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视域下管理学发展的比较分析
2020-03-12宋晟欣
宋晟欣 雷 霞
(广西财经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管理学专业在市场巨大的需求扯动下从无到有,到现在几乎每一所高校都设置了管理学专业。在2019年研究生调查报告现实,管理类联考考生占统考人数的15.9%,如工商管理、公管管理等专业备受考生追捧。这都客观反映中国的管理学教育在蓬勃发展,加上人们对学科认识的转变,也使得管理学也成为热门专业[1]。但不可否认,管理学作为一门在西方国家起源的学科,在中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任何社会学科的发展都具有情境的独特性。正如管理思想学家雷恩所说:管理理论发展既是文化环境的一个过程,也是文化环境的产物。他解释道“人类行为是过去和当前的文化理论的一种产物,而管理学这门学科也是过去和当前的经济、社会、政治和科技力量的一种产物”,从历史发展历程可知,这种“过去”和“当前”能够充分反映了社会进程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脉络和特征,这为学科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思路。本部分从情境视角,分析和总结欧美、东南亚和中国这三个国家或地区在其文化环境下管理学的发展,希望为中国管理学科发展提供思路。
一、欧美“过去”和“当前”的管理学
自1911年管理先驱弗雷德里克·W·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理》至今,管理学已进入了百年的发展历程,欧美学术界中也不断涌现出新的理论观点和学派。在此,雷恩将管理学的百年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早期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时代、社会人时代以及现代。
雷恩认为在1911年以前,早期的文化复兴和工业革命之前并没有出现也无需要的管理理论,但是文化的复兴和工业革命的为工厂制度带来了一些管理问题,为管理理论的出现奠定了先决条件。1911年,随着雷德里克·W·泰勒和亨利·法约尔相继发表其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和《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形成系统性的管理理论,并由此确立了管理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职能。学科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的需求[3]。在泰勒和法约尔的后继者们努力发扬科学管理思想的时候,美国大萧条的出现却让他们有些难以招架。霍桑研究的出现正是处于美国大萧条时代,社会对人、对组织投入更大情感的关注,研究的主体更多的放在了组织、人与环境方面。随即,管理学科的发展进入了社会人时代,这个时代是管理学高速发展的时期,但是也是一个饱含争议的时期。孔茨[4]就针对此现象分别在1961年与1980年发表两篇关于管理丛林的文章,其中就提到“管理丛林”的原因诸多,而且这种现象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一步的收敛,反而从6个学派延伸至11个学派。而这种丛林现象到了现代让人难以进行深入的分析,学界的研究成果过于多样化,也过于宽泛。
但是这种多样化和宽泛的研究对现代管理学而言,也只是对过去管理学的改造和组合。对此,雷恩也做了精准的总结,他认为“现代管理思想是过去的思想在四个方面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在亨利·法约尔工作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一般管理理论和管理活动研究;人文主义者、人类关系学家和其他一些人本取向的研究者提出的行为发展;组织结构的发展观点;以亚里士多德、巴比奇、科学管理先驱及其继承者为代表的问题解决范式。[5]”
二、东南亚“过去”和“当前”的管理学
东南亚现代发展史起于二战之后,二战前东南亚不可避免的卷入战争,并成为主要的战场。战后东南亚各国一直在致力于国家的独立,其后的发展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6]: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80年代中至今。在第一阶段,东南亚各国的经济水平发展大致相同,但是国内矛盾严重,仍遗留下殖民时期与战争时期的问题,这个时候的东南亚企业更多是寻求经济发展。同一时期的美国的高校也刚刚开始将管理学教育纳入到日常教育,二战后的东南亚教育程度低下,完全无暇顾及管理学的构建与学习。企业的管理特征继承了殖民时期的特点,在经济上实行“内部殖民主义”,即中心对边缘的掠夺性开发[7]。
而20世纪80年代,是东南亚国家从集权式的政治制度过度到现在的稳定阶段,也是东南亚各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在这时期,东南亚也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发生了许多有意义的事件:新加坡的经济处于过山车的发展状态,出现了从年均8.1%,到负1.5%,再到15%的经济发展态势[8],促使了国家的产业结构和国家政策的改变[9];东南亚国家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依靠出口的前提下慢慢转向制造业发展[10];在管理学科方面,新加坡、泰国等纷纷开始进行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完善,此时学科建设的起步要远早于中国。东南亚在经济上产业结构较为单一,极为依赖美国、日本和欧盟,它们既是东盟的主要出口市场,也是其主要的进口来源地,同时还是东盟外资和技术的提供者[11]。之后日本经济取得的巨大成果[12],在东南亚掀起了一股向日本学习的浪潮。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多专注于人力资源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以及企业的管理模式等内容。由于殖民时期的关系以及平衡战略的实施,东南亚即与欧美保持者紧密的联系,也需要通过欧美国家的介入来平衡中国对东南亚的影响[11]。在管理学教育上,东南亚也在努力接近欧美国家,甚至同步,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管理学院等几所商学院都享誉世界;80年代泰国为了建立亚洲领先的管理学科,积极与美国的西北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进行交流合作;而菲律宾大学从1916年就创建了商学院。
总体来看,东南亚的管理学科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相似程度较高,在经济方面,新加坡率先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马来西亚、泰国等已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其他国家仍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建设;同样,管理学科方面,新加坡管理学教育位于世界前列,泰国和马来西亚的管理学科发展也不亚于中国,而菲律宾与印度尼西亚还在稳步发展。
三、中国“过去”和“当前”的管理学
中国管理学科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改革开放为其中的分界线,第一个阶段是没有歧义的1949-1978年,第二个阶段是1979年-现今。毫无疑问,苏联的经济制度和管理模式一直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所参照和学习的对象,进而形成了计划经济制度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但这种模式的出现使得我们拒绝了西方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拉大了我国管理与西方管理的差距。受到那个时代的鲜明历史特色的影响,管理工作受到偏见的同时也并没有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得到发展。而西方的管理学作为学科真正进入中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转变,极大的推动着管理学科现代化的发展,推动管理学科发展的同时也让管理学毫无争议的成为一门热门学科。
然而在管理学科发展过程中,中国的管理学界即面临了西方管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实践中的管理主题不一致的问题;也处于中国社会学科独有的“西学为体”还是“中学为体”的纠结困境。所以,管理学科在国内的发展也出现了十分有趣的研究现象,一部分学者崇尚西方管理学,认为在对管理学的研究过程中应沿用它们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将西方管理学运用在中国的管理实践中;也有一部分学者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的中国管理思想和现代的研究方法结合,构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管理理论,如和谐管理、东方管理、人本管理、和合管理等。但也正是管理学科自身的属性,致使国内管理学的发展一直存在如下争议:管理学究竟是不是一门科学?它的属性是什么?究竟如何借鉴其他学科,并运用什么范式对其进行研究?而出现这些争议的原因一是受美国管理学理论与实践发展历程和学者的影响;二是管理学理论自身的特点所致。
四、结论
情境是培育学科发展的土壤,社会学科形成过程中都会在其中附着情境的独特性。虽说管理学科是欧美起源并覆盖至全世界,但对于中国当前管理学的发展,依然要紧紧依托于当前新时代的经济发展现状,积极投入到推动中国实践发展的理论研究当中。特别是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在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内在助力作用,对学科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当前中国的管理学发展应从两条路径发展:第一是形成较好的学术共同体,凝心聚力,共同推动管理学科的发展;第二是积极拥抱中国管理实践,使用适当的范式去探寻中国的管理实践,凝练出中国的管理理论去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