过多元化的趣味游戏,能增强对音乐感的记忆,培养音乐节奏感。在小学音乐声势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节奏接龙游戏,指导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节奏变换中,调整声势动作,以提高肢体动作对音乐节奏的反应,强化对声势组合的记忆,提高即兴创作能力。

例如,在《听听我创造的声音》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将声势表达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通过熟悉身体部位的游戏,鼓励学生通过拍打身体不同部位发出不同的声音,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并在熟知身体部位的过程中,理解音乐节奏与肢体律动之间的联系。又如,教师可以设计接龙游戏,将拍手、拍腿、捻指、交叉腿、空拍等动作进行组合,并根据音乐节奏作出及时调整,确保肢体律动与音乐节奏相契合,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反应能力,强化学生对声势动作的记忆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体验声势伴奏的游戏,如,为学生提供四拍子的固定音型伴奏,以引导学生根据谱例参与游戏,并在四拍子的带动下,自主设计动作,灵活表达对音乐节奏的体验,以激发学生创造音乐的积极性。

在多元游戏中强化声势训练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中以听唱教学为主的单调模式,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对音乐感的最深刻的记忆,而且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真正理解,同时,在声势训练中,不仅能强化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而且能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三、引导合作互动,在声势训练中实现节奏创生

旋律是音乐思想的表达与体现,和声是音乐情感的丰富与渲染,节奏则是音乐生命的支撑和动力。因此,节奏知识的掌握对于音乐的学习有着极大意义。学生在积累了一定的音乐体验和节奏词汇后,必然会形成自主表达和自主创作的愿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合作的形式,鼓励学生根据声势训练任务交流观点、设计动作,以实现节奏创作,提高自我表达能力。

例如,在《小雨沙沙沙》的声势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对学生进行分组,确保各小组之间综合能力均衡,避免在竞争对比中差距过大,影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协调组内关系,选择小组长,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进行讨论。然后,教师结合歌曲进行教学指导,整个歌曲第一乐句与第三乐句完全相同,第二乐句与第四乐句前两小节完全相同,且每个乐句开始时是由下旋律线紧接着同音重复的八分音符进行,学生在合作互动中,教师应指导其把握音乐节奏,讨论运用什么样的声势动作组合能够呈现出“春雨沙沙”的特点,以及轻巧、活泼的情绪氛围。最后,教师为各组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空间,呈现其节奏的表达与创作,并根据各组学生的表现,引导学生创作出更多相似的声势节奏型。

声势节奏的训练和声部节奏的训练对学生乐感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可以说,学生在歌曲的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就会把控到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这是一种天性的不自觉,因此,教师选择适当的歌曲引导学生在合作互动中进行声势训练,是学生实现节奏感自我创生的最有效的捷径之一。

四、设计节奏活动,在声势训练中增强理解能力

节奏活动是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它能启迪学生的节奏感和音色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音乐能力。而重视声势训练的活动反馈,则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声势训练教学的适应度。因此,在声势训练中,教师应把握奥尔夫音乐教学原理的特色,通过多声部音乐教学的形式与内容,引导学生体现音乐的“原本性”,并通过固定音型加強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掌握,提高学生自身的肢体协调能力。

例如,在《小红帽》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让学生在复习、导入的过程中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用手部动作表达音乐节奏型。然后,提炼音乐中的节奏,并通过钢琴伴奏指导学生感受乐曲,在活动中学生需要通过分声部练习,将学生划分为拍手、拍肩、拍头等不同的声势小组,并根据音乐节奏进行独立训练。此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交换声部,帮助学生熟悉多声部的表达方式,并配合相应的声势动作进行呈现,通过声势律动让学生用身体上的动作来感受音乐,这无形中提升了学生合作、配合的技巧,实现对音乐多声部的理解与表达。最后,教师利用钢琴伴奏指导学生进行多声部的共同表演,让学生在动作的配合下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音乐是一门节奏感很强的实践课程。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一系列动作活动来实现节奏技能、技巧的训练,以此提高学生在音高、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调式等方面的音乐素养,从而培养学生对乐理的理解能力,为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夯实基础。

总之,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使小学音乐教学变得更加生动丰富主动。因此,在整个小学音乐教学中,声势训练对于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指导中,应合理把握声势教学优势,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利用肢体动作感知、理解音乐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节奏感与反应能力,进而实现对音乐的自主理解与表达。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

猜你喜欢

声势节奏感节奏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轻快漫舞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奥尔夫教学法奏响小学音乐课堂的新篇章
运用“稳定拍声势”突破歌曲难点实验研究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
心理学教授谈《戴尼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