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社何以联合(之四)
——山东省诸城市北端茗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调查手记

2020-03-13孔祥智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20年2期
关键词:诸城市联合社茶农

■ 文 / 本刊特约评论员 孔祥智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院长

山东省诸城市北端茗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立于2011年9月,是国内成立的最早的联合社之一。该联合社由2007年7月成立的诸城市北端茗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联合洪升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东长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等6家合作社成立,现已发展为有22家成员社的跨区域型联合社,包括日照市2家、烟台市1家合作社。在本市19家合作社中,11家为跨区域合作社。属于各个成员社的成员农户共有3226户,出资额3000万元,固定资产3600万元。联合社共有高级评茶师2人、专业科研人员9人,辐射带动了周边5个地区、8个县市、2436个村、46080个农户。这是纬度最低的茶农合作社联合社,对于北方茶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统一打造品牌,建立技术规程

联合社成立后,注册了颖青、碧龙春、怡明等商标,其中,颖青、碧龙春为山东省著名商标,怡明为中国驰名商标和山东省名牌产品。为强化品牌优势,联合社制定了绿茶生产技术规程(包括绿色、有机等品级),制定了《有机绿茶产地管理制度》《绿茶产地环境管理制度》《生产资料管理制度》《绿茶监测制度》《绿茶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绿茶生产田间管理记录档案》《产品追溯制度》等,只有符合上述各项标准的成员社才能获准使用共有商标,以确保产品质量。联合社还在2010年成功注册“诸城绿茶”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进一步提升了联合社的共有品牌价值。

二、实行“六统一”管理,确保产品质量

为确保前面制定的各类规程能够落实到位,联合社对各成员社实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种植计划,统一品种、肥料、农药,统一资金供给,统一栽培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购和加工。联合社在浙江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引进和驯化了“福鼎大白”“龙井43”等新品种,并在当地成功种植,有效提高了本地茶叶质量,提高了茶农的收益。联合社还在当地技术推广部门的协助下建立健全了绿茶生产技术培训体系,仅2018年,联合社用于技术培训、科学普及的经费就达26万元,建立了108平方米的培训教室,并配备了电脑、投影仪等必要设施。联合社还建立了3个茶树病虫害防治预测预报站,并利用外出参观学习、科普日、科普周、科技入户等形式,把茶苗种植、幼苗管理、剪枝、采摘、病虫害防治、越冬管理、茶叶加工等技术传播到每一个成员户,大大提升了茶农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

山东省诸城市北端茗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茶园

调研组在山东省诸城市北端茗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基地合影

三、实现产业链合作,提高茶农收益

一是在联合社中吸收负责秸秆收集的合作社加入。在长期实验的基础上,推广茶园秸秆深埋技术,在冬天来临之前每亩茶园深埋1000斤小麦秸秆,能够保证茶园顺利越冬,秸秆腐烂后还可以用作肥料,同时还可以实现农业资源的再利用。二是推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茶旅融合。在连片的茶园有计划地种植花卉,既能够提升茶叶品质,还可以吸引游客,实现茶、旅一体化发展。优美的环境还极大地提升了茶农的幸福指数,促进了本地茶产业的发展。

北端茗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还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通过联合社的服务,每亩茶园能够实现年均纯收益2万元以上,吸引了更多的农民种植茶叶,仅联合社所在的诸城市桃林镇就发展了3万多亩茶园。实践证明,通过联合,极大地推动了北方茶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诸城市联合社茶农
浅析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①
老党员“卖”茶忙
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品牌创建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权变理论的视角
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绩效评价*
——基于组合赋权TOPSIS法
我的月球家园
诸城市恐龙博物馆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组织印记、生态位与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发展
“早春茶”开采
中国梦,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