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学修辞研究及其对医患沟通的启示
2020-03-13冯小玮
冯小玮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 肇庆 526020)
医学修辞,顾名思义就是文学中的修辞手法在医学领域中的运用。修辞现象在中医语言中可谓无处不在,尤其是隐喻的使用。“回光返照”“蜘蛛胀”“正邪胜负”“上热下寒”“表寒里热”以及“五行”学说中的“金、木、水、火、土”等等皆是基于隐喻的[1]。在隐喻思维的指导下,中医语言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界或日常生活所熟悉的事物或现象作为喻体,通过隐喻的解读方法来阐释对人体规律及疾病的认知,如运用容器来说明邪热乘机进入胞宫与血相结的病机,以自然界的泉水来隐喻人体的尿液,用音乐旋律的起伏来隐喻中国脉学中气血循环的变化等。而西医语言中的修辞现象则以明喻为主,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比喻人体的器官或形态,如精子的外形像蝌蚪,肾的外形像蚕豆等。笔者拟对中医语言和西医语言的修辞现象作梳理与比较,总结出中西医对比视角下医学修辞研究现状,指出未来医学修辞的研究方向,用以指导医患会话。
1 中医语言的隐喻现象
1.1 概念隐喻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由于始源域的不同,可以将概念隐喻分为三个类型:结构性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s)、方位性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s) 和本体性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s)[2]。中医典籍中蕴含了大量隐喻思想,《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气的乐章》等都存在着大量的隐喻表达,其中《黄帝内经》中的概念隐喻研究最为广泛。刘宇红等认为中医隐喻思维具有多元性特征[3],体现为两大隐喻网络,基于实体本位的实体隐喻链和基于过程本位的过程隐喻链(简称为实体隐喻和过程隐喻),以《黄帝内经》为例揭示两者之间的相互交织,共同编织了一个多元化的中医隐喻网络,构建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中医辨证施治。邝计嘉基于语料库方法[4],通过方位隐喻和结构隐喻对《黄帝内经》中“阴”“阳”的认知隐喻进行进一步的意义建构,揭示了《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意义建构是以隐喻为基础的并分析其在阐释人体规律、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认知理据。中医语言的概念隐喻研究不仅为中医阐释人体结构及规律、中医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还对中医典籍的英译过程起着关键的作用。中医典籍的难点就是隐喻的翻译,因其很难让英语读者达到和汉语读者一样的认知结果。凌武娟等探讨了概念整合理论下隐喻类方剂名称的英译方法[5],提出译者根据方名中含有的不同意象在译入语中的对应度,采用不同的概念整合方式,具体而言,可运用增词、替换等翻译手段,传达原文的“意”和“形”。李孝英指出中医典籍文化推广的瓶颈便是隐喻性语言的解读与翻译[6],认为中医典籍语言的最大特点是“取象比类”,旨在研究中医典籍语言中暗设概念隐喻问题,尤其是情感隐喻。情感隐喻便是在概念隐喻的研究基础上发展出去一个新的隐喻研究视角。
1.2 情感隐喻
李孝英认为[7],《黄帝内经》的作者们在探讨和阐释人类生命现象及医学理论时,本能地运用情感隐喻来表达那些抽象、模糊、难以描述的概念和范畴,并带有自己对客观事物的体验态度、看法以及相应的行为反映。情感隐喻的理论和基础虽然都是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和解释框架,属于概念隐喻的一种。但是情感隐喻更多涉及心理因素,对情感隐喻的研究除了使用概念隐喻理论外,还应该更多涉及心理学上的理论来加以完善和补充。中医语言的情感隐喻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隐喻研究的深度,验证了西方情感隐喻理论是否适合应用于中国文本,成为认知语言学中的核心内容。关于情感概念,汉语的核心情感概念,也就是中医所说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惊、恐中的“悲”和“喜”已有学者进行了研究,《黄帝内经》中的“悲”情感隐喻思维和现代西方提出的“sad”情感隐喻思维一致,都是消极思维方式,印证了不同语言表层的表达各异,人类具有相同的心智工作原理,不同语言具有相同的深层表征,也就是说它们深层的体验理据是一致的[8]。《黄帝内经》里词语层“喜”情感概念化类别分为9种情形,从实体对应和认识对应两方面分别探索“喜”情感概念9种概念化过程,得出“喜”情感的概念化过程反映出了“喜”情感在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的概念意义[9]。以上对《黄帝内经》的“悲”“喜”的情感隐喻研究为人们理解和翻译古中医文本提供了重要启示。
1.3 战争隐喻
战争隐喻,又叫军事隐喻,早已进入了现实生活中。商业社会有价格战,国家贸易有贸易战,这些都是战争隐喻融入日常现实生活的例子。中医语言亦然。“用药如用兵”是中医治疗学的古训,由南朝齐梁间的褚澄提出,其理论依据是战争与疾病的相似性:为将之道,保家卫国,为医之道,保命治病[10]。中医术语中的“衰”“袭”“犯”“伤”等都表达了与战争相关的场面和状态。战争隐喻不仅只存在于中医语言中,它还是一个广泛存在于中外医疗话语的概念隐喻。不同于一般的概念隐喻,战争隐喻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承载过多战争想象和暴力色彩的医疗话语是一种非理性思维,也是一种简单化的思考方式[11]。负面影响表现在过度地强调治疗结果的胜利或失败,忽略了治疗过程以及其他非预期结果,如医生患者之间长期共存的战友关系等。当今医疗话语实践中,战争隐喻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战争隐喻形式需要谨慎使用,切忌用其来混淆现实来凸显疾病的残酷和对抗的特质。这样反而会阻碍人们认识疾病的本质。
1.4 小结
中医语言的修辞研究以隐喻为主,隐喻研究对中医阐释人体规律、进行中医辨证施治以及中医文化如何走向世界等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重要,中医语言的修辞、隐喻研究见于典籍、翻译、术语等研究中,然而在实践话语空间里的中医医患沟通中,隐喻研究却很少被提及。既然中医语言拥有丰富的隐喻,那么在中医医患交流中,中医也无可避免地要将中医隐喻中始源概念域的结构系统地转移到目标概念域中去,使得患者能更好理解与配合中医做出治疗。
2 西医语言的修辞现象
和中医修辞研究不同,西医语言的修辞现象虽然并不多,但是对于实践话语空间里的西医医患沟通,西医语言的修辞研究还是有所涉猎。由于患者的素质参差不齐,对于疾病的认识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医生在解释医学专业词汇时就要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将难以理解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熟知的事物以及人们易于接受的道理。然而,目前西医语言修辞研究力度不大,其原因之一是西医语言不像中医语言那样拥有丰富的隐喻,西医语言中的修辞现象则以明喻为主。与隐喻相比,明喻较为简单直接,无须过多的分析便可了解清楚。同时,西方医学教材充斥着大量专业词汇,而这些专有名词和术语均以概念性解释呈现在读者面前,因此医务人员不知如何运用通俗的语言描述或解释相关医学问题,患者会听不明白医生的陈述,继而难以理解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并对疾病的诊疗计划产生理解的偏差,为医患关系埋下冲突的隐患。所以,医务人员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方式与患者交流,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巧妙运用比喻将医学术语通俗化,以消除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目前,对西医语言的修辞研究远远不如对中医语言的隐喻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医患会话的修辞技巧、修辞意识、修辞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刘丹丹等认为医务人员的言行能影响患者的心理情绪[12],要少用专业术语,不滥用简称,多用打比方、暗示等修辞手法来使表达清晰明了,通俗易懂,便于患者理解。廖丹等明确了在描述和解释相关医学问题时使用明喻和隐喻的重要性[13],列举了两个例子(把动脉比作一个细长的气球,把血液比作气球里的气体;把盆腔比作渔网,把胎儿比作鱼儿)来具体说明修辞手段的作用。张帅等重点考察回声问在医患门诊互动中的语用修辞功能[14],即要求证书、要求解释、语篇构建、语境制约和人际情感5种功能,进一步分析回声问的语用修辞效果。
3 中西医对比视角下医学修辞研究现状及其前景
3.1 现状
通过上述分析后发现,中医语言的医学修辞研究和西医语言的医学修辞研究存在着差异,最大的差异是中医语言的修辞现象以隐喻为主而西医语言的修辞现象则以明喻为主。中医语言中的隐喻研究范围广、维度多,注重情感隐喻;西医语言中的隐喻研究只限于战争隐喻,而战争隐喻若使用不恰当,则会激化医患矛盾,使医患双方渐行渐远。中医语言的修辞现象不仅是人们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西医语言的修辞现象则多数是一种形象思维,把物体甲比喻为物体乙来加深记忆。若要进一步发挥语言的作用,使医学语言更具感染力,我们不但要把物体甲比喻为物体乙,还要把为什么要把物体甲比喻为物体乙来让患者明白其中的道理。这就要吸收中医语言的隐喻思想,把医学修辞功能发挥到极致。
3.2 前景
目前,对中医典籍、翻译、术语的隐喻研究已十分充裕,但中医医患沟通的隐喻研究却是一片空白。既然中医语言中充满了丰富的隐喻,中医医患沟通过程极注重个性化和全方位,那么在中医医患沟通的过程中,隐喻的使用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西医医患沟通的修辞研究虽然已有所涉猎,但所涉及的研究都是泛泛而谈,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结合中医的隐喻思想研究来探讨西医医患沟通能改变这种局面。郭文杰等指出[15],中医是人与人的对话,西医是人—物—人的对话,由此可见中医比西医更着重医患沟通。武承淑更是分析了中医医院医患关系较西医医院医患关系较为缓和的原因[16],认为中医传统文化的因素能使患者在中医院能感受到“医学的温度”,建立起医患之间信任的桥梁。本文认为,中医语言的隐喻现象也是医方人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因为中医语言的隐喻现象不仅要在中医医患沟通中展开研究,还要结合西医医患沟通展开研究。这对西医医患沟通的修辞研究有着重要启示作用且有益于缓和社会医患矛盾。
4 结语
作为语言学的学科门类之一,修辞学研究的是如何准确地使用语言。对于医患沟通来说,准确地使用修辞技巧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中医隐喻语言的使用成功地弥补了理论语言“枯燥”“冗繁”等缺陷。而目前看来,无论是中医医患沟通还是西医医患沟通,其沟通过程都欠缺修辞方面技巧的使用。中医语言的隐喻现象具有很大的活力,其隐喻思维和隐喻方式需要从语言学角度下进行多维度的深入阐释,同时要善于把握比拟修辞的分寸跟患者沟通。修辞手段不仅能通俗地传播医学知识,而且还能体现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优化了医疗机构话语的表达效果,在很大程度上缓和医患关系,促进医患间的良好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