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双周协商座谈会运行机制探析
——以100次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为考察对象

2020-03-13钟德涛孔海棠

关键词:人民政协全国政协座谈会

钟德涛 孔海棠,2

(1.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2.安徽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淮南 232001)

2013年10月至2019年6月,全国政协共举办了100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双周协商座谈会是全国政协适应新时代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而创新实施的一种定期协商的座谈会制度,它的环节完整、程序合理、灵活有效,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全国政协开展政治协商的特色名片和创新品牌。2019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强调:“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大有可为。”①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创设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聚焦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助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平台。

当前学术界有关双周协商座谈会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成果有的侧重对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历史考察,并将双周协商座谈会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双周座谈会进行对比研究,有的侧重从制度创新的角度进行实践经验的分析总结,但在双周协商座谈会运行机制和理论建构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随着双周协商座谈会不断实践和发展,研究其运行的基础、主体、程序、特点、价值和路向,把握其运行规律,对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朝着广泛多层制度化方向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双周协商座谈会运行的基础

双周协商座谈会作为全国政协协商民主运行的新平台,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以历史、理论、现实为基础的新时代产物。

(一)历史基础

历史忠实记录下走过的足迹,也给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和方向。双周协商座谈会是在对历史的继承与发展中创造出来的,它的传统和创意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来源于双周座谈会。双周座谈会是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由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发起召开的,每两周召开一次,参加人员包括共产党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各族各界人士,主要作用是“交换有关思想、政策、时事及统一战线工作意见”②。1950年4月至1966年7月,双周座谈会共举行了114次。“文革”开始后被迫停止活动。双周座谈会作为一种有效的经常性的协商对话机制,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政治协商的重要互动平台,实现了广开言路、凝聚共识、共商国是的协商效果,为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是来源于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座谈会得以恢复,但没有再使用“双周座谈会”的名称,而是使用了“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座谈会”、“常委会专题座谈会”或“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等名称。1988年6月,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以下简称《工作规则》),正式将“常委会专题座谈会”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不定期举行。1988年12月全国政协召开了第一次常委会专题座谈会③。2005年全国政协对《工作规则》进行了修订,将“常委会专题座谈会”改名为“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并规定每年召开一次。2018年全国政协又对《工作规则》进行了修订,规定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两次。

三是来源于专题协商会。2005年7月全国政协创造了新的政治协商平台——专题协商会,并形成制度,每年举行一次,延续至今。2015年全国政协制定了《政协全国委员会专题协商会工作办法》,由一年一次增至一年两次。专题协商会每次会议都由全国政协主席主持,围绕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执政党建设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议政,各民主党派中央主要负责人、全国工商联主要负责人等参加,同时邀请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各部委负责人出席,每次出席人员在150人左右。2005年至2018年的13年间专题协商会一共召开了23次。

由此可见,双周协商座谈会是在继承“双周座谈会”、“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和“专题协商会”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和发展,是国家层面新时代政治协商的新平台、新模式。双周协商座谈会继承了“双周座谈会”的密度、“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的高度和“专题协商会”的深度,实现了创新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二)理论基础

协商民主理论是双周协商座谈会运行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中国共产党历来形成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是双周协商座谈会运行的基本理论基础。中共历任主要领导人在有关我国多党合作以及人民政协工作的讲话中都蕴含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毛泽东曾鲜明地指出党和政府“是跟人民商量办事的,是跟工人、农民、资本家、民主党派商量办事的,可以叫它是个商量政府”④。邓小平也重点强调各民主党派“就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各方面的工作,勇敢地、负责地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和批评,做我们党的诤友,共同把国家的事情办好”⑤。江泽民、胡锦涛在讲话中都多次指出在选举和投票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取得一致意见,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协商民主”一词首次正式出现于2007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中。

二是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论述是双周协商座谈会运行的最新理论基础。理论从实践中来,又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完善,从而得到进一步发展。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继承以往形成的中共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结合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新实践,论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精神实质、比较优势、主要功能、重要地位和实现路径,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习近平强调指出:“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⑥双周协商座谈会正是在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指导下,不忘本来、立足当下、面向未来而顺利实施和运行的。

(三)现实基础

双周协商座谈会实施的现实基础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以来,党的十九大和历次中央会议一直将其视为确保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有力保障。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党和全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提出来,要求“完善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丰富协商形式,健全协商规则”⑦。作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组织机构的全国政协,通过双周协商座谈会广泛凝聚共识,将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是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⑧当今世界各国不同政治发展道路竞争博弈日趋激烈,一些西方国家企图通过所谓“自由主义”、“宪政民主”等掌控国际政治话语权。个别受到西方政治思潮影响的人盲目崇拜西方政治理论,对中国的政治制度不自信或进行质疑。这些,都使我国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通过创新、拓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途径和有效路径,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由中国实践上升为中国理论,再用中国理论指导中国新的实践,才能更好地坚定和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

三是适应当前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四十多年的改革已经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面临着社会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新旧矛盾相互交织、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观念多元多样等各方面的挑战。这都要求我国必须进行全面的全局性的改革以适应新的形势。由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措施会不同程度触及各种不同的利益,因此“政协的作用就是通过协商平台,让各种意见建议交流、碰撞,让不同利益群体达成共识,最终推动改革破题前行”⑨。

四是促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需要。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九大都要求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和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共中央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指导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要求“各类协商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协商内容和方式”⑩,进而明确人民政协的首要任务是“拓展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规范协商程序、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全国政协搭建双周协商座谈会这一制度创新平台正是基于以上现实需要而实施的。

二、双周协商座谈会运行的主体

厘清双周协商座谈会运行的主体,才能解决“谁来协商”的问题。唯物史观告诉我们,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和创造者是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变革的决定力量也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中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各党派、无党派、各族、各界和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和领军人物是全国政协委员的主要来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全国政协委员广泛代表了人民群众。因此,全国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的主体,也是双周协商座谈会运行的主体。双周协商座谈会还突出了党派色彩,每次举行的座谈会,具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身份的委员占七成,具有中共身份的委员占三成。双周协商座谈会由于其侧重于“协商”,为了保证协商的权威性,全国政协主席主持会议,政协副主席若干人参会;为了保证协商的专业性,邀请了合适的专家学者和其他相关代表参会;为了保证协商的有效性,还邀请了有关党政部门负责人参与互动交流。因此,双周协商座谈会运行的主体既强调广泛的代表性、人员的多元性,又兼顾特殊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从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具体实践来看,双周协商座谈会的运行主体包括了以下四个部分:一是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一般每次3-5人;二是全国政协委员,一般每次10-16人;三是对议题有深入研究的各民主党派成员、专家学者或相关行业企业基层代表,一般每次0-3人;四是国家有关党政部委的负责人,一般每次3-5人。这些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主体和合理的主体构成结构,是双周协商座谈会顺利运行的关键。从2013年10月22日至2019年6月14日一共召开了100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因第35次没有公开报道,这里以99次为例)。参会人员类别及其参加人次详见表1。

表1 99次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参会人员结构组成及参加人次表

当前全国政协委员共有2200名左右,各民主党派成员、专家学者和各行各业的代表人物众多,但每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出席人数仅为20人左右。人数有限,故参加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全国政协委员的遴选就显得格外重要。参会人员的选择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全国政协根据议题邀请相关人士参加。全国政协一般对所有委员的专长、职业背景、研究领域等情况比较熟悉,可根据议题重点邀请相关委员参会。同时全国政协为了协商更加公正客观,还注意邀请一些观点对立、具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或政协委员参会。二是全国政协和委员之间“双向”选择。“由全体委员根据工作领域和专长,自愿选择主题深入调研,提交发言材料,再由组织者综合选择。”“双向”选择是科学有效的办法,委员与选题的契合度提高了,协商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三是全国政协委员都可以根据议题自由报名参会,由全国政协专门组织机构根据情况综合考虑决定参会人员。即使不能参会的委员也可以提交书面意见和建议。

三、双周协商座谈会运行的程序

协商依靠程序,程序决定协商的成败。2013年9月,全国政协主席会议通过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双周协商座谈会工作办法(试行)》,2015年制定了《双周协商座谈会组织服务工作规范(试行)》和《关于进一步改进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建议》两个文件,2017年5月全国政协主席会议又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双周协商座谈会工作规则》。这些文件有效指导和规范了双周协商座谈会运行的程序。双周协商座谈会是一个规范有序、灵活有效、环节完整的运行过程,包括了选准议题、调查研究、座谈建言、追踪落实等四个环节。其中,选准议题是前提,调查研究是基础,座谈建言是形式,追踪落实是目的。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共同保证最终取得协商成果。

(一)选准议题

双周协商座谈会的议题不求大而全,而求小而精,特别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强调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双周协商座谈会的议题选择目前有两种方式:一是广泛征集议题。这是主要的方式。全国政协每年9月份会向全国政协委员、各专门委员会、各民主党派中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广泛征集下一年度议题,在此基础上,对广泛征集的议题进行整理、合并、汇总,再与各党政部委进行磋商,初步制定出下一年的协商计划,经全国政协主席办公会讨论通过后,报请中共中央批准。每年年初制定好全年的会议主题。二是党政部门出题。以这种方式确定议题的情况不多,但也存在。这是因为一些党政部门希望借助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平台讨论一些争议性大的问题。如2014年1月9日举办的关于“核电和清洁能源发展”座谈会,就是因为社会上支持核电和反对核电的观点尖锐对立,国家能源局希望借助这一平台找到对策。

(二)调查研究

选准议题之后,全国政协会根据计划中的议题进行任务分解,由其下属的各专门委员会根据不同的分工具体承办,其中的部分议题会邀请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共同承办。议题分解完毕之后,各承办部门首先要围绕议题制定调查研究计划,并深入全国各地开展调研,通过全面掌握情况、认真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来确保议政建言的质量。调研完成之后,承办部门还要组织小型座谈会、提出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协商方案、确定座谈会上发言的委员,并包括他们发言的角度等具体事务。

(三)座谈协商

座谈协商环节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召开座谈会。双周协商座谈会每次参会人员20名左右,参会者围坐在一起,政协主席主持会议。会议程序一般是:首先由1位中央部门负责人简要介绍情况,随后是5位委员或专家学者的预约发言和其他参会委员的自由发言,接着是与会党政部委的负责人针对前面参会人员发言中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互动发言。出席会议的副主席视情况发言。最后由全国政协主席作归纳性总结讲话。二是媒体报道。每次双周协商座谈会的会议概况都由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向社会传播。人民政协网和人民政协报还会对参会人员的发言进行摘登。有时甚至还会采取现场直播和网络录播等多种报道方式。三是总结报告的撰写和报送。全国政协下属的各承办部门在会议召开后的3天内撰写完总结报告,随后通过综合报告、政协信息专报等方式报送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党政部门,供决策参考。

(四)追踪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从制度上保障协商成果落地,使我们的决策和工作更好顺乎民意、合乎实际”。会议总结报告报送各党政部门之后,全国政协办公厅和各专门承办单位会及时追踪中央领导关于协商成果的批示和相关部门采纳落实情况。如果因为建议质量、实施条件、实施时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而不能采纳的,相关党政部门要说明情况和原因。协商成果得到党政领导批示或要求落实的,会及时告知并将落实情况抄送全国政协办公厅。全国政协的各级组织还会通过调研、视察等形式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进一步促进协商结果的转化落实。

四、双周协商座谈会运行的特点

与以往的双周座谈会和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会等全国政协其他协商平台相比,双周协商座谈会在运行中凸显了高规格、高频率,高质量、高效率,小支点、大舞台,多主题、重专业等鲜明特点。

(一)高规格、高频率

高规格、高频率分别体现了双周协商座谈会运行的高度和密度。高规格是从双周协商座谈会运行的级别来看的。全国政协主席亲自参加并主持双周协商座谈会。每次双周协商座谈会20名左右的与会者都是各政党、各界、各行各业的精英或专家,其中更有国家党政部委负责人参会交流互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社部、民政部、住建部、财政部等相关部委的主要负责人都已经成为双周协商座谈会上的“常客”。而且,会议的协商成果会直接呈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各党政部门。这些都集中体现了双周协商座谈会高规格的运行特点。从双周协商座谈会运行的时间间隔来看,它的运行频率很高,以两周一次的频率召开,每年召开频率达到18.2,这样高频率的国家级协商平台是其他任何形式的协商平台所不可比的。如表2所示,双周座谈会年召开频率是7.1,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年召开频率是1.4,专题协商会年召开频率是1.8。

表2 全国政协重要协商平台召开总次数与年频率对比表

(二)高质量、高效率

双周协商座谈会在面对面的协商中做到了“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言之有物”,不扯皮、不争吵,真诚理性协商,从而保证了座谈协商的高质量和高效率。高质量和高效率是从运行的过程和结果来看的。在双周协商座谈会运行的过程中,从选人、选题、调研到座谈建言的各个环节,都体现了高质量、高效率运行的特点。比如在调研环节,双周协商座谈会通过全国政协在人才、智力、地位、联系广泛等方面的优势,能够快速、有效地对各类议题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专题调研。这样就掌握了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确保了协商座谈的质量和效率。在座谈环节,双周协商座谈会从一开始就规定可以质疑、可以打断、可以争论,但不准念稿子,让代表不同立场、不同视角、不同观点的参会人员通过思想交流和观点碰撞把问题议深议透,从而消除分歧、凝聚共识,保证了协商结果的质量。为了提高座谈的效率,现场还摆放了计时器,主题发言者每人发言时间不超过8分钟,自由发言者和参与互动的党政部门负责人每人发言时间不超过5分钟。整个座谈环节时间不超过3个小时。每位发言者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在短短几分钟内把核心观点和精华内容集中展现出来。双周协商座谈会解决了很多长期想解决而不能解决的各类难题。比如,2014年11月,全国政协举行了以“建筑工人工伤维权”为题的双周协商座谈会,通过深入调研和充分讨论,最后形成供国务院决策的参考建议。最终这个多部门十几年没有解决的难题,在政协这个平台上得以解决。

(三)小支点、大舞台

小支点、大舞台的特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双周协商座谈会参会人员的规模和其代表性来看,与双周座谈会、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和专题协商会每次上百人的规模相比,双周协商座谈会参会人员数量是非常有限的,每次仅20人左右。就是这样一个小规模的协商平台,却调动了全国政协每一个部门的人力、智力和物力,形成强大合力。每次双周协商座谈会的背后都有专门的组织在运作,可能是政协的某个专委会,也可能是某民主党派中央;每位委员的身后是所联系的广大的界别群众;全国政协联系的各个机构和每一位政协委员也被充分调动起来。同时,双周协商座谈会参会人员都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族、各界、各团体、各党政部委和各行各业的精英。双周协商座谈会这个协商平台规模虽小,却将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三者融为一体,搭建了一个协商民主的大舞台。二是从双周协商座谈会选题角度和产生的影响来看,双周协商座谈会一般选择切口小、社会关注度高、大领域的关键瓶颈环节,以及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而又解决得不是很好的具体问题作为协商主题。这些主题虽然小,但都关乎党和国家的重大关键性课题和涉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战略课题。这是注重以小题目做大文章,从小问题产生大意义,从小支点彰显大舞台。比如,议题涉及“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建筑工人工伤维权”、“《快递条例》的制定”等这些出人意料的“小”问题。但是,这些小切口的背后,却是诸如化解落后产能、保障农民工权益、产业升级等大问题、大意义和大舞台。

(四)多主题、重专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双周座谈会以政治类的协商内容为主题,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形成的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和专题协商会以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重大的战略问题作为主题。与它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双周协商座谈会主题不仅比较具体和具有针对性,而且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涉及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改革、环境保护、科教文卫、社会治理、司法公正等问题”,极大地拓宽了座谈会的主题范围。这些丰富多彩、范围广泛的主题,体现了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举措。虽然选题范围很广,但每次座谈只聚焦一个问题进行协商交流。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参与者,其中大多数是各行各业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党政部委的负责人,在围绕相关主题进行协商座谈时,既有专业理论的指导,又有具体实践的检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全面掌握情况、深入分析问题、更好把握规律、深化原有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建言献策,确保了协商的严谨性与专业性。

五、双周协商座谈会运行的价值

双周协商座谈会运行过程中集中展现了规范有效的民主价值、优化整合的创新价值、全面协调的发展价值和方向引领的示范价值。

(一)规范有效的民主价值

林尚立、赵宇峰提出:“要保证协商民主的整体民主性和权威性,就必须保证实践中千变万化的协商民主不论在什么领域、什么层面、什么时间运行都是严谨与规范的。”规范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实现有效民主的重要保证。双周协商座谈会运行所体现的规范有效的民主价值主要表现在其运行的民主制度化、民主程序化和民主常态化三个方面。

一是民主制度化方面。双周协商座谈会运行之初,全国政协就高度重视其制度建设。2013年9月,双周协商座谈会运行之前,全国政协第六次主席会议审议通过了《双周协商座谈会工作方法(试行)》。经过一年多的具体实践后,在总结历次办会经验的基础上,全国政协于2015年制定了《双周协商座谈会组织服务工作规范(试行)》和《关于进一步改进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建议》。2017年5月,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十九次主席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双周协商座谈会工作规则》,这是指导双周协商座谈会具体实施的最完整、最规范的文件。

二是民主程序化方面。双周协商座谈会是由全国政协制定年度协商计划,经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后实施的。会前,广泛征集议题,并根据议题开展深入的实地调查研究;会中,参会委员、专家和党政部委负责人畅所欲言、反复协商、寻求共识;会后,及时进行新闻报道,并形成总结报告以书面形式报送党中央、国务院,供决策参考。这样一种环节完整的民主协商过程,既体现了过程民主与结果民主的统一,又体现了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的统一。

三是民主常态化方面。双周协商座谈会自启动以来,严格执行《双周协商座谈会工作方法(试行)》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双周协商座谈会工作规则》中的要求,即“每两个星期举行一次,安排在星期四下午,每年举行20次左右”。双周协商座谈会每年召开次数如表3所示,在短短五年半的时间里,双周协商座谈会召开已达百次。

表3 双周协商座谈会每年召开次数汇总表

(二)优化整合的创新价值

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全国政协注意把优良传统与时代特点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创新价值主要体现在优化整合的新形式、新渠道、新平台、新结构四个方面。

一是优化整合的新形式。双周协商座谈会是在全国政协“年委员、季常委、月主席”的基础之上创新了“半月谈”形式,这样就形成了“年——季度——月——半月”系统性、层次性、合理性的协商对话交流体系。

二是优化整合的新渠道。从运行渠道来看,双周协商座谈会融政党协商、政协协商、政府协商三者于一体,以政党为主体,以政协为平台,以政府为推手,打通了三者之间的运行渠道,促进了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是优化整合的新平台。人民政协开展的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会和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都是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协商平台。但这些协商平台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和专题协商会每年开展次数太少,不能满足协商民主深入发展的需要;对口协商、界别协商和提案办理协商层次相对较低,协商结果权威性不强。双周协商座谈会不但保证了每两周召开一次的频率,而且由全国政协主席主持,多位副主席参加,各党派、各界、各行业精英和各党政部门负责人参会,这就保证了权威性,同时还“融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为一体,使人民政协的四种重要协商形式集中在一个平台上展现”,形成了以双周为周期、界别为基础、专题为内容、对口为纽带、座谈为主要方法的协商民主新平台。

四是优化整合的新结构。由于人民政协在中国政治体制中的特殊地位,作为依托于全国政协的双周协商座谈会,将各政党、各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在协商民主的新平台上就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科学的、民主的协商。这突破了以往由党政部门主导、全国政协参与的政治协商模式,实现了由全国政协主导、党政部门参与的政治协商新模式。全国政协在过去五年半时间里召开了100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参会接近500人次,全国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等参会达1594人次,党政部门负责同志参会达414人次。双周协商座谈会通过政治、组织、人才和渠道等各种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了创新,激活了全国政协平台上的各种议政资源。

(三)全面协调的发展价值

双周协商座谈会全面协调的发展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双周协商座谈会促进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政治的全面协调发展。双周协商座谈会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一个重要创新平台,是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探索,为发展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政治丰富了形式、拓展了渠道、规范了程序、增加了密度、提高了成效,促进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政治的全面协调发展。第二,双周协商座谈会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双周协商座谈会选择的主题包括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众多领域,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协调发展。截至2019年6月14日,全国政协共举行100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因第35次没有公开报道,这里以99次为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具体次数见表4)。双周协商座谈会议题的结构特征反映了它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配合国家大战略的实施,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出谋划策,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协调发展大局的。

表4 双周协商座谈会议题类别及次数汇总表

(四)方向引领的示范价值

“协商民主在当代中国,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种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双周协商座谈会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一个重要的创新平台,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协商民主体系中具有示范价值。一方面,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强化人民政协协商议政、推进党政部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方面都起到了方向引领的示范作用。双周协商座谈会既继承和强化了人民政协协商议政的基因,又拓展和深化了人民政协履职的内容与途径,在当前社会多元化的新时代背景下,架起了一座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桥梁。另一方面,双周协商座谈会模式对地方政协创新协商方式起到了方向引领的示范作用。人民政协面临着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各级人民政协也都面临着如何拿出新举措、做出新作为、实现新发展的新任务。双周协商座谈会带动了地方层次政协协商民主的发展。各级地方政协因地制宜地举行了当地的双周、月或双月协商座谈会。例如,天津市政协创造了“双周协商座谈会”机制,湖北、河南、陕西、甘肃等省政协实施了“月度协商座谈会”,青海省政协实施了“双月协商座谈会”。此外,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京市海淀区等地政协也围绕相关主题召开了“双周协商座谈会”。未来,双周协商座谈会将进一步在全国政协系统生根发芽,进而枝繁叶茂。

六、双周协商座谈会运行的路向

双周协商座谈会在五年半的发展中,边探索边实践边创新,逐步走向完善。从其发展路向角度来看,深化双周协商座谈会是丰富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扩大主体参与、科学选择议题、运行程序透明和构建多层平台,是进一步发挥双周协商座谈会优势的前提条件。

(一)扩大主体参与

双周协商座谈会运行的主体包括全国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成员、相关专家学者和党政部委负责人。为了保证座谈协商的效率和效果,每次仅有20名左右的人员参加,这样也就限制了更多的人员参与其中。自双周协商座谈会实施以来的五年半时间里,全国政协委员参与达1401人次,相关专家学者参与达193人次,其中不乏重复参加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双周协商座谈会充分、民主、科学协商作用的发挥。为了扩大主体参与,2019年全国政协通过委员移动履职平台(委员履职APP),让更多的全国政协委员通过网络参与其中(每次参与人数详见表5)。这为双周协商座谈会扩大主体参与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还远远不够,如何让更多的人,比如全国各民主党派成员、专家学者、党政部委的各级负责人、全国相关领域的有识之士,甚至全国人民群众的代表参与其中,仍是双周协商座谈会今后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发展的问题。只有不断扩大主体参与,才能进一步提升双周协商座谈会协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表5 2019年全国政协委员通过委员履职APP参与双周协商座谈会人员统计表

(二)科学选择议题

当前,双周协商座谈会选题丰富而繁多,但从宏观方面可以概括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方面。通过表4可以看出,双周协商座谈会的选题重在经济、文化和社会三大方面,而对政治和生态方面的选题则相对较少。双周协商座谈会是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的重要协商平台,既要关注经济、文化、社会问题,也要关注政治、生态问题,不能顾此失彼,要注重选题的科学化和均衡化。特别是政治问题的协商,目前仅仅限于与其他四大方面相关的司法问题,没有涉及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邓小平曾明确地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因此,双周协商座谈会有必要选择一定的政治方面的问题,通过充分的科学协商和民主协商向党和政府提出意见建议。

(三)运行程序透明

双周协商座谈会是有严格的运行程序的,包括了选题、调研、座谈和落实四个环节,这是保证座谈会顺利实施的程序保障,决定了协商的成败。程序体现了民主,透明是更深层次的民主。没有会前的透明,会造成参与协商的各方信息不对称,协商结果就没有可信度;没有会中、会后的透明,人民群众就会对协商内容与过程一无所知,也就失去了公信力。因此,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各个环节都要处处向社会公开。比如,每年年初全国政协应向社会公布未来一年的协商议题;座谈过程应向全国社会公开或现场直播;会议结束后,应及时通过主流媒体向全国报道座谈会的详细情况,还应将正反双方的主要观点特别是争议性较大的焦点问题进行公开;协商结果报送后的落实情况以及没有落实的原因更要向社会公开。

(四)构建多层平台

自双周协商座谈会实施以来,部分地方人民政协从2014年开始陆续建立了地方性的“双周协商座谈会”,并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双周、月、双月等不同频率的协商座谈会模式,这是值得肯定的。但目前建立这一制度的省级人民政协还很少,尚未在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广普及,市县两级更是少之又少。双周协商座谈会这一协商创新平台,已经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制度创新。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双周协商座谈会将从中央到地方、从省市到基层,形成“全国——省——市——县”多层次、系统性、协同性、整体性的双周协商座谈会格局,更好服务于中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为最终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人心、贡献力量。

注释

①《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人民日报》2019年11月2日。

②《人民政协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第135页。

③《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2009年,第432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8页。

⑤《人民政协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第362页。

⑥《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27页。

⑦《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9年11月6日。

⑧⑩《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62页,第293页。

⑨刘维涛、李昌禹:《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已举行46次 坦诚务实民主风格让各界点赞》,《人民日报》2016年2月4日。

猜你喜欢

人民政协全国政协座谈会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
凝聚共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初心与使命
我心中的人民政协——纪念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诞生
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16日)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一部全面深入研究人民政协理论体系的力作
——读《人民政协理论体系初探》有感
九三学社9件提案入选全国政协重点提案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3月3日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