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措施及成效
——以白鹤梁题刻为例

2020-03-13蒋蒋锐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监测博物馆

蒋蒋锐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白鹤梁保护管理处,重庆 408099)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系在三峡工程最重要的文物保护项目—白鹤梁题刻原址保护工程基础上建设而成(图1)。白鹤梁题刻是世界大河流域现存水文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公元763年至1963年,古人通过长期观察,连续记载了自唐迄今1 200年间72个年份的枯水水文信息,梁上现存165段题刻集历代名家文学、书法之大成,不仅是当地民众在千百年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灿烂文化,更是在长期的历史淬炼中所传承至今的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1988年,白鹤梁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在举世瞩目的三峡文物保护中,白鹤梁题刻原址水下保护工程系难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投资最多的文物保护项目。为此先后论证了10年,提出了7个保护方案,最终采用了“无压容器”原理方案,以修建水下博物馆的形式对题刻进行原址水下保护。工程总投资2.1亿元,2003年动工,历时7年,共有14名院士参与其中。2009年5月18日,白鹤梁题刻原址保护工程及水下博物馆正式落成,实现了白鹤梁题刻的原址原貌保护和观赏,成为世界上同类文化遗产成功保护的首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誉为世界首座非潜水可到达的水下遗址博物馆[1]。

图1 白鹤梁题刻原貌(来源:曾年摄)

1 保护管理措施

1.1 确定机构,让日常管理“顺”起来

2010年4月,重庆市政府召集市级相关职能部门、涪陵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涪陵区博物馆、重庆峡江文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成立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试运行管理机构,负责试运行期间管理工作。

2010年12月,按照重庆市政府构建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为龙头的重庆历史博物馆群的精神,重庆市编委下发《关于增加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内设机构的批复》(渝编办〔2010〕349号)文件,同意成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白鹤梁保护管理处暨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将白鹤梁纳入三峡博物馆管理体系。

白鹤梁以古水文题刻的保护与展示利用为主线,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精品景区和国际一流的有特色的水下博物馆为目标,在国内外尚无同类文化遗产开放运行管理经验可借鉴的世界级难题下,积极探索有利于白鹤梁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制定保护管理措施,有效推动白鹤梁古水文题刻保护工作的开展,拓展了三峡文物保护成果可持续发展的无限空间。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自成立以来,人员分工明确,岗位职责到位,规章制度完善,先后制定了行政、人事、财务、接待等30多项管理制度,规范运行管理标准。围绕防火、防盗、防雷击、防水下突发事件、防水下建筑隐患、反恐防暴“六防”工作重点,制订了消防、反恐防暴等10余个安全预案,建立了应急救援队伍。

实施切合白鹤梁实际的游客高峰控制性接待措施,达到开放运行最佳效果。由于特殊的参观环境所限,博物馆最初的日最大承载量只有1 000人,通过对保护工程的设计要求和参观承载量制约因素的分析计算,制订了《游客高峰期应急处置方案》,科学核定博物馆日最大承载量为2 700人、瞬时最大承载量为495人。严格规定每批次人数和进入水下参观间隔时间与区间,合理控制游客接待量、加快游客参观流程,既满足更多的游客参观需求,又防止馆内人满为患降低参观质量和安全隐患压力。

1.2 “申遗创A”,让保护管理“严”起来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成立伊始就确立了以古水文题刻的保护与展示利用为主线,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创建AAAAA级景区和打造国际一流的有特色的水下博物馆为目标。

2006年,白鹤梁题刻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1年6月,重庆市文广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涪陵区政府成立了市区两级申遗领导小组,正式启动申遗工作。近年来,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先后与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签订协议,完成了白鹤梁题刻申遗文本和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对其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进行划定,为白鹤梁的控制性保护奠定了基础。2014年重庆市政府颁布实施了《重庆市长江白鹤梁题刻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保护管理职责和任务,强化了白鹤梁题刻依法保护管理力度。2015年,白鹤梁题刻本体及水环境监测项目获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成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唯一批准实施的同类项目。

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同时,如何将白鹤梁题刻文化资源禀赋以及水下40 m独特的旅游参观模式进行更好地呈现,为游客营造一个舒适的参观环境,是博物馆开放初期的重点。2011年,博物馆启动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重庆市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创建申报项目。对照标准要求,对交通、服务、卫生、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提档升级,提升了硬件设施,强化了服务质量。与此同时制定了108项企业标准,逐步形成了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模式。2013年,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被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这也是涪陵区第一个AAAA级旅游景区。

1.3 科研研发,让题刻保护“准”起来

白鹤梁题刻水下原址保护工程集多专业、多学科技术,是世界水下文化遗产原址保护展示的首例,在世界范围内尚无保护管理经验可借鉴。

开放运行之初,博物馆存在着运行基础设施不稳定、能耗高、水体情况复杂、透明度周期性欠佳、灯光照明设施落后、藻类和生物膜生长、展示效果欠佳等影响到日常开放运行,需要不断进行探索解决和完善的问题。针对上述情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坚持以科研、科技为先导,以运行实践为基础,加强白鹤梁题刻保护。2010年以来,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先后与重庆大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等合作,开展科研课题和设施设备提档升级,寻求科学的保护措施,在揭示保护体内水质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规律,探索提高水下题刻保护体安全性、提升展示观看效果和降低运行成本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白鹤梁水下保护体内注满了4 500 t过滤后的清水,水质的清澈程度是游客观赏题刻的必要条件。博物馆运行初期,水下保护体内出现水体透明度变差,绿藻滋生、微生物生长较快,灯饰及钢构件锈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题刻本体安全和参观效果。

2011年6月—2012年3月,白鹤梁与重庆大学环境学院联合开展了“白鹤梁题刻水环境现状分析”的课题,进行了第一阶段研究,取得了水下保护体水环境变化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等研究成果,并对保护体内的灯光设施等硬件措施和运行管理模式进行了改进。2012—2015年,第二阶段监测分析开启。通过对水质取样检测,浊度常年控制在0.7~0.9 NTU之间,透明度明显提升,藻类繁殖减缓,有效抑制了水下保护体内藻类生长,水体透明度明显提高,水质清晰和可见度达到96%以上,参观效果大为改善。2014年,白鹤梁自主研发循环水缺水报警及自动补水装置,通过对实时循环水量的监测,调节补水量大小,保证了循环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降低了水能耗。保护体补水量的逐年下降,减少了大量补水对题刻本体的冲刷,降低了文物及水下建筑体的安全隐患。

1.4 项目提升,让文化遗产“靓”起来

1.4.1 水下保护体灯光改造

水下保护体灯光改造—白鹤梁题刻保护体内水下照明系统是目前国内唯一应用在文化遗产展示的深水照明系统[2]。最初应用的LED光芯技术,在当时这一领域尚处于领先行列。一代灯具当时使用的是铝合金材质的灯盘,在使用中发现铝合金材质在水中分解产生氧化铝,覆盖在题刻表面和漂浮在水中,严重影响了观赏效果。

2010年,在重庆市文物局的支持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委托上海交通大学对水下照明系统进行了第一次提档升级,将第二代灯盘材质替换为不锈钢,水下照明灯源采用暖光源,基本满足了水下保护体参观“看得见”的要求。但随着认识水平和展示艺术内涵的提高,水下灯光照度均匀、视觉效果平淡、不能突出重点题刻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同时,重庆大学“白鹤梁古水文题刻水环境现状分析”表明,暖光源是藻类生长较快的原因之一。为了更好地展现白鹤梁题刻,通过改进光照强弱度以延缓水中藻类和题刻生物膜的生长,2012—2014年,在重庆市文物局专项经费支持下,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相继与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海科集团多次开展灯光升级改造相关课题研究[3],编制完成《白鹤梁题刻保护体内水下照明系统更新改造实验技术报告》。2013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同意白鹤梁题刻保护体灯光改造工程立项,2014年5月批准该项目方案设计,2016年该项目由中船重工719所和上海交通大学海科集团实施完成。

1.4.2 观察窗玻璃更换工程

白鹤梁题刻水下参观有23个观察窗,观众通过观察窗近距离观赏水下题刻,这样的呈现方式是不同于国内外其他文物保护工程的核心价值所在。2013年2月发现部分观察窗玻璃因长期受长江水的压力、水体腐蚀逐渐老化,透光度降低,出现不规则的“银纹”,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2013年12月,重庆市文物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向国家文物局进行专题汇报。2014年5月国家文物局作为抢险项目,批准“白鹤梁题刻参观廊道观察窗整改及玻璃更换工程”立项和方案设计。2015年4月由重庆峡江文物有限公司代建,中船重工719所具体实施施工的工程正式完工。这项工程既是一次新材料与水下文物保护相结合的科技应用,也是水下施工作业的一次巨大挑战,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尝试。新更换的航空有机玻璃透光度达到92.1%,抗压强度高、抗冲击性强、抗衰性能较好,使用寿命长,消除了水下参观廊道观察窗的安全隐患,延长了玻璃更换的周期,提升了题刻在水下的辨识度和整体观赏效果,解决了制约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正常开放的重大瓶颈。

1.5 遗产监测,让文物安全“稳”起来

白鹤梁题刻水下40 m原址保护和参观的特殊模式,对文物本体和游客的安全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参观廊道等建筑体长期没入长江水下,如何有效地监测水下建筑体位移、钢筋形变、保护体裂隙等不安全因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巨大难题。

2012年3月,原设计安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对原有电监测和光纤检测进行维修、改造,恢复了2套监测系统的数据传输、数据采集,为水下建筑体承载能力提供数据来源,为科学判断水下建筑体安全与否提供数据支持。

2013年5月,委托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对交通廊道及保护体的建筑基础形变、穹顶界面土压力、钢筋形变、保护体裂隙等重点部位进行监测,每月对水下保护体的运行状况作安全监测报告。通过近几年的监测数据,得出保护体建筑基础形变、混泥土应变、钢筋应力等监测参数走势正常,部分测点虽有波动,但均在可控范围内,保护体目前运行状态良好等结论。

2015年,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自主研发空气质量监测系统,通过对重点部位设立的温湿度和二氧化碳监测点位的实时监控,远程调节馆内各处空气质量,为合理设定游客承载量提供了数据支撑,为科学控制空气质量提供了依据。2013年,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与相关机构合作,完成了《白鹤梁题刻本体及保护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立项报告》文本。该项目共设立12个大项、41个小项的监测指标,通过建立对文物本体、水环境、空气质量和游客流量等动态信息的监测,获得了影响文物本体及游客参观安全的基础性数据,提高了预防性保护和监测管理能力。该项目也是首个针对水下文化遗产本体和保护环境的预警监测项目。

1.6 科普社教,让水下文物“活”起来

为增强游客对文物知识的了解,解决白鹤梁展陈无实物较枯燥的问题,博物馆从运行初期就积极探索服务方式,推行免费讲解,将博物馆变成生动的课堂,让每一个游客都能深入了解白鹤梁题刻的文化内涵。通过开展白鹤梁“人日修禊”、中国农民丰收节等系列活动,将博物馆科普知识与观众互动相结合,加强社会教育和科普宣传,扩大文化资源共享公众面。注重宣传手段和教育方式的多元化,以白鹤梁历史文化资源和科技保护工程为基础,引导学生和市民走进历史,体味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激发对家乡文化遗产的关注和热爱。让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融入普通市民和学生,让遗产的历史记忆得以传承。

2013年以来,白鹤梁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通过开展“让瑰宝走出去,把公众请进来”的系列巡展、“一江碧水—家乡的河”科普研学、“君自故乡来,可知故乡事”文化沙龙等系列社会教育活动,在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同时,扩大了宣传,聚集了人气(图2)。

图2 “一江碧水—家乡的河”科普研学活动(来源: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提供)

2 保护管理成效

通过不断探索和工作运行实践,白鹤梁题刻实现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通过立法和保护规划明确了白鹤梁题刻保护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工作方针,杜绝因政府人事更替带来的长官意志和不遵循文物发展客观规律的个人随意性;通过对水下保护体内石质文物现状及水环境进行定期监测和深入分析,得出题刻石质几无泥化,保存状态良好的科学结论;建立了水下保护体内文物定期清洗和检测制度,以确保水质清晰,题刻完好,水电能耗较同期明显降低;水下部分系统实现了程序化、智能化控制,合理调节光照强度,延缓水中藻类的生长速率,突出了重点题刻的展示效果,保护体内水质清晰度和可见度达到95%以上,有效地提升了参观效果,使水下题刻实现从看得见到看得清的突破[4];以世界大河文明为背景的白鹤梁古水文题刻展陈内容更加丰富,手法更加多样,视觉冲击力更强烈,千年文化底蕴更加凸显;合理设定了博物馆日最大承载量、日最长开放时间,电梯、循环水设备系统日最长运行时间,建立白鹤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运行管理机制;建立长效、完善的监测系统,对水下题刻现状、藻类生长、水下保护工程安全情况等进行全面监测,确保安全;在文化遗产保护、交流互访、输出展览、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开展国际互鉴与合作,通过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水博物馆网络和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持续扩大白鹤梁国际影响力,助推白鹤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开展科普研学活动,完善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自开放以来,相继获得FIDIC(菲迪克)国际 2015年度工程项目优秀奖、国家文物局“2009年度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一等奖、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称号,累计接待观众近200万余人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年凸显。

3 下一步的措施

(1)扎实推进申遗基础工作。对保护体内外题刻开展考古调查,摸清题刻保存现状,为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供佐证。对照《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按照新的体例和最新研究成果修改完善申遗文本;编制《白鹤梁题刻申遗保护管理规划》,使申遗要件齐全;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国际巡展,扩大宣传影响力。

(2)实施白鹤梁题刻本体和保存环境的监测项目。白鹤梁题刻水下原址保护的特殊方式,在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工作中无先例可循,再加上对水下文化遗产监测数据、预警数据的采集和使用方面理解不够深刻,许多监测对象有待进一步梳理。相关部门应加快实施白鹤梁题刻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通过收集基础数据,分析文物本体、保存环境,日常管理的变化信息,研究各项预防性保护的限制性指标,为下一步保护管理制定较为合理的基础预警参数(图3)。

图3 水下保护体内题刻保护展示现状(来源: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提供)

(3)发挥白鹤梁水文遗产的价值,打造中国水文博物馆(国家水文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开展陈列展览的优化设计,改善白鹤梁陈列展示不充分和外环境局促的现状,满足游客水下原址原貌参观和对文化遗产内涵认知的双重要求。

(4)深度挖掘白鹤梁历史文化价值、水文科学价值、书法艺术价值,结合科普宣传教育工作,以《保护水下遗产公约》共享和可参与性原则,提高公众在遗产研究保护工作中的参与度,加强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白鹤梁题刻原址水下保护工程是中国迄今为止参与单位最多、学者关注最广、技术含量最高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是中国文物事业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代表性案列。该工程在有限经费投入的前提下,实现了全世界首例水下文化遗产原址保护、展示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其运行管理经验将为同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监测博物馆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与文化遗产相遇
博物馆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露天博物馆
学习监测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