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培养时代新人重要论述的逻辑构架

2020-03-13

广西社会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育人民族时代

(云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培养“时代新人”的重大命题,深刻回答了党在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习近平在多次重要的讲话、批示和回信中,围绕时代新人的培养问题作出一系列富有创见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与研究习近平关于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论述,科学把握其逻辑脉络和精髓要义,为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青年培养工作、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科学指导与现实遵循,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一条主线: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习近平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论述,鲜明回答了在世情党情国情深刻变化的时代条件下,培育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青年一代的时代课题,为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提供行动指南。

(一)“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是培养时代新人逻辑起点

习近平关于培养时代新人的诸多重要论述中,“民族复兴”是现实逻辑中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指向与内在规定,时代新人的培育、塑造与养成,皆是围绕这一目标而进行构建的,与历史其他时期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相比,时代新人培养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将“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作为其核心要求,其所肩负的是“大任”而非“小责”,需要着眼的是“济天下”,而非仅仅“善其身”,因此“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就成为时代新人培养贯穿始终的逻辑发端和中心环节。

人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也必将身处于一定的历史阶段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1]。新的时代孕育新的青年,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担当,习近平强调“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2]。成长在新时代的青年一代,既享受到了时代发展所赋予的条件与荣光,同时也必将肩负历史所赋予的使命与民族所给予的责任。新时代的青年绝非历史的“看客”与“过客”,而是将见证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代,“民族复兴”就是青年一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历史机遇与光荣挑战,正如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强调的:“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3]

(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是培养时代新人的评价尺标

“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不仅是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指向,而且是培养时代新人的考衡标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4]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的伟大复兴梦想,一代代赓续至今,融汇了千万青年的青春热血与奋斗结晶,新时代的青年一代立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承继着民族梦想、国家未来和人民重托,已经从先辈手中接过了“中国梦”的接力棒,高扬起中华民族“圆梦”风帆,青年一代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因此能否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责大任及其实现民族复兴的光辉使命,成为“时代新人”培育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准。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2013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寄语留学人员时指出“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把自己的梦想融入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并将“堪当大任、能做大事的优秀人才”作为广大留学青年完成学业后奋斗的准则[5]。由此可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是习近平对青年一代的殷殷期盼、谆谆嘱托,同时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时代新人的题中要义与考衡准则,只有自觉将民族复兴大任融入自己的生命,汇小我于大我之中,铸理想于时代之中,将自己的青春奉献到党和人民的革命,方能成为真正的时代新人。

二、两大内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习近平在廓清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内涵的镜像中,多次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两大内容进行论述与概括,可见前者体现出时代新人的能力素养,后者表现出时代新人的精神状态,两者相辅相成、紧密相连,同时构成时代新人的两大内涵。

(一)时代新人的能力素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立足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剥削、压抑与异化,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6]引导并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内核,也成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一直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和主要目标。对于社会主义新人的培养,贯穿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基于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时代需要的层次性,对人的能力素养要求适应着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逐渐由单一到多元,由单向到立体的转变。

习近平长期关注与关心青年培养问题,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对培养时代新人和社会主义教育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使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范式育人话语,成为国家教育方针的一般性表述,国家层面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四育”协同,将“劳动教育”有机纳入育人的教育体系,形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的立体结构;将教育根本宗旨从“二个服务”,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上升为“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四个服务”[8]。无疑,强化对新时代教育的深层次与多元性要求,亦是对培养时代新人赋予全面性立体化的要求。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围绕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再次作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9]的重要论述,明确回答了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

可见,习近平论述的时代新人概念,具有历史传承性与时代创新性相结合的实践蕴意。德、智、体、美、劳的品质类型与素质要求,规定着时代新人是否符合中国共产党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育人传统,也内在决定着是否具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所必需的基本素养。德、智、体、美、劳的能力素质规定,是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要求,回答的是“能不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能力与水平问题。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10]

(二)时代新人的精神状态:“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民族复兴是宏大、艰巨与长远的伟大任务,在这样的时代环境条件下培养时代新人,所要求的已经不仅仅是某种或某类品质素养的基础性要求,而是上升到一种精神状态的要求。“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多次使用的提法,是对时代新人的新的内容界定。2013年5月2日,习近平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2009 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回信中,肯定他们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和追求,勉励当代青年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并鼓励青年大学生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1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的讲话及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重申了青年一代“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的重要论述,可见习近平已经将这一概念作为时代新人培育的重要内涵,并进一步要求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将其付诸于实际。

“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的话语表述,突出体现出时代新人在能力素养要求的基础上,所必须抵达的精神境界。一方面,“走在时代前列”突出时代新人的“时代”特质的意蕴,“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12],意味着时代新人必须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时代潮流,承担时代责任,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这一主线存在内在贯通性,是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内容具体化表述。另一方面,“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的话语界定,凸显时代新人的角色与定位,生动描绘出时代新人勤奋、拓新、无私的精神风貌,主动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精神境界。培养时代新人应该高度重视从人的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契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勇于创新创造、坚持勤奋进取,就如同习近平所言“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懈怠者干不成宏图伟业”[15],“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16]。

三、三项举措: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

培养时代新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千秋永续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事关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民族未来的前途命运。培养时代新人既是一个重要而宏大的时代课题,也是艰巨而关键的战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17]。着眼通过教育、实践以及制度的三个方面的有力举措,培养时代新人。

(一)教育引导:培养时代新人的基本方略

教育乃民族之魂、国运之源、为政之要、社会之基、育人之本。习近平指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18]。教育引导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基本方法和重要策略,通过围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目标要求,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与榜样文化教育培养时代新人。

一是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9]科学信仰是精神之“钙”,是生命之“锚”,缺乏科学理论和崇高信仰,人生就会失去进取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加强新时代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首要在于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信仰,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武装头脑,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使广大青年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辩证逻辑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以及个人主义的思想侵蚀。其次是强化国情教育,结合紧密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培塑“四个正确认识”,增强“四个意识”,完整把握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升青年对党和国家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和政治认同,在厚植爱国情愫中,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实践中赓续及践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二是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历史悠久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结晶,蕴藏着丰厚深沉的教育资源。习近平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18]。协调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资源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育人功能,积极传播“仁义礼智信”的传统价值教育,引导新时代青年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担当精神与奋进品格进行有效提炼与阐释,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文化品格和精神涵养,促进新时代青年锤炼品德修为、提振精神品质、勇担时代使命。

三是创新榜样文化教育。榜样人物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集中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取向,习近平多次倡导广大青年学习英雄模范、道德楷模等榜样人物,提出通过高扬榜样人物,营造见贤思齐的舆论氛围,标榜高尚品质和推崇优良品德培养时代新人的路径。通过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等渠道,大力宣扬先进典型与榜样模范人物,用榜样的事迹感召人,用楷模的精神鼓舞人,用典型的意志激励人,使青年一代学有所范,行有所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实践养成: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渠道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意识根植于物质实践,“不能把思想同思维着的物质分开。物质是世界上发生的一切变化的基础”[19]。重视实践在塑造和改造时代新人中的重要价值,在培养“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意识中,应当“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20]。

一是重视劳动实践养成。劳动创造人并塑造人,人通过劳动得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劳动推动社会历史的前进和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指出:“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21]劳动实践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关键环节,具有培德、启发智、强体的综合育人功能,为“担当大任”的能力本领与担当精神夯实基础。必须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实践观,统筹调动社会多样化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通过劳动生产、实践培训、社区服务、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培养时代新人的实践精神和敬业品质,在现实锻炼中实现知行合一,在劳动实践中坚定对民族复兴大业的责任担当。

二是注重深入社会实践。社会是人生的大学校,生活是人生的课堂。青年一代要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要注重深入社会实践,“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22]。要热情鼓励青年一代置身于现实生活领域,积极引导青年投身于火热的生活之中,以日常生活中观察社会,向基层群众学习真知,使自己的思想理念和学理知识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人民,从社会百态中体悟道理,在生活体验和磨砺中,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与时代价值,明确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积极汲取来自生活和人民中的智慧,在敢于“做梦”,勤于“追梦”,忠于“圆梦”中砥砺前行。

三是创设良好实践环境。培育时代新人并非关涉一时一日,更不只聚焦于一人一事,培养时代新人是一项久久为功的浩瀚工程,是立足千百万人的伟大事业,因此必须为培养时代新人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习近平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流动,不断激发广大青年的活力和创造力”[23]。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有利于青年群体的利益得到切实的维护和实现,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尊严感、幸福感,保障时代新人优良的成长成才氛围。注重发挥社会纪念、传统习俗中的德育功能,以增进青年一代的责任感、荣誉感与使命感。

(三)制度保障:培养时代新人的有力支撑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样一个宏大命题,不仅依靠教育引导与实践养成,更有赖于制度层面的有效构建,缺乏制度保障的观念意识与实践行为最终只能演化为简单、空洞的道德说教,难以切实发挥其功用。健全培养时代新人的制度保障,使各个教育培养环节的联系与协同具有规范性、合约束性的机制支撑,成为良性运转的有机整体。

一是完善教育管理机制。培养时代新人的战略,是党和政府在新时代谋划和制定的教育方针,聚焦培养的是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立志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一代又一代青年。习近平强调:“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24]党和政府要切实加强顶层设计,牢牢把握育人工作的领导权与主动性,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改进与增强教育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健全、落实培养时代新人的政策、资金、管理与保障等相关机制。

二是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培养时代新人是一项范围广、领域多和跨度长的复杂育人工程,多元的教育主体和多样的教育方法需要协同推进、有序运行才能保证育人的质量。习近平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学校办学安全托底”[25]。努力形成上至国家机关,下至社区家庭相互支撑、严密配合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协同新格局。在育人方式上也能实现课上与课下结合、线上与线下连接,传统与现代统一的新视野,从而有效统筹协调各方面、各要素资源。

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聚则事业兴。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首要在于在形成关注青年、聚焦青年和关心青年的社会风气,制定出台“人才孵化”“技能养成”“箐英计划”等青年培育政策项目,健全青年在技能培训、创新创业、学历提升、出国深造等方面培育措施,完善青年薪资、保险、住房、就业等保障托底机制,鼓舞其奋发有为的激情,激发其建功立业热情,进一步凝聚青年人才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力量。

猜你喜欢

育人民族时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