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手机的碎片化学习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20-03-13钱耀荣
钱耀荣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450)
国家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正式提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1]。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各种先进技术和智能手机不断强势更新与普及,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应用于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核心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其教学资源优势,让学生能够更为方便地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有效提高其学习效率,鉴于目前在高等护理教学中应用较少,笔者将基于智能手机的碎片化学习应用于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
1 基于智能手机的碎片化学习
1.1 应用背景
随着数字时代移动网络的飞速发展,信息产生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带来了“知识网络”时代[2]。智能手机具备无线接入互联网的能力以及多媒体应用、网页浏览等功能,既方便随身携带,又为软件运行和信息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智能手机几乎渗透到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据报道,截至2017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网民规模中学生群体占比是最高的。调查发现大学生手机使用率百分之百,25%的大学生有手机依赖[3]。作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已经深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功能的全面性及使用的便捷性更令其成为大学生的必备品[4]。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也随之迎来了碎片化学习的革命。碎片化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其随时、随地、随需的个性化学习特性成为现代大学生学习的理想化追求,因而碎片化学习方式应运而生。智能手机也成为当前大学生开展碎片化学习的方便和有效的工具[5]。国外学者在护理教育中利用手机进行碎片化学习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6]。国外的科学技术比较发达,开发了碎片化学习系统平台[7],以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该类研究突出体现了碎片化学习的优势,为碎片化学习的研究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而国内学者从近几年才开始关注碎片化学习研究。如王承博对大数据时代下的碎片化学习及其概念作了研究和分析[8],何海棠提出了构建“互联网+”时代学生“碎片化”学习体系的思考[9],学者们尝试将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应用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研究领域多在物理、化学、解剖等基础课程中[10-12]。在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尤其是在全日制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基于智能手机的碎片化教学研究较少见。
1.2 碎片化学习概述
1.2.1 概念 碎片化学习,是指一种基于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设备,能够随时随地地吸取零碎知识内容的一种新型的灵活的微型学习方式[13]。碎片化学习能将某个完整的知识点分解成许多碎片。学生可以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分割掌握小知识点,然后再进行整合[14]。在当今“互联网+”的信息时代,各种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中的建设和使用使大学生的学习形式更加多样化,信息获取途径更加广泛。学生学习知识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加自主及时、方便快捷。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对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地点进行个性化选择[12]。
1.2.2 特点 “碎片化”学习的特点主要在于学习时间和空间的碎片化。在目前快节奏的生活和学习中,能够为学生所利用的“整块”时间越来越少,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越来越觉得时间紧迫。碎片化学习方式也就应运而生了。通过对日常碎片化时间的合理运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也会引起质变,在潜移默化中使得学生学习效果得到提高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心理学表明,人们在学习的时候注意力高度集中一般在15~20 min,这也为碎片化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碎片化学习是学习媒介由书本变为移动终端后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知识的载体由传统的纸质媒体变为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15]。因此,学生可以利用智能手机,通过多方获取信息资源,利用零星时间,见缝插针,进行知识“碎片化”的自主学习。使用智能手机进行碎片化学习,即知识碎片化、时间碎片化、空间碎片化,护理专业核心课程,地位举足轻重,学习难度大,需要花费学生大量时间和精力,将此学习方法应用于核心课程教学中,必将事半功倍,有利于教与学双赢。
2 护理学基础课程特点
护理学基础是研究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的护理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践技能和基本态度方法。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临床专科护理的重要基础课程[16]。高质量的基础护理直接为各专科护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护理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显露弊端。护理学基础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适宜采用智能手机来进行碎片化学习,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教学效果。
2.1 课程优势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核心课程的典型代表,在护理专业课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该课程为护理专业基础课,在一年级下学期即开设,其他专业核心课程在二年级开设,时间上具有较大的优势,早期开设便于在后续核心专业课程中推广应用。本课程具备专业核心课的共同特点:内容繁多,两学期学完,理论和实践并重,重点、难点、要点较为分散,适合切割成碎片,进行碎片化学习。在全国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考试内容以核心课程为主,尤其是护理学基础占有非常大的比重。通过碎片化学习,每章设立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多个考点碎片,可以进一步强化重点难点的掌握,提高执考成绩,增加就业竞争力。
2.2 学生优势
鉴于护理学基础课程理论与实训课并重,且实训课时比重较大,因此护理学基础基本都是小班授课,每班人数约40~60人,且高职高专学生都经过普通高考招生考试,学习基础较好。另外,高职学生已有中专学习基础,学生思维活跃,思路开阔,人手一台智能手机,对QQ、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应用,兴趣浓厚,具备进行自主移动学习的条件。
2.3 资源优势
护理学基础课程本身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在各高校的重视程度。本校教研室一直致力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拥有强大的移动数字资源库,比如案例库、习题集、操作录像、专题学习网站、微课等,学校电子图书馆馆藏丰富,有利于开展该教学活动。
3 应用策略
在传统的护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常常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章节,将教学内容按知识点分成多个项目来组织教学,没有充分的发挥以上资源优势。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重、内容多且枯燥,学习兴趣不够浓厚。若总是用整块的时间来进行系统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业余的碎片时间用于刷手机娱乐的多、学习少,浪费了较多的业余时间。但是通过对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能较好地运用智能手机等设备进行碎片化学习,对碎片化学习方式的态度总体上持积极肯定的态度[4]。故而,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护理学基础中应用智能手机进行碎片化学习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但是教改执行过程中,务必预先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然后从章、节,再到知识点的学习,能做到各个击破,稳打稳扎,才会将该教改落到实处,收到预期效果。
3.1 教学前的评估
3.1.1 教学基础评估 基于智能手机的碎片化学习应用于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之前,应进行相应的评估,包括教学目标评估、学习对象评估和教学资源的评估。教学目标评估主要是以课程教学大纲和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为指导,修订教学目标。学习对象评估包括学生生源基本情况、碎片化学习的意愿、时间、工具、手段等内容。教学资源评估是指碎片化的知识点资源库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正式实施教学之前,应做好必要的教学准备工作,尽可能减少教学中意外事件的发生,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
3.1.2 教学设计评估 教学设计涵盖了智能手机教学设计与碎片化知识点设计。智能手机教学设计的教学方法有QQ平台、微信平台、微课、微课件、微视频等。碎片化知识点设计以护考考点、重点、难点以及知识碎片重构为主要设计要点。学生可以根据学习需求,使用移动互联网设备即时接入网络,查询其需求的医学电子书、实训手册、教学音频、视频、影像资料等。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是一种灵活的学习方式。这种灵活性除了体现在学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外,还包括学习的资源。使用智能手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可查阅海量医学知识,一方面可做到优质教学资源的应用与共享,另一方面可以弥补传统课堂知识面局限的不足。
3.2 主讲师资的挑选和培训
本教改对主讲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既能灵活应用智能手机的互联网功能,又必须具备丰富的护理教学经验,且能驾驭核心课程的知识体系。最好,挑选担任该课程授课教龄5年以上或者中级以上职称者作为主要师资,年轻教师实行导师制。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需在学期的不同的阶段分次进行深入的师资培训(包括移动互联网和护理专业两方面)与督查(包括教与学两方面),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3 碎片化学习资源库的建设
碎片化学习资源包括部分教学音像制作、教学文件书写、案例编写完善、实训教程、配套测试题等。护理学基础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重要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重要组成部分,理论与实践并重,内容多,要点多,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点云集。如何将该课程每章的知识点进一步碎片化以及碎片化的程度、量、形式的把握是本教改待突破的重点。教学前,将遵照护理学基础课程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组织本教研室教师、临床一线护理专家、教学管理部门以及学生代表共同研讨,将知识点合理碎片化,结合青春期大学生兴趣和智能手机特点赋予多种形式,寓教于乐,建设高质量的引人入胜的碎片化学习资源库。
3.4 注重知识碎片重构
基于智能手机的碎片化学习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中的教学能将完整的知识体系分割为多个小知识点,或者在完整的体系中摘出部分相对独立的内容作为碎片化知识点,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但是该学习方法不足之处是弱化了知识点相互之间的连接,可能会破坏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联,弥补方法就是要及时梳理知识点及恢其知识体系。护理学基础课程是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各章内容相对独立,知识点较为分散,系统性不是非常强,每个知识点学习完后,进行梳理,每章学习完后将知识体系恢复,进行碎片重构,加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弥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憾。
4 讨 论
4.1 塑造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医学知识与技能发展迅猛,要求医护人员终身学习以保持良好的职业能力。通过应用智能手机进行碎片化学习,能培养高职高专在校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学习需求、学习时间、学习空间,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护理专业核心课程特点为,对学习要求高、内容多、学时长,开课时间一般为2个学期,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在时间上有保障,因此基于智能手机的碎片化学习在核心课程中的应用能提升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化自主学习能力。
4.2 降低学习成本
碎片化的知识降低了知识传播的难度和内化知识的时间,降低了碎片化知识传播对时间和空间的要求[17]。与传统的学习模式相比,学习者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另一方面,该学习方法能将护理专业核心课程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重要考点融入日常学习中,能加强知识的学习,提高高职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从而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同时,高职高专护生的学习基础较好,自主学习能力也较强,可以适当管理而不用专门详细辅导复习,可减轻学校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的压力,降低教学成本。
4.3 推动护理教育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
护理专业课程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知识点多,学习相对比较枯燥,学生容易陷入被动被迫学习的境地,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为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必修课,地位举足轻重。本研究以护理学基础教学为例,采用智能手机辅助进行碎片化教学,一定程度上能弥补教学改革进程中诸如课时缩减、业余实训练习时间分散、实验室和教室周转不灵、管理难度大等不足之处[13];还可以带给学生更加直观、新颖、生动、便捷的学习体验[15],便于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欲、实践欲、创新欲,培养自主探索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为护理专业其他课程的教改提供理论依据,推动护理教育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成为了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利用智能手机进行碎片化学习,成为了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理念、教学形态、教学关系、教学效果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8]。但学校教育具有其自身特点,如何将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基于智能手机的碎片化学习的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于系统性较强的护理专业其他核心课程教学中,继而将其更好地融入学科导向的系统性教学当中,加强碎片化学习的系统线性结构,将碎片化知识体系加以重新建构[18],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