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3-12白旭琴
白旭琴
【摘要】对话教学,是应对我国目前严峻的教育形势,为培养新型人才衍生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由于目前我国急缺沟通型人才,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在教育界开始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如何将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地应用到小学教学中还值得我们更深入地研究.以下將针对此问题进一步进行讨论.
【关键词】对话教学;小学教学应用
最近几年来,我们国家实施的教学改革尽管稍有成效,然而与素质教育的标准依然有一定的距离,只有对目前的教学方式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才有可能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均衡发展的人才.对小学学生而言,数学课程对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发散思想尤其重要,同时是他们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对话教学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前的教学模式大多缺乏沟通和练习,课堂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就需要教师多了解、学习并且掌握一些新的教学技能,如本文所涉及的谈话教学.
一、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的弊端分析
(一)授课形式单调
总结许多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的模式,其中的不合理之处仍然存在.大多数的教师忽略了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是学习的主动者,而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但是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代替学生在课堂中的位置,一节课下来不是直接给学生灌输知识点就是让学生自行刷题.在这样枯燥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会经常出现抗拒、厌恶学习的现象.并且若是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下,久而久之就是会养成懒惰的坏习惯,发散性思维与逻辑思维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掘,这对他们之后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学生与教师之间这种无交流的状态会引起学生不敢咨询教师的现象,这无疑是对学生的一种隐性伤害.
(二)谈话方式不合时势
以前的教学模式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教师先确定好教学的目标.然而这一做法并不符合新课改的需求,预设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是新形势下确定的两个小学阶段教学目标.教师既可以在备课过程中确定好某一章节的学习目标,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来达到既定的目标.那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生成性目标即指小学数学授课过程中的对话教学模式.预设性目标与生成性目标是不可分割的,要达到生成性目标就必须完成预设性目标这一条件.然而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合时势的现象,即使有的教师会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但是谈话的不合理问题也需要进一步改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该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激励引导他们,对存在不同问题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谈话也是一种教育技巧.
(三)传统教育解析
由于我国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的时间尚短,“学生分数大于一切”的观点仍然存在.受到以前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许多有经验但较为年长的教师都不赞同素质教育,他们认为学生就应该努力学习,把分数提上去才是重中之重.由此,分数的高低以及解题的对错常常会引起教师对待学生持有不同的态度,这也会从另一方面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厌恶.假如在某一节小学数学课上,教师提问到了小明并要求他把答案板书在黑板上,但是小明性格比较内向又十分胆怯,所以紧张得无法写出正确答案.这时候本该对学生进行鼓励的教师却严厉地批评了小明.这无疑是对小明的一个重创,也会导致小明以后更加胆小,甚至不敢与同学们沟通,更不敢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这也有可能间接导致小明出现厌学或自闭的行为,对他日后的学习生活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其实,孩子的内心都是很脆弱的,可能别人无意识的一句话就会导致一名学生出现心理压力.
二、对话教学的作用
(一)充分展现自我
素质教育近年来经过改革,已逐渐展露出许多优点.它主要指通过人为的控制使学生的教育环境和过程中的各项因素完美融合到一起,营造出一个让学生愿意学习、喜欢上学习的良好的环境,由此促进教育工作的进步.而对话教学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进一步发展的欲望,充满对知识的渴求,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充分展现自我.
(二)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研究表明,一个人在放松、释然的心理状态下,可以接受知识的范围更广,吸收知识的效率会更高.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较重,而对话教学的方式可以进一步促进他们学习的动力.教师就需要看到这一特点,积极回应学生,使学生学有所获,并由此爱上学习.
三、结 语
总而言之,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对缓解学生肩上的负担有很大的帮助.使学生在快乐、和谐的对话教学环境下学习,在对话过程中可以明白、解决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在与他人的对话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所学知识可以更好地掌握.
【参考文献】
[1]占瑞美.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16):275-276.
[2]易增加.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3(12):44-45.
[3]孙晋威.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研版),2014(14):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