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边界活化策略
2020-03-13王佳琪耿碧徽
王佳琪,耿碧徽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 100044)
随着现代文明的演进,传统文化、人和城市空间三者之间的关系逐渐被割裂。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在发展过程中既要承载原有的文化脉络,又要承担起新的功能。作为营造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氛围的重要角色—边界,它的价值不容忽视。
1 历史文化街区边界的相关概念及特性
1.1 历史文化街区边界的概念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1]。
边界在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中随处可见,大到一座城市的行政区划,小到一个院落的外墙,都具有明确的领地划分属性。20世纪60年代,研究城市形态特征的美国城市规划学者凯文·林奇在其所著的《城市意象》一书中,以标志物、节点、边界、道路和区域五重要素来归纳公众对一座城市的感知印象[2]。
本文研究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边界是指政府核定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与周边其他用地相邻的边界区域。
1.2 柔性边界的概念
柔性边界的概念由丹麦建筑师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提出:柔性边界是一种既非完全私密,又非完全公共的过渡区。它们常常能起到承转连接的作用,使居民和活动在私密与公共空间回旋时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更加轻松自如[3]。根据空间界定明确程度不同,与“柔性边界”属性相反的边界类型被称为“刚性边界”。“柔性边界”表现为外向型的包容与贯通,内外的双向交流,给人友善平易的感受;“刚性边界”表现为内向型的自我保护,对外排斥,充满强烈的冲突与对抗[4]。国家通过法律、规划等手段给历史文化街区划定的边界在规划图上是一条刚性线,但街区的本质是开放的,资源条件具有流动性,因而它的边界是柔性的。文章中的历史文化街区边界活化是从物质环境和人的心理感知两方面出发,通过对边界进行柔性设计以提升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环境品质。
1.3 柔性边界的要素
柔性边界由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两部分组成。物质要素是柔性边界最基本的要素,它包括诸如山水、地形、植被、气候之类的自然环境,以及城市中一些人工修饰和制作的元素如雕塑、景观小品、构筑物和服务设施等;非物质要素指的是城市的历史脉络、风俗文化以及人的行为习性等多方面元素,对于提升城市历史文化街区边界品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
1.4 柔性边界的特性
1.4.1 界定性
柔性边界首先具有强调空间上界定的特性(图1),在界定的过程中,使空间本身生成了有别于邻近空间不同的特性。柔性边界呈现的柔性越强,其对空间的界定程度就越弱;呈现的柔性越弱,则对空间的界定程度会随之变强。
图1 柔性边界的界定性(来源:作者自绘)
1.4.2 联结性
柔性边界是两个空间的中间地带,它具有连接两个相邻空间的特征(图2),此外还可以同时影响相邻区域的活动。在结构层次上,柔性边界作为连接空间的纽带,可以利用相邻空间的元素进行梳理和整合,从而促进空间之间的连接与转换。此外,柔性边界的联结性也赋予了它强大的包容能力,可以用来调和相邻空间的矛盾和冲突,使空间满足人们的多样性需求[6]。
图2 柔性边界的联结性(来源:作者自绘)
1.4.3 过渡性
柔性边界既可以界定和划分相邻的两个空间,又可以让它们逐渐过渡达到一种整体的效果(图3)。柔性边界的空间尺度及形态决定其不同程度的过渡性,它不仅出现在城市各街区之间,还存在于道路与建筑、公园与道路、广场与道路之间。此外,在同一空间中的花坛、草坪、公共座椅、石柱和廊架等也都存在柔性边界。
图3 柔性边界的过渡性(来源:作者自绘)
1.4.4 (对空间限定的)不确定性
柔性边界不仅在性质、功能等方面具备邻近空间的一些特征,而且还具有相邻空间没有的一些特征,对空间限定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它受主体空间的影响很大,并会随着主体空间在功能和形式上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影响边界的因素多种多样,因此柔性边界的具体范围不能精确界定。这种不确定性给它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使柔性边界成为街区生活中最活跃的场所。
1.4.5 倾向性
通过对街区柔性边界进行考察,发现大多数人的活动往往倾向于聚集在柔性边界区域而非中心地带(图4)。这是因为柔性边界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量,且相较于中心地带更具安全感,所以会吸引各种类型活动在此发生。
图4 柔性边界的倾向性(来源:作者自绘)
2 历史文化街区的边界价值
2.1 商业价值
群落交错区是种群竞争的交叉地带,群落交错区中物种的数目往往比未交错的区域多,且种群密度也较大,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7]。边界作为整个历史文化街区的入口,承载着生活于此的居民、来往的市民及各地游客,其商业价值很高。而且对于商业边界来说,也存在这样一条黄金准则—“金角银边草肚皮”。其中“金角”是指街铺拐角的地方,“银边”是指临街商铺,“草肚皮”是指一条商业街的中间部分。在边界活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以提升整体文化街区的商业价值。
2.2 位置可达性
对于历史文化街区来说,边界具有很强的可达性。据笔者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北京老城西四北头条至八条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居民在出行方式选择中,居民选择步行出行占34%,非机动车(包括普通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出行占30%,而乘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占22%,只有10%的居民会选择私家车出行的方式。由于步行与非机动车是主要的出行方式,街区边界区域的可达性使之成为历史文化街区中相对活跃的场所。
2.3 空间多样性
一个有活力的边界既有行人也有旁观者,旁观者的活动需要不同类型的空间来承载(图5)。由于这些空间的围合程度不同,人们的停留时间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当街道围墙后退及倾斜形成一个两面围合的空间时,给人较为开敞的体验感,适合短暂停留;当合院的入口处退让形成一个三面围合的空间时,入口人流干扰大,不适合较长时间停留;当建筑侧墙后退形成三面围合的阴角空间时,给人以较强围合感,适宜较长时间停留。
图5 柔性边界里不同类型的空间(来源:作者自绘)
2.4 展示价值
随着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两个不同性质的地块经常被安排在一起。尤其是在历史文化底蕴丰富且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中,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常处于繁华地段,因此街区边界不仅有保护、分隔不同功能地块的价值,还有展示价值(图6)。
图6 南池子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墙(来源:作者自摄 )
3 历史文化街区边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影响边界的因素
边界的发展受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以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该街区阶段性改造基本完成,施工处较少)。
南侧设有南锣鼓巷景区入口,同时设有地铁站与公交车站,车流量较大。建筑以单层为主,民居与商业混合分布。南侧边界上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太医院旧址以及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玉河庵和僧格林沁祠堂。玉河庵以西位于后门桥三类建控地带中,以东位于僧王府二类建控地带。
西侧边界上设有玉河遗址。整个边界处于后门桥三类建控地带中。设有很多自行车停车处,人行横道较窄,业态多为餐饮。
北侧边界处于后门桥三类、后门桥四类、圆恩寺后街7号与9号四合院四类建控地带中。
东侧边界处于圆恩寺后街7号与9号四合院二类建控地带中。文物保护单位与边界的距离、不同等级控制地带与边界的位置关系、街区的业态、使用人群等都会对边界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3.2 历史文化街区边界存在的问题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边界是一个新旧碰撞的区域,它既需要传承与展示旧的文化特色,又需要面对新的时代变革。如今很多历史文化街区缺乏驻足的目光,而它的边界往往隔离性很强、公共空间匮乏、环境品质不佳、景观形式单一以及公共服务设施欠缺。
3.2.1 隔离性强
历史文化街区是具有展示意义的,边界往往是一个街区中最具活力的地方,而很多历史文化街区边界属于刚性线,仅仅起到了分隔相邻区域的作用,而没有起到融合和衔接的作用。如北京老城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在边界高高竖起围墙(图7),阻挡了行人的视线,墙内外的区域完全被孤立隔绝。目前,历史文化街区很多边界采用墙体或者围栏作为限定空间的要素,这样的刚性边界缺少对内部景观的视觉引导,忽视了使用者的心理感受,同时减弱了该街区的吸引力,对历史缺乏尊重。
图7 北京老城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边界围墙(来源:作者自摄)
3.2.2 公共空间匮乏
以北京的一些历史文化街区(尤其是老城内)为例,传统四合院住宅多以单层为主,人口密度高、建筑密度大、建筑容积率低,居民的公共空间十分稀缺。历史文化街区边界现有的公共空间面积小且分布较为破碎,还有一些被人为侵占的现象。在边界置入更多活跃的公共空间有助于承载部分必需的公共活动功能,提升街区周边活力,让北京传统旧城获得新生。
3.2.3 环境品质不佳
历史文化街区边界还存在一些环境品质不佳的问题,比如车辆停放乱、公共卫生差、绿化率低、存在安全隐患等。即便是具有私密性的住宅,也需要路过的邻居驻足停留交谈或是成群的小孩在门口嬉笑打闹带来朝气。理想的街区边界应当将自身良好的环境品质作为吸引力推进人与人交往,提升周边活力。
3.2.4 景观形式单一
部分历史文化街区边界在景观营造上手法较为单调,在划定空间时往往选用墙体、栅栏、绿篱等要素,缺乏设计感与观赏性。在铺装的处理上也鲜有景观的点缀,使得空间缺乏层次感。
3.2.5 公共服务设施欠缺
现阶段很多老城历史街区仍然是以街区中的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为重点,使得边界处于一种边缘化的境地。一些相关的配套设施如供行人休息的座椅,虽有考虑但是从数量上看显然不足,并且由于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图8)。这些不合理的现象会影响人们在边界活动的体验,从而减弱边界的吸引力。
图8 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边界的座椅(来源:作者自摄)
4 历史文化街区边界活化策略
4.1 边界柔化方法解读
边界作为相邻区域之间的媒介,不仅应该起到分隔的作用,还要考虑整体的环境,使相邻空间产生对话,减少闭塞感。在生物学中,简单线性边缘拥有较小的群落交错区,生物群落不容易交融共生,不规则的线型边缘会带来较大的群落交错区,生物多样性较高。对于历史文化街区来说,活跃的边界形状往往也是更复杂的。
柔性边界的设计应当在保持区域整体历史特征、传统肌理及庭院格局的前提下,采用渐进式小尺度更新方法,打破规则单一的刚性线,增加边界触媒点,利用复杂的边界形状使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活力。同时,在充分保护和利用现有绿化的基础上,通过点、线、面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提高区域绿化率,形成独具特色的旧城绿化开放空间体系。
4.2 柔性边界设计原则
4.2.1 延续历史肌理
历史文化街区边界活化必须建立在对街区历史尊重与保留的基础上。边界设计应回溯传统街区形态及城市肌理特征,基于各个街区特有的居住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及公众的价值观,对城市发展相关制度(土地制度、住房制度等)和城市治理框架进行改良与更新,发展并执行适合当前发展阶段的体系,实现高效、宜居的历史文化街区边界空间形态[8]。
4.2.2 开放性强化
城市发展必然会带来新老街区之间的碰撞。哥本哈根是丹麦的首都,建于1100年左右,是典型的欧洲城市。这个老城历史悠久,在港口周围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使其具有自己的特色。
哥本哈根的老主街在1962年开始大规模翻修,在40年时间里,许多街道和广场的开放性逐渐强化,这为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图9可知,哥本哈根老城步行街系统在1962年至2002年期间逐渐开放,与周围环境的联系更加紧密。发展后的边界区域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在基本保留原有历史格局的基础上,将公共小广场设计在街道两端和交叉口处,起到过渡缓冲的作用。据《公共空间—公共生活,哥本哈根1996》一书记载,当时开放的步行街与新置入的广场很受居民欢迎。
图9 1962年至2002年哥本哈根市老街区步行街的开发(来源:作者自绘)
4.2.3 公共性提升
对相邻空间的边界中生硬的令人讨厌的地方进行“柔化”处理,能够打破空间之间僵硬的局面,为街道交往活动的发生提供必要条件,同时也能使边界区域由原本的消极空间转变成积极空间。提升边界区域的公共性,需要将现状较为破碎的公共活动空间整合,并发掘潜在的公共空间,置入街道家具,将公共空间置入到边界区域,用空间引导居民自主发生一些“公共事件”。边界柔化同时应对现有文化遗产进行宣传展示,加强文化娱乐设施建设,与共享空间结合,丰富周边居民的生活。
4.2.4 渗透性加强
人的活动有进深和缓冲,所以边界区域也应该是根据人的活动自发形成的,避免过度规划形成自我封闭。随着边界上的活动越来越复杂,城市边界的发展趋势也逐渐从封闭、无秩序的变成了开放、有秩序的,由单一向复杂过渡(图10)。边界的渗透性加强本质上是街区业态的辐射、人群活动范围的延伸。
图10 边界渗透(来源:作者自绘)
4.2.5 丰富景观层次
长期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城市里,人们会感到疲惫甚至有点压抑,渴望回归自然环境。因此,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柔性边界设计过程中,应努力实现场地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与共生。在历史文化街区边界活化过程中,首先考虑应尽量保护边界的植被、水体、地形等自然环境,并尽量利用这些自然环境,尽量减少对场地原环境的破坏;其次,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可以添加适当的人工环境来点缀和衬托自然环境。此外,在边境地区植被的选择上,应以当地植物和树种为主,尽量选择能降低噪声、降尘、净化空气的植被。
4.2.6 传承文化内涵
历史文化街区从诞生之时就记载了传统的城市精神,而边界作为面向城市对话的平台,聚集了大量的人群,更是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9]。在对历史文化街区柔性边界设计中如果忽视了场所文化,就会使其与周边相邻用地格格不入。因而,注重传统文化内涵也是历史文化街区边界活化的重要设计原则之一。
4.3 柔性边界设计指引
一些具体的更新策略可以提升边界区域的活力(图11)。
(1)增加边界的触点,利用这些触点带来不同类型的活动空间与景观空间,并通过边界区域丰富的要素将人群引导至历史文化街区内部。
(2)提倡路面更窄、密度更高的路网结构,鼓励步行和自行车的使用,提高历史文化街区易达性。
(3)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在满足基本通行要求的条件下应结合广场景观设计,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体验,让边界空间成为人们乐于向往的场所。
(4)柔性边界的营造应保证通往历史文化街区的视线和动线不受阻碍,避免墙一般的建筑阻碍视线和景观的通透,增强人们对街区传统历史文化的感知。
图11 柔性边界更新策略(来源:作者自绘)
(5)解决历史文化街区边界景观单调的问题。利用植物软化边界,使历史文化街区边界层次更加丰富(图12)。
图12 利用植物软化边界的更新策略(来源:作者自绘)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历史文化街区的边界必须作为一个联结共生、相互连续的系统存在,而不是将两个区域彼此孤立隔绝。柔性边界可以创造出一种模糊界面,既划分了空间,又可以保证历史文化街区的展示性与渗透性,是以人为本的开放性边界,使历史文化街区产生积极效应。在经济发展迅速的环境下,城市中众多历史文化街区边界区域的活化应当抛弃旧的刚性模式,以“柔性”的方式去处理,形成具有层次感以及人文关怀的过渡,满足新的社会需求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