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论析
2020-03-12陈荣强
陈荣强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红色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拓展了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而且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并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提出的“化”“进”和“新”的要求,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互动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内在一致性与契合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2]红色文化中所褒扬的英雄人物,是思想政治教育所推崇的学习榜样,所蕴含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等,也正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核心要素,因此,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实现二者互动发展顺应了人民和社会的教育需求。
(一)红色文化传播促进高校育人
红色文化传播的内容、范围及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比如用典型内容来体现红色文化的独特性,利用微博、微信、微视频、微动漫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营造网络空间的红色文化精神气息。“微课”具有目标明确、内容少、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很好地契合了微传播时代的个性化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特点。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极具教育价值,通过精心挑选,分成旅游景点、革命故事、烈士故居、口述历史、讲座内容、文化典籍等不同类别,制作成体系化的微课程,具有较大的教育教学价值。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来开展体验式教学,使学生加深对革命历史事件、英雄人物、革命故事的理解,不断增强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
(二)思政教育日趋丰富多样
红色文化具有导向、塑造、培育和激励的功能。从红色文化发展趋势来说,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生活化,红色文化要能更好地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传播,便要注重其生活化特性;二是常态化,红色文化是一种区域性较强的文化体系,其现实的价值无可估量,能更大程度上推动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完善;三是多样化,红色文化所包含的内涵具有丰富的理论指导意义,高校开展红色育人工作要认识到主体、方式、效果多样性的问题。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教育主体起着主导作用,教育客体具有主动作用,教育介体具有纽带作用,教育环体起着条件(环境)作用[3],形成了各种结构范式,其中双向互动范式较为理想。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内涵,二者互动关系的建构过程,必然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日趋丰富多样。
(三)教育主体能动性逐步发挥
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帮助大学生通过了解家乡历史,深入了解乡情、国情,进而才能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和祖国,有利于大学生调节自身认知能力,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同时,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科学精神。这也提供了推动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与传承,代表性人物的思想、精神和事迹,对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品质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教育目标原则的内在一致
红色文化教育与思政教育在目标原则上是内在一致的。导向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功能,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必须坚持正确导向,传播正能量,彰显核心价值。同时,红色历史表述与小说、传说等的描述有着严格的界限,必须反映客观存在的事实,而地域红色历史表述是否真实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红色文化教育与思政教育有许多实践平台,强调大学生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就要将校内理论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环境紧密结合,将育人目标和校外实践紧密结合,从而形成完整的育人体系,既增强大学生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又能向大学生宣传地方建设和发展情况,增强他们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五)工作机制融合的可行性
红色文化教育与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重要形式,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将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立德树人成为红色文化教育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相融合的根本方向。这就需要建立起二者融合的联动机制、创新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尽管二者之间还存在规划不够系统、结合不够紧密、形式不够创新等内化困境,但红色文化的文化价值、德育价值、生活价值及经济价值都应认真梳理发掘。在地方红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方面,既要宣传好英雄人物和英勇事迹,又要发掘普通群众的故事,让红色文化教育走向生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博客、网络视频、网络游戏、微博、微信等手段,扩大红色文化在网络空间的传播阵地,将红色文化教育与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参与性融为一体。
二、认识阙失与作用弱化
(一)资源认知不全面
当前,红色文化旅游热度不减,但红色资源缺乏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其育人功能难以彰显。来自地域红色文化中的爱国情感及不畏牺牲精神,是对学生开展爱国教育的生动教材,有利于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调动,这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此外,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网络文化空间的作用及意义缺乏深刻认识,如何建设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的网络文化内容,以打造“自助式”“开放式”“互动式”的网络宣传教育平台,使红色文化的正向影响力不受时空条件的限制,从而打破由于时空变化造成的记忆藩篱。
(二)功能作用发挥欠缺
红色文化与思政工作不仅有德育功能,还有认知、行为和价值等方面的功能。当前,出现有意愿无行动、有宣传无拓展、有活动无体会、有过程无内容的现象,功能作用发挥较为欠缺:一是认知优化上,需要深入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理性处理关系,从而将党的价值取向传递给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自觉对党史国史的本质进行捍卫,抵制虚无主义的东西;二是信念固化上,红色文化所包含的理想信念存在内化困境,反映在学生的个人取向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契合度不高;三是行为活化上,红色教育中涉及诸多的英雄形象,各类革命事迹蕴含的价值观念及思想境界,对学生有着非常强的示范性,学生以榜样来自觉校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要将认知转变为行为,提升行动的效力。
(三)教育切入点难以把握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育人工作,突出于地方革命的人物、事迹、精神及作风等的融入,用红色文化滋养学生成长。存在的难题在于:一是思政教育教师对教材体系缺乏整体的把握;二是对红色教育的作用机制及表现形态探索较少,需要从红色教育与主课程的关联性,找到课程中引入红色教育的切入点;三是红色教育的历史性及意识形态性突出,传统单一灌输效果差,需要认知及体验上的创新;四是利用红色内容净化校园网络空间引导力度小。网络文化时刻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思政教育的开展不能忽视网络空间的重要性,在校园网络环境中融入红色基因,需要净化院校网络环境,正确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当然,在内容上还要注意将红色文化与学生关注点结合起来,满足院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形式上要对网络表达进行创新。
(四)文化融合程度较低
当前,红色文化并未完全融入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更未成为推进地方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如铜仁红色资源厚重,双百人物周逸群和旷继勋的革命事迹和精神的研究成果,尚未融入地方高校文化建设中去。高校对地方文化的滋养和社会进步有着引领作用,要对区域红色文化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挖掘,吸取各种有益的养分,对蕴含其中的精神进行深刻的解读和传扬,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同时,文化融合程度也反映了高校思政教师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不足。红色文化既可以为思政课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案例,提供体验式教学的重要载体、专题教学的重要主题,而且也可成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因此,区域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并成为其中的核心元素,融入大学生社团的日常活动,这是构建全员实践育人体系的重要方面。
(五)供给需求不平衡
红色文化是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建设与教学,将极大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但总的来看,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供给侧”与青年学生的“需求侧”不平衡,出现供给质量和效益较低、需求的种类和方式较为多元的矛盾,尤其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普及推广,红色文化传播及网络思政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因此,一方面针对红色文化资源供给不足,要发挥红色文化培育和涵养大学生思想的作用,树立一批红色文化经典品牌,将红色基因融入青年的精神血脉,塑造其精神品质。另一方面,针对教育需求多元多样的现实,要抓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这个重要环节,从知行合一上寻找“学与做”结合的途径。
三、关系处理与效果呈现
红色教育包括主体、客体、载体等方面的因素,既要考虑到教育主体的适用性,又要考虑到与教育客体需求的匹配性,“从实践出发是科学的理论研究的起点,从实践出发来理解,才有可能达到对现实世界的科学、合理的解释。”[4]红色文化相比非红色文化能更好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二者互动发展,需要处理好相关关系。
(一)本源性与可复原性
思政教育中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价值追求、精神品质、思想作风等教育元素,与红色文化所包含的核心价值元素和精神内涵是同根同源。这种资源的优质性和本源性,增强了德育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地域文化能够为思政教育提供强大的环境支持,它“对教育对象的意识形态、思想政治观和价值道德观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5]。红色文化是一种可复原的文化资源,以可复原的历史文本拓展文化实践,引领和充实校园文化生活,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有效载体。红色文化资源为创新性复原提供了现实的参考摹本和依据。许多高校组织大学生自行设计红色文化践行模式,创新红色文化活动载体,构建了红色文化的复原形态,增强了核心价值意识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地域性与人文性
从人文环境营造看,“人文环境是地域文化的代表形式,良好的人文环境的营造,能够极大的促进地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使思政教育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6]。因此,红色文化教育采取人文教育的方式,红色历史要采取的地域化、生活化的微观叙事方式,直击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这就需要将抽象的红色文化所内蕴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思维方式,浸润在具有一定生活情节的红色故事、人物、典籍之中,使原本理性宏大的红色文化变得感性具象,使教育对象感同身受。
(三)知识性与信仰性
毛泽东曾提出“过河论”:“ 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7]红色文化之于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为“过河”提供了一座更加便捷的“桥梁”。红色文化资源是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天然范本。与人们生活场景同场域的红色文化资源,能够成功在知识和信仰之间构建起一座桥梁,将马克思主义知识灌输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去,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亲和力和实效性。因此,依托红色文化资源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利于实现信仰教育内容具体化、途径多样化、效果最佳化。高校的红色文化教育是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入手,从红色文化中汲取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因,如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开展红色文化系列讲座、组织红色文化发源地实践考察等,其教育效果显著。
(四)媒介性与意识性
以自媒体、微媒体、门户网站等为主构成的新媒体,虽然相比传统媒体给红色文化教育平台带来巨大便利,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息选择偏好,“当筛选的力量没有限制时,人们能够进一步精确地决定,什么是他们想要的,什么是他们不想要的。他们设计了一个能让自己选择的传播世界。”[8]高校可以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的红色教育内容的推送,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红色教育。网络是宣传和教育红色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按照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当个体处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围渗透中时,个体会在无意识中按照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来规范自身的行为,其个体意识在不自觉中被主流意识形态占据,这样的个体即具备了符合国家需要的主体性,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一部分[9]。高校思政教育在保证政治性和知识性的同时,尤其要重视借用红色文化来营造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意识形态氛围,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五)现实性与虚拟性
红色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一样,既要直面现实世界的丰富性、实践性与鲜活性以获取强大解释力,又要结合教育对象的个体性、生活性进行价值构建,满足其精神需求,丰富其精神世界。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如有的开展手绘红色地图活动,学生在亲自参与中将红色文化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论认知,区别于课堂讲解,便于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推进。大学生在共同的生活实践与生活习惯中,要保持主流话语意义的有效性、通用性与连贯性,要善于运用体现通俗性与大众化的生活话语,对大学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同时,人们又有虚拟社会生活空间,新媒体网络有利于革命英雄事迹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不断向大学生推送红色文化信息,传递思政育人正能量。但虚拟空间并不那么清朗,红色历史被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侵蚀,极易造成大学生的认知错位。虚拟社会的乱象根源于现实社会中的问题,要深切关怀教育对象的生存发展与基本需求,以红色文化的价值认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和历史观,提振民族自信心。
四、过程展开与育人同步
(一)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架构
红色文化因其地域性、可感性、内源性,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支持,更加有利于大学生的理想情怀、道德水平、文化认同等的塑造。高校应加紧红色文化校本开发,深挖红色文化中蕴藏的思政教育素材,丰富思政课内容架构,这是“因事而化”的基础和前提。在某种维度上,红色文化在思政课的融入,也是实现开放教育社会价值的路径之一。黑格尔曾说:“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10]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红色基因里,有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许多光荣传统,这些传统需要通过思政教育的方式传递给下一代,并且经过优化和解释、充实和改造,不断延续和壮大自身的生命力。因此,高校应结合学生和社会需求,进行权威讲解和深度解析,多方位展开红色教育,赋予红色文化新的时代内容,提高大学生对文化的自信、自觉和自强,这也彰显了红色文化的“文化育人”功能。
(二)开发地方特色教育产品
地方与高校是开展思政教育的两个层面主体,在丰富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尤其要注意开发地方特色教育产品,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品格,激发积极向上精神风貌,培植爱国爱家乡情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朝着为国家社会尽责担当的方向发展和转变。如遵义地方高校大力挖掘遵义长征红色文化的内在价值、弘扬遵义长征红色文化,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黔东南以红色文化为载体,开发特色课程,编纂特色教材,创编特色节目,红色文艺作品成为人们的一类精神食粮。地方红色教育产品是丰富多样的,高校可通过创办红色歌曲、舞蹈、话剧、影视作品,进一步研发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特色的各类产品。与地方合作,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系统开发,提炼和升华红色资源的文化内涵,推出融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为一体的红色文化教育系列成果。
(三)注意知性-体验相衔接
红色思政教育主要采取“知性-体验”的方式,通过“共情”和“移情”的心理机制,在互动中完成一种有如“由今知古”的认知,体现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特征[11]。首先是红色文化的知性问题。要发挥专业人才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研究,丰富思政教育的理论内涵和历史价值,比如,打造“院、库、联盟、基地”一体化的红色文化育人平台及“校本课程、书籍、杂志、画展”一体化的红色文化知识载体,科学评估学生的具体需求,设计和开发个性化、校本化、多样化的课程[12]。在知性的基础上,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大学生体验式培训,如革命场景体验就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红色文化的历史现场,感受历史的激荡,从而避免知之不深、感之无力的问题。将红色文化素质拓展活动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确保学生在接受理论学习的同时进行校外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对革命传统的体验和认识。
(四)创新书写和传播方式
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发展,需要根据红色资源的教育特质和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与阅读习惯,创新书写方式和传播方式,融“看、听、思、悟、行”于一体,实现课堂教育与非课堂教育的有机结合。要充分发挥高校在红色文化的研究、教学及馆藏的优势,大力开发网络资源、线上线下展览等,地方与高校开发共建红色文化进校园数据平台,搭建红色文化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传播形式要注重复合性,复合应用现代传播媒体。高校可以通过红色微博、红色电影、红色动漫制作、红色网站、红色短信等方式传播红色文化,实现红色教育的无纸化和虚拟化,使红色文化教育在悄无声息的隐形教育中进行,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从而增强红色文化传播的实效性。
(五)同步建设现实与虚拟空间
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是开展思政育人工作的两个阵地。从现实空间来说,高校应构建红色文化课堂,丰富教材内容、课堂教学,开展体验式教学,设立红色文化学习中心,建立自由查阅数据库等,使学生有代入感地体验红色革命历史,保持红色历史文化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形影不离。加强高校与地方的合作,共建红色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红色资源管理部门及当地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不仅深化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而且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参与机制。同时,要同步建设网络虚拟空间红色教育,要利用好网络媒体的优势,紧密围绕思想政治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革命传统精神为主线,建设红色革命传统网上教育基地。打造一批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红色专题网站,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例如赣南师范大学的“红井水”网、西南大学的“红色之旅”网络文化工作坊、河北师范大学的“寻找河北红色记忆”微信专栏、延安大学的“小红专”微课教育平台、合肥工业大学的网络微视频制作和井冈山大学创建的“红色文化资源研究”微信公众号。这些网络载体的运用,更加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注重互动性设计,有效地将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