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贫发展与社区参与研究
2020-03-12向丹
向 丹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民族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25)
一、贫困与减贫
(一)贫困的概念与涵义
贫困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和地域的概念,其内涵的认知总体上经历了由单一维度向多维度的发展过程,即由收入贫困拓展到收入、能力、权利、福利以及心理感知等多方面的贫困。①早期的贫困大多是指物质生活资料匮乏,强调物质和收入的绝对数量,它以收入和消费为主要关注的指标,与当时人类的基本生存要素的不足有关。即贫困是收入和消费都处于一条低水平线以下的个人和家庭难以维持其基本生存需要的一种生活状态。随着时间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贫困的涵义又不断发展、变化,学者们开始用一些相对的指标来度量贫困,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关贫困的研究从注重物质匮乏转向对各种社会综合因素的研究,即从收入和消费拓展到其他基本需要,包括各类资本、尊严、自由、能力、权利、福利等方面。
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必须被视为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②胡鞍钢将贫困划分为收入贫困、人类贫困和知识贫困。收入贫困是最基本的贫困状态,指经济收入与支出达不到最低水平;人类贫困人的能力不足,没有知识文化、条件差等;而知识贫困则是指缺乏获取、交流、应用和创造知识与信息的能力,或缺乏权利、机会与途径获得这一能力。③康晓光认为贫困是一种生活状态,在这种生活状态中,人由于不能合法地获得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参与基本的社会或活动的机会,以至于不能维持一种个人生理和社会文化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准。④
现今在社会组织的视角下,对于贫困又有了新的认识:贫困,是贫与困的结合,贫是缺少、短缺,指的是缺乏物质资料,收入低,生活水平低;而困则是指主动或被动的被困在贫穷的状态里,不能或不愿、不想通过行动来改善生活与处境,一直处于低水平的生活状态里。解决贫困的关键不在于解决“贫”的问题,而是在于解决贫困人口被“困”,受“困”的问题,让他们可以从“困”的状态里走出来,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二)反贫困:脱贫与解困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扶贫工作的重心逐渐由“输血型”转向为“造血型”扶贫,即注重“授人以渔”式的开发扶贫战略。从我国历来的扶贫工作中可以看出贫困群体是被“扶”的对象,在扶贫工作中是属于客体,是被动的等政府或第三方帮助的,通过给予救济救助金、项目扶贫、产业扶贫、大扶贫战略等措施来开展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给予扶贫工作者极大的主动性,更加强化了贫困群体的客体性、被动性,导致部分贫困群体产生了“等、靠、要”的思想,要解决问题需借助外力来推动的现象,解决贫困问题从贫困群体身上转移到工作者身上,成为工作者的任务和责任。
从社会组织的视角出发,可以把贫困看作是贫与困的结合,贫是缺少物质资料和发展机会;而困是指主动或被动的被困在低水平的贫穷状态里,不能或不愿通过行动来改善生活与处境。因此,要解决贫困问题,要做的不是解决“贫”的问题,而是解决贫困人口被“困”、受“困”的问题,让他们可以从“困”的状态里走出来,能够抓住发展机会和物质资料的帮助,脱离“贫”的处境。
从反贫困的观点来看,反贫困可理解为与贫困作斗争并战胜贫困。由于贫困原因的复杂多样性及反贫困工作的艰巨性,需要多方协调、共同作战。反贫困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贫困群体的行为主动性,推动贫困群众成为行动主体,而并非是靠帮扶对象这样的客体。让其认识到贫困并不是相关群体的特征,而是他们面临的现实困境,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走出去的。解决贫困问题在强调贫困群体自身行动的同时,也要强调反贫困工作中各方的平等参与。在反贫困工作中,贫困群体外的各方所能做的是为其提供解决问题时欠缺的资源、条件和能力支持。
资源、机会、能力是反贫困的支持三要素⑤。政府与外部社会力量参与反贫困行动时,为贫困群体及农村社区提供资源及机会,并提供能力建设与支持,并以此为杠杆,撬动贫困群体和农村社区的发展能力综合提升,具有可持续成长的空间,推动贫困群体成为反贫困行动的真正主体。
二、以社区参与推动社区发展
(一)社区参与、社区团结与社区合作
在社区整体面临贫困问题时,从环境与资源的角度来说,如果能够把整个社区的资源都链接在一起,共同去解决社区里的贫困问题。那么,个人贫困问题也不再是问题。想要解决社区整体的贫困问题,依靠个人力量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加强社区参与、促进社区团结,推进社区合作是解决社区贫困问题的基本步骤。
加强社区参与,将社区居民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促进社区的团结合作,在解决贫困问题上作用明显。如在社区资源的获取方面,整个社区的参与会起到降低资源获取门槛,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成本,提高资源使用的预期效果等作用。
加强社区参与,促进社区团结与合作主要有向内和向外的团结合作两种方式。向内的团结合作主要指以社区需要为基础而成立的,既包括村委会、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等,也包括各种传统组织和新成立的福利组织。而向外的团结合作主要指基于各类产业成长方针而建立的组织机构,如社区发展委员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⑥。向内和向外的社区合作组织的作用截然不同,如向内的社区组织主要是回应社区日常生活的需求,组织内部很少有关于金钱经济上的困扰,大多是社区成员团结起来互帮互助,社区的参与程度往往很高,而且需要的运作成本较少,这类组织往往由社区中德高望重的领头人员来带领组织。而向外的社区组织经济功能是其主要任务,主要目的就是带领社区内的居民共同创造财产利益,或是集聚社区内的力量来对社区发展进行长远规划,帮助社区进步与提升。与向内的社区组织相比,向外的社区组织居民参与面较窄,居民的参与率较低。
(二)社区发展
社区发展指社区公众在政府等机构的指导和支持下,依靠本社区的力量,改良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状态,解决社区共同问题,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⑦。社区发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社区居民之间的团结互助和协作精神,鼓励大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解决各种矛盾与冲突,培养她们的主人翁精神等。从反贫困的角度来看,想要帮助社区成功脱贫解困,达成社区发展的目的,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帮助培养社区建设相关能力。
第一,培育治理与合作能力。要推动社区发展,先要促进社区合作与团结,将整个社区凝成一股力量来发展,将社区视为一个个体。培育出问题出现前预防性的公共事务管理能力、集体决策机制以及公平公正能力,解决问题时措施性的矛盾化解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问题解决后惩罚性问责能力等。从问题出现前该怎么预防,出现后该怎么解决,解决后该怎么惩罚和吸取经验教训三个层面来辅助培养社区居民的治理合作能力,能够极大的提升社区和谐程度及社区内聚力。
第二,培育社区文化能力。建立社区文化能力时,要注重发展三个点,首先是培养社区文化主体性发展的能力,社区文化的主体即社区居民,引导社区居民朝着正确的方向创造社区文化;其次是培养社区文化传承能力,即在培育出良好的社区文化后,要想方设法将社区文化正向传承并发展延续;最后是培养社区文化反思能力,社区文化应当在不断的反思、学习中进步,培养出良好的反思能力。
第三,培育社区社会资本能力。想要推动社区发展,就要在促进社区合作与团结的基础上,提升社区的自我约束能力,整合社区力量与资源,通过建立起社区的资源渠道,增强社区的社会资本,帮助社区获得社会认同与支持。社区在获得了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后,可以更好的链接到新资源,形成良性循环并不断提升,社区居民也在此过程中提升收益。
第四,培育社区环境能力。社区环境可理解为承载社区主体赖以生存及社会活动得以产生的各种条件的空间场所的总和。从培育社区环境能力的角度来看,需提高社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社区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和社区可持续改善生活卫生环境的能力⑧。
第五,培育社区经济能力。社区经济是一种优化社区资源的有效配置方式,将社区内各有关的经济个体视为共同体,建立起来的新的经济生产方式,以带动社区或更广阔区域的经济发展。培育社区的市场能力,如市场议价、沟通、渠道拓展能力能够增强社区的市场适应性。培育社区的信息能力,如建立社区信息获取、传递渠道等。培育社区的技术能力,如技术的可持续更新能力,技术在社区内的传递能力,技术在社区内的传递和共享能够使技术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也有利于带动社区的经济发展。
第六,培育社区福利能力。社区中的一切的发展工作都是为了增进社区成员的福利和生活价值。因此,在社区发展过程中应当要注意社区福利能力的建设,应当建立起社区中的初互助机制,通过社区互助机制的建立,在社区中推进社区合作,以互助互帮的形式来提升社区凝聚力;要建立起社区互保机制,通过机制的执行来加强社区团结和社区互相保障功能,提高社区的安全和保卫功能;要建立起社区中的初级保障机制,通过建立社区的初级保障机制,保障社区中弱势群体的发展和提高,使得整个社区能够共同进步与发展。
三、小结
中国的扶贫与脱贫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社会组织参与扶贫脱贫工作的成效是不容小觑的,培育社区能力,增强社区建设。为实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10]而努力。
注释:
① 苏平.国家农村扶贫资金监管问题研究[D].
② 张建斌.人力资本视角下的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1(02):12-17.
③ 胡鞍钢、李春波.新世纪的贫困:知识贫困[J].中国社会科学.2001(3).
④ 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
⑤ 李迎春,龙方.从反贫困现状透视健康扶贫研究的作用与功能[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6):69-72.
⑥ 毛刚强.论发展社区福利与农村减贫[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No.156(02):65-75.
⑦ 崔娟.社区发展视野下的基层社会生态系统建设[J].名城绘,2019,000(004):P.547-547.
⑧ 曾芸.基层社会运转的基础及实现路径研究——对G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反思[J].贵州社会科学,2014,000(007):149-152.