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笔记中的梁老师

2020-03-12陈树义

山西文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笔记悲剧老师

缘起

深秋的夜晚,上党古城,退去了车水马龙,有几分恬静。抬头望,寒星点点。此刻——2019年10月27日的傍晚,我站在长治市太行西街工农巷的北口。一个小时前,我与大学甲班的一位同学——我们仅是山西大学中文系198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90名中的两位——刚微信过。事情的起因是我要他归还被借去的元明清文学笔记。那还是30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我被分配到长治市委党校,而这位同学则被调配到长治教育学院。其时,他还带课,也是听说了大学期间给我们81级汉专乙班上元明清文学的老师梁归智先生十分了得,于是借去了我的元明清文学笔记用作备课参考。还好,这位同学刚从浙江师院学习培训归来,立马回复了我的微信,说马上找找,找到后立即联系我。但我一边有眼无心地扫视着电视,一边心里也在嘀咕,还能找到吗?毕竟时间这么久,人到中年,经历几次搬家迁居,一本几十年前的老旧笔记还有存在的可能吗?几分钟后,他说找到了。我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地。他知道我一向不拖沓,我们约定了见面归还笔记的地点。这才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我们在微信上感叹着梁老师的英年早逝,而我们不再年轻的心也爬满了岁月的沧桑。

就在一周前的10月21日晚9点左右,我扫视微信朋友圈,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春林发于21点12分的一条微信跳入我的眼帘:“惊悉中国著名红学家、辽宁师范大学教授梁归智于2019年10月21日晚8:11分在大连逝世万分悲痛!痛悼归智先生!先生一路走好”。下面配发梁老师与王春林的三幅合影图片,其中一幅可见梁老师与王都呈站立状,梁老师身穿条形蓝白间病服,两腿间有医疗引管尿袋,形销骨立,表情凝重。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也立马把此消息转发到了大学同学群。随即又向在北师大的同学赵勇教授发去微信求证此消息,他说是。我知道这几年,赵勇与梁老师走得比较近,就在7月,梁老师发现病情后,他们几位在京的同学还自发组成了一个小群,为梁老师做着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赵勇与梁老师多次在一起探讨学问,我也多次在他的微信公众平台分享到梁老师的面容。就在前不久还赏读了几篇赵勇评梁老师红宝书的大作。此后的几天,大学同学群里梁老师成为主要话题——无声的悼念、默默地转发有关文稿……

而于我,35年间,偏于一隅,信短消歇,与梁老师更是音讯无闻。几年前博客火红一片时虽与梁老师在博客上有过几番交流,但无奈时间久远,梁老师从山右愤然移至山海关,又桃李满天下,岁月悠悠,我这棵默默无闻的小草自然于梁师成了陌生客。对大学时光的回望,对梁师的印象会不会在我保存完好的笔记中找到蛛丝马迹呢?所以追回这本笔记成了唤醒我有关记忆的救命稻草。

谢天谢地,这本现在唯一短缺的笔记完璧归赵(我保存有大学期间所有课堂笔记),谢谢这位也是有心的同学!

笔记本及上课时间

这是一本红道无格的普通稿纸。是我大三大四课堂笔记的主要用纸,比起刚入学买粉连纸自己裁割装订那种纸型,纸张厚一些,不洇墨,正反两面都可以用来写字。事实上也正是如此,翻阅这本已经泛黄的笔记,正反两面如蚂蚁般的字迹密密麻麻。梁老师的音容笑貌也在字里行间若隐若现。

梁老师是在我们刚升入大四的1984年9月4日开始代元明清文学的,现在我借助万年历查阅到,那个时间是周二,我的笔记显示下节课记录时间是9月6日,周四。再往下翻阅,到了9月11日与13日。这样的周期告诉我们,梁师每周给我们上两个半天8节课时。大四的时候,已经很少安排下午上课,所以应该都是上午的课时。大四上学期的课一直到1985年1月17日,这天是周四。梁老师在这一天给我们布置了期末考试试题。如下:

1. 结合元明清文学作品,谈谈你怎样理解“浪子风流“?

2. 鲁迅说,《西游记》“令人无所容心,忘怀得失,独在赏鉴”,你怎样理解这段话?

要求:

1.二题任选一题;

2.写成小文,最多不得超过两千字,每超过十个字扣一分;

3.观点鲜明、论证有力、语言流畅;

4.85年1月31日交卷(考試时带来,这份考卷占期末考试的40%,基础知识占60%)。

此外,他还布置了“元明清文学复习提纲”计有31道题。比如,元杂剧体例形式的特点,元曲五大家是谁?各有何代表作?元曲中著名的水浒戏有哪些?作者?元散曲表现的时代精神,明初诗文三大家是谁?有何著名作品?试分析崔莺莺的性格层次,中国古代文学的悲剧观有何特点?崔莺莺和杜丽娘的艺术形象有何异同?《三国志通俗演义》与《三国志演义》有何区别?弄清繁本、简本、金批本《水浒传》、综合本《水浒传》的异同,《金瓶梅》对中国文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等等。既有元明清文学常识题,更多的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论述题。从这份复习提纲亦可窥探出梁老师的良苦用心。

大四下学期的课自1985年3月4日始,这天是周一。周五下午另有四个课时。而笔记仅记录到4月1号。是我逃课还是漏记?我翻来覆去想,这种可能性极小。也就是说我们大四的时候,梁师仅上课一个月。是不是与毕业前实习有关?我能够清晰想起来的是1985年5·1左右,我与甲班一位毛姓同学被安排到武乡,给当时山西省会计函授学校学生面授语文教材(这样的事大学期间很多,比如也曾批改杨宗先生依托《山西青年》创办的“刊授大学”的学生的作业等),住宿在武乡外事招待所,上课地点在武乡县委党校。那时课程结束后我又回老家探望父母,武乡与我的老家沁水已经比较近了。这也是我唯一的一次四年间期中回乡探亲。5月的乡下,桐花盛开,满村子香气馥郁。记忆特别地清晰!

如此算来,梁老师大四上学期给我们上20周历,每周8课时,计有160课时;大四下学期4周历32课时。我们与梁老师的“亲密接触”也就在这近200课时的有限时间内。而元明清700年间的文学风貌也在梁老师“口吐莲花、娓娓道来”的学者风范中传授与众弟子。

梁老师讲了些什么

现在翻阅我的这本笔记本,可以发现,梁老师上学期主要讲授了元明两代文学。在元朝文学这个单元里,梁老师把元朝文学分为元曲、元杂剧、元代诗词文3个主要专题。在讲授元明清文学的“开场白”里,他讲述了为什么要学习古典文学和怎么样学习古典文学两个问题,他特别强调“感受”。在元曲专题里,他概述元朝社会,分析元曲的产生和发展,认为元曲来源不同,他引用王世贞《曲藻序》“自金元入主中国,所用胡乐,嘈杂凄紧,缓急之间,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以媚之”;雅俗不同,社会生活的复杂,必然带来意识形态的变化,双音词和多音词的大量出现,并进入文学语言,也更接近人民群众的口语、街市小令;字数,词的字数是比较严格的,但在曲中出现了衬字、衬句,字数长短不齐;音韵不同,《中原音韵》说,曲韵比词韵要求更严格,曲不能换韵,平上去,三声互叶;曲和词比较,它与音乐的关系更为密切。等等。接下来,他综述元代散曲作家及其作品,认为,元曲方言俗语多,大量使用口语,具有明显的地方色彩与民族风格。他概述元曲表现的时代精神为“浪子风流、隐逸情调和斗士精神融汇而成的反抗意识”,这是和元代的社会背景相联系的,反映了元知识分子特有的精神风貌。他们大都是隐士,但并非隐居山林,而是在城市表面的浪子风流,对自然美和生活的尽情的陶醉和享受,摆脱了官气和市民联系在一起,但其他消极方面也是难免的。在元曲典范作家作品中,梁老师着重为我们讲析了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双调】夜行船·秋思》等经典。

在元杂剧专题中,梁老师开宗明义认为,把套数寓于有故事情节的故事中叫剧曲。他从“戏”与“剧”的“说文解字”讲起,认为,“戏”三军之偏也,从戈虚声,戏本与军队有关,是有矛盾冲突的;“劇”豦从豚(无月旁)虎,豚(无月旁)虎之斗不舍也。最早的戏剧就是由模仿狩猎和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发展而来的,一开始,就以冲突为基本因素,因此,戏剧冲突是至关重要的。综合型、集体性和表演性是戏剧的基本要素。老师认为,最早的戏剧可以追溯到唐代的“戏弄”,但真正戏剧的出现是在元代。他引用《庄岳委谈》:“元人杂剧,金人词话之变也”,应该说戏剧产生于宋末元初,而且元杂剧有南北之分。因此,元杂剧是以北曲为基调,经过金代的酝酿,吸收诸宫调再经过长时期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并且他认为南戏与元杂剧是在不同条件下平行发展的。

在概述了元杂剧作家与作品的基本状况和名词术语后,梁老师在1984年10月9日,分别让同学们扮演《窦娥冤》中的角色,演练扮念剧词,而在10月11日,他着重分析《窦娥冤》中的人物形象。认为,剧作家塑造的窦娥是一个刚柔兼具的妇女形象,刚的一面表现在张驴儿对她的求婚等一系列事件上,柔的一面表现在对蔡婆的认罚等一系列事件上面。善良、刚强、倔强的性格特征与对封建礼教的孝道,表现了中国妇女的美德。蔡婆是一个平凡的人,一方面有高利贷者的自私,但她也同时受着别人的盘剥,而放高利贷则是这出悲剧的直接原因。张驴儿的形象具有喜剧色彩,作者从一个侧面即他的狡诈无赖进行反复渲染。

以《窦娥冤》为分析中国古代悲剧的蓝本,老师进而为我们引入“悲剧”概念,从古希腊文艺家亚里士多德以及黑格尔、叔本华、恩格斯等悲剧理论入手,深刻剖析了中国悲剧产生的社会与心理因素。他认为,要把握悲剧的本质,必须从心理上来看,悲剧要联系到痛苦、流血等,古今中外文学史上,能够打动人心的都是悲剧。从心理学来看,强烈的情感经验本身是使人快乐的源泉,悲剧是通过崇高事物的毁灭来激发强烈情感经验的体验,悲剧都是由超凡脱俗的精神力量来激发人们的怜爱,这是人人敬仰与崇爱的,而这种强烈的情感体验正好是快乐的源泉。亚里士多德说,悲剧首先使人恐惧和怜悯,最大的源泉是一种带神秘力量的命运与命运感。杰出人物反抗命运的斗争精神就更使人感到崇高和动人。反抗一种抽象的概念需要更大的勇气。这种勇气使人感到不同凡响,感到惊奇和赞美(这是一种崇高的作用),命运感只能使人感到迷惘,崇高牺牲所带来的善良更能打动人心。命运感和崇高感是使人感动的两大支柱,而这种感动的程度决定于悲剧的情节。好的悲剧使人处于一种迷惑与惊奇之间的进取力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天意就使迷惑得到消减,这是悲剧的腐蚀剂,因为它减轻痛苦和悲哀,消除反抗,所以它是反悲剧。悲剧虽然离不开命运感,但它都是反宗教与宿命论的。悲剧向宗教夺权,向善良和崇高的事物靠拢。悲剧使人不断提出为什么?不要求完满解释,而只要求审美解释。

接下来老师回归现实,他说,如果我们客观来看一下人生,人生本身就是矛盾的,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悲剧正是人生的反映,而不要求光明是否最终战胜黑暗。因此,悲剧最追求真,首先要有勇气,正视人生。因而正是这种崇高的精神使悲剧具有一种严肃的气氛。因此,悲剧的本质是既有崇高也有悲壮。这就是人生的真谛。

由悲剧理论谈到中国古代悲剧的“大团圆”,梁老师认为,这虽也是人之常情,但在我们这里却走到极端的地步,使我们看了以后觉得有点假。鲁迅认为这是“国民性的祖传病态”这种心理反映到文艺作品中,可以看出我们民族的善良是根深蒂固的。

今天看来,梁老师的观点或许习以为常,但我们试着放到30多年前的历史语境中,依然能感受到老师的超前。回头来看,1984年,梁老师也才三十四五岁,实乃风华正茂,又刚刚硕士毕业,他的许多观念正是那时候苦读向学的结晶。

也是在这个时候,他经常在课余去往学生宿舍与学生聊天。我印象中,他去我们那里就有好几次。与学生在一起的时候,梁老师少了课堂上的严肃,在一起与我们谈论了些什么,至今几无印痕,但他谈笑风生中有严谨,两手自然地作交叉状放在腿上,又常常在谈话间用手扶眼镜,清癯的面容中透着一股学人的善良与刚强。一派学者气度的音容笑貌却深深印在了诸多学子的心上。

在深刻剖析《窦娥冤》之外,《西厢记》也是梁老师在课堂上用力之处。如果说借《窦娥冤》他深入分析了悲剧的种种,那么,对《西厢记》则在“真善美”的问题上发掘甚深。他梳理了《西厢记》的渊源流变。从中唐元稹《莺莺传》、宋秦观、毛滂之《调笑转踏》到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直至王实甫杂剧《西厢记》。进而指出,这部作品之所以到现在还有生命力,就在于它表现了一个古老而永恒的主题,即人性与礼教的冲突。这个冲突是有它的现实意义的。“只有在浪漫世界里,或者在不受重视的被压迫阶级中才有这样的事情。”(恩格斯語)张生原来抛弃崔莺莺是生活的真实,但是,经过后来历代的演变而变成美满团圆的结局,这正是浪漫世界中才有的,也是新的道德观念和宗教的反映。张和崔曲折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礼教和道德的不合理,歌颂了生活在封建礼教下青年男女追求自由和爱情的胆魄,这里是有作者追求的。张、崔的故事正是现实主义向浪漫主义转化的过程。像这样充满了理想主义精神的作品自然向封建意识冲击的青年男女给予了伟大的精神力量,具有积极的作用。梁老师认为,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同时也承认特定时代、阶级所给予这一主题的不同影响。封建社会的自由恋爱而难以结合,正是当时的痛苦。从张生和崔莺莺再到其他的自由公民们,不难看出爱情是容不得门第观念的,对新观念的追求,标志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解放程度。

此外,梁老师也在课堂上为我们分析了关汉卿的《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以此说明在中外古代题材里,都会看到这种歌颂英雄的伟大作品,因此人类是崇尚英雄的。

由《窦娥冤》《西厢记》《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三部元杂剧代表性作品,梁老师认为基本上反映了元杂剧的类型,是元杂剧的精粹。元杂剧所表现的现实精神和反抗性,紧密联系现实。元代社会是一个自由繁华的社会,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黑暗的社会,阶级压迫尤其是民族压迫是很严重的。这就使得我们能够准确地认识社会。

这三种类型的作品深刻揭露了元代社会的内部矛盾。以《西厢记》描写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追求,反抗封建礼教,对张、崔的爱情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刻画,尽管这是一个古老的题材,《西厢记》不像后来那些同类题材一样给我们过分的压抑感。这是因为元社会思想是比较自由的,故此,剧本色彩是明朗、优美的。《关大王独赴单刀会》通过歌颂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寄寓作家的理想。剧作家们能表现出这种精神,是和他们的个性及其时代分不开的。

在深刻概括三部作品的基础上,梁老师认为中国古代戏曲有一些特点。一是抒情的,诗情画意。中国戏曲分两类,一类来源于唐朝的变文宝卷,它再发展就是说唱文学,也就是现代的梆子戏,它善于用大场面来叙述宏大故事;另一类就是由唐诗宋词诸宫调金元杂剧,这方面的一般注重抒发情感,以白叙事,以词抒情,以景生情,以情论景,达到情景交融。在语言文字方面,讲究练字练意,这个传统更为重要些。二是它的表现形式程式化,运用了古代虚实相生的传统,这实际就是诗歌中的“意境”在戏曲的表现,它是生活的虚拟而不是生活的再现。三是坦白承认是在演戏。四是观众中心论而不是演员中心论。五是内容上有才子佳人、忠奸斗争。

上述内容,我只是择取精华,有的甚至还有丢三落四。讲到这里,已是1984年11月中旬。梁老师用两个半月带领我们领略元曲与元杂剧。而对于元诗词文,梁师用了一周8个课时。可以说已是相当简略。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老师已在催促我们准备毕业论文。我那个时候已有往南馆阅览期刊的习惯,也在为作毕业论文做些准备。一次在期刊室偶然翻阅到1984年9月4日的《光明日报》,在《文学遗产》栏目(总653期)发现了正给我们上课的梁老师的大作《浪子·隐逸·斗士——关于元曲的评价问题》。惊喜之下细细阅读这篇洋洋洒洒的文章,并且全文抄写到我的笔记本上。这才发现前些时梁老师在课堂上的许多观点出于该文。而这个时间点,正是梁老师给我们上元明清文学的起始点。真是惊人的巧合!这个时间点,梁老师也才30多岁,能够在堂堂《光明日报》发表古典文学的学术文章,可见见识卓越不凡!上世纪80年代的光明日报在思想、学术、知识界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对催发思想的革命、观念的革命、文化的繁荣功不可没。

自1984年11月20日,梁师开始讲授明代文学。

在这一部分,梁师讲授了明代文学的思潮斗争、明代戏曲概述、明代小说等。而《三国演义》《水浒传》与《西游记》是他这部分重点讲授内容。《金瓶梅》那时候还未解禁,但梁师也把它带入了课堂。这也说明了当时思想学术界的相对宽松环境。

1985年12月4日,这天是周二。梁老师开始讲授明代小说。

梁师认为,小说是到唐传奇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小说体裁登上文学宝座的,宋代是小说向通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说话”在宋元时代,随着社会经济和市井的繁荣,说话便出现在很多中心城市。说话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也是跟商品发达、资本主义的萌芽联系在一起的。在宋元之际,出现了很多的“瓦舍、瓦子、勾栏”,其中“勾栏”,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说在东京有很多瓦子,“银子儿”是专讲短篇小说,“说经”专讲佛教故事,“讲史”是只说不唱。《三国演义》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四种“合生”,说话的“底本”叫话本,这就是小说一词的原有意义,但在当时,大都是很短小的,故称“小说”。在这四种中,“银子儿”最发达。宋“说话”发展到明代就出现了无比灿烂的辉煌时代。它们的特点是:思想上受市民思想的强烈影响,下层小姐、侠客、小商业者和工业者出现在作品中,文学语言逐渐向口语方向发展,融合方言、古典诗词、口语化,情节丰富曲折、故事性强、通过高度故事性的情节来展示。

在追溯了《三国演义》的历史演进后,梁老师着重介绍了当时国内研究情况。1950——1953年仅1篇,1953年底后,国家出版社整理出版《三国志演义》,自1954——1959年国内研究文章69篇。1959年后以曹操为中心掀起了研究热潮,1960年2篇,1961年5篇,1962年13篇。1977——1979年7篇。1949——1981年共134篇。三国演义研究仅占红学研究论文的十分之一,水浒研究的六分之一。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梁老师介绍了5种观点。一是“正统说”,宣刘抑曹,三国本身就有正统的思想,长期封建统治的影响,罗贯中是元末人物,以蜀汉为正统,反对异族统治。二是“拥刘反曹”说,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既有现实基础又有社会需要。三是以“忠义”思想作为讴歌的对象。四是三国兴亡说,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倾轧和夺权谋利,是一部形象的三国志。五是“封建贤才说”,以诸葛亮为代表。

梁老師认为,对三国演义各种主题的说法,确实都是三国所包含的。正统是封建历史观的产物,大量歌颂忠义显然和儒家思想是有关的,因此,他认为在意识方面是封建范围的。应该肯定它的历史价值和认识价值,有不少人从这里面学到了智慧和写文章的诀窍。它不仅是一部通俗的三国志教科书,而且是一部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大书,但也有被统治阶级用来麻痹人民的方面。三国演义具有历史价值,非常生动准确地表现了封建斗争的真实,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他们的本质和政治斗争的残酷。一些历史知识、斗争策略也都是人们喜欢的。

对三国演义的人民性以及曹刘关张诸葛等主要人物形象塑造,梁老师既引经据典,更主要的是讲述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他引入“典型化”与“类型化”两个概念。他认为,类型化的典型和性格化的典型是两种不同的典型观。类型化的特点就是由一般而到特殊,共性占优势,而性格化的典型则是由特殊显示一般,个性化占优势。《三国演义》则是一个类型化的典型,它的艺术特征主要有:1.重要的人物形象都有主要特征,接近雕塑和戏曲。道德和禀性、才能,这些都不是人的心理,人的性格是人的心理的各个方面比如感觉等,《三国演义》遵循了理性观念和道德观念的规范,道德品质的类型、语言、心理都是程式化但不是公式化,具有生活的根据,所以有形式美。2.类型化的典型强调本质,它是稳定的、缺少变化的。缺乏纵横各方面的变化,处于“静”的状态,即使有变也不是内心里的变化。通过人物的社会活动服从于主人,缺乏性格的变化。那么它又怎么能使人物栩栩如生呢?由于具体环境具体人物诸因素不一样,因而人物的性格特征都是经过反复的表现展示出来,所以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3.类型化的典型人物性格的合理因素在和谐整一中得到调和,体现了一种古代的审美意识,创造出一种忠诚道德品质的代表人物。此外,类型化的典型还表现在肖像描写和内心描写,直接表现形式美,强调人物的脸谱化,把自然环境描写为一种类型。

笔记显示,1984年12月20日,周四,梁老师开始讲授《水浒传》。这也就是说,在讲授明代小说上,梁老师除去简略地介绍外,基本用了两周的时间讲《三国》。也就是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他是在用研究式的教学方式而非简单的灌输式教学走进课堂走上讲台的。而我们许多高校和教师直到现在才提出了研究式教学,从这个意义上说,他要领先许多人几十年。

接下来的12月25日,周二;27日,周四,他还在讲《水浒传》,三个半天12个课时讲水浒,亦可见如讲三国,用力用心颇多。随后进入我们即将毕业的年份,1985年1月8日。这一天,我特意在笔记本上记录讲课日期的旁边写有“周总理逝世纪念日”的字样。他开授《西游记》直至期末。其后是《金瓶梅》《三言二拍》等。

如前所述,大四的下学期,梁老师自1985年3月4日上到4月初。这个学期的课时也从每周二、四调整到了每周一、五。5月前后离毕业的日子已经比较近了。毕业实习、准备毕业论文等,更主要的是许多同学已在谋划毕业分配的事。但到底实习之后梁老师是否接着继续讲授清代文学?从我保存完好的笔记看,没有任何记载。那是不是实习完之后也就不再上课了呢?仅凭记忆又无有任何印象或者说已经被岁月淘洗得接近空白。也是在这种状态下,梁老师擅长的领域“《红楼梦》研究”却在我的笔记上留下一片空白。委实可惜!而有关5月至毕业这段时间的确切情况也只能等别的同学补充完善了。

不讲或没时间没机会讲《红楼梦》之前,梁老师讲了那些清代文学呢?笔记显示,清代文学发展概况、清代戏曲(尤以《长生殿》与《桃花扇》为主)、清代小说(笔记显示这是自1985年3月25日始讲)。“清代小说概述”一节,梁老师把清代小说分为拟晋唐小说、讽刺小说、人情小说(这个分标题下说明人情人性小说的杰出代表是《红楼梦》,且说明要专章讲述)、狭邪小说、侠义公案小说、清末谴责小说等等。而以讲授《聊斋志异》为主。这也是4月初我的笔记接近尾巴的最后一部分。

1985年3月11日,周一上午。这天,梁老师着重分析了《长生殿》。他在简评了学术界对《长生殿》研究后认为,此剧虽有多种主题说,但还要看剧本本身,一到十五出是前半部,基本上是现实主义手法,以李、杨的爱情为主,而以朝廷为背景;从二十六出到五十出基本上是浪漫主义的描写。他认为,《长生殿》在艺术上,非常成功,超越了《西厢记》与《桃花扇》。《长生殿》与《桃花扇》借离别之情号兴亡之感是两部作品的相同之处。这种思想感情正是清初的现实。《长生殿》前半部反映了安史之乱前深刻的社会矛盾,后半部歌颂了生死不渝的爱情。主题是既有批判又有歌颂。作者非常客观地把社会人生那种复杂的矛盾展现在眼前,又把李、杨爱情作为礼赞的对象。因此,既写出了矛盾还寄语了作者的感情,揭示了政治和爱情二者不可克服的矛盾,歌颂肯定了这种爱情更有丰富的社会内涵。《长生殿》在艺术上也有特色,其一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宫廷生活的勾心斗角,天上月宫,海下仙境,既有战场的武打场面,也有脉脉的情场,有人间,有神境,天上地下无所不有。其二卓越的性格描绘。李、杨都是立体的,杨对爱情的专一,非常真实地刻画了一个既有缺点又值得称颂的活人物,李的思想感情也是客观生动的,次要人物则是精练的刻画。其三巧妙的布局。从头到尾充满戏剧性。作者善于把文场、武场、宫廷、爱情不同场面巧妙地结合起来。尤其是“无一字一句逾越宫调音律”,极尽腾挪变化之能事,善于选择宫调来适合感情。悲欢离合,错综参伍,不使演员劳逸不均。对比手法的运用也是非常成功的。这种对比有利于增强戏剧冲突,而又时时主线分明,词句优美,本色典雅,“上掩前明,下無来者”。

1985年3月30日,周五下午。梁老师开始了我们这个学期的又一次课程之旅。这一次他将引领我们到达何方?《聊斋志异》是这一次的目的地。如每一次上课一样,他总是在进入目标之前采取迂回前进的方式,他不直奔目标,而是循循善诱,娓娓道来,不急不躁,如说书人一样。这样的授课方式确实很累。多年之后,我也才了解到,只要梁老师一谈到学术学问,他就有滔滔不绝的话题如水如潮。花妖、狐魅、情痴、幽冥、迷鬼、迷精,瞧瞧,这词给整的!“情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时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也。”

尾声

这本笔记离开我身边30多年。梁老师的遽然离世使我又突然想起它,而那位同学能够替我完好保存30多年。我们是不是冥冥之中有个约定?或许是对老师的热爱促使我们不约而同保持了那个年代的纯真,更保持了一份对老师的忆念。梁老师如若在天有灵,他或许也会有一丝的欣慰吧?!

2019年10月28日至29日草

10月31日改于长治

【作者简介】陈树义,1985年8月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山西长治市委党校教授。1988年开始发表文学评论,迄今发表评论100多万字。出版专著数种。

责任编辑/白琳

猜你喜欢

笔记悲剧老师
伟大的悲剧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我的自然笔记(一)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爱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