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提升学习力角度谈小学数学深度学习

2020-03-12殷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习力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殷华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渗透,要求各门学科除了对学生传授知识外,还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力.所谓提升学生学习力即增强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数学作为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自然需要培养学生学习力,促使学生自主完成深度学习.对此,本文针对把握学科知识本质、创设深度问题情境以及开展差异合作交流等方面,从提升学习力度角度分析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望给予数学教师教学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学习力;策略

学习力被认为是个人或组织学习能力、毅力、动力等综合体现,是将所学知识资源转换为知识资本的主要能力,更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的综合品质.正因为学习力概念的提出,相关教育者提出深度学习,即要求学生积极创造、反思和探索,并深刻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将所学知识应用到问题当中,从而提高核心素养.小学数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品质的主要学科之一,应从多方面促使学生深度学习,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把握学科知识本质  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当前有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将过多的精力都集中于教学模式、情境创设等研究当中,长此以往则忽略了教学内容,虽然课堂气氛较为活跃,但学生的数学思维则停留在表层.数学教学课程除了要关注如何教,还要关注教什么,优秀的数学教师应在充分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课堂教学,促使学生深度学习.以“面积与面积单位”一课为例,教师先让学生触摸教材并问:“大家有何感想?”之后让学生观察黑板表面再问:“是教材封面大,还是黑板表面大?”学生回答:“黑板表面大,而教材封面小.”此时教师引入定义:物体表面的大小可称作面积.再让学生说出长方形面积、树叶面积、黑板面积等.但教师发现学生在说黑板面积时模仿了教材,而严格的面积定义是:一些集合类上定义上的有限可加、运动不变、单位正方形面积为1的集合函数.面积是各个物体表面固有的,是不变,是可以量化以及比较的.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回答就判断“物体表面大小称为物体表面面积”为错误导向,需要数学教师正确把握知识本质,由此一来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感知知识,提升学习力.此外,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隐退,鼓励学生向前走.即善于藏起数学结论,给予学生探索知识、发现知识、思考验证以及大胆猜测的机会.再以“圆的认识”一课为例,如果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圆规画圆或借助实物画圆则需花费较多时间,无法深入讲解该章节知识.对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为学生录制简短视频,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思考如何运用字母表示半径和直径等,便于学生在深入了解圆的特征的同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创设深度问题情境  活跃学生数学思维

课堂提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无疑是活跃课堂气氛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的最佳途径,然而多数课堂基本都是教师提问,很少有学生主动提问,大部分学生之所以不敢主动提问是担心自己提出的问题没有质量.对此,数学教师应恰当引导,积极鼓励学生提问并敢于发表观点.以“认识人民币”一课为例,该章节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元有元、角、分,并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会进行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数学教师先带领学生观察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提问:“想必大家都有存钱罐,那么存钱罐中的钱哪些是你认识的?你能说出它们的面值分别是多少吗?你又是如何辨认它们的?”此时教师不应急于告知学生答案,而是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之后再带领学生认识1元、5角和1角.在交流中使学生明确人民币有硬币和纸币,虽然两种钱币有不同质地,但面值却是相同的,在购物时使用也是相同的.数学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元、角、分”并介绍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再提出问题:“同学们可以猜一猜1角等于多少分.”待学生思考后板书“1角=10分”.由此一来,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就会主动探讨分析教师提出的问题,正是这个过程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开展差异合作交流  發展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思维水平自然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基础水平扎实,不会轻易在计算方面出现错误,部分学生思维能力较强,可以阅读并理解抽象性文字,而有的学生则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可以从图像和图形中挖掘数学知识,对此,数学教师可以引导不同特长的学生学习,使其在相互合作中取长补短.例如,数学教师提出以下计算题:0.4-0.125=?要求学生除了要计算出答案,还要求学生阐述计算小数减法的技巧.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学生A有较强的思维能力,阅读文本后得到计算方法为“对齐减数和被减数的小数点,数位上的数不足则添补0,如果被减数的数位上的数大于等于减数数位上的数就直接相减,否则需要借位,借位后,需要在被减数数字上添加10,借位数数字减1.”该学生是站在学优生的角度分析计算的,此时有学困生提出:“验算小数加减法是什么流程?”小组中的中等生和学困生共同总结验算流程并由学优生把关整个验算过程.整个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提升,更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结  语

总之,素质教育的广泛渗透,教育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思维力、协作力等,当学生具备上述三种能力,自然可以提高学习力.也正因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后才能自主深入学习,高效掌握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深度学习时应有效把握知识本质,合理设置课堂提问以及开展差异化合作交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活跃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真正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郎晓莉.以提升学习力为载体开展小学数学深度学习[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8(4):41-42.

[2]许正巧.核心素养发展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探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2):115.

[3]冯美娟.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初探——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交流[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7):134.

猜你喜欢

学习力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三种”策略应用
轻摆渡,济江川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