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学业成就:现状、特征与精准帮扶
——基于4596名本科生的调查

2020-03-13贾勇宏黄道主张凌云

关键词:学习成绩成就学业

贾勇宏 黄道主 张凌云

(武汉理工大学 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农村留守儿童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特定历史发展阶段产生的特殊群体。国内已有研究显示,“农村留守经历对儿童群体的学业和生活影响整体以负面为主”①。随着时间的流逝,昔日的农村留守儿童目前已经长大成年,他们当中的一部分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家庭、社会的支持在处境相对不利的条件下成功考取了大学,甚至还考取了国内的“精英大学”②,不仅回击了“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谬论,也对其他成长中的农村留守儿童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然而,这类大学生作为“底层精英”,其早期的农村留守经历是否还会对他们大学的学业成就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呢?其学业成就与其他大学生群体相比又如何呢?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将在对全国8所高校4596名本科在校生的问卷调查基础上,从中筛选出1147名曾经有农村留守经历的大学本科生(以下简称曾留守农村大学生③)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掌握其学业现状和特征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学业帮扶建议。

一、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时间与对象

本次调查的时间为2018年6-11月。为了比较分析的需要,同时也为了确保调查能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本次调查采用在问卷中设定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筛选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因此本次调查的实际对象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由于本研究是对大学生早期农村留守经历的追溯,为了与国内早期学术研究的统计口径一致,本文所指的农村留守经历是指农村儿童的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务工而形成的亲子离散生活持续时间超过六个月的状态。调查选取了4所“双一流”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4所普通本科学校(广西财经学院、湖北师范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江汉大学)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大学生作为抽样框。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工具在参考国内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学业状况以及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相关问题调查问卷基础上自编而成。问卷定稿前在W、S、H三所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进行了多次试调查、访谈和修正,在信度和效度满足研究要求后形成了正式调查问卷。调查实施采用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线下调查主要在2所重点大学(W和H大学)和2所普通本科学校(G和Q大学)采用随机抽样方式进行现场作答(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方式);线上调查利用问卷星平台,在其他4所学校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进行调查。访谈采用结构性访谈和半结构性访谈方法,拟定访谈提纲,再进行半开放式访谈。

3.问卷发放与回收

本次调查共在全国8所高校发放问卷5120份,其中纸质版问卷450份,电子版问卷4670份,共回收问卷4997份,问卷回收率为97.60%;剔除无效纸质版和电子版问卷401份,共回收有效问卷4596份,有效回收率为91.98%。

4.问卷信度

调查问卷分为基本情况、学业表现、影响因素三大部分,对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后,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95,问卷整体信度非常好。

二、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学业成就现状

针对学生学业成就,国内外研究者大多从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加以考察,但也有研究者从课程成绩、能力发展和自我概念(认知)等维度去加以考察。考虑到留守经历可能会对个体的自我概念有更大的影响,本研究从学习成绩、能力发展、自我概念发展三个维度来表征样本的学业成就。学习成绩是指学生的课程考试成绩,能力指的是考试成绩之外的各项素质,自我概念是指对自我存在的体验和看法。学业成就相关数据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通过样本的自主评价来获取。

1.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整体中等偏上

国内外已有研究显示,农村籍在校大学生大多出身寒门,其早期的成长环境相对不利,他们进入大学后的学业表现与其他群体相比整体上会有一定的差距。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属于农村籍在校大学生中的一部分,其早期的农村留守经历使他们的成长环境更为不利,其学习成绩究竟如何呢?

考虑到成绩在不同班级和学科的可比性,问卷调查先通过对1147名曾留守农村大学生样本在班级内的相对成绩排名来了解其学习成绩现状。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曾留守农村大学生样本的班级排名为前10%的占总样本数的18.1%,排名前11%-30%的占34.5%,二者合计为52.6%;排名71%-90%的占9.7%,排名后10%的占7.1%,二者合计为16.8%(见表1)。由此可见,曾留守农村大学生样本中半数以上的成绩排名位居班级前30%,而成绩排名在后30%样本比例不到2成。按照5分制计分对班级成绩排名进行转换(前10%记为5,后10%记为1)后计算,曾留守农村大学生样本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中的排名均值得分为3.52,整体处在中等偏上水平(见表2)。

表1 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学习成绩的班级内排名情况表

为了进一步了解曾留守农村大学生样本的学习成绩,问卷要求样本对自己进入大学以来学习的各方面变化情况进行自主评价。结果显示,1147名曾留守农村大学生样本的学习成绩相关指标得分均值都在3.33-3.82之间,其中学习态度的均值最高,为3.82,学习成绩的得分均值最低,为3.33,其他指标项的得分均值由大到小依次是通识知识、成绩排名、专业技能、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未来规划,均值都在3.5左右(见表2)。

表2 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学习成绩状况表

综合表1和表2的结果可知,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整体处于班级内的中上游水平;在反应学习成绩变化的相关指标中,其学习态度得分最高,通识知识、成绩排名、专业技能、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未来规划方面次之,而在课程学习成绩的提高方面得分均值最低。由此说明,多数曾留守农村大学生非常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大学求学机会,故其学习态度普遍较好,但可能由于受进入大学之前相对不利成长环境的影响,他们在学业上能够获取的社会支持有限,加之个人自主学习能力的不足,他们在通识知识、学习方法、专业技能、学习习惯的提高和未来发展规划方面的成长相对有限,进而导致其学习成绩的提高幅度也比较有限。

2.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能力发展现状

能力是考察在校大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依据,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背景下,能力的发展状况更能反映校外因素所导致的个体学业差异。为了考察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能力发展状况,问卷分别从问题解决、沟通协调、组织领导和有效合作等5个方面测度样本的能力发展状况。

当问及曾留守农村大学生“你的综合能力在班级处于什么水平”时,回答“排名前列”的占样本总数的12.4%,“排名中上”的占32.3%,“排名中等”的占41.5%,“排名中下”的占9.4%,“排名相对靠后”的占4.4%(见表3)。对样本的能力发展在班级内的排名进行5分制计分转换(1=靠后,5=前列)后计算,样本的平均得分为3.55(见表4)。由此可见,曾留守农村大学生样本的能力在班级内的排名整体上处在中等偏上水平。

表3 曾留守农村大学生能力发展排名表

对1147名曾留守农村大学生样本的分项能力进一步考察后发现,该群体的有效合作能力得分均值最高,达到了3.82,组织领导能力得分最低,均值为3.36,其他能力得分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见表4)。由此可见,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有效合作能力表现最为突出,解决问题能力次之,沟通协调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较弱,组织领导能力最弱。

表4 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情况表

导致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三:一是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家庭结构特殊,双亲或单亲长期不在他们身边,学习生活中得到的家庭支持不及时、不充分,由此增强了他们的自理能力,也形成了较强的同理心,因此更容易与身边人进行有效合作;二是父母的缺位导致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与家人缺乏足够的交流,也缺乏来自家庭有关为人处世和沟通协调等方面的有益指导,同时受家庭经济条件限制,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鲜有机会接受正规而系统的信息技术培训,且农村学校中与信息技术学习相关的课程水平相对较低,故其协调沟通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较弱;三是曾留守农村大学生较少有机会参与课外团体活动,或者有机会参加但缺乏社会参与的主动意识、必要的技能和自信心,故其组织领导能力最弱。国内相关研究也发现,“较之于城市籍学生,农村籍大学生更少参与班委、学生会和团委等一般我们认为较有利于他们积累社会和文化资本的组织,在对参与校园中社会活动的认识中他们倾向于将自身构建为能力不足者”③。

3.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现状

自我概念是衡量个体对自我认知的重要指标。本调查主要从个体对自己心理健康、品德发展、学习生活满意度、正确认识自我等方面来了解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状况。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147名曾留守农村大学生样本的自我概念平均得分为3.82,整体处于中上水平。其中,思想品德的发展得分最高,均值为4.10,心理健康的自我评价得分均值为3.9,学习生活现状满意度得分相对较低,均值为3.46(见表5)。这说明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现状的满意度并不高。

表5 曾留守农村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情况表

当问及样本“你认为自己情感、态度价值观目前发展如何”时,回答“完善”的占样本总数的15.3%,“较完善”的占51.0%,“一般”的占28.9%,“相对不完善”的占3.5%,“不完善”的占1.3%(见表6)。对上述结果按5分制计分转换(不完善=1,完善=5)后计算,自我概念发展的得分均值为3.82(见表5),由此可见,曾留守农村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表6 曾留守农村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排名表

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水平与其早期的农村留守经历密切相关。国内已经有研究者发现,“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心理方面具有自我评价低、情绪不稳定、人际交往退缩、心理发展不平衡等特点”④,还有学者采用不同的心理量表测量后发现,“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精神质方面比非留守大学生得分高,而内向性得分则更低”⑤,“留守经历大学生比普通大学生更容易敏感、抑郁和焦虑”⑥。还有学者发现,“留守经历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有负面影响,而留守时长与首次留守所处的年龄段对回避策略和合作策略也分别有显著影响”⑦。国内的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在自我评价、心理健康、人际交往方面明显受到曾经的农村留守经历的负面影响而表现欠佳,这种结果又进一步建构和强化了他们对自我的认识,由此形成了当前的自我概念发展水平。

综上所述,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在学习成绩、能力发展、自我概念三个方面的学业成就表现都处于中上游,自我概念的发展水平相对最好,其次是能力发展和学习成绩。

三、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学业成就的特征

为了准确地了解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学业成就表现,我们将曾留守农村大学生与其他普通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群体之间的相对比较,由此来探寻其学业表现的特征。

1.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学业成就整体低于其他大学生

对4596份大学生样本按照是否有农村留守经历进行分类后的分析结果显示,1147名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在学习成绩、能力发展、自我概念发展三方面的平均得分都低于无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独立样本T检验后的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在能力发展和自我概念发展两方面的整体差异显著,但在学习成绩方面的差异在统计学上不显著(见表7)。由此说明,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能力发展和自我概念发展水平低于其他大学生群体。

表7 曾留守农村大学生与无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学业成就表

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曾留守农村大学生与无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同一所学校和同一个班级内学生的校内学习环境是相同的,而学习成绩主要反映的是学生在校期间的课程学习结果。在学校教育环境一致的情况下,学习成绩主要反映的是个体的努力程度和课程学习能力差异。曾留守农村大学生能够顺利考取大学,说明其此前的学习努力程度和课程学习能力并不差,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提升自己的课程学习成绩并消除与其他大学生群体的差异,因此,二者在学习成绩方面并无显著的群体差异。但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由于受自身成长环境相对不利、社会支持不足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大学的发展不够全面和充分,特别在能力发展和自我概念发展水平方面与其他大学生群体相比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学业成就低于普通农村大学生

国内相关研究发现,“相较于城市学生,农村籍大学生在学业成就上稍显逊色”⑧。曾留守农村大学生与其他农村籍大学生都来自农村,除家庭结构不同之外其成长环境有很多共性,曾留守农村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差异是否更多归因于户籍呢?为此,我们将曾留守农村大学生与无留守经历的农村籍大学生的学业成就进行了群体比较。

对3337名农村籍大学生样本的学业成就按照曾留守与非留守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发展、自我概念发展三方面的得分均值都低于普通农村大学生。独立样本T检验的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在能力发展和自我概念发展方面的得分均值整体差异都非常显著,但在学习成绩方面的差异在统计学上不显著(见表8)。

表8 曾留守农村大学生与农村籍无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学业成就比较表

由此说明,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能力发展和自我概念发展水平低于农村非留守大学生,农村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能力发展和自我概念发展方面有显著的影响,农村户籍所表征的农村学习和生活环境对其学业成绩的影响并不明显。

3.不同农村留守经历类型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差异较大

根据样本大学生的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可以将其分为曾留守与非留守大学生,曾留守大学生内部又可以划分为双亲外出、父母交替外出、父亲单方外出和母亲单方外出四种类型。在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学业成就整体低于其他大学生的情况下,不同农村留守类型大学生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之间的学业成就有何差异呢?

对4596份大学生的学业成就进行分析后发现,不同农村留守类型的大学生在学习成绩、能力发展、自我概念发展三个方面的得分均值都低于无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按与无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在学业成就的差距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父母交替外出型、母亲单方外出型、父亲单方外出型、双亲外出型。父母交替外出型曾留守大学生与无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在学习成绩、能力发展、自我概念发展三个方面的平均分差距最大,分别为0.26、0.2、0.35,双亲外出型曾留守大学生与无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差距最小,在学习成绩、能力发展、自我概念发展三个方面的平均分差距分别为0、0.09、0.08(见表9)。

表9 不同农村留守经历类型大学生的学业成就表

对上述5组样本的学业成就得分均值进行方差分析后结果显示,5组样本在学习成绩方面的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不显著(df=4,F=1.98,P=0.095>0.05),但在能力发展(df=4,F=5.27,P=0.000<0.001)和自我概念发展(df=4,F=8.422,P=0.000<0.001)方面的组间差异都极其显著。由此可见,曾留守农村大学生不同亚群体在能力发展和自我概念发展方面的整体水平都明显低于无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

事后多重检验分析发现,父母双亲外出型曾留守大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均值显著低于无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P=0.031<0.05);父亲外出型留守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水平均值显著低于无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P=0.042<0.05);其他群体之间的均值差异在统计学上都不显著。这说明,双亲外出曾留守大学生在能力发展上明显低于无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父亲外出型曾留守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水平低于无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

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与早年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后家庭对其教育的支持度不同相关。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外出务工后,其生活和学习一般都会交给(外)祖父母照料,尽管国内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祖辈隔代抚养问题多有诟病,但祖父母在监督、辅导农村留守儿童早期的日常学习和提供情感支持方面功不可没,祖辈在照顾农村留守儿童学业和生活上的充分参与部分弥补了父母外出对农村留守儿童早期的学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国内已有实证研究也发现,“祖父母的及时参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母亲养育角色的缺失”⑨;但由于祖辈自身的受教育水平和监护能力有限,他们对农村留守儿童能力的发展可能引导和支持不足,由此导致其成年后的能力发展相对低于无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父亲外出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受“男主外、女主内”传统文化的影响,一般由母亲在家负责养育子女,祖辈辅助养育。受婆媳关系因素的影响,母亲在家养育孩子在一定程度上会排除祖父母隔代教育对子女的不良影响,同时也使母亲的育儿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发展由此受到较小的负面影响。但是,父亲外出务工家庭的经济条件明显不如双亲外出务工家庭,且夫妻长期分居更容易产生家庭矛盾,经济困难和家庭不和谐容易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认知产生负面影响,由此导致其自我概念水平低于无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

4.不同农村留守经历类型大学生之间的学业成就差异不显著

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在学习成绩、能力发展、自我概念发展三个方面总体上低于其他大学生,且同比也低于农村籍无留守经历大学生。那么在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群体内部,不同留守经历类型中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差异又如何呢?对1147份曾留守农村大学生样本的学业成就数据按留守经历类型进行交互分析后显示,父亲单方外出型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在学习成绩、能力发展、自我概念发展三个方面的平均分都最低,双亲外出型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同比平均分都最高,分别为3.53、3.56、3.85(见表10)。

表10 不同农村留守经历类型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平均分表

注:缺失值=21份

方差分析后的结果显示,上述4类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在学习成绩(P=0.298>0.05)、能力发展(P=0.377>0.05)和自我概念发展(P=0.077>0.05)方面的平均分差异在统计学上不显著。由此可见,父母外出务工类型对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学业成就的整体影响并不明显。

6.曾留守农村大学生中男生的学业成就不如女生

对1147份曾留守农村大学生样本进行性别比较后发现,男生在学习成绩、能力发展和自我概念发展三方面的得分均值都低于女生。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后发现,男生与女生在学习成绩和自我概念发展上差异非常显著,二者在能力发展上的差异在统计学上不显著(见表11)。这说明,在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内部,男生的学业成就整体上不如女生,差别主要体现在学习成绩与自我概念发展方面。

考虑到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可能存在着整体上的性别差异,我们对其他大学生样本的学业成就也做了分性别比较。结果发现,在无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群体中,男生的学习成绩和自我概念发展得分均值低于女生,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后发现,男生与女生在学习成绩上差异显著,但其他两方面的差异在统计学上不显著(见表11)。由此说明,无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中的男生成绩同样低于女生。

综上可知,样本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存在着男不如女的整体特征,但在能力发展上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学业成绩和自我概念发展方面,其他普通大学生群体的性别差异只表现在学习成绩方面。因此,男性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在学业发展上需要更多的帮助。

7.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大三之前的学业成就不如其他群体

一般而言,随着学生个体知识、能力的不断积累,其学业成就水平会随着年级(时间)的增长而相应地增长。如前所述,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学业成就整体低于普通大学生群体,随着年级(时间)的变化,两大群体的学业成就差异是否会有变化呢?

为此,我们将全部样本分为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和无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群体,然后分别按年级比较二者在学习成绩、能力发展和自我概念发展三方面的学业成就差异。结果发现,除了大四样本的能力发展和自我概念发展得分均值外,在其他年级样本的各项学业成就比较中,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得分均值都低于其他大学生样本群体(见表12)。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后发现,两大群体在大二大三阶段的学习成绩、能力发展和自我概念发展上的学业成就差异显著。由此可见,大二和大三是曾留守农村大学生与其他群体学业成就差距的重要显现期。

表11 不同性别的样本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分布表

表12 不同年级的样本大学生的学业成就情况表

注:*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下同。

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主要与本次调查的时间和方式有关。本次调查按照5点计分法由样本对当前的学业成就水平进行自评,样本自评时的参考依据往往是自己前期的期末学习成绩、年度综合测评成绩及其他发展状况。大学的综合测评成绩往往是以学年为单位,而课程考评的节点也往往是在期末。受学校考评工作流程和时间安排的影响,综合测评成绩和课程成绩结果的获取往往都有时间上的滞后性。所以,大一样本在调研期间的学业成就自评数据实际上主要反映的是大一上学期的课程学业成就结果或测评前自己的学业发展综合状况,大二期间所获取的数据实际上主要反映的是大一期间的综合测评结果或其测评前自己的学业发展状况,大三到大五同理。由此看来,曾留守农村大学生与其他普通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差距尽管目前主要暴露在大二和大三期间,但实际上反映的却应该是大一、大二和大三的问题,即学业成就的真实差距存在于大一、大二和大三期间,大四和大五差距开始缩小并趋于消失。

此外,由表12可知,曾留守农村大学生与无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三项学业成就得分均值整体上随着年级的提高而变大。经过相关分析后发现,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三项成就得分与年级显著正相关;无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年级与学习成绩、能力发展之间显著正相关,自我概念发展与年级的相关关系不显著(见表13)。由此说明,样本大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与年级具有正向的变动关系。

表13 样本大学生学业成就与年级的相关分析表

统计参数曾留守农村大学生无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学习成绩能力发展自我概念发展学习成绩能力发展自我概念发展相关系数.192∗∗.131∗∗.058∗.148∗∗.083∗∗.028显著性.000.000.050.000.000.095样本数114711471147344934493449

综合表12和13的分析结果可知,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尽管整体上低于无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但两大群体的学业成就差距主要表现在大一、大二和大三阶段;随着年级的上升,二者的差距在大学后期(大四和大五)逐步缩小并趋于一致。这就充分说明,相对优越的大学教育环境在消除农村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学业成就所形成的不利影响方面起着显著的积极作用。

经过访谈得知,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随着近些年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高校广大学生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对包括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在内的特殊学生群体采取了长期的关爱和帮扶措施,这些教育干预对逐步消除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学业成就的负面影响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二是广大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整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特别是其学习成绩的进步和其他方面发展成就增强了其积极心理因素的发展,他们根据Seligman的积极心理学所强调的“通过积极心理影响战胜消极心理影响”⑩的原理逐步战胜了自我,获得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产生了强大的“心理韧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中的多数对曾经的农村留守经历已经能够客观看待、坦然接受、淡化直至无感,有意或无意地利用长善救失方法实现了自我治愈。正是学校教育与个体能动性的互动机制推动着曾留守农村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差距逐步缩小。

8.留守大学生的城乡差异不显著

留守经历的表现是父母双方或一方与自己的孩子长期没有生活在一起的离散状态。由于存在着城乡户籍的差异,儿童期留守现象不仅可能发生在农村,也同样可能出现在城市。与此相对应,大学生中不仅有曾留守农村大学生,而且还有曾留守城市大学生。问卷调查发现共有1338名具有早期儿童留守经历的样本,按照其留守经历的户籍划分,发现共有191名曾留守城市大学生和1147名曾留守农村大学生。那么曾留守农村大学生与曾留守城市大学生相比,其学业成就有什么差异吗?

对1338份有留守经历的城乡大学生样本的学业成就进行分析后结果显示: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发展平均分同比高于曾留守城市大学生,但在自我概念发展方面,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平均分低于曾留守城市大学生(见表14)。

表14 城乡曾留守大学生学业成就情况表

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与城市曾留守大学生在学习成绩、能力发展、自我概念发展三个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这说明,城乡差异对具有留守经历的样本大学生的学业成就没有显著影响,农村成长环境虽然不够优越,但却并非造成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学业成就低于其他大学生的主要群体因素。

四、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学业的精准帮扶

如前文所述,同为农村籍大学生,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学业成就整体不如农村籍无留守经历大学生;同样具有留守经历,曾留守农村大学生与曾留守城市大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却无显著差异;在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内部比较,不同留守经历类型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却无显著差异。上述三个结论表明,导致曾留守农村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差异并非城乡户籍和父母外出务工类型,而与是否具有农村留守经历相关。前文的讨论也显示,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无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并无显著差异,这说明两大群体的个体努力程度也无显著差异。由于本次调研数据是五点计分法,统一的相对评价数据已经排除了学校和班级之间的差异,而调研对象都已经获得了大学入学机会的事实也表明有无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的智商不可能有显著的群体差异。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做出以下推断:在排除城乡户籍、学校教育环境、个体努力程度、智商等影响因素之后,农村留守经历应该是造成曾留守农村大学生与无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之间学业成就差异的首要影响因素。基于此又可做出以下推论: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早期留守经历对其学业成就具有长期持续的负面影响,而且这些负面影响并不会随着年龄(时间)的增长而完全自动消失。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强调的“人格的发展在形成的早期具有模式化特点,其最初的‘印记’也会伴随个体一生……成年期的发展问题都可以追溯到他们童年时期的特殊的创伤经历”。摩尔多瓦的儿童研究报告也显示,“父母外出的童年经历给亲属抚养儿童(没有与父母直接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心理方面的创伤多年之后仍有影响”,国内研究也表明,“即使金钱和物质的补偿也无法弱化童年早期远离父母的心理创伤”。因此,曾留守农村大学生与其他群体学业成就的差异主要归因于该群体曾经的农村留守经历,其影响机理在于: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发展过程中亲子关系的疏离和家庭支持的弱化,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链条的松动与断裂进而影响其学业的整体进步。

早期的农村留守经历导致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学业成就相对低下,这说明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属于学业发展有困难的处境相对不利的学生群体。如果缺少强有力的教育支持和帮扶,学业发展结果将会对他们更加不利,这显然与我国新时代“弱有所扶、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相背离。如何在把握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学业成就特征基础上对其进行精准帮扶,因此成为新时代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必要举措之一。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强对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学业指导

曾留守农村大学生获取大学的入学机会一般比其他同辈群体更加艰辛,因此,绝大多数曾留守农村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会比其他大学生更加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故其学习态度一般较好。同时,艰难困苦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们成熟、独立、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的个性,这使得多数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在学业上更加刻苦努力。然而,大学的学业成就不仅受个体的认知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意志和努力程度等个体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学校教育环境、同辈影响、家庭支持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曾留守农村大学生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学业指导是提高其学业成就的关键手段。

1.引导曾留守农村大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理念

大学的学习方法不同于基础教育阶段,二者的差异会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大学的较长一段时间内面临着学习适应困难,严重影响其学业发展结果。对大学生进行及时而必要的学习方法指导是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大学学习环境的必要环节。

留守经历使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在学业上能够从家庭中获得的指导非常有限,这种成长经历使他们在学业上更加依赖学校教育体系。受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惯性的影响,曾留守农村大学生会在认知和学习方法上更加注重应试技能和课程学习成绩的提高,容易忽视或轻视参与文体实践活动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他们习惯于依赖教师的指令完成学习任务而不善于自主学习;他们对自己能成功获取大学的学习机会感到相对满足,习惯于按照学校已经设定的课程计划和培养过程按部就班地前进,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缺乏及早而清晰的自主规划,缺乏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和持续的前进动力。

为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对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学习理念、学习方法的指导,将他们的认知方式逐步从片面的应试思维转向以综合素质提高为核心的全面发展思维。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专业课程学习方法基础上,要特别鼓励、引导并创造条件加强对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如,有意识地鼓励他们参与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访问、旅游、交流等形式增加他们的见识、眼界等;任课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通过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形式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对该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辅导,使他们能够及早把个人的职业理想、发展阶段目标与当前的大学学业结合起来,引导他们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汲取知识和学习技能,补足自己的发展短板,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培养曾留守农村大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在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是确保学业成就提高的必要条件。随着大学课余可支配时间的增多,在同等条件下,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将对提高大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起决定性的作用。曾留守农村大学生从农村来到城市学习,城市生活环境对他们中的大多数而言新鲜、陌生且充满诱惑,部分同学面对这种外部的刺激和诱惑缺乏自制力,很容易把自己宝贵的大学时光过多地浪费在与学业无关的事情上,导致自己的学业成就低下甚至荒废学业。因此,培养曾留守农村大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首先,从刚入学开始设立晚自习制度。高校学生管理部门要通过制度性的时间管理规范实现大学生从高中步入大学、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和生活衔接,确保大学生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投入,使其在大学的学习习惯慢慢从强制变为自律、自觉。为了确保效果,自习制度至少要从大一入学开始并一直坚持到大二。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业竞赛活动。当前高校的文体娱乐活动开展得比较频繁,但与学业直接相关的活动却相对较少。为此,辅导员、班主任和学工部门要经常组织开展学业竞赛活动,如读书月、知识竞赛、图书漂流、专业技能大赛、职业模拟大赛等活动,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为包括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最后,促进个别群体的共同成长。如前所述,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内部,男生学业成就相对于女生偏低,双亲外出务工和父亲外出务工型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部分学业成就指标不如无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等。为此,班主任和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集体教育的同时,要做好上述特殊群体的个别指导,促进他们在学业上的进步。如,采用优秀生与后进生“结对子”的帮扶策略,充分利用宿舍、班组、社团的力量对学习习惯不良的同学进行指导、监督和重点帮扶,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校甚至还可以采用导师制为多名曾留守农村大学生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提供更加精准和专业的长期学业指导。

(二)加强对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怀

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不足与他们曾经的农村留守经历密切相关。这种经历不仅会影响他们对自我的看法,还会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社交方式和行为方式。对曾留守农村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关怀不仅可以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还可以从动力系统上支持其学业的全面进步。

1.通过心理健康指导增强其心理韧性

农村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个体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引导曾留守农村大学生正视自己曾经的农村留守经历,在直面其消极影响的同时,也应当意识到它也是一份宝贵的人生财富,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会用学业上的进步来慢慢战胜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既不回避事实,也不放大问题,学会接纳自己,学会与自己和解,与家人和解。高校要采取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心理咨询等日常教育形式教会曾留守农村大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帮助他们学会及时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掌握一些抚平心理创伤的方法;曾留守农村大学生也要主动通过读书、交流、学习等方式增加自己的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技巧,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心理韧性。

2.根据长善救失原则引导其积极向上

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要将曾留守农村大学生放置在正常的集体成长环境中,不能以关怀的名义刻意去对该群体实施强制性心理干预等措施,更不能公开给他们贴标签。

教育工作者还要根据长善救失的原则和积极心理学所提供的教育策略,充分发掘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优点,鼓励他们利用自身的优点和积极情绪逐步去战胜自己的负面情绪,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努力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业和生活;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号召其他同学在集体中给予他们恰当的关心、支持,帮助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在发展中能够更好地融入大学的集体生活。

(三)加强对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生活帮扶

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同时具有“农村”和“留守”双重身份,农村家庭的出身决定了其相对低下的社会经济地位,由此很容易导致他们在经济上的贫困而成为高校贫困生;农村留守经历容易在心理上造成创伤,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正常的学业发展。经济上的相对贫困和心理上的脆弱交织在一起,使得曾留守农村大学生成为目前我国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处境不利群体,采取措施在生活上对他们给予积极有效的帮扶是减轻其生活压力、促进其学业进步的必要手段。

1.通过学生资助体系予以积极的经济支持

大学生学业成就的提高离不开经济的持续投入,特别是知识付费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越来越依赖以家庭经济支持为基础的课外学习和辅导。在我国高校目前的学生资助体系中,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类型主要是助学贷款、励志奖学金和贫困补助等。助学贷款设定了最高限额,主要解决的是学费和生活费不足问题;励志奖学金旨在奖优,但受惠面非常小;贫困补助无论是金额和受惠面都很小。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整体相对较差,现有学生资助政策只能勉强维持其大学四年左右的最低求学费用,如果他们还想通过知识付费、上辅导班等课外学习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学业成就,家庭很难再有宽裕的经济支付能力。家庭经济支付能力的相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在学业发展上的选择空间,在客观上容易造成他们与其他学生基于家庭经济投入的不同而产生的学业产出差异。现有学生资助体系更多关注的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基本生存方面的需求,却忽略了其学业发展需求。

为此,在充分发挥现有学生资助体系的基础上,政府可以考虑适当放宽对贫困学生助学贷款的最高金额,尽量使贫困学生在通过助学贷款支付学费、基本生活费之后,还有一定的余额可用于自主消费,以满足其学业发展的其他需要。鉴于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多数面临着经济和心理双重困境的特点,助学贷款政策不能仅仅用传统的经济筛查策略——依据贫困证明“以贫定贫”,还应该向处境相对不利的曾留守农村大学生适当倾斜,采用多种认贷方式给予经济资助,努力扩大其受益面。此外,国家可以倡导各高校建立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发展公益基金,吸纳社会组织和个人捐款,专门用于资助在学业发展中有经济困难的曾留守农村大学生。

2.营造多主体参与的社会关爱氛围

首先,高校要创造条件为曾留守农村大学生提供关爱。如优先为贫困曾留守农村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优先支持该群体通过助管、助研和助教工作获取经济报酬等。学生社团可以成立相应的曾留守农村大学生帮扶组织,利用集体力量为曾留守农村大学生提供课外兼职信息和机会,为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融入学校的集体生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使他们尽快完成“从被动融入到主动整合”的蜕变过程。高校在关爱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同时,还要从励志的角度在该群体中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和典范,鼓励他们自立、自强,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兼职工作,争做品学兼优的学生。

其次,发挥家庭在关爱曾留守农村大学生中的特殊作用。家庭不仅是曾留守农村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经济后盾,而且还是学业支持、情感支持等方面的主体之一。相关研究发现,“家庭交流互动、家庭作业监管等过程性家庭环境对留守儿童学习适应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相较于家庭经济收入等结构性变量,过程性家庭环境对留守儿童学习适应性的边际影响更大”。但是,当前有部分高校工作者认为,大学生已经成年,家庭对他们的影响似乎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事实上,曾留守农村大学生与其家庭之间的血脉联系使家庭在情感支持上比高校更有优势,家长更容易基于此对他们实施教育和帮扶;而且顺利考取大学对绝大多数曾留守农村大学生而言都是改变其人生命运的转折点,他们因此会对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父母心存感激,在情理上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父母的建议,即使早年对父母外出务工有怨恨,此时也能够慢慢理解和接受父母。因此,大学也应该充分吸收基础教育中家校合作的经验,通过与家长互通信息、合作共育等方式充分发挥家庭的育人作用。

再次,政府和社会要努力营造关爱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其健康茁壮成长。政府要倡导和鼓励社会公益组织投身到关爱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发展中去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帮扶,要注重发挥社会工作等专业帮扶力量的积极作用;政府要禁止社会媒体对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不实报道,不能针对个别极端案例和事件对其过分渲染和恶意抹黑;政府部门要规范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公益行为,禁止他们以关爱曾留守农村大学生的公益名义谋取不当利益或进行个人炒作。

注释

①贾勇宏:《人口流动中的教育难题——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194页。

②即原“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

③针对该群体国内目前有“曾留守大学生”、“留守大学生”、“具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等不同称呼,笔者认为,该群体实为上了大学的农村留守儿童,具有曾为留守儿童和农村户籍两个基本特征。为了与具有城市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相区分,笔者将其简称为“曾留守农村大学生”。

④谢爱磊:《精英高校中的农村籍学生——社会流动与生存心态的转变》,《教育研究》2016年第11期。

⑤张莉华:《具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分析》,《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12期。

⑥温义媛、曾建国:《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及心理健康影响》,《中国公共卫生》2010年第2期。

⑦谭斌:《曾为留守儿童的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韶关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⑧唐胜蓝、肖芳、辛培娜:《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社会心理科学》2013年第5期。

⑨谢爱磊、洪岩璧、匡欢、白杰瑞:《“寒门贵子”:文化资本匮乏与精英场域适应——基于“985”高校农村籍大学生的追踪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8年第4期。

猜你喜欢

学习成绩成就学业
艰苦的学业
了不起的成就
谈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策略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名落孙山
失恋“成就”的CEO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35
掐断欲望的引线
马老师的家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